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鄭亞莉

發布時間:2021-11-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鄭亞莉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鄭亞莉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鄭亞莉 正文


  姓名:鄭亞莉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4年 
  職稱:教授 
  所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個人簡介:
  鄭亞莉,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7.9—1987.7 江西財經大學 本科學習
  1992.9—1995.3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碩士學習
  1999.9—2005.6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博士學習
  1987.7至今 浙江理工大學 教授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院長 浙江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其他學術、社會兼職:
  浙江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浙江省國際貿易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發展方式轉變與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方向。
  本方向將在跟蹤研究新產業組織理論、新規制經濟學和轉型經濟理論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經濟學分析工具和案例研究方法,結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的實踐,重點研究浙江民營經濟從先發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實現產業升級過程中面臨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深入研究內源型發展模式和產業集群化發展模式的發展趨勢、演化路徑及其戰略轉型和升級問題。
  研究重點包括:區域民營經濟發展的模式再造,區域民營經濟構筑競爭優勢的機制和途徑,民營經濟從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領域向高技術領域延伸的過程與機制,民營經濟組織方式創新與產業集群升級,民營企業從競爭性領域進入管制放松領域的內在機制、經濟效應和政策支撐體系。
  研究方向2:跨區域要素流動與經濟轉型升級方向。
  大國經濟中一體化大市場的形成,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經濟競爭力的必然要求。而相對于區際貿易,要素的跨區域流動是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更高層次,也是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的必然選擇。在外部需求萎縮,強化內需的背景下,推進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對于保持經濟增長,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方向擬以資本、企業家、勞動力、技術等要素跨區域流動為切入點,研究在大國條件下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的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及東西部區域發展模式的創新這一中國經濟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在理論研究層面,爭取在要素流動與區域發展模式創新、東西部互動的機理與制度安排、國內市場分割的成因與統一大市場的形成、產業轉移與要素流動、后發型轉軌經濟國家區際投資的理論分析框架的構建等前沿研究領域取得有一定影響的研究成果。

  獲獎情況
  (1)2003年入選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2)2006年入選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
  (3)《浙江開放型經濟的效率增進研究》獲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3),2009;
  (4)《浙江民營經濟從內源式向開放型轉型研究》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5),2005年;
  (5)《高新技術改造與提升浙江紡織業的研究》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2),2006年;
  (6)《杭州女裝品牌化發展戰略研究》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排名第1),2003年;
  (7)《浙江省社會力量參與農業科技服務的運作機制及支撐體系》獲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2009年;
  (8)《浙江紡織業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7),72006年;
  (9)《加入WTO與國際競爭力結構模式選擇》獲浙江省十一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排名第1),2001年;
  (10)《論后發優勢陷阱》獲浙江省社聯第二屆青年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1),2001年;
  (11)《浙江中小企業集群的演變、問題及啟示》獲民建浙江省委員會參政議政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1),2005年;

  科研項目
  (1)外商直接投資對浙江自主創新能力的效應研究及對策,浙江省科技廳,2008-2009;
  (2)浙江中小企業集群式創新的運行機理與支撐體系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003-2005;
  (3)沿海發達地區推進科教興市(縣)戰略實施的制度研究,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2003-2005;
  (4)浙江境外投資與區域經濟國際競爭力,浙江省社科基金, 2006-2007;
  (5)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浙江紡織業的對策研究,浙江省科技廳軟科學2001.9-2002.9;
  (6)專業市場的轉型和升級:基于中國輕紡城的研究,浙江省社科規劃辦,2001.12-2003.12 ;
  (7)加強自主創新建設科技強市的對策研究,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2005-2006;
  (8)信息化提升浙江紡織業研究,浙江省社聯重點課題,2001-2002;
  (9)杭州女裝品牌化發展戰略研究,杭州市科技局,2001-2002;
  (10)杭州市“十一五”期間的經濟增長因素分析,杭州市科技局,2006-2007;

  發表論文
  (1)鄭亞莉,楊益均,FDI與浙江自主創新:基于制造業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浙江社會科學》2009(6);
  (2)鄭亞莉,楊益均,對外貿易對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1986—2007 年數據的實證分析,《財經論叢》,2009(11);
  (3)鄭亞莉,陳曉華,基于多指標灰靶決策模型的我國工業各產業經營績效測度與分析,《浙江學刊》,2009(10);
  (4)鄭亞莉,“小生境”中生產組織生存與演化的知識分析,《經濟學家》,2003(3);
  (5)鄭亞莉、呂品,網絡效應下的信息服務需求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11);
  (6)鄭亞莉、陶海青,技術創新的非線性成長,《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1(10);
  (7)鄭亞莉、陶海青,技術創新下的制度環境與兩種成長方式,《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8);
  (8)鄭亞莉,產業集群中的知識創造機制,《浙江社會科學》,2005(3);
  (9)鄭亞莉、郭晶,浙江紡織業信息化改造的優勢與障礙分析,《中國軟科學》,2003(11);
  (10)鄭亞莉、楊益均,浙江對外直接投資發展階段的實證研究和趨勢分析,《浙江社會科學》,2007(9);
  (11)鄭亞莉、賈馭,論市場和企業的知識替代,《浙江學刊》,2005(4);
  (12)鄭亞莉,產業簇群成長的知識分析,《財經科學》,2002(7);
  (13)鄭亞莉,原發型專業化產業區起源的演化分析,《浙江社會科學》,2003(7);
  (14)鄭亞莉、呂品、張樹義循環經濟型專業化產業區的理論思考,《浙江學刊》,2004(4);
  (15)呂品、鄭亞莉、張樹義,小企業機群下的產業生態化分析,《浙江金融》,2004(4);
  (16)呂品、鄭亞莉,浙江中小企業產業升級的金融約束,《浙江金融》,2002(4);
  (17)鄭亞莉,利用外貿外資推動浙江產業升級研究,《浙江大學學報》,2000(6);
  (18)浙江開放型經濟效率增進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19)鄭亞莉,啟動民間投資的制度性障礙分析,《財政研究》,2000年11期;
  (20)鄭亞莉,加入WTO與國際競爭力結構模式選擇,《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6期;
  (21)鄭亞莉主編,《微觀經濟學》浙江省高等教育重點建設教材應用型本科規劃教材,2008年;
  (22)《微觀經濟學》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2006年。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浙江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理工大學報錄比、浙江理工大學考研群、浙江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學考研真題、浙江理工大學專業目錄、浙江理工大學排名、浙江理工大學保研、浙江理工大學公眾號、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浙江理工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ligong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307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