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法學院法學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溫州大學法學院法學簡介

溫州大學法學院法學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溫州大學法學院法學簡介 正文

【專業介紹】法學專業
來源:法學院 發布時間:2020-04-01 瀏覽量:29 
 
 
 
 
 
一、專業學科簡介
 
 
溫州大學法學專業是浙江省一流專業、溫州大學重點專業、溫州大學最具競爭力專業、溫州市重點專業、浙江省“十二五”特色專業(評審類,全省僅2個)、浙江省“十三五”新興特色專業(評審類,全省僅1個)。專業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及法律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列為溫州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培育點,將逐步形成本科、碩士、博士一體化、規模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溫州大學法學學科是溫州大學重中之重學科、溫州市重點學科、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
 
 
 
二、專業依托的平臺
 
溫州大學法學院系省級重點基地“溫州人經濟研究中心”及市級重點基地“區域法治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單位;系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環境法學院中國分院所在地;系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法學分會秘書處所在地;系浙江省法學會社會法研究會會長單位、浙江省法學會勞動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單位、粵閩浙魯四省社會法學研究基地所在地。學科主辦的《東方社會法評論》日益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期刊;學科所培育的“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法治人才培養與創新”團隊、“先發地區環境經濟協同及其法治保障”團隊分別獲得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和溫州市重點文化教育創新團隊立項。
 
 
法學院設有溫州大學地方政府與績效管理研究中心;與市人大常委會合作設立地方立法研究院;與溫州市司法局、溫州仲裁委員會合作設立“一帶一路”溫商國際仲裁院;與上海市高院、溫州市中院合作設立“人工智能+”司法改革應用研究基地;與市有關部門合作設立全國首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職工維權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為浙江省級示范仲裁庭;在浙江省檢察院的支持下,與溫州市檢察院、溫州市工商聯、正泰集團、森馬集團、華峰集團共同建立浙江省首個非公經濟檢察教學(研究)基地;與甌海法院共建巡回法庭,與20家市級機關、行業組織建立人才合作培養基地,形成法學專業學生聯合培養機制,平臺優勢非常突出,校地合作培養效果明顯。
 
 
三、師資隊伍
 
法學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在省內同類院校法學專業中居于領先地位。擁有包括全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省“十大中青年法學家”、省“錢江學者”、省“五個一批”人才、省教學名師在內的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專職師資團隊。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比63.6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84.85%,雙師型教師占比78.79%,具有海外學習經歷教師占比51.52%,4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比63.63%。擁有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和溫州市重點文化教育創新團隊。
 
法學泰斗陳光中先生為學院名譽院長。法學專業聘請高銘暄教授、陳光中教授、朱慈蘊教授、趙萬一教授、胡銘教授等知名法學家和一批實務部門的專家作為兼職教授,形成了包括教授、法官、檢察官、律師、企業法務人員等在內的兼職教師隊伍。
 
根據企業法務人才培養定位,專業實行“三主三輔一元素”的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個主輔結合:以法學專業為主、以工商管理為輔。在復合型人才目標的指引下,專業依托浙江省法學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以及溫州民營企業眾多的特色,確定了以企業法務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學科定位,將培養德法兼修,擅長處理企業法務的復合型、應用性、創新型法務人才作為專業特色,突出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比較優勢和區位優勢。具體借助“法律+管理”的主輔修模式,實行法學與管理的結合,使學生在全面系統深入掌握法學知識的基礎上,熟悉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法律原理和法律規則在企業領域的具體運用,成為“精法律、懂企業、熟外語、強電腦”的企業法務人才。
 
