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理工學院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光學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1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廈門理工學院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光學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廈門理工學院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光學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廈門理工學院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光學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光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學科領域簡介
光學工程學科覆蓋了光學信息處理、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技術,光電檢測,激光技術,光纖通信與傳感、全息技術、薄膜和集成光學、應用光學、環境光學、智能檢測與控制、光機電一體化、圖像工程與視頻處理等研究方向,其中廈門理工學院光學工程學科為福建省重點學科和應用型學科。
光學工程是研究光的自然屬性的一門學科,涉及光學、電子學、光電子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化學、材料、量子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智能制造、計算機技術等前沿學科,是一門多學科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高新技術學科。
光學工程的研究領域包括:光電檢測,激光技術、光纖通信、光存儲與記錄、光學信息處理、光電顯示、全息和三維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學、光纖傳感、弱光與紅外熱成像、微光機電系統、環境光學、智能檢測與控制、光機電一體化、圖像工程與視頻處理、光學儀器、光學遙感技術以及綜合光學工程技術等。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光學工程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為學校、研究所,尤其光電類企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政治理論素養、寬厚專業基礎知識,有創新意識,有一定科研和教學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專業技術型高級人才。具體培養目標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碩士專業學位是與行業或職業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3)掌握所從事行業或職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門知識;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解決較復雜技術問題和擔負行業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并能熟練運用一門外語;
(5)可勝任本領域的相關的工作;
(6)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

三、研究方向及簡介

1.應用光學(培養單位: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
該方向呼應廈門LED照明、光伏和平板顯示等千億支柱產業鏈對光電人才的需求,主要研究內容包括:LED照明器件及系統、光電系統集成、光電顯示技術、光學設計及二次配光;薄膜光伏器件及系統,太陽能光伏材料;顯示材料及器件、發光材料與器件、光存儲材料與器件;固體激光器及技術。
2.光電信息技術(培養單位: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
該方向結合國家對光電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需求,立足廈門光電信息產業、通信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光電探測技術;光信息處理與傳輸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光纖傳感和光纖通信技術等;紅光探測技術、數字微鏡技術、電路設計、單片機技術;通信信號與處理、5G通信技術、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水聲通信技術、智慧城市與家具等;集成電路設計及工藝、模擬與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存儲芯片設計、光通信芯片設計等。
3. 環境光學(培養單位: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方向主要針對氣候變化和城市化進程引起的生態環境、資源(水、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以環境光學系統性分析、環境光譜學、環境光學遙感監測、高分辨激光光譜、激光同位素和環境光催化等光學技術為手段,將其應用在環境系統性分析、環境生物技術、水污染控制工程、水資源規劃與利用、固廢處理及資源化和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等研究中。如環境光學過程識別及系統性模擬、環境污染物檢測、光譜學/光化學污染機理、環境復合污染(大氣、水體、土壤)、災害性環境污染(如氣溶膠、城市光化學煙霧等)形成機理過程分析及模擬研究等。
4. 光學材料與器件(培養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研究方向對接福建省光電和電子制造等行業的需求,開展新型高效稀土發光材料、半導體發光材料與器件、應力發光薄膜材料、光電器件的設計與組裝等方面的研究。重點研究氮氧化物稀土熒光粉的設計、制備及性能;研究稀土發光粉末的涂敷技術、LED芯片與器件的設計與封裝技術;研究設計新型稀土發光薄膜的合成制備方法,開發高性能稀土發光薄膜,探索其在超薄顯示器、薄膜傳感器等方面的應用。開展光無源器件、LED器件等光電器件關鍵工藝的研究以及LED照明燈具與車燈的研究和開發。
5. 智能檢測與控制(培養單位: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該方向包括光電系統優化與模式識別、光電檢測與智能控制和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等3大研究方向,緊密對接福建省(廈門市)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以服務智能檢測、智能控制和智能電器等產業為宗旨,培養掌握智能檢測和智能控制領域所需的基礎知識、先進技術方法、現代技術手段和綜合應用能力,能夠從事與光電系統優化與模式識別、光電檢測與智能控制和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相關等工作,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
6. 圖像工程與視頻處理(培養單位: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該方向結合國家對新興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需求,立足廈門和海西的信息產業,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大數據分析、醫療圖像識別等理論與方法;數據挖掘、知識圖譜、智能推薦等理論與方法;基于機器學習的軟件缺陷檢測與軟件測試理論;面向大數據的智能信息處理、高維數據降維、基因選擇理論;面向大數據的不確定性度量理論及群智能算法優化理論;設計分布式軟件測試及軟硬件協同測試方法;嵌入式體系結構及其優化方法、無線傳感網絡感知理論與方法、基于云計算的時空大數據處理技術、空天地一體化信息技術等。
7.光機電一體化(培養單位: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根據國家和福建省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結合海西經濟區重大發展需求,凝練成光機電一體化系統集成開發、光學精密制造技術、激光測試與激光加工技術、機器視覺與光電檢測技術等4大研究方向。重點開發光電器件微噴射與電紡直寫3D打印技術,微結構光學元件及模具超精密加工技術,飛機蒙皮涂層大功率激光清除技術研究,基于視覺識別的印制電路板表面激光高精度清洗關鍵技術研究,基于CAM的個性化樹脂鏡片復合加工工藝及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基于紅外成像的低警覺駕駛預警關鍵技術研究,實現中厚板焊接機器人和異構件拋光機器人系統優化集成與應用,激光與干冰環保清洗裝備開發已形成產業化。

