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由濟南大學研究生維護,整理發布濟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和研招數據,加學姐微信,可免費咨詢
我們還提供濟南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都可加濟南大學研究生微信溝通。
2024濟南大學考研分數線(研究生復試
2023濟南大學考研分數線(研究生復試分數線)...[查看全文]
濟南大學院系設置
濟南大學怎么樣

觀點一
濟南大學的生源以山東本省為主,所以學校的學習氣氛我認為并不比其他名校遜色,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等各種因素,在創新和思潮、眼界方面確實和一線城市一流大學存在差距。但是通過在濟南大學的學習,進入知名院校的并不在少數,我身邊現在還有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在讀博士。所以不要怨天尤人,機會還是要拼一拼才會有的。
在學術方面,濟南大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原山東建材學院,是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建材局直屬院校之一,其他還有武漢理工大學等。從行業角度來說,也是人才輩出的一所院校,目前中國建材和中國中材系統有很大一部分領導及高級技術人員出自于此。材料、電氣、機械、計算機還有后來的臨床都是濟南大學的優勢學科,醫學我不清楚,其他準確的講在工程應用領域還是不錯的。畢竟濟南大學的科研經費和清北比起來(現在創建雙一流后科研經費應該有大幅度提升),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我所接觸過的老師、教授還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孜孜以求,實屬難得。
在說說學校的領導,程新書記和當年的范躍進書記(現青島大學黨委書記)帶領濟南大學在過去十余年中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績,使得濟南大學無論是社會美譽度還是各種排名中屢屢嶄露頭角,也引起了不少其他的山東兄弟院校的驚呼和詫異。不過沒有辦法,進步了就是進步了,只要不斷的向前,總會被大家看到,進而得到認可。
濟南大學作為一所60年歷史的傳統院校,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在學術上、在科研上、在國際化上,但是作為一個曾經懊悔過上濟南大學的學生,現在回頭看看,懊悔蕩然無存。在濟南大學我學會了獨立、堅強、剛毅、認識不足而努力上進,度過了人生中絢爛的四年。希望能看到這段文字的學弟、學妹珍惜當下,刻苦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干,讓母校的明天因為你驕傲。也希望還在猶豫是否去濟大的人,明白一個道理,你想要的和你所猶豫的濟大都能給你,而是否成就自己,取決于你,而不是濟大。
觀點二
在學術方面,濟南大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原山東建材學院,是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建材局直屬院校之一,其他還有武漢理工大學等。從行業角度來說,也是人才輩出的一所院校,目前中國建材和中國中材系統有很大一部分領導及高級技術人員出自于此。材料、電氣、機械、計算機還有后來的臨床都是濟南大學的優勢學科,醫學我不清楚,其他準確的講在工程應用領域還是不錯的。畢竟濟南大學的科研經費和清北比起來(現在創建雙一流后科研經費應該有大幅度提升),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我所接觸過的老師、教授還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孜孜以求,實屬難得。
在說說學校的領導,程新書記和當年的范躍進書記(現青島大學黨委書記)帶領濟南大學在過去十余年中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績,使得濟南大學無論是社會美譽度還是各種排名中屢屢嶄露頭角,也引起了不少其他的山東兄弟院校的驚呼和詫異。不過沒有辦法,進步了就是進步了,只要不斷的向前,總會被大家看到,進而得到認可。
濟南大學作為一所60年歷史的傳統院校,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在學術上、在科研上、在國際化上,但是作為一個曾經懊悔過上濟南大學的學生,現在回頭看看,懊悔蕩然無存。在濟南大學我學會了獨立、堅強、剛毅、認識不足而努力上進,度過了人生中絢爛的四年。希望能看到這段文字的學弟、學妹珍惜當下,刻苦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干,讓母校的明天因為你驕傲。也希望還在猶豫是否去濟大的人,明白一個道理,你想要的和你所猶豫的濟大都能給你,而是否成就自己,取決于你,而不是濟大。
觀點二
1.平臺: 教育部山東省濟南市共建,國家"111"計劃,山東省“雙一流”大學(靜等官宣)
2.層次:博士授權高校,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碩士一級授權學科。
3.經費:山東省雙一流學科4個,經費每年1億,加上其余撥款,每年的預算在10億左右,省屬高校前5。我看有個退學的提到說他的學院每年經費70萬,十分搞笑,濟大24個學院,我了解到的最窮的預算沒有下來1000萬的。至于他說一篇論文200塊更是胡扯,我印象中一篇頂級論文獎勵2萬+6000*影響因子,普通的EI也在6000左右。濟大科研獎勵山東省內絕對排名非常靠前,在濟南市甚至山東省給出的待遇究竟如何一查便知無須多言,可以去業內打聽。多說一句,濟大每年獲批的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基本是省屬2-3名的水平,最差的年份印象中也沒跌出前五。
4.國家獎:以第一單位拿過 2次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地方高校拿兩次算是不錯的成績。國家科技進步獎不列了,第一、第二單位獲批的進步獎不在少數。人文社科領域這些年也逐步發力,引進了一批人才,學校社科繁榮計劃也正式啟動了。再提一下濟大的發明專利,在山東省僅次于山大,全國排在30位左右。
