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建筑設計及其理論部分培養(yǎng)方案

發(fā)布時間:2020-06-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建筑設計及其理論部分培養(yǎng)方案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建筑設計及其理論部分培養(yǎng)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建筑設計及其理論部分培養(yǎng)方案 正文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部分)
一、培養(yǎng)目標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實事求是,有良好的敬業(yè)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堅實的建筑設計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yè)知識,了解建筑學學科現狀與發(fā)展趨勢,掌握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學科相關方向的專業(yè)技能和科學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和分析解決建筑設計學科問題的能力。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工程技術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yè)文獻,并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綠色建筑與建筑節(jié)能技術
本方向主要研究適合地域氣候環(huán)境的綠色建筑,建筑節(jié)能的理論與技術集成系統,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設計中的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材、節(jié)水以及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綠色適宜技術和設計方法,從建筑設計的角度探索生態(tài)環(huán)保及綠色空間創(chuàng)新的設計技術。 
2. 地域建筑設計理論與技術
本方向主要研究建筑的地域歷史人文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特征對建筑空間形態(tài)、建構方式、風格特征以及地域適宜技術,以現代鄉(xiāng)土建筑創(chuàng)作方法為切入點,研究不同文化特性影響下的建筑空間關系、構造技術、設計技術、建造方法以及人居環(huán)境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等。
3.工業(yè)遺產建筑保護利用方法與技術 
本方向主要研究工業(yè)遺產功能活化方法與技術、工業(yè)遺產保護與城市復興、工業(yè)建筑空間模式與轉型、工業(yè)景觀與藝術等工業(yè)遺產建筑保護利用的方法與技術。
三、學制和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含休學)不超過5年,經批準休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時間不計入學習年限,最長不得超過3年。對于學業(yè)特別優(yōu)秀的碩士生,經本人申請,全面考核批準后,可適當縮短學習年限,在校期間(取得國家注冊學籍后)不得少于2年。
四、學分要求和課程設置(見附表)
每16學時計1學分;完成學業(yè)至少修滿28.5學分,其中學位課不低于13學分,必修環(huán)節(jié)8.5學分,實踐類學分不低于6學分。
碩士生導師負責指導碩士生制定個人培養(yǎng)計劃和選課。學位課可以代替非學位課,但非學位課不能代替學位課;允許在導師指導下跨專業(yè)類別(或領域)選擇1~2門課程作為本專業(yè)類別(或領域)的選修課;對于跨專業(yè)類別(或領域)或同等學力錄取的碩士生,要求自行補修相應專業(yè)本科核心學位課程至少5門,但不計學分。
五、必修環(huán)節(jié)
碩士生必修環(huán)節(jié)包含四大部分,要求碩士生分別完成以下內容:
1.入學教育:內容包括學校、學院發(fā)展歷史介紹,學院師資力量、辦學條件、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研究生培養(yǎng)等方面的情況介紹,研究生培養(yǎng)要求、日常管理規(guī)定等介紹,還包括學術道德規(guī)范和學風建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等。碩士生須全程參加入學教育活動,活動結束后撰寫學習體會,遞交教研室,經審查合格后獲得0.5學分。
2.專業(yè)實踐:內容包括碩士生運用所學知識到到實踐基地參加專業(yè)實踐,鼓勵研究生到設計院、生產企業(yè)實習,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1年的實踐教學,完畢后由專業(yè)實踐企業(yè)或者建筑研究院所出具實習鑒定意見,個人寫出總結報告,交導師考核認定。考核合格后,將材料報所在學院檢查備案,獲得6學分。
3.學術活動:為了提高碩士生學術交流能力,拓寬碩士生的知識面,碩士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10次以上校內外學術活動,并作1次學術報告(開題報告除外)。每次參加報告后完成一篇心得體會,與參加學術活動證明材料一起交導師考核認定。要求至少有8次參與學術報告合格認定和1次作學術報告合格認定,學術報告完成后,在研究生秘書處登記,簽章;達到學術活動要求后,將材料匯總報所在學院檢查備案,獲得1學分。
4.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要求碩士生在學位論文開題之前,閱讀本學科前沿國內外文獻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10篇以上,寫出5000字左右的文獻綜述報告,附上不少于1000字的英文詳細摘要;綜述報告應提出值得研究和解決的學術或技術問題,包括工程設計項目中的技術攻關研究專題,與建筑技術相關的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fā),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相應的開題報告。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通過后,將材料報所在學院檢查備案,獲得1學分。