四、領域范圍

光學工程領域的專業特征比較突出,主要包括:光學儀器、光電材料、光電技術、光電檢測、光電信息傳輸與處理、光纖通信與傳感、平板顯示器件和系統、微光機電系統、環境光學、智能檢測與智能控制、光機電一體化、圖像工程與視頻處理、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及相關領域, 
五、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1. 光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培養模式為雙導師制,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學位論文形式包括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應用研究、工程/項目管理、調研報告等,以下統稱為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學位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鼓勵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2. 光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學分制,基本修業年限為3年,符合廈門理工學院提前畢業條件者可申請提前畢業,但修業年限最少不得低于2年。在學校規定的基本修業年限內若因客觀原因未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可適當延長修業年限,但最長一般不超過6年。
3. 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需按照培養計劃嚴格執行,其中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應主要在校內完成,校企聯合課程、案例課程和職業素質課程可以在企業及其實習單位完成。
4. 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開展專業實踐。實踐教學、實習可以在企業、設計單位、相關行業行政事業單位或科研院所完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6個月,不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可結合自身工作崗位任務展開。
六、課程及培養環節設置
(一)課程學習、必修環節與專業實踐學分要求:
1.全日制研究生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必修、限定性選修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選修課程)不少于10學分(其中公共選修課不少于3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必修環節3學分。
2.非全日制研究生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必修、限定性選修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選修課程)不少于10學分(其中公共選修課不少于3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必修環節3學分。鼓勵非全日制學生使用網絡慕課平臺,選修網絡課程。
3.國際研究生總學分不少于28學分,其中中國概況和漢語類課程不少于8學分、專業類課程不少于13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必修環節3學分。國際留學生以完成導師課題來替代企業實習來獲得專業實踐學分,相關課題研究累計不少于6個月,課題研究完成后研究生需攥寫課題學習總結報告,通過考核者取得相應專業實踐學分。
(二)課程框架及必修環節設置
1.公共學位類課程:不少于7學分。
(1)政治理論課程:不少于3學分
A、必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32學時,2學分。
B、限定選修:自然辯證法、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2選1,研究生根據自身興趣結合各研究方向課程設置表的要求至少應選修其中1門,16學時,1學分。
C、國外留學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學習要求,可根據學校國際合作處的相關文件另行制定。
(2)外語類課程:不少于4學分
A、公共外語(英語聽說、英語讀寫),48學時,3學分;
B、專業外語,16學時,1學分;
C、達到一定外語水平研究生可申請免修公共外語類課程,具體要求如下:
?入學之前三年內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達到550分以上(含550分);
‚入學之前三年內參加雅思考試,成績達到6.0分以上(含6.0分);
ƒ入學之前三年內參加TOFFL考試,成績達到80分以上(含80分)。
國外留學研究生的外語課程免修要求,可根據學校國際合作處的相關文件另行制定。
2.基礎理論課程(必修):不少于6學分。
(1)本領域研究生至少應修一門數學類課程,不少于32學時,2學分。具體課程要求詳見各研究方向課程設置表。
(2)專業技術課程:不少于2門,不少于4學分。
3.專業選修課程:不少于3門,不少于7學分。研究生可根據自身特點和研究方向自行選取感興趣的專業課程,鼓勵研究生跨專業、跨領域選課。
4.公共選修課:不少于2門,不少于3學分,包括工程倫理、創新創業課程和人文素質類課程等,可選課程清單詳見《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表》。
5.必修環節:7學分
(1)專業實踐:4學分。
(2)其它環節:3學分,包括文獻閱讀與開題報告、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等。
6.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本領域本科階段的主干課程2~3門,成績不計入總學分,具體課程由各研究方向所在學院確定。
7.鼓勵研究生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使用網絡慕課替代課堂授課,每名研究生可選修不超過總學分要求1/3的網絡課程,我校網絡慕課平臺地址及推薦課程詳見附件。
(三)各研究方向課程設置表:
應用光學、光電信息技術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詳見附表1;
環境光學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詳見附表2;
光電材料與器件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詳見附表3;
圖像工程與視頻處理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詳見附表4;
智能檢測與控制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詳見表5;
光機電一體化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詳見附表6;
國際研究生課程設置詳見表7;
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詳見表8;
研究生網絡課程詳見表9。
七、學位論文工作
具體要求詳見《廈門理工學院學位授予工作細則》、《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學位論文規范》和《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學位論文查重、送審及答辯工作暫行管理辦法》等文件的規定。
八、其他
本培養方案適用于2019年秋季入學的光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

