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導師孫守鈞介紹

發布時間:2018-07-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天津農學院
天津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導師孫守鈞介紹

天津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導師孫守鈞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天津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導師孫守鈞介紹 正文

天津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導師孫守鈞介紹
孫守鈞




一、導師基本情況:

姓        名:孫守鈞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1-7

專業技術職務:教授                     工作單位:天津農學院

所 在 部  門:農學系                   行政職務:天津農學院副院長

聯 系 電  話:022-23781311(o)   

郵        編:300384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聯 系 地  址:天津市西青區津靜路22號 天津農學院 農學系

工 作 經  歷:1984年7月內蒙古哲里木畜牧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本科畢業后留校任教,1985年12月晉升為助教,負責《作物育種學》、《遺傳學》課程的實驗,1987年講授《作物育種學》部分內容。1989年9月考取沈陽農業大學農學系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1992年7月研究生畢業后又回到內蒙古哲里木畜牧學院農學系,主講《作物育種學》、《遺傳學》等課程,同年晉升為講師,任作物遺傳育種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同年考取了沈陽農業大學農學系作物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計劃內在職脫產學習,每學期集中1個月為內蒙古哲里木畜牧學院講授《作物育種學》和《遺傳學》兩門課程。1999年3月提任為農學系副主任。1999年7月博士畢業分配到天津農學院,主講《作物育種學》、《植物生理學》、《種子生產與營銷》等課程,2000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年底被任命為教務處副處長,2001年提升為處長。作物遺產育種學科帶頭人,植物生產類專業建設負責人。

社 會 兼  職:天津遺傳學會理事

                       中國雜糧作物理事

                       中國細胞學學會會員

二、研究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  作物遺傳育種

研究方向:  飼用作物遺傳改良

研究課題:

(1)、1987年主持校內課題“小麥雜種后代選育方法的研究”;

(2)、1988年主持校內課題“60Co—γ射線處理對小黑麥籽粒飽滿度的影響”;

(3)、1988年主持內蒙教育廳課題“施肥對提高甜菜產量及含糖率的研究”;

(4)、1993年主持內蒙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高粱×蘇丹草雜種后代的雜種優勢及遺傳變異規律的研究”;

(5)、1996年主持內蒙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高粱×蘇丹草雜種后代的多倍體創制及應用研究“;

(6)、2003年主持完成天津教育委員會課題“新選高粱—蘇丹草雜交種耐鹽機理及應用研究”;

(7)、2003年主持完成天津市攻關課題“三元雜交飼用高粱的選育”。

(8)、2001-2003,天農青飼1號三元雜交飼用高粱的推廣應用,天津市推廣項目,4萬元,主持(在研);

(9)、2001-2003,糧飼兼用三元雜交高粱的選育,天津市攻關課題,5萬元,主持(在研);

(10)、2001-2003,天農青飼1號飼用高粱的示范應用,國家科技部成果轉化基金,57萬元(國家科技部30萬,天津市匹配21萬),主持(在研);

(11)、2002-2004,特色作物的引種示范(待公布),市農委引種項目,主持(在研)。




代表論文

(1)高粱單葉對籽粒產量貢獻率的研究,國外農學—雜糧作物,1998(5),第一作者。

(2)高粱旗葉鞘長及穗柄長的遺傳研究,國外農學—雜糧作物,1998(6),第一作者。

(3)高粱不同葉位葉相互作用對籽粒產量的影響,98國際農業年會論文,第一作者。

(4)高粱抗倒機理的研究,遼寧農業科學,1999(1),第一作者。

(5)高粱不同葉位葉相互作用對籽粒產量的影響,中國農學通報,1999(1),第一作者。

(6)高粱—蘇丹草雜交種應用可行性研究及選育,草業學報,1999(3),第一作者。

(7)高粱抗倒的形態特征及解剖結構研究,哲里木畜牧學院學報,1999(1),第一作者。

(8)高粱群體生理及理想株型研究的現狀與前瞻,哲里木畜牧學院學報,1999(3),第一作者。

(9)高粱理想株型研究Ⅰ,西北農業大學學報,2000(3),第一作者。

(10)高粱理想株型研究Ⅱ,西北農業大學學報,2000(4),第一作者。

(11)高粱冠限制及其引發的根冠互作,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0(2),第一作者。

(12)高粱光合作用與產量關系的飾變,華北農學報,2000(3),第一作者。




獲獎情況:

(1)、1990年獲“哲里木畜牧學院優秀論文二等獎”(1);

(2)、1992年獲“遼寧省遺傳學會優秀論文獎”(1);

(3)、1993年參加的“通選7號草蘆的選育”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4);

(4)、1993年哲里木畜牧學院優秀教師;

(5)、1994年哲里木畜牧學院優秀科技工作者;

(6)、1995年哲里木畜牧學院優秀教師;

(7)、1995年獲“內蒙古自治區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

(8)、1995年獲“內蒙古自治區優秀青年科技成果獎(1)”;

(9)、1996年獲“哲里木畜牧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

(10)、1996年獲“哲里木盟科技進步三等獎”(2);

(11)、1997年獲“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

(12)、1998年獲“哲里木畜牧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

(13)、1998年獲“哲里木畜牧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

(14)、1998年獲“哲里木畜牧學院優秀論文一等獎”(1);

(15)、1999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16)、2000年“天農青飼1號” 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

(17)、2001年被評為天津市優秀教師;

(18)、2001年被評為天津農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天津農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天津農學院考研分數線、天津農學院報錄比、天津農學院考研群、天津農學院學姐微信、天津農學院考研真題、天津農學院專業目錄、天津農學院排名、天津農學院保研、天津農學院公眾號、天津農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天津農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天津農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天津農學院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tjac/yanjiushengdaoshi_10578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