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董娟娥

發布時間:2021-10-0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董娟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董娟娥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董娟娥 正文

 

  1.基本信息
  董娟娥,女,1968年9月生,陜西省蒲城縣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1年本科畢業于西北林學院,200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獲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研究中心博士學位。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
  現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事藥用植物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任日本杜仲研究會委員,陜西省中藥協會顧問委員,陜西省中藥協會理事。200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2009年入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年骨干支持計劃”。

  2.研究方向
  植物次生代謝與調控、天然產物提取分離。

  3.開設課程
  先后承擔本科生的天然產物提取技術、天然香料生產工藝、天然產物生產工藝、樹木提取物工藝學、藥物分析、生物工程研究進展和林產化工學科導論,博、碩士研究生的萜類化學理論、植物次生代謝理論與調控、植物資源化學研究進展和大型現代儀器培訓之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應用與技術等課程。
  目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7名;在讀碩士研究生6名。

  4.學術成果
  1998年至今,一直致力于植物次生代謝與調控和天然產物提取分離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先后參加國家“十五”、“十一五”、“948”和陜西省重大科研項目;主持完成1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和1項陜西省中藥現代化項目,作為子項目負責人協助完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2006BAD18B03)。目前主持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2007BAD79B06)子項目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年骨干支持計劃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2獎,獲楊凌示范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先后在《Journal of Biotechnology》、《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應用生態學報》、《農業工程學報》、《農業機械學報》、《林業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主編和副主編出版著作、教材5部,參編著作5部。
  注重學科建設和教學研究,獲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近年來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主要有:
  1. 杜仲變異及次生代謝物:國際合作項目(主持);
  2. 延安地區杜仲水保林建造:中國科學院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主持);
  3. 杜仲和紅豆杉工業原料林豐產栽培技術體系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2006BAD18B03)(子課題負責人);
  4. 丹參精準管理與遠程信息服務集成與示范: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2007BAD79B06)(子課題負責人);
  5. 水楊酸誘導丹參次生代謝及其機理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年骨干支持計劃;
  6. 建設杜仲GAP基地:陜西省中藥現代化項目(主持)。
  7. 建設板藍根GAP基地:陜西省中藥現代化項目(負責)。

  獲獎成果主要有:
  1. “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技術體系的建立”獲2007年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 “農林院校藥用植物學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內容改革”獲2009年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 “創建產學研基地,加強學生實際認知能力培養”獲2005年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以第一發明人獲得的國家發明專利有:
  1. 一種脫除杜仲葉苦澀異味的方法(ZL02139406.7)
  2. 綠色杜仲雄花茶的制備方法(ZL200510042883.3)

  出版的專著、教材主要有:
  1. 植物次生代謝與調控(主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2. 藥用植物繁育學(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副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3. 風靡全球的杜仲健康新理念(副主編,英文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4.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ucommia ulmoides (Editor), Tokosha Inc. Tokyo, Japan. 2007
  5. 藥用植物學(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統稿),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6. 天然產物提取分離與鑒定技術(編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近年來發表的論文主要有:
  Investigation on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salvianolic acid B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10, 17(1): 61~65. (第一作者)
  Accumulation of salicylic acid-induced phenolic compounds and raised activities of secondary metabolic and antioxidative enzyme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cell cultur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0, 148(2~3): 99~104. (第一作者)
  Preparati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yroligneous acids from walnut tree branche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2010, 87(1): 24~28. (第三作者)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of rubber in the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Eucommia ulmoides, 2007, 1(1): 86~90. (第一作者)
  Growth and saikosaponin production of the medicinal herb Bupleurum chinense DC.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08. (第四作者)
  杜仲雄花茶加工中護綠工藝響應面優化. 農業機械學報, 2010, 44(4): 145~150. (EI收錄,通訊作者)
  觀賞及藥用杜仲無性系的選擇. 林業科學, 2008, 44(5): 165~170. (第一作者)
  溫度對板藍根、大青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響. 中草藥, 2008, 39(1): 111~114. (第一作者)
  RP-HPLC測定杜仲雄花中京尼平苷酸和綠原酸. 色 譜, 2007, 25(2): 217~220. (第一作者)
  不同區域菘藍根、葉(板藍根、大青葉)有效成分差異. 應用生態學報, 2006, 17(9): 1613~1618.?(第一作者)
  大孔吸附樹脂一次性分離杜仲葉中杜仲總苷和杜仲黃酮的研究.農業工程學報, 2006, 22(7): 154~158. (EI收錄,第一作者)
  杜仲酸性多糖的提取分離及含量測定. 林業科學, 2006, 43(10): 59~64. (第一作者)
  秦仲(1~4 號) 繁殖技術研究. 林業科學, 2007, 43(50: 120~124. (通訊作者)

  5.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陜西楊凌西農路22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郵編:712100
  聯系電話:13992802592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排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保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beinonglin/daoshi_48446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