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趙廣濤

發(fā)布時間:2021-10-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趙廣濤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趙廣濤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趙廣濤 正文


  趙廣濤,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歷
  1985 山東海洋學院 海洋地質學學士
  1988 青島海洋大學 海洋地質學碩士
  1997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地質學博士
  
  工作簡歷
  1988/07—1998/11 青島海洋大學礦物資源研究所,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8/12—2001/10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2001/11—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從事研究工作方向
  巖石地球化學、海洋地球化學、海底資源與環(huán)境探測技術。
  
  教學工作
  本科生課程《普通地質學》, 研究生課程《同位素地質學》、《巖石地球化學》。
  
  在研項目
  1. 國家“十一五”863目標導向課題“深海海底邊界層原位監(jiān)測技術”(2008—2011)(主持)
  2. 國家“十一五”863目標導向課題“深海原位激光拉曼探測技術”(2006AA09Z243,2006—2009)(
  課題副組長)
  3. 國家海洋908專項課題“海砂、礫石資源開發(fā)利用前景評價”(908-02-05-03,2005-2009)(課題副
  組長)
  4. 國家海洋908專項課題“海洋數據體系規(guī)劃與海洋數據倉庫構建關鍵技術研究”(908-03-01-06,
  2006—2009)(課題副組長)
  
  主要成果獲獎
  1. “深海電視抓斗技術研究”,2006.01,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
  2.“海洋地質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2005.01,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1
  3. “青島麥飯石的研究”,1990.07,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4
  4. “沖繩海槽的巖漿作用與海底熱液活動”,2003.01,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7
  
  發(fā)明專利
  1. 發(fā)明專利,2006,在無中繼長距離同軸電纜中傳輸彩色圖像的方法(Zl200310105493.7)
  2. 發(fā)明專利,2006,水下采樣裝置及方法(Zl200410000759.6)
  
