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系簡介

發布時間:2016-03-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電氣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系簡介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系簡介 正文


浙江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重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簡稱電氣學院)由原浙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發展而來。該系歷史悠久,始建于1920年,是我國創建最早的電機系之一。
電氣學院位于浙江大學玉泉校區,設置有電機工程學、系統科學與工程學、應用電子學三個系和電工電子基礎教學中心,三個系下屬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系統科學與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學院所屬專業學科主要領域涉及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四個一級學科。學院設有“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共享)”、“電子科學與技術(共享)”三個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十個二級學科,其中九個博士點、十個碩士點。
學院擁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覆蓋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等五個二級學科,另有系統分析與集成為省重點學科,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為省重點扶植學科。電氣工程學科先后被列入國家 “211”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歷年來,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基礎扎實、知識面廣、適應能力強的人才,計本科畢業生17533名,授予碩士學位3342名,授予博士學位601名,出站博士后128名,畢業外國留學生91名。在學院學習或工作過的兩院院士共21名。目前在校本科生1126名,在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644名(其中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197名),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 980 名,博士研究生342名,在站博士后34名。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既有資深博學的知名教授,如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浙江大學校長韓禎祥教授,也有朝氣蓬勃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如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國家863集成電路設計SoC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嚴曉浪教授,中國電源學會副理事長徐德鴻教授,長江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盛況博士,求是特聘教授甘德強博士,求是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葉旭東博士,求是特聘教授、IEEE Fellow何湘寧博士等;還有光彪教授彭方正博士(美國)、諸自強博士(英國)、劉大可博士(瑞典)、賀斌博士(美國)、李曉榕博士(美國)、瞿志華博士(美國)、吳青華博士(英國)和永謙教授潘志剛博士(美國)。學院聘請了Leo Lorenz(雷歐·羅倫茲)院士、盧強院士、馬偉明院士、徐揚生院士、薛禹勝院士、嚴陸光院士、周孝信院士等12位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研究員)。學院現有教職工202名,其中教授(含研究員)47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員)63人、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14人、講師16人;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47人;教學科研崗位人數12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80% 。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下設機構有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黨政辦公室、電力電子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分設電機工程學系、系統科學與工程學系、應用電子學系、電工電子基礎教學中心、電機及其控制研究所、電氣自動化研究所、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電工電子新技術研究所、航天電器及微特電機研究所、系統科學與控制研究所、電力系統自動化研究所、電力經濟及信息化研究所12所研究所。

師資力量(部分)
電機工程學系
電機及其控制研究所
趙榮祥  黃 進   潘再平  馬鈞華  章 瑋   孫 丹   楊家強  年 珩   楊 歡   鄭太英
諸自強
航天電氣及微特電機所
沈建新  方攸同  盧琴芬  祝長生  吳建華  陳敏祥  李興根  史涔溦  邱建琪  金孟加
黃曉艷  Pierre-Daniel Pfister(福義濤) 郭吉豐(兼職教授)    張 健
電力系統自動化研究所
韓禎祥  徐 政   江全元  何奔騰  方鴿飛  趙 舫   王建全  徐習東  郭瑞鵬  吳 浩
王慧芳  蔣雪冬
電力經濟及信息化研究所
宋永華  江道灼  甘德強  文福拴  周 浩   郭創新  丁 一   辛煥海  楊 莉   汪 震
林振智  董樹鋒  楊貴玉
電機工程學系實驗室
盧慧芬  張愛國  白亞男  趙建勇  王康元  徐 亮
系統科學與工程學系
電氣自動化研究所
顏鋼鋒  顏文俊  張森林  劉妹琴  林志赟  姚 維   孟 濬   包哲靜  楊 強   樊 臻
鄭榮濠
系統科學與控制研究所
韋 巍   徐文淵   許 力   厲小潤  齊冬蓮  項 基   李超勇  孫志鋒  林 峰
何 衍   彭勇剛
系統科學與工程學系實驗室
吳 越   陸玲霞  韓 濤   張建良  黃 強
應用電子學系
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
汪槱生  徐德鴻  何湘寧  盛 況   呂征宇  馬 皓   陳輝明  陳國柱  李武華  張軍明
石健將  杜 麗   胡長生  鄧 焰   王正仕  陳敏(0004118) 姚文熙  吳新科  陳敏(0007203)
陳恒林  郭 清   吳建德  汪 濤   胡斯登  馬偉明(兼職教授)  Kaushik Rajashekara(求是講座教授)
楊 波(0010850)    謝 剛
應用電子學系實驗室
諶平平  陳 宏   俞勇祥
電工電子基礎教學中心
電工電子新技術研究所
姚纓英  陳隆道  楊仕友  張伯堯  陳忠根  范承志  應群民  祁才君  姜國均  孫 盾
潘麗萍  沈 紅   童 梅   林 平   王玉芬(兼)    張德華  孫 暉   李玉玲  白志紅
沈連豐  張紅巖  蔡忠法  周 箭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樊偉敏  阮秉濤  傅曉程  干 于   劉 芳   樓珍麗  湯巍松  王 飛   王 旃   張 偉
張冶沁  倪培宏  聶 曼   熊素銘

科研概況:
學院的科學研究既有輝煌的歷史,也有碩果累累的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雙水內冷發電機技術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后來的感應加熱電源、交直流輸電、紋織CAD、自主知識產權32位嵌入式CPU系列等技術也都取得矚目成就,并獲得相應的國家級獎勵。1998年以來,學院獲國家級獎勵4項、省部級二等以上獎勵29項,參與并出色完成了我國“神舟”號宇宙飛船、太空出艙服重要配套部件的研發工作,得到了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等部門的表彰。
四校合并以來,學院在保持原有傳統學科科研方向優勢的基礎上,新組建了航天電氣及微特電機、電力經濟及信息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等研究所,極大地拓寬了學院的科研方向,形成了強弱電并重、硬軟件結合、信息技術與傳統電氣工程相互融合的科研特色,在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同時,發揮學院學科優勢為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服務。近幾年學院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國防軍工和重大國際合作等項目以及面向企業的重大研發項目,每年在研項目均在200項左右,科研經費總額穩步增長,從1998年成立學院時的831萬元增加到2009年的9022萬元。同時在著作出版、論文發表、專利授權等方面也取得較好的業績,1998年以來,學院出版教材著作100余部、發表論文10000余篇、被三大檢索收錄2276篇、授權發明專利141項,為我國電氣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作出了貢獻。
學院認真學習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瞄準前沿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凝練學科方向,十二五期間將在新能源開發和利用、智能電網技術、高效節能技術、高速軌道交通技術、嵌入式集成電路設計技術、航天電氣技術、碳化硅功率器件等方面,爭取各類重大項目,大力提升學院的科研能力和學術地位。
浙江大學

添加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大學報錄比、浙江大學考研群、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浙江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大學排名、浙江大學保研、浙江大學公眾號、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daxue/yanjiushengyuan_3037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