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簡介

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簡介 正文

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簡介 
 
學院2014年初在合并學校原人文管理學院、中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原公教部相關語言專業、文化學科基礎上成立。經學校黨委會審議批準,原語言文化學院于2018年4月更名為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旨在進一步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加快中醫藥文化傳播和健康傳播人才的培養,搭建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學校“雙一流”建設。目前在校本科生近400人,研究生20余人。
 
學院現有漢語言、漢語國際教育、傳播學3個本科專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士點。作為人文特色學院,承擔了多個層次和平臺的人文素質和語言教學任務,同時還負責日本神戶孔子課堂及泰國華僑崇圣大學的漢語及中國文化教學。漢語言和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2017年獲批天津市“十三五”綜投應用型專業。學院還參與學校“雙一流”中“文化傳承與創新”和“中醫藥文化傳播”板塊建設,為人才人文素養提供支撐。
 
學院聘請葉嘉瑩、張其成、陳洪3位榮譽教授和張頤武、喻國明2位學術顧問。設有天津市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和中國健康教育與傳播研究中心2個研究機構,同時建有攝影演播實驗室、圖文處理實驗室、試聽編輯室、視聽錄音實驗室、文化傳承實訓工作坊和3間語音實驗室。
 
近年來,學院積極探索中醫藥文化為特色的教學與科研實踐,致力于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和提升師生人文素養,豐富學生“第二課堂”。學院發揮人文學科優勢,每年舉辦4-6場“人文大講堂”,先后邀請葉嘉瑩、陳洪、崔希亮、李希光、羅澍偉、孟昭毅、譚汝為、羅根海等文化巨擘和校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座,受益人數達幾十萬人次,社會反響良好。2016年11月承辦天津市語言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魯國堯、馮勝利、曾曉渝等知名語言學家出席并做學術報告;12月發起組建了“天津市中醫藥文化傳播聯盟”,聯合全市中醫院、藥企、媒體四位一體,開展中醫藥文化信息交流和傳播,同時設立近40個中醫藥文化師生教學實踐基地。2017年10月,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在學院掛牌成立,2018年9月,升級為“天津市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中心聘請了張伯禮、吳咸中、石學敏、張大寧等院士(國學大師)為顧問委員,聘請張其成、郭義、邱峰、張玲各學科等40余位校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咨詢委員。傳播中心于2017年12月成功主辦天津市首屆中醫藥文化傳播高峰論壇。2018年9月16日學院承辦了全國中醫藥文化傳播高峰論壇,同時舉辦了中醫藥文化專家暨全國中醫藥高校人文學院院長圓桌會議。
 
年輕的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充滿了蓬勃朝氣,在秉承我校“進德修業,繼承創新”校訓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到篤學、敏行、敬業、樂群。我院師生將齊心協力,以語言文化為基礎,搭建好我校人文素質教育大平臺,做弘揚中華文化的使者,為大中華文化的教學、研究以及對外傳播做出貢獻,為把我校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中醫藥大學做出不懈努力!
 
 
天津中醫藥大學

添加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天津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天津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天津中醫藥大學排名、天津中醫藥大學保研、天津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tjutcm/yanjiushengyuan_29946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