  主要論文
  1.趙廣濤,在花崗巖區(qū)找尋地下水源應著重注意的幾個問題,海洋湖沼通報,1990,4,31—36
  2.zhao Guangtao,Han Zongzhu and Sheng Xingtu,The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granite in
  Laoshan Mountain area,The 15th General Meeting of the Intenational Mineralogrcal
  Association(Abstracts),1990,Beijing
  3.曹欽臣,趙廣濤,王德滋,青島麥飯石的特征及其功能和機理的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
  1991,3(4):337—348(執(zhí)筆)
  4.趙廣濤,曹欽臣,馮葉,青島神泉天然礦泉水的發(fā)現及其地質意義,海洋湖沼通報,1992,4,19—24
  5.趙廣濤,斷裂構造頻率圖及其在斷裂富水性分析中的應用,海洋科學,1992,1,3—6
  6.Zhao Guangtao,Fault Frequency Distribution Map(FFD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zing
  fault watery in Qingdao,Marine Sciences,1992,4(1),12—15
  7.趙廣濤,曹欽臣,李巍然等,青島即墨西北部一帶橄欖玄武巖的Rb—Sr同位素地質年齡,地質科技通報
  ,1992,2,21—24
  8.韓宗珠,趙廣濤,膠東—蘇北構造帶特征及動力學演化,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2,22(3):83—88
  9.張保民,曹欽臣,趙廣濤等,膠東棲霞斷裂帶元素地球化學和金的礦化特征,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
  ),1992,4(3):23—28(執(zhí)筆)
  10.趙廣濤,張保民,韓宗珠,膠南構造混雜巖帶中糜棱巖的顯微形變特征與古構造環(huán)境—來自榴輝巖圍
  巖的構造信息,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2,22(4):71—80
  11.趙廣濤,曹欽臣,孫悅鵬等,嶗山鍶硅型礦泉水的特征與形成機理,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3,23(1
  ):61—68
  12.趙廣濤,曹欽臣,馮葉等,關于膠萊盆地東南緣基性火山熔巖噴發(fā)時代上限的討論,海洋科學,1993
  ,6,64—66
  13.韓宗珠,趙廣濤,胡受奚等,中國東部榴輝巖的巖石學特征及其PTt軌跡,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4,30(1):86—97
  14.曹欽臣,韓宗珠,趙廣濤,魯東榴輝巖的礦物化學及其PTt軌跡,施央申,盧華復等主編,現代地質學
  研究(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58—68
  15.曹欽臣,趙廣濤,孫悅鵬,山東省德州市“中華碘泉”礦泉水的發(fā)現與開發(fā),高校地質學報,1995,1
  (1):97—100(執(zhí)筆)
  16.王德滋,趙廣濤,邱檢生,中國東部晚中生代A型花崗巖的構造制約,高校地質學報,1995,1(2):
  13—21(執(zhí)筆)
  17.趙廣濤,曹欽臣,孫悅鵬,中華碘泉礦泉水的特征與開發(fā),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6,26(1):98—
  106
  18.趙廣濤,曹欽臣,孫悅鵬,嶗山花崗巖地區(qū)含鍶、偏硅酸礦泉水的形成機理,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6,26(2):239—245
  19.曹欽臣,趙廣濤,孫悅鵬,對礦泉水國家標準中碘指標界定的商榷,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7,27(1
  ):71—74(執(zhí)筆)
  20.趙廣濤,王德滋,曹欽臣,嶗山花崗巖巖石地球化學與成因,高校地質學報,1997,3(1):1—15
  21.趙廣濤,曹欽臣,王德滋,嶗山花崗巖鋯石U—Pb年齡測定及其意義,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7,27(
  3):
  22.趙廣濤,曹欽臣,孫悅鵬,嶗山西北地區(qū)礦泉水的水化學特征與形成機理,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8
  ,28(1):
  23.王文正,趙廣濤,嶗山花崗巖鉀長石結構態(tài)的初步測定,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8,28(3):
  24.趙廣濤,王德滋,曹欽臣,等,I—A型復合花崗巖體的熱演化及其意義,中國科學,1998,4
  25.Zhao Guangtao,Wang Dezi,Cao Qinchen et al,Thermal evolu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I-A
  type granitoid complex,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1998,41(5)
  26.趙廣濤,王文正,嶗山花崗巖中角閃石化學成分的變化及其意義,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8,28(4)
  27.R.C.Wang,G.T.Zhao,D.Z.Wang,Chemistry of Hf-rich zircons from the Laoshan I- and A-type
  granites, Eastern China.Mineralogical Magazine,2000,64(5)
  28.R.C.Wang,G.T.Zhao,S.J.Xu,et al,Differenti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fluids in A-type
  granites: Evidence from accessory mineral study,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0,45(17)
  29.王汝成,趙廣濤,徐士進,等,嶗山A型花崗巖分異晚期的流體富集—副礦物證據,科學通報,2000
  30.陳小明,趙廣濤,李巍然,等,海底玄武巖中的中酸性玻璃質熔體研究,地學前緣,2001,8(3):
  216-222
  31. R.C.Wang,G.T.Zhao,Accessory Mineral Record of Magma-Fluid Interaction in the Laoshan I-
  and A-Type Granitic Complex, Eastern China,Phys.Chem.Earrh (A), 2001,26( 9-10):835-849
  32.趙廣濤,翟世奎,王文正,等,沖繩海槽火山巖—揭示弧后盆地早期擴張動力學過程的鑰匙,海洋地
  質與第四紀地質,2001,21(8)
  33.趙廣濤,韓宗珠,欒光忠,等,嶗山地區(qū)玄武質巖石的地球化學特征,高校地質學報,2001,7(4)
  34.于增慧,翟世奎,趙廣濤,沖繩海槽浮巖中巖漿包裹體巖石化學成分特征,海洋與湖沼,2001,32(5
  )
  35.陳小明,譚清泉,趙廣濤,海底玄武巖中斜長石研究及其巖石學意義,巖石學報,2002,4
  36.田麗艷,趙廣濤,馬里亞納海槽熱液活動區(qū)玄武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3,3
  37.于增慧,翟世奎,趙廣濤,沖繩海槽浮巖中碳、氫同位素組成特征,海洋學報,2004,6
  38.趙廣濤,Wei Zhou,William E.Full等,傅立葉形狀分析方法及其在地質學中的應用,中國海洋大學
  學報,2004,34(3)
  39.趙廣濤,彭俊,韓宗珠,大洋錳結殼的地球化學與古海洋環(huán)境示蹤,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4,34(5
  )
  40 .L.Y Tian, G.T.Zhao, X.F Shi,etc., Geochemistry of basaltic lavas from the Maiana Trough:
  evidence for inflence of subduction component on the generation of backarc basin magma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Review,2005,4
  41.韓宗珠,于航,趙廣濤,沖繩海槽中部玄武巖的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研究,海洋科學,2005,6
  42.王永紅,趙廣濤,韓宗珠,黃河口河海劃界問題的探討,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5,22(2)

  國際會議報告
  1.Zhao Guangtao, Arc-like signature of back-arc lava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gmagenesi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in back-arc basins:examples from Okinawa Trough and Mariana
  Troug,2006,Qingdao,China, July, 14-20 (Invited Oral Presentation)
  
  通訊地址: 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松嶺路238號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266100
  聯系電話: 0532-66786207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fā)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fā)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xù)隨時更新網頁或發(fā)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中國海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海洋大學報錄比、中國海洋大學考研群、中國海洋大學學姐微信、中國海洋大學考研真題、中國海洋大學專業(yè)目錄、中國海洋大學排名、中國海洋大學保研、中國海洋大學公眾號、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海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海洋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guohaiyang/daoshi_47897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