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嚴格歷史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1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嚴格歷史簡介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嚴格歷史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嚴格歷史簡介 正文

從1997到2007的十年,是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撤系建院的十年,也是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最為輝煌的十年。十年來,體育學院從原來僅有一個體育教育專業,發展到目前擁有體育教育、運動人體、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四個專業;從原來僅有一個運動人體科學碩士點學位授予權,發展到目前體育學碩士點學位授予權全覆蓋,以及一個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點學位授予權和一個體育學博士后流動站。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實現了十年時間的跨越式發展,逐漸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綜合性大學的二級系科,成長為省重點乃至全國知名的體育院校。
1、渡村會議
20世紀90年代,蘇州大學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其顯著標志是,1996年蘇州大學以全新的姿態擠身全國高校“211工程”之列,預示著蘇州大學將向著建設成為國家和江蘇省培養高層次人才和實現“科教興省”戰略的重要基地的目標邁進。
這一發展目標出臺之后,全校師生大受鼓舞。體育系的各級領導也試圖憑借這一契機,抓住機遇、把握方向、鼓舞士氣,力爭在新時期將蘇州大學體育系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為此,1996年10月體育系全體教職員工赴吳縣渡村召開了“體育系發展建設研討會”(也稱“渡村會議”),共商體育系建設事宜與發展藍圖。
此次會議經過激烈討論、認真籌劃,制定出了之后對體育系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的“九五”規劃。“九五”規劃就體育系在世紀之交的辦學體制和理念、教學、科研、訓練、場館設施建設等方方面面做了詳盡部署。例如,“九五”規劃提出“以教學為基礎,以科研促教學”,從而提高體育系綜合實力、嘗試實行課外體育俱樂部制度等發展理念,為體育系的未來建設開辟了嶄新道路。
由于“渡村會議”為體育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諸多新興理念,因而在全系教職員工中引起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該次會議也成為蘇州大學體育系發展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重要一筆。
2、撤系建院
“渡村會議”之后的十年,對于蘇州大學體育系而言是一個多變而輝煌的時期。“211工程”大學的良好平臺,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蘇州工業園區等科技、工業基地對于人才的強大需求,無不是蘇州大學加快發展革新步伐的動力。與此同時,歷經九十華旦滄桑與文化積淀的蘇州大學各系科也已陸續建設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具備一定教學科研實力的院系。加之新時期改革浪潮千層萬迭,應著這股張揚的勢頭,蘇州大學體育系的“升格”計劃也呼之欲出。
1997年12月,在國家、省教育廳、市教委以及蘇州大學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下,以及體育系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體育系終于拉開了蛻變之后的嶄新華章——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正式成立。(附《體育學院撤系建院的批文》以及領導視察照片)
江蘇省教委關于蘇大體育學院撤系建院的批文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前來體育學院視察指導
國務委員陳至立前來體育學院視察指導
原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右一)來體育學院視察指導
現吉林省委書記王珉(右二)等領導來體育學院視察指導
3、幾度籌謀
建院之后,全體教職工對體育學院的未來發展與建設表現出了極大熱情。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大好環境激發了蘇大體育人的昂揚斗志。為了更好地拓展辦學規模、進一步提升教學科研實力,自1997年建院至今,體育學院繼“渡村會議”后又連續召開了三次體育學院發展研討會,即1997年的“宜興會議”、1998年的“太倉會議”、1999年的“江寧會議”。并先后制定(或實施)了“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規劃,旨在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謀求發展。
例如,在發展戰略上,各個階段都有十分明確的奮斗目標。“九五”期間,體育學院制定了“以學校爭進211工程為動力,以穩定教學秩序為根本,以樹立良好的學風、黨風為基礎,進一步將體育學辦成江蘇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建設的堅強陣地和體育專門人才的搖籃。……在辦學體制、專業設置、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學生工作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點,力爭在江蘇省內體育學科中確立領先地位、綜合實力擠進全國同類體育學的先進行列”。
“十五”期間,在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以及“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背景之下,體育學院制定了力求在人才培養、專業設置、學科建設、教育科研等方面加以革新與完善,從而“確立體育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并進而把體育學院辦成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體育事業專門人才和21世紀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基地”的發展戰略。
而“十一五”期間,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的大環境下,體育學院又提出了“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努力做到學科、專業、師資隊伍等建設的和諧發展,爭創國內一流院校的發展戰略。
2005年末,王家宏院長在回顧體育學院“九五”、“十五”發展歷程中功過得失的基礎上,鄭重提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即在“十一五”期間將體育學院的目標定位為:建設成為綜合實力省內領先、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體育院系;建設成為教學、研究并舉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院系和基地。
十年來,體育學院勵精圖治、幾度籌謀。從“九五”期間提出的謀求“省內重點”,到“十五”期間的“國內一流”,再到“十一五”期間的“國際知名”的自我定位與要求,不僅表明了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雄心壯志,也充分體現出蘇大體育人的發展潛力。
4、管理模式
(1)組織領導機構
自1997年撤系建院以來,面對新時期高校快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體育學院敢于銳意創新,在原有基礎上及時拓展規模、提升影響;通過不斷革新理念,謀求進一步的突破與發展。歷經十年的經營與奮斗,目前的體育學院不僅在硬件院系專業建設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十年完成跨越式快速發展的豐碩成果,而且在軟件人事制度建設上也取得了驕人成績,形成了一支團結奮斗、勇于創新、敢于拼搏的集體。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體育學院黨政領導集體的不懈追求與努力息息相關。值得一提的是,自建院以來體育學院的領導集體趨于穩定,沒有發生重大變更。對于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新問題、新情況,體育學院領導集體始終堅持黨政共同負責制,團結一致、共同承擔,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與考驗。正因為此,這一領導集體在不斷磨合中建立起了互相信任、互助互補的團隊意識,以及互相督促、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憑借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頑強拼搏的斗志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套領導集體在體院全體教職工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贏得了廣泛的支持。
蘇州大學

添加蘇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蘇州大學考研分數線、蘇州大學報錄比、蘇州大學考研群、蘇州大學學姐微信、蘇州大學考研真題、蘇州大學專業目錄、蘇州大學排名、蘇州大學保研、蘇州大學公眾號、蘇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蘇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蘇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4886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