表1應用光學、光電信息技術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表(全、非全)
類別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3 4 5 6

 
 

 
 

(不少于15學分)
公共課
 
思政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必修(2學分)
自然辯證法 16 1           限定選修(2選1)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外語課程 英語讀寫 32 2           必修(4學分)
英語聽說 16 1          
專業英語 16 1          
基礎理論課
 
 
數學課程 數值分析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2學分)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32 2          
專業基礎課 高等光學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2學分)
數字信號處理 32 2          
LED基礎理論及應用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4學分)
 
光電材料與器件 32 2          
檢測技術 32 2          
圖像處理 32 2          
先進微電子器件 32 2          
高等集成電路設計 32 2          

 

 

 

(不少于10學分)
選修課
 
專業選修課 太陽能光伏 32 2           根據實際需要,不低于7學分
固體光譜學 32 2          
現代半導體器件 32 2          
光通原理與器件 32 2          
薄膜物理學 32 2          
光學設計 32 2          
嵌入式控制系統 32 2          
光纖傳感技術 32 2          
微光與紅外成像技術 32 2          
信號檢測與估計 32 2          
現代通信技術 32 2          
信息論 32 2          
光譜分析技術 32 2          
半導體器件仿真 32 2          
模式識別 32 2          
激光原理與應用 32 2          
  公共選修課(含工程倫理、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等,詳見廈門理工學院公共課程設置表) 選修,不少于2門,不少于3學分
必修環節
(7學分)
 
文獻綜述及開題報告 1           必修(3學分)
論文中期檢查 1          
學術交流與講座20次) 1
專業實踐不少于6個月) 4     必修(4學分)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必修、限定性選修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選修課程)不少于10學分(其中公共選修課不少于3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必修環節3學分。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數字電路》、《工程光學》、《模擬電路》
 
 

表2環境光學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表(全、非全)
類別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3 4 5 6
學位課(不少于15學分) 公共課學位課 思政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必修(2學分)
自然辯證法 16 1           限定選修(2選1)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外語課程 英語讀寫 32 2           必修(4學分)
英語聽說 16 1          
專業外語 16 1          
基礎理論課 數學課程 數值分析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2學分)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32 2          
專業基礎課 檢測技術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6學分)
城市水文學 32 2          
環境微生物學 32 2          
光電材料與器件 32 2          
高級儀器分析 32 2          
光化學與光催化 16 1          
高等環境化學 32 2          
非學位課(不少于10學分) 專業技術課 光譜分析技術 32 2           選修,不少于7學分
環境工程前沿 16 1          
同位素水文學 32 2          
水處理理論與工程 32 2          
激光原理與應用 32 2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32 2          
固廢處理與資源化 32 2          
大氣污染控制與環境光學 32 2          
環境遙感與生態制圖 32 2          
水資源規劃與利用 32 2          
公共選修課 含工程倫理、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等,詳見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表  
不少于2門,不少于3學分
 
必修環節
(7學分)
專業綜合實踐(不少于6個月) 4     必修(4學分)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1           必修(3學分)
論文中期檢查 1          
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20次) 1
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不少于10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其他必修環節3學分。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本領域本科階段的主干課程2~3門,成績不計入總學分。
 
 

表3光電材料與器件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表(全、非全)
類別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3 4 5 6
學位課(不少于15學分) 公共課學位課 思政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必修(2學分)
自然辯證法 16 1           限定選修(2選1)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外語課程 英語讀寫 32 2           必修(4學分)
英語聽說 16 1          
專業外語 16 1          
基礎理論課 數學課程 數值分析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2學分)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32 2          
專業基礎課 材料現代分析技術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6學分)
材料科學導論 32 2          
薄膜材料與技術 32 2          
固體物理學 32 2          
光電材料與器件 32 2          
 
