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3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武漢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簡介

武漢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漢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簡介 正文

武漢大學文藝學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積淀的學科,其歷史可一直追溯到20世紀二十年代,當年正是黃侃、劉永濟、朱東潤等老一輩學者的開拓與發展,奠定武漢大學古代文論研究國內重鎮的地位。20世紀五十年代后,王文生、程亞林、劉良明等學者在繼承老一輩學者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夯實了古代文論研究在國內學術界的地位,特別是王文生先生副主編(郭紹虞主編)的《中國古代文論選》,為當代古代文論研究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成為當代古代文論研究的奠基之作,在學術界影響至深。這一時期,本學科關于文藝基礎理論的研究也開始蓬勃發展,何國瑞先生的《藝術生產原理》,李希賢先生的《文藝典型系統引論》,曾慶元先生的《文藝學原理》等,都是這方面研究的力作,正是由于他們的努力,而奠定了本學科文藝基礎理論研究在國內學術界的重要地位。進入新世紀后,以李建中、張榮翼為代表的一批學者,在中國文論研究和西方文論研究等方面又獲得了進一步發展。本學科于2003年正式批準設立博士點。
近年來,本學科全體成員團結一致,奮發圖強,取得了一系列有較大影響的學術成果,如李建中《中國古代文論詩性特征研究》、《批評文體論綱》,張榮翼和李松《文學研究的知識論依據》、《文學史哲學》,馮黎明《走向全球化——論西方現代文論在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界的傳播與影響》、《學科互涉與文學研究方法論革命》,高文強《佛教與永明文學批評》、《東晉南朝文人接受佛教研究》等,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本學科在新世紀的發展。目前本學科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有重大項目“中國文化元典關鍵詞研究”、重點項目“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評價機制研究”等五項,其他省部級項目多項。本學科除了重視理論研究外,還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正是基于這一宗旨,本學科成立了“文藝生產與消費調查評估研究中心”,希望將文藝理論研究與文藝活動現實緊密聯系起來。我們的中心將從文藝活動的基本規律出發,依照文藝生產和消費各項指標的變動規律,通過完整系統的調查統計,建立起文藝生產消費狀況的數據庫和評估體系,來科學地闡述文藝生產消費的發展規律,從而以準確的數據和資料去服務現實,以期為當代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生活建設做出貢獻。
目前,本學科共有教師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講師1人,師資博士后1人,特聘副研究員1人。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文藝美學研究、中國文論研究、西方文論研究和大眾文化研究。本學科基本結構具體如下:
(1)研究方向:
中國文論:李建中教授、高文強教授、李立講師
西方文論:馮黎明教授、李松教授
文藝美學:劉春陽副教授
文化研究:李松教授
(2)組織結構
學科帶頭人:李建中教授
教研室主任:高文強教授
文藝生產與消費調查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
文藝生產與消費調查評估研究中心副主任:馮黎明教授
武漢大學

添加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武漢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大學報錄比、武漢大學考研群、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武漢大學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專業目錄、武漢大學排名、武漢大學保研、武漢大學公眾號、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uh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71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