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理學部導師:陳寧華

發布時間:2021-10-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浙江大學理學部導師:陳寧華

浙江大學理學部導師:陳寧華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學理學部導師:陳寧華 正文


  姓名:陳寧華
  性別:男
  所在學院:理學部
  單位:地球科學系
  職稱:副教授

  個人簡介:
  陳寧華,男,1973年6月生。
  1995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遙感地質專業,獲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
  2002年獲構造地質學碩士學位,
  2008年獲浙江大學地質學博士學位。
  先后擔任浙江大學理學院團委書記、浙江大學地科系黨總支副書記等職,
  現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系主任助理,兼任浙江省地勘政研會常務理事。
  主要從事遙感地質和構造地質研究。先后擔任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技術、模式識別和地球信息與探測技術、地質野外填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多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等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曾獲浙江大學多媒體設計一等獎、省一等獎,浙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獲浙江大學優秀德育導師榮譽稱號。

 

 

  工作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遙感地質和構造地質計算機模擬研究。

  工作研究項目:
  1.庫車坳陷中段鹽構造變形及構造建模研究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99999999
  2.克拉蘇構造帶西段及重點目標構造地質建模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20060331
  3.地球信息與探測技術多媒體課件 浙江大學 20070302
  4.額爾多斯盆地西緣沖斷帶構造特征分析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 20050600
  5.庫車山前帶構造特征及溫宿凸起周緣重點目標構造建模 20050830
  6.塔里木西緣晚新生代構造特征和變形機理 20061231
  7.浙閩沿海地區晚中生代巖墻群及其構造意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070130
  8.喀什凹陷北緣構造地質建模與構造特征分析 20041030
  9.中國邊緣海構造動力學機制 20051131
  10.多功能軟件平臺研制 20041230
  11.寶玉石學多媒體課件 20030700

  發表論文:
  1.陳寧華,汪新,陳漢林,楊樹鋒,唐濤,2010.基于CORONA像對的活動構造變形參數定量提取,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35(2).doi:10.3799/dqkk.2010.000
Chen Ninghua,Wang Xin,Chen Hanlin,et al.,2010.Quantitative extraction of deformation parameter of active tectonics based on CORONA stereo pairs.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35(2).doi:10.3799/dqkk.2010.000
  2.陳寧華,汪新,李世琴,2009.南天山秋里塔格構造帶中段地表變形遙感定量解譯.地質科學,44(3)
Chen Ninghua,Wang Xin,Li Shiqin,2009.Surface deformation of the middle segment in the Qiulitag belt of the southern Tianshan Mountain,China: Remote sensing-aided character extraction.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44(3).
  3.李世琴,汪新,陳寧華,2009.南天山庫車秋里塔格中段構造結變形特征和變形機理.地質科學,44(3)
Structural characters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middle segment of Qiulitag anticline zone in Kuqa fold-and-thrust belt,southern Tianshan Mountain,China.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44(3).
  4.陳寧華,汪新,楊樹鋒,2007.基于CORONA 影像的淺層地層信息定量提取.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41(4):662-667.
Chen, N.H., Wang, X., Yang, S.F., 2007. Quantitative extraction of shallow stratum information based on CORONA imager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41(4):662-667.
  5.陳寧華,沈曉華,2006.大類招生背景下地學創新人才培養的契機與挑戰.中國地質教育<4>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ultiversity’s innovative geosciences’s talent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rough sorting recruited students.
  6.葉瑛, 柳志卿 ,陳寧華, 屠霄霞,2004.南海表層沉積物浮游有孔蟲的氧碳同位素及其海洋學意義.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31<1>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osition or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oceanography significance
  7.葉瑛,陳鷹,楊燦軍,鄔黛黛,黃霞,陳寧華,2004.適用于深海熱液環境的全固態電化學傳感器的研究進展.自然科學進展,14(2).
  8.葉瑛,鄔黛黛,黃霞,陳鷹,陳慧明,楊燦軍,陳寧華.2003. 固態pH探測電極的制備及其性能表征.傳感技術學報,16(4).
  9.陳寧華, 董傳萬,竺國強,陳鋒齊,2003.浙江磐安尖山地區旅游資源特征與開發探討.浙大學報理學版30<6>
Approach to the characterestics and exploit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Jianshan Area,Pan’an County,Zhejiang.
  10.管樹巍,陳寧華,徐峰,雷剛林,2003.庫車坳陷秋里塔格褶皺帶幾何學和運動學特征與油氣圈閉.石油學報24<6>
Properties of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related to hydrocarbon traps in Qiulitag anticline zone of Kuqa Depression.
  11.伍秀芳,汪新,楊樹鋒,陳寧華.2003.利用平衡剖面技術與磁性地層學估算地殼縮短速率--以帕米爾-西昆侖前陸褶皺帶為例.地學前緣,10(1).
  12.陳寧華, et al. 集成式深海探測拖曳體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in 首屆海洋資源開發高技術青年論壇. 2003. 山東青島.
  13.鄭愛平,陳寧華,2002.加強學生主體教育培養地學創新人才.中國地質教育(3).
  14.鄭愛平,陳寧華,沈曉華,2002. 芻議綜合性大學地學人才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中國地質教育(1).
  15.徐雁飛,陳寧華, 略談規劃成果庫德構建與應用. 浙江建筑, 2000(4)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大學報錄比、浙江大學考研群、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浙江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大學排名、浙江大學保研、浙江大學公眾號、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浙江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daxue/daoshi_48091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