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科教學(物理)”領域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

發布時間:2020-04-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科教學(物理)”領域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

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科教學(物理)”領域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科教學(物理)”領域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 正文

“學科教學(物理)”領域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領域代碼:045105)
 
 
一、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服務于基礎教育學校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的高素質的物理課程專任教師。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2.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良好的學識修養和扎實的物理學基礎,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3.具有較強的物理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能勝任教學工作;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能夠理論結合實踐,發揮專業優勢,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內容和新方法,具有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
 
4.具有發現和解決問題、終身學習與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5.能較為熟練地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
 
6.具備從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良好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基本學制
 
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學制為3年, 研究生在校修業年限(含休學、保留學籍、延期畢業)最長不得超過6年。
 
四、培養方式
 
采取在校集中學習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過程的實踐性。實行雙導師制,聘任有豐富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經驗的中學高級教師擔任指導教師,校內外導師共同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課程、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采用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微格教學、模擬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式,加強物理教育理論和學科知識的學習,關注學生主動學習與創新學習,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教學技術手段,開展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依托教學實踐基地開展教育實習與教育研習。
 
五、學分要求與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課程分為學位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教學四個模塊。按一年時間安排理論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應修滿的總學分數不少于37學分。其中學位基礎課13學分,專業必修課10學分,專業選修課6學分,實踐教學8學分。另外,非師范物理類專業學生入學后,應補修教育學、心理學、物理教育學;師范類跨專業學生入學后,補修力學和電磁學。補修課程應考核合格,不計入總學分。
 
六、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踐。實踐教學可采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微格教學、教育調查、課例分析、班級與課堂管理實務等多種形式。時間安排上可采用集中實習和分段實習等,累計不少于一學年時間。其中,校內實訓與教育見習在第一學年完成,教育實習與教育研習在第二學年完成。校外實踐應借助校外實踐基地完成。實踐教學結束后,提交實踐教學總結報告,經實踐教學導師組和教育實踐教學工作領導小組考核通過后,方能取得相應學分。實踐教學指導和考核小組由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與實踐單位有關人員組成。
 
七、中期篩選
 
中期篩選是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之后,學位論文研究之初,以研究生的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學習成績、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專業素養、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的綜合考核。具體操作參照《濟南大學研究生中期篩選暫行辦法》執行。
 
八、學位論文
 
(一)開題要求和中期檢查
 
1.開題要求
 
學位論文開題到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間不得少于8個月,開題需提交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應包括選題的背景、意義和依據、論文的研究內容、擬采取的實施方案、預期目標、工作進度安排和主要參考文獻等內容。
 
開題一般要求公開舉行報告會,由學校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和校外同行專家共同組成評審小組。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對研究內容、計劃及其實施方案進行評價,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或意見。開題報告不通過者可限期重做。
 
開題報告內容、開題的程序及成績評定等具體操作參照《濟南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及中期檢查工作暫行辦法》執行。
 
2.中期檢查
 
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目的在于對學生學位論文進行一次階段性檢查,并檢查培養過程中其他環節的完成情況。學生要著重對論文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闡述已完成的論文工作內容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對論文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尤其對開題報告內容中不相符的部分進行重點說明,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需繼續完成的研究內容進行論證。導師對學生中期檢查情況給出評語,評語包括對已有工作的評價,以及對計劃完成情況、學生表現和今后工作的評價。檢查小組對中期檢查給予評定。在中期檢查中,專家組認為確有創新、有可能成為優秀論文的學位論文,應予以重點關注。中期檢查結果不合格者須申請延期答辯,并在規定的修學年限內完成學位論文工作。沒有進行論文中期報告的學生,不得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二) 論文撰寫和答辯
 
開題通過后可進入學位論文的撰寫階段。
 
1.學位論文選題應契合數學專業領域,符合培養目標,緊密聯系教育實踐,來源于基礎教育學校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具有創新性和實用價值。
 
2.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專題研究論文、調研研究報告、實驗研究報告、案例研究報告等。學位論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論正確、邏輯嚴謹、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格式規范,能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和優良的學風。具體可參照《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撰寫規范》執行。
 
3.論文工作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論文正文部分字數不少于2萬。
 
4.論文除由導師寫出詳細的評閱意見外,還應聘請本領域或相近領域的2名專家進行評閱。論文評審應審核: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數學教育領域中存在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解決物理教育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等方面。
 
5.研究生在修業年限內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完成必修環節,方可申請論文答辯。答辯委員會應由本領域相關的專家組成。
 
學位論文評閱人與答辯委員會成員中均至少有1位具有高級教師職稱的基礎教育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物理教師或教學研究人員。具體操作參照《濟南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執行。
 
九、畢業及學位授予
 
研究生在修業年限內按照培養方案要求,修滿應修學分,完成必修環節,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準予畢業并頒發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授予工作按照《濟南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執行,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十、其他
 
1.培養方案的制定和修訂工作按照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修訂)”的統一要求,由學校統一布置,由濟南大學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審核,經學校批準備案后執行。
 
2.培養方案一經批準,應嚴格執行,不得隨意改動。如遇特殊情況確需修訂的,必須按上述程序審批。
 
3.指導教師或指導小組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指導研究生制定出個人培養計劃。
 
4.本方案適用于“ 學科教學(物理)”領域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自2019級開始實行。
 
十一、參考書目與期刊
 
[1] 閻金鐸主編《物理課程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2] 閻金鐸主編《物理教學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 閻金鐸主編《物理思維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4] 閻金鐸主編《物理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5] 閻金鐸主編《物理實驗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6] 閻金鐸主編《物理能力測量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7] 孫培青《中國教育史》,2000.9
 
[8]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1999.8
 
[9] 梅雷迪斯D高爾《教育研究方法導論》,2002.12
 
[10] 顧明遠主編《比較教育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
 
[11] L·A·巴洛赫著《合作課堂》,華東師大出版社,2005.11.
 
