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院系介紹

發布時間:2016-03-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海洋學院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院系介紹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院系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院系介紹 正文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是一所以“高起點、強輻射、可持續、國際化”為發展理念的學科型、研究型學院。2012年6月,浙江大學與舟山市人民政府簽約共建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校址位于舟山惠民橋地塊,橫跨定海區和臨城新區,校區占地58公頃,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南端距海260米,勾連摘箬山島,交通便利,有利于形成區域性的校園經濟,帶動周邊區域發展,與舟山市形成良好的政產學研及文化互動。
    學院現設有海洋科學系、海洋工程學系,建有海洋地質與資源、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工程與技術、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等5個研究所,籌建海洋化學與環境、海島海岸、船舶與海洋結構、海洋信息科學與技術等4個研究所,在建有海洋工程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海洋裝備試驗浙江省工程實驗室,并建設浙江大學外海實試基地與科技示范島(摘箬山島)。同時,海洋學院在舟山設有市校共管共建的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學院擁有海洋工程與技術、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科學、船舶與海洋工程4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工程碩士專業2個。學院現有全日制學生780名(本科生373名,研究生384名,留學生23名)。
學院現有教職工264名,其中專任教師121人(正高41人,副高32人),專職黨政管理人員33人,博士后20人,舟山海洋研究中心43人,有海洋二所兼任教師34人。國家千人4名、國家杰青1名,國家外專千人1名、高端外專3名、國家青年千人2名、浙江省特級專家1名,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3名,外籍教師10名以上。學院專任教師中海外博士學位占48%,具有超過2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經歷的教師占59%,其中不乏獲得哈佛、MIT、東京大學等名校的博士。
學院著力推進科研能力與平臺建設,打造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島、教學實習船、學院專用碼頭三位一體的綜合實試基地,大力建設海洋工程裝備國家工程(地方聯合)實驗室,將浙江大學海洋研究院作為涉海學科發展的大平臺,積極發揮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服務地方的功能,整合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需求。
    經過2年多的建設,浙江大學舟山校區已于2015年6月28日通過綜合驗收。以7月15日為搬遷起點,海洋學院分批完成了實驗設施、內設機構、海洋工程學系、海洋科學系的搬遷工作。9月9日,浙大海洋學院正式入駐舟山校區,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正式啟動。下一步,全體海洋人將扎根海島,擁抱舟山,開創浙江大學海洋事業發展的新紀元。依托舟山海洋區位優勢和浙大多學科綜合優勢,市校將合力把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國家級海洋科教基地和海洋人才高地,并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舟山群島新區的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海洋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1人(在庫人員),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19人、副高級職稱人員2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10人;機關黨政管理人員25人。教師中有國家“千人計劃”3人、國家“青年千人”1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浙江大學講座教授3人、求是特聘教授1人、青年求是學者19人、浙江省“千人計劃”6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1人、寶鋼優秀教師獎1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第一、二、三層次培養人員8人、雙聘兩院院士2人。專任教師中包括海外博士在內,有52%以上為海外引進。
海洋學院現下設9個研究所,擁有“一院一島二中心”:海洋研究院(籌)、摘箬山科技示范島、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大學海洋研究中心,已建設海洋工程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籌)1個,以及海洋工程材料浙江省工程實驗室等5個省部級能力建設平臺,共建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海洋科研特色
1、高端海洋工程裝備設計與制造技術
設計研發高響應、大載荷海洋工程吊放裝備、高靈敏度升沉補償吊放裝備和恒張力ROV甲板吊機等系統。同時開發與現代化造船工藝相適應的船舶自動化組裝集成裝備。
2、海洋地質、熱液、油氣等勘測
研究海底巖石圈與水圈相互作用及其對大洋成礦作用,深海礦產資源的分布規律與成礦條件。海底熱液、油氣和天然氣水合物以及海洋極端環境的探測與采樣技術開發與應用。
3、船舶先進制造技術
“無余量”船舶設計與建造技術,包括船舶裝配、舾裝等。自主開發設計了船舶舾裝裝配工藝的自動生成系統,實現舾裝預舾裝的3D動態演示。
4、海洋立體觀測技術
以海底觀測網與海底移動觀測為核心的海洋立體觀測技術,為探索海洋提供全新平臺。浙江大學摘箬山島試驗研究觀測網(ZJU-ZR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bservatory, Z2ERO)將于2013年完成,屆時將成為國內首個集成海底高壓供電、實時數據獲取等多項核心技術的完整海底觀測網絡。研究海底觀測網絡的標準化技術,為我國即將大規模建設多個大型海底觀測網絡提供技術和依據。
5、近海及海洋動力過程與生態環境
利用高性能計算機對海洋動力環境的理論問題和應用問題進行數值模擬,尤其是對我國近海的關鍵海洋動力環境(如潮汐潮流、環流、物質輸運等)進行數值模擬。
6、河口海岸工程領域的科學技術
采用數值模擬、現場觀測和室內試驗手段,研究河口海岸潮流泥沙運動、海床演變基本規律和近岸波浪運動及其輸沙,預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岸動力環境變化和泥沙沖淤,分析工程海域的海床穩定性,為河口海岸區港口碼頭、深水航道、圍海造地、跨海橋梁、海底管線、海岸防護、海洋防災減災、近海養殖等工程建設的規劃、可研、設計、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7、生物地球化學與生態系統耦合及其環境的響應與反饋
海洋生源要素循環與環境變遷,人類活動、自然現象與海洋酸化、海洋碳循環和氮循環,自然流和人工上升流中的營養鹽與生態系統以及環境的響應與反饋。
8、海洋裝備的防腐/防污涂料
海洋結構物的腐蝕機理與防腐。金屬結構物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過程,失效機制,以及海洋生物、微生物介入金屬腐蝕過程的生物化學機制,研究開發防生物侵蝕、防化學侵蝕的復合涂料。
9、具有抗HIV潛伏、醌還原酶誘導活性的海洋天然產物
運用現代分析和生物學技術,從海洋動物或植物的共附生微生物、海底沉積物中的微生物中發現具有抗HIV潛伏、醌還原酶誘導活性的海洋天然產物。重點研究南麂列島來源的生物資源。
國際交流編輯
為實現海洋學院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學科,海洋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為主,兼顧學科與科研的合作,使學生既能享受到浙大綜合性大學優質師資,又能享受海洋學院國際化辦學的專業特色培養,以“三引進”(引進國外課程體系、引進核心課程及教科書、引進優秀外國教師)為國際化辦學的主要手段,積極優化人才培養體系的設計,加強課程體系的建設,大力做好國外優質師資的引進工作,逐步推進全英文教學。