5.升學與就業:不是985/211,就業都差不多。我所在的信息學院,本科畢業去百度阿里巴巴的也有,升學保送985的也有,考研考上985的也有。你當初報考非211高校的時候就應該明白,你的高考分數決定了,你很難靠學校的牌子去找工作,從學校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各種平臺資源,足夠學生施展。
6.人文關懷:這在省內高校中做的不錯,官僚風氣淡薄,校園文化自由寬松。不像某些大學整天查衛生,有校長信箱,有師生面對面,有問題一般可以比較好的解決。
觀點三
2.層次:博士授權高校,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碩士一級授權學科。
3.經費:山東省雙一流學科4個,經費每年1億,加上其余撥款,每年的預算在10億左右,省屬高校前5。我看有個退學的提到說他的學院每年經費70萬,十分搞笑,濟大24個學院,我了解到的最窮的預算沒有下來1000萬的。至于他說一篇論文200塊更是胡扯,我印象中一篇頂級論文獎勵2萬+6000*影響因子,普通的EI也在6000左右。濟大科研獎勵山東省內絕對排名非常靠前,在濟南市甚至山東省給出的待遇究竟如何一查便知無須多言,可以去業內打聽。多說一句,濟大每年獲批的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基本是省屬2-3名的水平,最差的年份印象中也沒跌出前五。
4.國家獎:以第一單位拿過 2次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地方高校拿兩次算是不錯的成績。國家科技進步獎不列了,第一、第二單位獲批的進步獎不在少數。人文社科領域這些年也逐步發力,引進了一批人才,學校社科繁榮計劃也正式啟動了。再提一下濟大的發明專利,在山東省僅次于山大,全國排在30位左右。
5.升學與就業:不是985/211,就業都差不多。我所在的信息學院,本科畢業去百度阿里巴巴的也有,升學保送985的也有,考研考上985的也有。你當初報考非211高校的時候就應該明白,你的高考分數決定了,你很難靠學校的牌子去找工作,從學校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各種平臺資源,足夠學生施展。
6.人文關懷:這在省內高校中做的不錯,官僚風氣淡薄,校園文化自由寬松。不像某些大學整天查衛生,有校長信箱,有師生面對面,有問題一般可以比較好的解決。
觀點三
對于濟大的老師只能用失望來概括,作為文科學院的老師,一位位只會照本宣科,講課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雖然國內的大環境決定了他們或許并不認可自己說出的某些觀點,但是仍然選擇明哲保身。雖然你不能期待一所普通二本能有北大那樣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雖然現如今的北大也未必真的如此),但是作為一所大學的老師總應該有一點點思想獨立吧,畢竟他們肩負的是教育一個國家青年人的重任。自認為這里的老師甚至于連我高中的老師都不如,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偽命題,畢竟法學院的大多數老師都掛著博士的頭銜,而高中老師大多也只是本科畢業而已,但是學識的厚度真的無法僅僅用文憑去丈量,就我個人而言,對于我的三觀影響最大的可能真的是在高中時期,這里還是真的要感謝我的高中老師們,感謝他們不是一個個照本宣科的機器人,而是一位位有責任感的教書匠。當然不可否認濟大也是有很負責任的老師,但是比例實在太小。。。。
濟大法學院的教授原本就稀缺,又沒有研究生點,不知為什么那些在學院宣傳欄中的教授基本都很少給本學院學生上課,只是一味幫學院充門面,去教二專的學生。而教本學院學生的都是一些年輕的博士生,他們大多是這兩年學院新引進的,雖然都是名校博士,非常有責任心,但是教學水平真的不敢恭維。或許他們的學術能力很強,這個我也沒有見識過沒有什么發言權,但是他們的教學真的只有小學老師的功力。ps:學院里的教授有幾位還是不錯的。但是大多數可能已經把教課當作兼職,出去做律師賺外塊了,所以學術造詣就可想而知了。
說了這么多,有點跑偏了,總之,如果無法改變環境只能適應環境,濟大能給你的平臺實在有限,如果你是有心人只能自己去創造平臺。如果家里有條件,還是選擇出國吧,畢竟省內的學生入學時基本上都是一本,可以申請到國外很不錯的大學,認識不一樣的人。環境真的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擁有一個更廣闊的平臺,看看更大的世界,因為年輕時的局限,可能會對今后職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歲月靜好的人,那么或許濟大也是你不錯的選擇,大學四年不必太急功近利,玩一玩,浪一浪,畢業時,找一個本地的工作,安穩踏實。
濟大法學院的教授原本就稀缺,又沒有研究生點,不知為什么那些在學院宣傳欄中的教授基本都很少給本學院學生上課,只是一味幫學院充門面,去教二專的學生。而教本學院學生的都是一些年輕的博士生,他們大多是這兩年學院新引進的,雖然都是名校博士,非常有責任心,但是教學水平真的不敢恭維。或許他們的學術能力很強,這個我也沒有見識過沒有什么發言權,但是他們的教學真的只有小學老師的功力。ps:學院里的教授有幾位還是不錯的。但是大多數可能已經把教課當作兼職,出去做律師賺外塊了,所以學術造詣就可想而知了。
說了這么多,有點跑偏了,總之,如果無法改變環境只能適應環境,濟大能給你的平臺實在有限,如果你是有心人只能自己去創造平臺。如果家里有條件,還是選擇出國吧,畢竟省內的學生入學時基本上都是一本,可以申請到國外很不錯的大學,認識不一樣的人。環境真的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擁有一個更廣闊的平臺,看看更大的世界,因為年輕時的局限,可能會對今后職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歲月靜好的人,那么或許濟大也是你不錯的選擇,大學四年不必太急功近利,玩一玩,浪一浪,畢業時,找一個本地的工作,安穩踏實。
官方介紹
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年來,學校銘記“弘毅、博學、求真、至善”的校訓,傳承“勤奮、嚴謹、團結、創新”的校風,發揚“艱苦奮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近31萬名校友遍布海內外。