六、學位論文
(一)碩士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的選題應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應有必要的理論分析與實驗結果,以及新見解。表明作者在本學科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碩士論文應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的見解,有創(chuàng)新點,體現足夠的工作量和成果的先進性。論文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撰寫,體現作者綜合運用建筑設計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guī)劃設計、建筑技術裝備研發(fā)、建筑技術測試案例分析、建筑設計作品等形式。要求論文概念清晰,論據可靠,分析、設計嚴謹,數據真實,文字通暢。學位論文字符數一般不少于25000字。
(二)碩士學位論文的工作
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在學科研究方向范圍內確定選題和開展學位論文工作。對涉密碩士生論文應嚴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涉密學位論文和內部學位論文工作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完成論文工作。
1.開題報告
(1)開題報告時間: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學科現狀和動向,在學科研究方向范圍內確定課題方向,制訂論文工作計劃,學院從第三學期開始接受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申請。
(2)開題報告方式:開題報告應以報告會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圍公開舉行;開題報告會須由本學科及相近學科3位副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稱以上的專家組成考評組(考評組至少有1位專家具有生產實踐經驗),并作出考評意見。
(3)開題報告內容:依據《開題報告表》的要求,做開題報告。在開題報告會后,及時完成《開題報告表》,交學院檢查備案。
(4)開題報告未通過者,3個月后才能申請重新開題。兩次開題報告不過者,列入下次碩士生開題范圍或建議退學。
(5)因正當原因改變選題,須按上述要求重做開題報告。
(6)論文開題通過1年后方能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2.論文工作
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按計劃進行學位論文工作。圍繞論文開展科研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工作期間應每周一次向導師匯報研究進展。碩士生到校外單位做學位論文,要經導師、學院批準,并保證每月至少一次向導師匯報工作進展,按時完成論文工作。
3.中期檢查
在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中期(開始論文工作半年以后),學院組織檢查小組(3~5 名副教授職稱以上教師組成)對碩士生的綜合能力、論文工作進展情況、工作態(tài)度、精力投入以及對本專業(yè)課題完成難度及可能性等進行全面檢查。每個學生應做一次論文工作中期檢查報告。檢查小組對論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內容與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學科的相關度以及完成論文的難度和可能性等進行評議,現場給出評定意見。通過中期檢查者,準予繼續(xù)進行論文工作。未通過者,限期整改,3個月后才能申請重新中期檢查,或另行選題,重新開題。
4.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按照《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格式規(guī)范》的要求,獨立完成學位論文,導師應對碩士生學位論文嚴格審查,把好質量關。
5.預答辯
碩士生在學位論文定稿之后,于第六學期前兩周之內應進行預答辯。預答辯須由本學科及相近學科3位副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稱以上的專家組成考評組,通過集體會診的方式對碩士生的學位論文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審查,發(fā)現問題,查找缺陷,提出改進意見,并決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辯,從而保證論文寫作和論文答辯的質量。通過預答辯者,完善論文后準予進入學位論文相似性檢測環(huán)節(jié)。未通過者,限期整改,3個月后才能申請重新預答辯。兩次預答辯不過者,取消當次學位申請資格。
6.學位論文相似性檢測
非涉密學位論文送審前須接受學位論文相似性檢測;涉密論文由導師把關,防止剽竊、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1)總體文字重合百分比≤20%、章節(jié)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可安排論文送審。
(2)20%<總體文字重合百分比≤50%、30%<章節(jié)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50%的,在導師指導下修改論文,并按時間要求進行復檢,復檢如達到送審要求可安排論文送審;復檢后如果仍未達到送審要求,取消當次學位申請資格,要求繼續(xù)修改,6個月以后根據學院安排重新進行預答辯。
(3)總體文字重合百分比>40%或章節(jié)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50%的,取消當次學位申請資格,返回修改,6個月以后根據學院安排重新進行預答辯。
7.學位論文評閱
