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法學院導師:夏新華

發布時間:2021-11-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湘潭大學法學院導師:夏新華

湘潭大學法學院導師:夏新華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湘潭大學法學院導師:夏新華 正文

[導師姓名]
夏新華

[所屬院校]
湘潭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夏新華
性別:男
人氣指數:1138
所屬院校:湘潭大學
所屬院系:法學院
職稱:教授
導師類型:博導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學術興趣主要集中在外國法律史、比較法律文化、非洲法和憲政文化等領域



[通訊方式]
辦公電話:0731-58293914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個人簡述]
夏新華,男,1966年生,漢族,湖南武岡市人。法學博士,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湘潭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湘潭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兼),湖南省法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兼任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科研工作]
科研項目
(一)主持項目 1、非洲法律文化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06/05/31—2009/09/30,編號:06BFX009,立項資助8萬元,在研)。 2、非洲法律文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度規劃基金項目(2005/12/31—2008/12/31,編號:05JA820024,立項資助5萬元,在研)。 3、依法治國與借鑒外域法律文化研究,湖南省社科規劃辦(2000/01/01—2003/12/31,編號:A117,立項資助0.5萬元,已結題)。 4、近代中國憲法與憲政研究,湖南省社科規劃辦(2004/12/30—2007/09/30,編號:04jd12, 立項資助1萬元,已結題)。 5、近代中國憲政歷程研究,湖南省教育廳(2002/10/01—2004/12/31,編號:02C619,立項資助0.5萬元,已結題)。 6、非洲法律文化研究——一個比較法的視角,湖南省社科聯(2004/09/30—2006/12/31,編號:0405002, 立項資助0.7萬元,在研)。 7、西亞非洲列國志《馬拉維》卷,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A類)(2002/10—2006/06,立項資助3萬元,已結題))。 8、本土法與外來法——第三世界法律文化研究,湘潭大學項目(1998-1999年)(二)主要參與項目 1、中國傳統訴訟法律文化研究,司法部(2004/12/31—2006/12/31,編號:04sfb2006,立項資助,在研)。2、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局、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2005-2008,編號:05JZD006,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曾憲義教授首席專家),參與負責第九卷《借鑒與移植:外來法律文化對中國法制的影響》。
科研成果
(一)主要著作和教材 1、《法治:實踐與超越——借鑒外域法律文化研究》,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2、《近代中國憲政歷程:史料薈萃》(143萬字),整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3、《近代中國憲法與憲政研究》,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4、《非洲法律文化專論》,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5、《非洲法導論》,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6、《馬拉維》,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7、《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110萬字),點校,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8、《外國法制史》,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9、《外國法制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2008年修訂版。10、《中國法制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參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11、《中國法制史》,副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近五年主要學術論文 1、《比較法制史:中國法律史學研究的新視角》,《法制與社會發展》(CSSCI) 2003年第5期,獨著,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3年12期全文轉載。2、《尼日利亞的法律教育》,《西亞非洲》(CSSCI) 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3、《工具性的憲法與憲法的工具性——以近代中國憲政歷程為視角》,《社會科學家》(CSSCI) 2004年第1期,獨著。4、《論埃及混合法庭的歷史地位》,《西亞非洲》(CSSCI) 2004年第2期,獨著。5、《古埃及法研究新探》,《法學家》(CSSCI) 2004年第3期,獨著。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4年9期全文轉載。6、《民國初年四黨憲法討論會及其意義》,《湘潭大學學報》(CSSCI)2004年第6期,第一作者。7、《美國憲政主義與20世紀非洲憲政的發展》,《法制與社會發展》(CSSCI) 2005年第1期,獨著。8、《法律全球化與非洲法的發展趨向》,《華東政法學院學報》(CSSCI) 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9、《非洲法律文化的整體性與多樣性》,《人民法院報》2005年10月28日,獨著。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5年12期全文轉載。10、《德國法律文化的特性》,載《德國研究》2005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6年3期全文轉載。11、《非洲法律文化研究初探》,《環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2期,獨著。12、《非洲法律文化現代化的幾點思考》,《西亞非洲》(CSSCI)2006年第1期,獨著。13、《中國近代憲政史料編輯的意義與價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2期,獨著。14、《非洲法律文化研究的理論辨析》,《法學家》(CSSCI)2006年第2期,獨著。15、《口頭法與非洲傳統法律文化》,《湘潭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16、《論加納法文化的歷史變遷》,《遼寧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獨著。17、《民初私擬憲草研究》,《中外法學》(CSSCI)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18、《達維德與埃塞俄比亞民法典》,《西亞非洲》(CSSCI)2008年第1期,獨著。19、《混合法系發展的前沿——兼論中國法學家的理論貢獻》,《湘潭大學學報》(CSSCI)2008年第3期,獨著。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8年9期全文轉載。20、《民初法國憲政文化對中國立憲的影響》,《求索》(CSSCI)2008年第4期,獨著。21、《尋訪李宜琛》,《華東政法學院學報》(CSSCI)2009年第3期,獨著。22、《內閣制與總統制之爭——民國初年政體模式選擇的憲政反思》,《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

[教育背景]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湘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湘潭大學考研分數線、湘潭大學報錄比、湘潭大學考研群、湘潭大學學姐微信、湘潭大學考研真題、湘潭大學專業目錄、湘潭大學排名、湘潭大學保研、湘潭大學公眾號、湘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湘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湘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湘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tu/yanjiushengdaoshi_54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