非學位課(不少于10學分)
專業技術課 檢測技術 32 2           選修,不少于7學分
功能材料 32 2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 32 2          
半導體材料與制造技術 32 2          
納米科學與技術 32 2          
先進材料制備技術 32 2          
LED基礎理論及應用 32 2          
公共選修課 含工程倫理、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等,詳見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表   不少于2門,不少于3學分
必修環節
(7學分)
專業綜合實踐(不少于6個月) 4     必修(4學分)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1           必修(3學分)
論文中期檢查 1          
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20次) 1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必修、限定性選修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選修課程)不少于10學分、公共選修課不少于3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必修環節3學分。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材料科學基礎》、《微電子學概論》。
 
 

4、智能檢測與控制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表(全、非全)
類別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3 4 5 6
學位課 公共課學位課 思政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必修
自然辯證法 16 1           限定選修
(2選1)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外語課程 英語讀寫 32 2           必修
英語聽說 16 1          
專業外語 16 1          
基礎理論課 數學課程 數值分析 32 2           限定選修
(2選1)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32 2          
專業基礎課 現代電力電子技術 32 2           限定選修
(2選1)
計算機控制系統與應用 32 2          
光電信號視覺處理 32 2           必修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32 2          
非學位課 專業技術課 光電檢測技術 32 2           選修
(10選3)
電網絡理論 32 2          
智能電器與智能電網 32 2          
電器設計理論與方法 32 2          
工程電磁場數值分析 32 2          
嵌入式控制系統 32 2          
PLC控制技術 32 2          
光通信原理與器件 32 2          
激光原理與應用 32 2          
微光與紅外成像技術 32 2          
實驗課 基于MATLAB/電氣CAD的建模與仿真技術 32 2           限定選修
(2選1)
電力電器試驗技術 32 2          
公共選修課 含工程倫理、科技文獻檢索與寫作(必選)、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等,詳見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表 不少于2門,不少于3學分
必修環節 專業綜合實踐(不少于6個月) 4     必修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1           必修
論文中期檢查 1          
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20次) 1
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不少于10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其他必修環節3學分。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本領域本科階段的主干課程2~3門,成績不計入總學分。
 
 

表5、圖像工程與視頻處理培養方向研究生課程設置表(全、非全)
類別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3 4 5 6

 
 

 
 

(不少于15學分)
公共課
 
思政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必修(2學分)
自然辯證法 16 1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外語課程 英語讀寫 32 2           必修(4學分)
英語聽說 16 1          
專業英語 16 1          
基礎理論課
 
 
數學課程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2學分)
專業基礎課 數字圖像處理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2學分)
計算機視覺 32 2          
高性能嵌入式計算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4學分)
 
物聯網應用技術 32 2          
深度學習基礎 32 2          
粗糙集理論與應用 32 2          
統計學習理論 32 2          
云計算 32 2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32 2          

 

 

 

(不少于10學分)
選修課
 
專業選修課 人工智能前沿技術 32 2           根據實際需要,不低于7學分
空間信息移動服務應用開發 32 2          
模式識別 32 2          
自動化測試技術 32 2          
智慧城市導論 32 2          
社會感知與城市計算 32 2          
微波遙感 32 2          
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與應用 32 2          
空間大數據處理與應用 32 2          
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 32 2          
智能技術實戰與產品化 32 2          
新型地理信息工程 32 2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 32 2          
衛星遙感技術 32 2        
  公共選修課(含工程倫理(必選)、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等,詳見廈門理工學院公共課程設置表) 選修,不少于2門,不少于3學分
必修環節
(7學分)
 
文獻綜述及開題報告 1           必修(3學分)
論文中期檢查 1          
學術交流與講座20次) 1
專業實踐不少于6個月) 4     必修(4學分)
全日制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必修、限定性選修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選修課程)不少于10學分(其中公共選修課不少于3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必修環節3學分。
 
 

