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蘇州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簡介

蘇州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蘇州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簡介 正文

材料物理與化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材料物理與化學(080501) 
 
一、學科簡介
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是在蘇州科技大學物理學(始建于1987年)、應用物理學和功能材料等本科專業基礎上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形成了多功能氧化物薄膜與器件、磁性材料、材料電化學等研究方向。本學科現為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先后4次獲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建項目資助,實驗室總投入達3300多萬元。本學科擁有江蘇省微納熱流技術與能源應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生化傳感與芯片技術工程實驗室、省市共建傳感與芯片醫療診斷研究院、蘇州市低維光電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校固態物理與材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導師2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和海外研究經歷。中科院院士1人、入選國家“QR”1人、國家“青年QR”1人、江蘇省“雙創人才”2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蘇省“333工程”1人、蘇州市高層次緊缺人才2人。多人擔任《Materials Report: Energy》主編和副主編、《RSC Advances》副主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編委、《Nanoscale》編委、《Nanoscale Horizons》編委、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理事等學術職務。近五年,承擔科技部“973”計劃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省部級項目13項。在Nature Mater.、Nature Energy、Chem. Soc. Rev.、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國際主流期刊上發表SCI論文900余篇,總引用超過30000余次,2人被ESI數據庫列為“世界頂尖百分之一的科學家”。授權發明專利230多項,獲得省部級的科技進步/技術發明獎3項,出版教材及學術專著10余部。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一)基本知識培養目標:系統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包括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其它相關學科理論知識。
(二)基本素質培養目標:具備較高科學素養和良好的學風;具有獻身科技、服務社會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具備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樹立法制觀念,保護知識產權,尊重他人研究成果。
(三)基本能力培養目標:具備獲取知識能力,包括良好的信息查詢能力、學術交流能力和自學能力等;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和價值具有判斷能力;具備良好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運用科學方法客觀地分析問題、具備解決工程實踐的能力;具備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技能等。
 
三、研究方向
01多功能氧化物薄膜與器件
(1)以多功能氧化物薄膜為研究對象,設計與構造人工復合體系、外延薄膜及低維結構,通過對薄膜表面和界面的電荷分布、自旋極化、軌道耦合等量子態的調制,精準操控體系的新奇物性。(2)利用氧化物界面獨特的量子效應,發展新穎的氧化物微電子場效應器件和各類高敏傳感器。
02磁性材料
(1)以稀土磁性材料為主體,依據結構-化學鍵-性能的關系進行材料設計,開展稀土-過渡族金屬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新相探索和性能研究。(2)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磁相變材料等功能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03材料電化學
(1)納米生物電子學: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可穿戴材料與器件、單細胞及單分子分析、生物醫藥、生物分子介導材料合成。(2)電催化及儲能材料科學與能源工程:電催化、工業催化、生物燃料電池、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等。
 
四、學制與在校年限
1.本學科學制為3年。如遇特殊情況,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學院分管領導審核、研究生部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年限1-3年
2.少數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優秀研究生,經學校批準可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五、培養方式
按照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原則,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積極探索和實施學科團隊合作培養、校—校聯合培養等模式。
 
六、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4學分,且不超過37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學科基礎課 08050201 現代材料分析方法 32 2 √ 考試 7學分
08050202 材料科學基礎 32 2 √ 考試
08050203 材料物理化學 32 2 √ 考試
08030018 科技論文寫作 16 1 √ 考試
專業基礎課 08050107 固體物理基礎 32 2 √ 考試 至少
8學分
08050101 電分析化學 32 2 √ 考試
08050102 功能材料進展 32 2 √ 考試
08050108 光電催化反應及材料 32 2 √ 考試
08050109 材料表征與應用 32 2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
課 公選課:詳見
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32 2 √ 考試 2學分
08050204 納米材料結構與性能 32 2 √ 考查 至少
8學分
08050208 材料電化學 32 2 √ 考查
08050210 薄膜技術 32 2 √ 考查
08050106 納米電子學 32 2 √ 考查
08050110 催化科學與工程 32 2 √ 考查
08050111 生物芯片技術 32 2 √ 考查
08050112 納米科學與技術 32 2 √ 考查
08050113 生物醫用納米材料與器件 32 2 √ 考查
08050114 納米生物傳感器 32 2 √ 考查
08050115 電化學原理與方法 32 2 √ 考查
08050116 計算材料學 32 2 √ 考查
必修環節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2學分
10332013 實踐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1. 學術活動(1學分):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廣泛地閱讀中文和外文文獻,以了解、掌握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拓寬學術視野。具體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學術活動管理規定(試行)》執行。
2. 實踐活動(1學分):研究生應承擔一個學期的助教工作及安排的其它實踐活動。具體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實踐活動管理規定(試行)》執行。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必修環節外,原則上在1年內完成。第四學期經中期考核(具體按照《蘇州科技大學中期考核辦法(試行)》執行)合格后,開展學位論文相關工作。第四、五、六學期主要用于完成學位論文,必修環節(學術活動、實踐活動)原則上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
 
八、學術成果要求
(一)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其相關學術論文成果須達到如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含錄用)學術論文至少1篇; 
2.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含錄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同時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含錄用)學術論文至少1篇。
發表的學術論文均須以蘇州科技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核心期刊是指CSCD核心期刊目錄、CSSCI核心期刊目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學科評估指標體系補充期刊;被SCI、SCIE、SSCI、EI、A&HCI期刊收錄的論文視同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蘇州科技大學學報》視同核心期刊;學術論文級別的認定以論文錄用當年的適用目錄為準;在增刊、專刊、會議論文集發表論文不能作為申請學位的成果材料。
(二)申請學位時,支撐材料要求如下:
1. 研究生以學術論文形式提出學位申請時,須提交相關學術論文成果的期刊原件(審核后返還)和復印件(包括封面、目錄、論文全文、封底),或錄用通知單原件和論文稿;對于持“錄用通知單”的學術論文,應在該學術論文發表后,補充成果支撐材料,由學院及時匯總歸檔;
2. 學術成果存在弄虛作假,或僅以“錄用通知單”作為申請學位條件但兩年內論文仍未發表的,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撤銷其已授學位。
(三)申請提前畢業的基本要求
申請提前畢業的的碩士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當年中科院分區一區)兩篇及以上,碩士學位論文完成,經導師同意,可向數理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申請提前畢業,數理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將根據學校相關規定進行初步審核,并報送研究生部審批。
 
九、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撰寫、中期檢查、預答辯、論文評閱和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在導師的指導下,碩士研究生有計劃的閱讀文獻、調研和選題論證報告和前期實驗工作,經導師和學科審核同意后,方可進行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內容包括:所選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擬解決的問題、擬采用的主要理論或實驗方法、工作進度安排、預期成果等(以供專家組和導師評議審核);
碩士學位論文應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論文字數不少于3萬字,學位論文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目錄、引言、正文、參考文獻等。論文書寫必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格式及相關要求》;
學位論文所研究的課題應具有創新性,在實驗技術、新材料制備、新工藝、理論模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新見解,以反映出研究生對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綜合運用上述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蘇州科技大學

添加蘇州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蘇州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蘇州科技大學報錄比、蘇州科技大學考研群、蘇州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蘇州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蘇州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蘇州科技大學排名、蘇州科技大學保研、蘇州科技大學公眾號、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蘇州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蘇州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zkjxy/yjsy_29015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