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黃云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黃云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黃云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黃云 正文


  姓名:黃云 性別:男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碩導批準時間:1999 指導碩士生總數:33 已獲碩士總數:19
  聯系電話:0835-2886205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畢業學校:四川農業大學
  職稱:教授 最高學位:農學博士 所屬學院:農學院
  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碩士專業:植物病理學
  教學課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植物保護進展和研究生班討論
  
  個人簡介:
  
黃云, 男,教授,博士,植物病理學碩土和博士生導師,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四川省植保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植物病理系主任,植物病理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植物保護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負責人。主要從事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無公害生產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赴美國農業部貝爾維茲研究中心和斯里蘭卡國家水稻所合作研究;在植物銹菌的銹生座孢重寄生菌研究領域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鑒定銹生座孢新種5個,植物病原菌新種1個。主持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5項,主研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現主持、主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成果鑒定2項和成果登記1項。第1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科研論文50篇,其中國際學術會議和國內《中國農業科學》、《植物病理學報》《植物保護學報》、《林業學報》和《園藝學報》等重要核心期刊18篇。SCI搜錄論文1篇,主編出版編著3本。主持、主研完成國家、省級教改項目3項,發表教改論文10余篇,主持、主研獲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級精品課“農業植物病理學”負責人,副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十一五”規劃等教材4本。參編4本。
  