表6光機電一體化方研究生課程設置表(全、非全)
類別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3 4 5 6
學位課(不少于15學分) 公共課學位課 思政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必修(2學分)
自然辯證法 16 1           限定選修(2選1)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外語課程 英語讀寫 32 2           必修(4學分)
英語聽說 16 1          
專業外語 16 1          
基礎理論課 數學課程 數值分析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2學分)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32 2          
專業基礎課 光電檢測技術 32 2           限定選修(不少于6學分)
數字信號處理 32 2          
彈塑性力學 32 2          
機械制造工程學 32 2          
傳感與測控技術 32 2          
機電液控制技術 32 2          
非學位課(不少于10學分) 專業技術課 激光原理與應用 32 2           選修,不少于5學分
機器人技術 32 2          
逆向工程與增材制造 32 2          
機械加工與數控技術 32 2          
機械系統動力學 32 2          
嵌入式控制系統 32 2          
CAE技術 32 2          
專業選修課 機械工程學科發展戰略 16 1           選修,不少于2學分
新能源客車設計 32 2          
車輛電氣與電子技術 32 2          
汽車動力與傳動技術 32 2          
材料科學導論 32 2          
納米科學與技術 32 2          
公共選修課 含工程倫理(必選)、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等,詳見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表    
不少于2門,不少于3學分
 
必修環節
(7學分)
專業綜合實踐(不少于6個月) 4     必修(4學分)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1           必修(3學分)
論文中期檢查 1          
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20次) 1
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不少于15學分、非學位課程不少于10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其他必修環節3學分。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本領域本科階段的主干課程2~3門,成績不計入總學分。
 
 

7國際留學生研究生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3 4 5
學位課 漢語類課程 中國社會概況 32 2         必修
漢語口語 64 4         限定選修
(不少于6學分)
初級漢語口語 64 4        
漢語聽力 64 4        
初級漢語聽力 64 4        
漢語閱讀 64 4        
初級漢語精讀 64 4        
漢語寫作 64 4        
商務漢語視聽說1 64 4        
漢字文化 32 2        
報刊閱讀 32 2        
跨文化交際 32 2        
英語
課程
英語讀寫 32 2         選修
(母語為英語的國際研究生可免修)
英語聽說 16 1        
專業外語 16 1        
非學
位課
數學
課程
數值分析 32 2         必修
專業課 計算機控制系統與應用 32 2         選修
(不少于6門,不少于11學分)
電網絡理論 32 2        
電器設計理論與方法 32 2        
智能電器與智能電網 32 2        
MATLAB的建模與仿真技術 16 1        
光電檢測技術 32 2        
圖像處理 32 2        
光通信原理與器件 32 2        
高電壓絕緣技術 32 2        
數字信號處理 32 2        
高等光學 32 2        
現代半導體器件 32 2        
光電材料與器件 32 2        
光電檢測技術 32 2        
圖像處理 32 2        
半導體器件物理 32 2        
信息論 32 2          
太陽能光伏 32 2        
固體光譜學 32 2        
光通信原理與器件 32 2        
光纖傳感技術 32 2        
激光原理與應用 32 2        
公共選修課 含工程倫理、創新創業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等,詳見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表
必修環節 專業實踐(不少于6個月,國際生可以以完成導師課題替代企業實習獲得專業實踐學分) 4       必修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1         必修
論文中期檢查 1        
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20次) 1
國際研究生的總學分要求不少于28學分,其中漢語類課程不少于8學分,專業課和選修課不少于13學分,必修環節7學分。
 
 

8、研究生公共課程設置表
公共學位課  
序號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必修 32 2.0 第一學期  
2 英語讀寫 必修 32 2.0 第一學期  
3 英語聽說 必修 16 1.0 第一學期  
4 專業英語 必修 16 1.0 第一學期  
6 數值分析 選修 32 2.0 第一學期  
7 Numerical analysis(全英文授課) 選修 32 2.0 第一學期  
8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選修 32 2.0 第一學期  
9 自然辯證法 選修 16 1.0 第一學期  
10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選修 16 1.0 第一學期  
公共選修課
1 工程倫理(網絡課程) 必選 16 1.0 第一學期
2 科技文獻檢索與寫作 選修 16 1.0 第一學期
3 研究生綜合素質養成與實踐 選修 32 2.0 第一學期
4 技術經濟與企業管理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5 中外美術鑒賞 選修 32 2.0 第二學期
6 茶與生活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7 橋牌入門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8 閩南風俗談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9 古典音樂鑒賞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10 古典詩詞鑒賞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11 漢字書寫藝術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12 公共關系禮儀實務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13 創新方法應用與實踐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14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選修 16 1.0 第二學期
 

 
廈門理工學院

添加廈門理工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廈門理工學院考研分數線、廈門理工學院報錄比、廈門理工學院考研群、廈門理工學院學姐微信、廈門理工學院考研真題、廈門理工學院專業目錄、廈門理工學院排名、廈門理工學院保研、廈門理工學院公眾號、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廈門理工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廈門理工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mlgxy/yjsy_28379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