第二個主輔結合:以學校培養為主、以實務部門培養為輔。在應用型人才目標的指引下,專業以高校與實務部門為共同培養主體,實行“學校—實務部門共同培養”機制,由高校與實務部門共同承擔法律人才培養的職責。一方面,學院積極與溫州市級機關、溫州市總商會、溫州市律師協會及一批地方知名企業共建法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基礎上,同時創新實踐基地教學模式,合作設立全國首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甌海區勞動仲裁庭高教園區派出庭,充分引導學生以書記員、仲裁員助理以及旁聽等多種形式參與仲裁,形成了學生參與勞動仲裁、仲裁庭案例轉化進入課堂的互動機制。另一方面,在師資配備上,采取靈活的形式吸收優秀法官、檢察官、律師、企業法務工作者等參與到法律課程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與溫州市律師協會籌建浙南律師學院,積極與地方合作打造“溫州法治大講堂”“羅山司法實務講壇”“羅山地方立法論壇”等校地合作品牌。
 
第三個主輔結合:以校內學習為主、以校外實踐為輔。在應用型人才目標的指引下,實行校內學習和校外實兩個環節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地方性綜合性高校的綜合性優點與溫州民營經濟先發的特點,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積極措施,即校內學習環節,將實務部門“請進來”輔助教育,校外培養環節,讓學生“走出校門”由實務部門主導培養,既注重理論學習又注重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一個特色元素:全面體現區域元素。在合作單位的選擇、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的設計、課程內容的安排、實踐基地的建立等方面,充分體現地方元素,使學生了解浙江企業、溫州模式,熟悉地方特定企業的運作模式及規律,對接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的戰略部署,融通“敢為人先、善于創新,不等不靠、自主創業”的溫州人精神,培養其“扎根基層、服務地方、立足企業”的理想信念。
 
   專業深化境外合作辦學。學生有機會前往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新西蘭奧塔哥大學、韓國全南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東吳大學等著名高校交流學習,可以“溫大學士+美國碩士”的模式就讀美國Mitchell Hamline School of Law,也可參加溫州大學與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3+1”本碩聯合培養項目。同時,本專業也招收國際經濟法方向的海外留學生。
 
 
五、學生培養質量
 
法學專業學生基礎扎實,能力強,培養質量高。學生就業領域以法律職業為主,就業領域與專業相關度高,就業率與用人單位滿意度普遍較高。2016年、2018年法學專業獲評溫州大學最具競爭力專業獎。 
 
法學專業生源質量高。2017年的最高分596,最低分577;2018年的最高分602,最低分588;2019年最高分610,最低分596,進兩年的錄取分數均在一段線以上。第一志愿報考率均超過100%。
 
法考通過率一直居于全國法學院校前列,最高通過率為67%,平均通過率超過全國A證平均通過率的5倍。
 
學科競賽表現優異。近三年來,學生取得省級以上各項創新成果142項,特別是在全省大學生法律職業能力大賽中屢獲佳績,其中一等獎6項。
 
就業率高。2017年92.17%,2018年達93.39%,2019為93.68%,就業率穩步提升,處于全省同類專業的前30%。就業領域以法律職業為主,與專業相關度高。
 
就業層次高。法學專業畢業生公務員錄取率高,2016年為14.88%,2017年為16.49%,2018年為 15.97%,就業專業相關度分別為82.74%、85.25%、83.70%。2018年畢業生三年后平均工資 7450.62元,獲晉升表彰比例為51.23%。
 
升學率穩步上升。2016年為11.67%,2017年為16.84%,2018年為10.74%,排在全省同專業前列。多名學生分別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廈門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繼續深造。
 
社會認可度持續攀升。用人單位滿意度逐年提高,2017年為91.49%,2018年為98.57%。第一志愿報考率近兩年均為100%。校內其他專業轉入法學專業人數逐年提升,2017年轉入24人,2018年轉入13人,2019年轉入22人,在人文社科類專業中位于前列。這反映出本專業日益獲得了全校學生及家長和社會的認可。
 
 
 
 
 
    
 
溫州大學

添加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溫州大學考研分數線、溫州大學報錄比、溫州大學考研群、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溫州大學考研真題、溫州大學專業目錄、溫州大學排名、溫州大學保研、溫州大學公眾號、溫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溫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溫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en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30234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