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急癥科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急癥科簡介

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急癥科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急癥科簡介 正文

急診科創建于1982年,經幾代急診人的共同努力,已發展為浙南閩東北地區急危重癥及突發事件醫療急救中心。目前是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單位、國家衛計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急診骨干師資培訓基地、中國急診醫師分會中毒救治聯盟溫州基地、浙江省中毒救治溫州基地及溫州市中毒救治中心、浙江省區域衛生應急基地、浙南空中救援基地和浙江省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是浙江省醫學重點扶植學科、浙江省醫學創新學科、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學科及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學科、溫州醫科大學急診醫學博士授予點。2017年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第38位。
 
  全科建筑面積約11000m2,設急診搶救室、復蘇室、急診手術室、急門診、急診觀察區、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急診醫學科病房、急診影像及檢驗中心、急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創傷、中毒救治中心,設有直升機停機坪。救治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流程順暢,搶救質量和水平高。年急診量達26萬人次,其中搶救人數達2萬人次。
 
  人員構成:
 
  現有固定編制醫師46人,專科護理人員132人。高級職稱13人,博、碩士學位45人。博士生、博士后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3人,溫州市杰出人才1人,溫州市“551”人才6人。
 
  擔任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蘇專業委員會中毒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中毒學組副組長等國家級學術組織任職8人,擔任《中華醫學雜志》、《中華急診醫學雜志》、《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等期刊編委10人次。獲“生命衛生”中國急診醫師獎1人,“急診未來”杰出青年急診醫師獎1人,全國100優住培 “優秀專業基地主任”1人。
 
  科室特色:
 
  擅長各種急危重病的救治,常規開展血流動力學監測、呼吸支持、床旁血液凈化、床旁超聲等急救技術。其中急性中毒救治(尤其是有機磷農藥、百草枯中毒等救治)、膿毒癥規范化救治、心肺腦復蘇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防治等救治水平處全國前列。作為全國副組長單位參編《急性中毒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診治臨床專家共識(2016)》、《急性百草枯中毒診治專家共識(2013)》等共識15部,制定了國內《創傷弧菌膿毒癥的診治方案》,推進了我國急診診療的規范,促進了急診醫學學科發展。
 
  科學研究:
 
  目前已形成了急性中毒的毒理與解毒研究、嚴重膿毒癥的致病機制與治療學研究、急危重病救治與災害救援、心肺腦復蘇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等主攻方向。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衛計委行業科研專項基金1項,國家衛計委科研項目(省部共建)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2項,廳市級科研項目30余項。在《Eur J Hum Genet》、《shock》、《J Cell Biochem》等雜志發表SCI論文42篇,其他核心期刊200余篇。主持完成12項科研成果獲省市科技獎,其中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參編 “十一五”、“十二五”全國高校規劃教材《急診與災難醫學》、《急診醫學》等教材、專著20余部。   急診科高素質急救專業團隊將以快捷、科學的急危重癥急救流程,竭誠為每一位急危重癥病員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急救服務。
 
 
溫州醫科大學

添加溫州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溫州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溫州醫科大學報錄比、溫州醫科大學考研群、溫州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溫州醫科大學考研真題、溫州醫科大學專業目錄、溫州醫科大學排名、溫州醫科大學保研、溫州醫科大學公眾號、溫州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溫州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溫州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enzhouyikedaxue/yanjiushengyuan_30257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