  學術、技術組織任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全國理事
  
  主要論著:
  一、黃云發表科研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SCI)
  [1] 黃云. 梨膠銹重寄生菌的研究及應用Ⅰ[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3,11(2):203-207.
  [2] 黃云. 梨膠銹重寄生菌研究[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3, 18 (3): 231-232.
  [3] 黃云,鄧紹紅. 梨膠銹菌的重寄生菌研究 Ⅲ 重寄生菌的培養及對梨銹病的控制作用[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4,12(1):68-71.
  [4] 黃云. 梨膠銹菌的重寄生菌研究 Ⅱ重寄生菌的生物學特性[J].植物病理學報,1994,24(4):329-335.
  [5] 黃云,曹五七,鄧紹紅. 梨膠銹菌的重寄生菌研究 Ⅳ 重寄生菌的越冬、傳播及侵入[J].植物病理學報,1996,26(1):69-73.
  [6] Huang Y, Gong G S, Cheng Y L. Application of a hyperparasite of the pear rust pathogenⅠmorphological、charcteristics of parasitization、penetrationand effects in biological control[A]. Tang W H, Cook R J, Rovira A.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C].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1996,157-160.
  [7] 黃云,羅世春,陳蘭明. 梨膠銹重寄生菌的應用研究--重寄生菌對蘋果銹病菌的寄生、形態特征及侵入[J].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6,14(3):328-330.
  [8] 黃云, 陳幼林.梨膠銹重寄生菌對貼梗海棠銹病菌的寄生及控病作用[J].中國生物防治,1997,13(1):10-13.
  [9] 黃云, 陳坤蘭.梨膠銹重寄生菌對垂絲海棠銹菌重寄生的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1997,15(4):462-465.
  [10]黃云,付林. 膠銹菌的重寄生菌在不同培養基的載體紙上產孢量研究[A]. 洪紱曾,李可心.國際植物保護與植物營養研究進展[C].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9, 189-193.
  [11]黃云. 梨樹皰斑病病原及防治研究[A].洪紱曾,.李可心. 國際植物保護與植物營養研究進展[C].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93-96.
  [12]黃云. 圓柏銹病--膠銹菌的重寄生菌研究及應用[J].四川林業科技,1999,20(3):1-6.
  [13]黃云,付林,劉勇. 膠銹菌的重寄生菌大量產孢培養基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 2000,21(3):18-21.
  [14]黃云,葉華智,黃天述. 大葉白蠟樹銹病及其重寄生菌研究[J].植物病理學報,2002,32(4):351-355, 360.
  [15]黃云,劉紫英,董寶成. 梨膠銹菌重寄生菌(Tuberculina vinosa)對木瓜銹病菌的重寄生[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2003, 21(3): 297-298,307.
  [16]黃云,葉華智,劉紫英,等. 華中五味子銹病菌及其重寄生菌的鑒定[J].植物病理學報, 2004,34 (2):117-121.
  [17]黃云,王洪波,李慶,等. 山藥炭疽病研究--Ⅰ炭疽病的癥狀及其病原鑒定[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26(1):44-46,54.
  [18]黃云,葉華智, 董寶成,等. 長葉胡頹子銹病菌及其重寄生菌[J]. 中國生物防治, 2004, 20(3):145-149.
  [19]黃云, 葉華智,董寶成,等. 牛奶子銹病及其重寄生菌(Tuberculina sp.)研究[J].植物保護學報,2004,31(2):134-138.
  [20]黃云, 葉華智,劉紫英,等. 小舌紫菀銹病 (Aecidium asterum)及其重寄生菌(Tuber-culina persicina) 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04,37(8):1151-1154.
  [21]Huang Y,Ye H Z, Chen G Y, et al. Aster albescens Rust Caused by Aecidium asterum and Its Hyperparasitic Fungus Tuberculina persicina[J].ScienaAgricultura Sinica, 2005, 4 (3):187-191.
  [22]黃云,葉華智,董寶成,等. 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銹病(Aecidium sambuci)及其重寄生菌(Tuberculina sp.)研究[J].林業科學,2005,41(6):181-184.
  [23]黃云,葉華智,劉紫英, 重寄生菌葡酒銹生座孢(Tuberculina vinosa) 和白蠟銹生座孢 (T.fraxinis)的寄生專化性[J]. 植物病理學報, 2005, 35(6):481-485
  [24]王洪波, 黃云*,楊群芳. 山藥炭疽病研究--Ⅱ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 26 (3): 352-355.
