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介紹

發布時間:2016-08-1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介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介紹 正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介紹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是學校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國家高科技發展的需要,通過校內優勢學科的調整而組建的學院。幾年來,機電學院緊跟時代和科技發展的步伐,不斷調整和完善學科、專業的設置,致力于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的人才和研究、開發適應市場的高新技術產品,辦學特色鮮明,成果顯著。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共有教職工140人,其中教師111人。在現有教師中,教授1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45人。學院下設:機械工程系、工業設計系、電子信息工程系、自動化系、通信工程系和測控技術與儀器系共6個系;2個教學實驗中心和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研究所與2個有限公司。開辦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工業設計、通信工程和測控技術與儀器6個本科專業;有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5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工程領域。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共2500多人。
  學院一貫重視教學工作,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全院現有省“精品課程”一門;省“優質課程”二門;校“一類課程”二門。出版教材15部。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多項。先后建成13個校內外產學研基地。在大學生中設立了“科技活動基金”、“學術研究中心”和“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基地”。大學生中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多項;獲國家級大學生科技成果5項、省級6項、校級50余項等。
  在科學研究方面,科研成果產品化、專利申請、為社會服務等,呈現良好的發展勢態,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獲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多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多項。
  學院注重國際交流活動。先后與美國貝爾實驗室、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有共建實驗室,與挪威大學、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美國休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等國外學校建立了學術交流、聯合培養和科研合作等關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添加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考研分數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報錄比、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考研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姐微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考研真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專業目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排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保研、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眾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guodizhida/yanjiushengyuan_3966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