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教育學
武漢紡織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武漢紡織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漢紡織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正文

武漢紡織大學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的呼聲中應運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占地2000多畝,擁有陽光、南湖、東湖三個校區,地處光谷腹地,植根于荊楚文明之沃土,敢為人先,勇立潮頭,踐行特色辦學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訓,堅持“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發展精神、彰顯特色的執著精神”,歷經五十余載,已成為理、工、文、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武漢紡織大學現有在校生近25000人,擁有20個教學院部。是國家卓越工程師試點院校,現有本科專業54個,其中國家特色專業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7個,擁有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其中工程碩士領域7個。
      武漢紡織大學實施領軍人才匯聚行動計劃,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建設“人才特區”,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教風嚴謹、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000人,專任教師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53人,博士300余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雙聘院士1人,“QR”人選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百人計劃”人選3人,還有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學者”和“陽光學者”。
      武漢紡織大學實施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圍繞“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以“質量工程”為抓手,以“卓越人才試點班”為切入點,全面推進“陽光教育工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四個專業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近五年學校獲國家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4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一大批學生在各類國家級、省級競賽中取得豐碩的成果。
      武漢紡織大學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培育重大科研成果,注重技術創新,加速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科技競爭力。近五年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個,還有一批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學校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 973” 、“ 863” 項目和重點支撐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百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居于領先地位。學校深入開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項目”以及“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博士進企業”等活動,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社會能力明顯增強。
      武漢紡織大學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展了本科層次的合作辦學項目,與法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大學簽署了國際交流合作協議。長期承辦由中國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獲批多項“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連續多年主辦和承辦各類國際學術會議,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加活躍。
       武漢紡織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審核批準具有函授、業余等多種形式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辦學權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始終依托校內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教學設備辦學,素以校風嚴謹、管理規范、質量優良而備受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的好評。由武漢紡織大學頒發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具有與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同等的法定效力
武漢紡織大學

添加武漢紡織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紡織大學報錄比、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群、武漢紡織大學學姐微信、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真題、武漢紡織大學專業目錄、武漢紡織大學排名、武漢紡織大學保研、武漢紡織大學公眾號、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紡織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uhanfangzhidaxue/yanjiushengyuan_31017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