  [25]黃云,葉華智,劉紫英,等. Tuberculina sp.,蘋果銹病菌的一種重寄生菌[J].中國生物防治,2005,21(1):54-56.
  [26]陳廣艷,黃云,李華,等. 牛奶子銹寄生菌胡頹子銹生座孢 (Tuberculina elaeagni)產孢條件的研究[A].楊懷文.邁入21世紀的中國生物防治[C].北京:中國農業科學出版社,2005,460-464.
  [27]李華, 黃云*, 陳廣艷,等. 拮抗菌BY-3菌株的鑒定及其對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炭疽病的防效研究[A].楊懷文.邁入21世紀的中國生物防治[C],北京:中國農業科學出版社, 2005, 474-478
  [28]劉紫英, 黃 云. 大葉白蠟銹病菌重寄生菌(Tuberculia sp.)的生物學特性研究[A]. 楊懷文. 邁入21世紀的中國生物防治[C].北京: 中國農業科學出版社, 2005, 465-471.
  [29]肖朝文,黃云*,李晚忱, 等. 川、渝兩地重寄生菌葡酒銹生座孢(Tuberculina vinosa 的分布和生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 22(增刊):108-110.
  [30]陳榮麗,劉太國, 黃云,等. BION介導的小麥抗葉銹病性研究[J].植物保護學報,2006,33(2):122-126.
  [31]馬淑清,黃云*,王錚一,等. 油菜根腫病菌形態及生物學特性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6,24(2):161-165.
  [32]曾富春, 黃云*, 趙艷琴,等. 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學特性[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2006,24(2):156-160
  [33]趙艷琴, 黃云*,馬淑清,等. 植原體病害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用菌(中國植病、菌物學會西藏聯會論文集)2006,25(增刊):188-191.
  [34]曾偉光, 黃云. 四川省丘陵區生態梨園高效生產技術規程[J].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05,20(1):30 -33
  [35]方芳, 黃云*, 秦蕓, 等. 馬蹄金褐色葉斑病菌的生物學特性[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2007,25 (4): 388- 391
  [36]黃云,馬淑青,李曉琴,王靖. 油菜根腫病菌的形態和休眠孢子的生物學特性[J].中國農業科學,2007, 40(7): 1388-1394.
  [37]崔云鳳, 黃云*.蔣伶恬. 農業生產上重要的幾種赤霉屬真菌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7): 441–446.
  [38]王平,何忠全,黃云*,等. 雜糯間栽田間稻瘟病菌種群結構變化及交互侵染作用[J].西南農業學報. 2007, 20 (3): 395-399.
  [39]劉 彬, 黃云*, 等 不同類型水稻鑒別品種對四川稻瘟病菌生理小種的鑒定與評價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07,20(3):400-407.
  [40]唐紅艷, 黃 云*, 陳 捷,等. 7種殺菌劑對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的毒力測定[J]. 江蘇農業科學.2007, (4): 67-69.
  [41]黃云, 方芳, 龔國淑, 秦蕓.馬蹄金褐色葉斑病的癥狀及核腔菌屬一新種[J].植物病理學報,2008,38(1):13-16.
  [42]王靖, 黃云*,馬淑青,等. 油菜根腫病癥狀、病原形態及產量損失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8,30 (1):112-115.
  [43]馮 茜,黃 云.川芎根腐病菌生物學特性[J].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8,26(5):24-27.
  [44]馮 茜,何苗,黃 云,等.川芎根腐病的癥狀及病原鑒定[J].植物保護學報,2008,35(4):377-378.
  [45]李小琴,黃 云*,陳捷,等. 唐菖蒲干腐病病原生物學特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8,4(26):308-312.
  [46]萬 英, 黃 云*,等. 以G418為篩選標記的極細鏈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原生質體轉化體系的建立[J].安徽農業科學.2008,39(29):12602-12604.
  [47]Y Wan, Y Huang,at al.Establishment of Protoplast Transformation Systemin Alternaria tenuissima Using G418 Selection Marker[J]. AgriculturalScience & Technology,2008, 9(3):59-61.
  [48]黃 云, 王 靖, 趙艷琴,等.桃黃化病病原植原體的鑒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J].園藝學報,2009,
  [49]黃 云, 張中義,黃麗麗,等.植物病害的定義芻議及利弊分析[J].植物保護,2009,35(1):97-101.
  [50]雷 雨,黃 云*,杜曉宇,等.硅肥增強水稻在形態結構上對稻瘟病的抗性[J].安徽農業科學,2009.
  [51]Yaguang Luo,James L.McEvoy,Yun Huang.Package Atmosphere Affects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Quality of Fresh-cut Cilantro Leaves[J].HORTSCIENCE,2004,39(3):567-570(SCI).
  