[12] 施良方編著《學習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3] 戴爾H申克著 Learning Theories:An Educational Pers Pective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1
 
[14] Robert.J.sternberg《教育心理學》,2003.9.
 
[15] Kathleen.M.Galotti《認知心理學》,2005.10.
 
[16]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1995.11.
 
[17] Herbert.L.petri《動機心理學》,2005.10.
 
[18] 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法》,2005.3.
 
[19] 李方《現代教育研究方法》,2004.5.
 
[20] 馮伯麟《教育統計學》,2005.3.
 
 
 
[21] 張敏強《教育測量學》,1998.7.
 
[22] 陳玉琨《教育評價學》,1999.12
 
[23] 袁振國主編《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4] 桑新民《學習科學與技術》,2004.9
 
[25] 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2002.12
 
[26] 何克抗《教學媒體的理論與實踐》,2003.8
 
[27] 馮杰著《物理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廣東科技出版社,2005.7
 
[28]  Margert.E.gredler《學習與教學》,2004.10
 
[29] 徐碧美著,陳靜,李忠如譯.追求卓越——教師專業發展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0] 鄭金洲.校本研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1] 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2] 鄭金洲等著.行動研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3] 王君,趙世明.問卷編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4] Donald.R.Cruickshank《教學行為指導》,2003.1
 
[35] 張建編著.研究報告撰寫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6] 李偉勝.實驗研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7] 任定程《科學人文讀本-大學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
 
[38] Linda.campbell《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2001.9
 
[39] Richard.M.Ryckman《人格理論》,2005.10
 
[40] 教師發展哲學研究叢書,廣西師大出版社,2008.3
 
[41] 張憲魁《物理科學方法教育》,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5
 
[42] 趙長林《科學課程的社會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43] 張磊《科學課程設計的認識論考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以下為期刊
 
[44] 教育研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期刊)
 
[45] 課程教材教法,(期刊,人民教育出版社)
 
[46] 外國教育研究,(期刊,東北師范大學主辦)
 
[47] 電化教育研究,(期刊,中國電化教育協會主辦)
 
[48] 中學物理,(期刊,中國物理學會主辦)
 
[49] 中學物理教與學,(期刊,人大復印資料)
 
[50] 教育發展研究,(期刊,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
 
 
 
 
 
 
擬稿人(簽字):
 
 
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簽字):
 
 
 
附:“學科教學(物理)”領域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表
 
課程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開課單位
 
備注
 
學 位 課 程
 
SS991008Z
 
英語
 
32
 
2
 
秋1
 
外國語學院
 
必修(13學分)
 
SS9910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秋1
 
馬克思主義學院
 
SS991016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8
 
1
 
秋1
 
馬克思主義學院
 
QZ161005
 
教育原理
 
32
 
2
 
秋1
 
教育與心理
 
科學學院
 
QZ161002
 
課程與教學論
 
32
 
2
 
秋1
 
QZ161006
 
教育研究方法
 
32
 
2
 
春1
 
QZ161007
 
心理發展與教育
 
32
 
2
 
春1
 
非 學 位 課 程
 
 
物理課程與教材研究
 
32
 
2
 
秋1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必修(10學分)
 
 
物理教學設計與實施
 
32
 
2
 
春1
 
 
物理發展前沿
 
32
 
2
 
秋1
 
 
物理教育測量與評價
 
32
 
2
 
秋1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32
 
2
 
春1
 
 
物理學基礎專題
 
32
 
2
 
春1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選修(6學分)
 
 
物理學史與科技發展史
 
32
 
2
 
春1
 
 
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研究
 
32
 
2
 
秋1
 
 
物理實驗設計與教具制作
 
32
 
2
 
春1
 
 
文獻選讀與論文寫作
 
16
 
1
 
春1
 
QZ163041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32
 
2
 
秋2
 
教育與心理
 
科學學院
 
QZ163037
 
班級與課堂管理
 
32
 
2
 
春1
 
QZ163045
 
融合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16
 
1
 
春1
 
實踐環節
 
 
校內實訓
 
32
 
2
 
秋1、春1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育教學實踐基地
 
必修(8學分)
 
 
教育見習
 
4周
 
1
 
秋1
 
 
教育實習
 
16周
 
4
 
秋2
 
 
教育研習
 
4周
 
1
 
春2
 
 
 
 
 
 
教育學
 
不計入總學分
 
教育與心理
 
科學學院
 
非師范類學生補修
 
 
心理學
 
 
物理教育學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力學
 
跨專業學生補修
 
 
電磁學
 
 
 
 
上一條:“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學科代碼:0702 )(2017年修訂)
 
濟南大學

添加濟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濟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濟南大學報錄比、濟南大學考研群、濟南大學學姐微信、濟南大學考研真題、濟南大學專業目錄、濟南大學排名、濟南大學保研、濟南大學公眾號、濟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濟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濟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ujn/yanjiushengyuan_26169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