學校現設24個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92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個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6784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100人,其中教授300人,副教授69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02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外籍院士1人),國家“QR”項目入選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國家“QR”青年項目入選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人選4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專家19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3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
學校建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及研究平臺61個,其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引智基地1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冰島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2個、國家專利導航項目研究和推廣中心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設)2個,省級重點學科1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及省部級科研平臺10個、“十二五”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4個。
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5門,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專業6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6個,省級校企共建專業9個,省級精品課程53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山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重點立項建設3個、自籌經費立項建設6個。近年來,主持國家級教研教改課題21 項,省部級課題55項,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8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研究成果獎75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各項活動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663項,其中國家一等獎74項、二等獎178項。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 項,小平科技創新團隊1個。
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科研課題452項,省部級項目99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45項,其中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4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232項;學術論文被SCI、EI、SSCI、CSSCI收錄5565篇,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學四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并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220余部。主辦《中國粉體技術》、《中華腫瘤防治雜志》、《濟南大學學報》等3種學術期刊。
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理念,積極擴大與國(境)外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學者互訪、學術交流、合作辦學等多種方式與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韓、新等國家的85所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系,與港澳臺地區的21所高校建立友好學校關系,在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美國南達科他州阿伯丁和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建有孔子學院3所。
學校校園占地24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04萬余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5.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億元。圖書館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藏書及電子文獻800余萬冊,中、外文現刊4200余種,電子期刊23000余種。
濟南大學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是建設創新性、國際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學。
2018年3月
- 濟南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 學校網址:www.ujn.edu.cn/
- 研究生院網址:yjs.ujn.edu.cn
- 聯系電話:0531—82765949
- 郵箱:[email protected]
-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濟微路106號濟南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 濟南大學VR全景航拍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