  二、科研成果
  1. 蘋果霉心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研究,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黃 云(3),1998
  2. 四川幾種果樹無公害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黃 云(2),2008
  
  三、教學論文
  [1] 楊文鈺, 袁繼超,黃 云.農科院校實踐教學新路的探索[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1995,13(3):
  [2] 楊文鈺,袁繼超,黃 云.開設現代農業生產與經營實踐課的嘗試[J]. 高等農業教育,1995,1
  [3] 黃 云, 趙萬菊.“珠鏈式”教學的教改與實踐[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0,18:(增刊)21-23
  [4] 趙萬菊, 王昌全, 黃 云.農學專業“循環式”實踐教學的教改實踐[J]. 黑龍江高等教育,2001,6:(104): 82- 84
  [5] 趙萬菊, 黃 云.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新模式[J]. 中國教育論壇雜志,2002,1(8):22-23.
  [6] 趙萬菊,王昌全,黃 云. 注重因材施教, 培養創新能力[J]. 航空教育, 2002,6:54-55
  [7] 黃 云, 趙萬菊, 李 慶, 等. 運用系統論方法,構建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因材施教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J].中國農業教育,2004.5(61):49-50
  [8] 趙萬菊, 黃 云. 運用系統論方法, 構建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則與實踐探索[J]. 中國教育理論雜志.2004/05C,7-8.
  [9] 黃 云, 文成敬, 龔國淑. 農業植物病理學教學初探[J].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22(增刊):44-47.
  [10] 龔國淑,黃 云,蔣素蓉,秦蕓. 新時期植保高素質人才培養淺析[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22(增刊):29-31
  [11] 趙萬菊, 黃 云,劉云川. 新時期高等農業院校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淺探[J]. 黑龍江高等教育,2004, 4(120):66-68
  [12] 黃 云, 趙萬菊. 新世紀植物保護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三角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 高等農業教育,2005,11:65-67
  [13] 黃云, 文成敬, 李慶, 龔國淑, 楊群芳. 植物保護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基本要素、原則與實踐探索[A].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文集[C].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4] 李慶, 楊群芳,蔣春先,黃云. 植物保護專業普通昆蟲學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A]. 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文集[C].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四、教學成果
  1. 黃云等. 建立“一個中心, 兩個循環”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四川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6, 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7. 排名4
  2. 黃云等. 構建“珠鏈式”教學模式, 培養植物生產類高素質創新人才四川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0,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1.排名2
  3. 黃云. 果樹病理學“珠鏈式”教學. 四川農業大學隆生教學獎一等獎,1999.個人獲獎
  4. 黃云等. 農科院校實踐教學新路的探索. 四川省高教學會第一次高等教育學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四川省教委、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 1996. 排名1
  5. 黃云, 文成敬, 龔國淑, 楊群芳. 新世紀植保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三角體系”的構建及實踐, 四川農業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6. 李慶, 黃云, 文成敬, 陳文瑞, 張 敏. 植物保護專業精品課和特色課建設.四川農業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7 黃云等. 注重因材施教, 培養創新能力, 四川省高教學會第九次高等教育學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 2005
  8. 黃云, 李慶, 龔國淑, 楊群芳. 運用系統論方法 構建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四川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四川省教委、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 2006
  9. 黃云, 文成敬、李慶, 龔國淑, 楊群芳. 植物保護專業“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四川農業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8
  10. 王西瑤,黃云,任萬軍,戢俊臣,向剛.植物生產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四川農業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8
  11. 黃云,李慶,龔國淑,聶坤倫,楊群芳.植物保護專業“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8
  
  五、出版教材
  1. 黃云 副主編, 《園藝植物病理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面向21世紀教材)
  2. 黃云 副主編, 《植物病害檢疫學》科學出版社, 2005,(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
  3. 黃云 副主編. 《作物生產新理論和新技術》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協編教材)
  4. 黃云 副主編, 《農業植物病理學》科學出版社, 2006,(“十一五”規劃教材)
  5. 黃云 副主編. 《藥用植物保護學》林業出版社, 2009,(“十一五”規劃教材)
  6. 黃云 參編. 《園林植物病理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面向21世紀教材)
  7. 黃云 參編. 《普通植物病理學》科學出版社, 2006,(國家級精品課教材)
  8. 黃云 參編. 《植物病理學原理》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十一五”規劃教材)
  9. 黃云 參編. 《農業微生物學實驗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協編教材)
  10. 黃云 主編.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學》科學出版社,2010,(國家級教材)
  
  六、出版編著
  1. 黃云等 主編. 《科學使用除草劑》四川報業集團-天地出版社,2006
  2. 黃云等 主編. 《科學使用化肥》 四川報業集團-天地出版社,2006
  3. 黃云等 主編. 《科學使用農藥》 四川報業集團-天地出版社,2008
  
  科研項目及獲獎
  (近五年):
  (專業、新品種)
  1. 主持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5項,主研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現主持、主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成果鑒定2項和成果登記1項。
  2. 主持省級教改項目2項。
  3. 主持、主研獲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級精品課“農業植物病理學”負責人。
  4. 副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十一五”規劃等教材4本。參編4本。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四川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農業大學報錄比、四川農業大學考研群、四川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四川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四川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四川農業大學排名、四川農業大學保研、四川農業大學公眾號、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四川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ichuannongye/daoshi_49077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