師資力量:
海洋科學系
海洋地質與資源研究所
教授(研究員)
葉 瑛 陳望平 樓章華 夏枚生 王英民  李春峰

副教授(副研究員)
金愛民 朱 蓉 陳雪剛

講師(助研)
紀曉聲 張平萍 何小波

博士后
 張世瑕 潘發斌
 
海洋生物研究所
 
教授(研究員)
王 巖 馬忠俊 張治針 劉建華

副教授(副研究員)
徐金鐘 章春芳 林 璐 佟蒙蒙 王品美 

講師(助研)
許蓮花 邸雅楠 鄭道瓊   丁婉婧 沈立

博士后
 何耀東 顏世倫
 
物理海洋研究所
 
教授(研究員)
黃大吉(兼)宋金寶 賀治國  Weiming Wu(省短期千人)

副教授(副研究員)
Thomas peahtz 張繼才 李 爽 林穎典   胡 鵬

講師(助研)
宋 丹  何昊哲 游景皓 潘軍廷 袁野平 賀雙顏    樊偉

講座教授
 劉安國  李曉峰
 
海洋化學與環境研究所(籌)
 
教授(研究員)
陳建芳 (兼)  張朝暉  吳 斌

副教授(副研究員)
鄭 豪 羅佩珊 

講師(助研)
潘依雯 劉淑霞 范佳佳 江宗培

講座教授
陳鎮東
 
海島海岸研究所(籌)
  
教授(研究員)
吳嘉平 齊家國 George Christakos 樂成峰

副教授(副研究員)
楊續超 朱渭寧   肖 溪

講師(助研)
萬海波  荊長偉 葉觀瓊 屠奇超

博士后
張 煥 楊 程 吳春勇
 
海洋工程學系
海洋工程與技術研究所
教授(研究員)
陳 鷹     

副教授(副研究員)
張大海 樊 煒 陳家旺 黃豪彩 
講師(助研)
宋 宏 黃 慧  孫丹

博士后
陳 剛 詹舒悅 管 珣
 
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研究所
教授(研究員)
孫志林  孫紅月

副教授(副研究員)
姚炎明 邱建立 趙西增    高洋洋    沈佳軼   梁旭 

講師(助研)
夏樂章 李 莉 李 薇 劉小為 劉維杰 何 方 鄧爭志   于洋

博士后
許 丹  王杭州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研究所(籌)
教授(研究員)
冷建興 郭真祥

副教授(副研究員)
萬占鴻 焦 磊 王 誠

講師(助研)
葛 晗 魏 艷 陳振緯

博士后
劉 碩
 
海洋傳感與網絡研究所(籌)
教授(研究員
徐 文 韓 軍 徐志偉

副教授(副研究員)
瞿逢重 孫貴青 徐 敬  黃善和   宋春毅 王華萍  

講師(助研)
吳葉舟 馬東方

博士后
劉祖斌         

海洋機器人研究所(計劃)
教授(研究員)
 朱世強
 
副教授(副研究員)
冀大雄  陳正

講師
宋偉   

  海洋經濟與管理學系
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副教授(副研究員)
阮 嘯

講師
馮雪皓
浙江大學

添加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大學報錄比、浙江大學考研群、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浙江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大學排名、浙江大學保研、浙江大學公眾號、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daxue/yanjiushengyuan_3025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