學位論文評閱人由2名本學科或相近學科具有副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務以上的專家擔任(來自于本行業(yè)和企業(yè)的專家不少于1名)。學位論文評閱采取通訊評議方式進行,論文最遲在答辯前2個月送達論文評閱人。
論文評閱意見全部為同意答辯者,可以進入后續(xù)環(huán)節(jié);如有1位評閱人持否定意見,則再增聘1位評閱人進行評閱,最終評閱結果如有2位評閱人持否定意見,取消當次學位申請資格,繼續(xù)完善論文。
評閱意見是同意修改后答辯的,應與導師討論評閱人提出的修改意見,確定修改內容,完成論文修改,并填寫《對學位論文評閱意見的回復及修改說明》,經導師確認后,進行學位論文相似性檢測。檢測通過后可申請答辯,如未通過檢測,取消當次學位申請資格。
8.學位論文答辯
答辯委員會由不少于5名本學科或相近學科具有副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務以上的專家組成(校外專家不少于1名,具有生產實踐經驗的專家不少于2名),學位申請人的導師不參加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由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務的專家)擔任。答辯要發(fā)揚學術民主,以公開方式進行,答辯前應進行公告。
答辯委員會意見是修改后通過的,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答辯委員會所提意見與導師討論,按要求進行修改,經導師確認后,進行學位論文相似性檢測。檢測通過后提交答辯委員會審核,如檢測未通過,取消當次學位申請資格。答辯委員會審核通過,論文答辯工作結束;審核未通過,取消當次學位申請資格。
論文答辯不合格者,經委員會同意,可在答辯委員會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論文修改后進行論文相似性檢測,檢測通過后再次答辯;檢測未通過或再次答辯不過者,應報學校批準終止其碩士學業(yè)。
七、畢業(yè)與學位授予
1. 畢業(yè)要求
碩士生在規(guī)定的年限內,修完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學位論文答辯通過,準予畢業(yè),并發(fā)給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證書。
2. 學位授予
申請學位者須獲得畢業(yè)資格,在校期間無留校察看及以上處分,學位課平均成績達到75分(含75分)以上,滿足學位標準規(guī)定的外語、科研或實踐成果要求,經本人申請,所在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表決通過后可獲得碩士學位,并頒發(fā)碩士學位證書。因未滿足學位標準規(guī)定的外語、科研或實踐成果要求而未獲得碩士學位申請資格者,若在其畢業(yè)后兩年內達到要求,可再申請碩士學位。
八、編寫成員
成斌、李嘉華、趙祥、梁爽、韓華
 

附表:
類別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4
學位課 公共課 1111670999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 32       考試 必選
1111670998 自然辯證法概論 1 16       考試 2選1
1111670997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考試
1131670996 碩士生英語一 4 64     考試 必選
1131670995 碩士生英語二
專業(yè)課 1061670011 現代建筑理論 2 32       考試 不低于6學分
1061670012 建筑設計研究專題 2 32       考試
1061670013 城市設計 2 32       考試
1061670014 綠色建筑技術 2 32       考試
1061670015 現代建筑技術 2 32       考試
非學位課 公共選修課 2101680993 研究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指導 1 16       考查  
2101680992 研究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1 16       考查  
1141680994 公共體育 1 16     考查 必選
專業(yè)選修課 1061680046 專業(yè)英語 1 16       考試 不低于6學分
1061680047 建筑設計創(chuàng)作與實踐 2 32       考查
1061680048 高層建筑設計與技術 2 32       考試
1061680049 建筑節(jié)能設計 2 32       考查
1061680050 中國建筑美學與哲學 1 16       考查
1061680051 地域建筑設計理論與技術 1 16       考查
1061680052 工業(yè)遺產保護方法與技術 1.5 24       考查
1061680053 數字技術與建筑設計 2 32       考試
1061680054 住宅與社區(qū)規(guī)劃 2 32       考試
1061680055 建筑防火 1.5 24       考試
1061680056 建筑物理測試技術 1.5 24     考查
必修環(huán)節(jié) 1061690001 入學教育 0.5 8       考查  
1061690005 專業(yè)實踐 6 96     考查  
1061690003 學術活動 1 16     考查  
1061690004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1 16       考查  
 
西南科技大學

添加西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南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西南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南科技大學專業(yè)目錄、西南科技大學排名、西南科技大學保研、西南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nan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34051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