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導師:張大永

發布時間:2021-10-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導師:張大永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導師:張大永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導師:張大永 正文


  張大永(Zhang Da-yong),男,漢族,安徽省合肥人。現 任職中國藥科大學新藥研究中心教授,國家級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安徽聯合輻化有限公司董事會監事、總工程師,江蘇省農用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 中心客座教授。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有機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培養對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農業部國家獸藥評審專家,曾任職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助理,無錫(馬山)國家生 命科學園管委會副主任,南京師范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主持多項省級、國家級各種研究、攻關項目及企業聯合研究、開發項目,已發表幾十篇SCI研 究論文,申請發明專利十多項。主要講授《藥物設計》、《高等藥物化學選論》、《藥物立體化學》等本科、碩士、博士課程。目前已擁有近20名碩士、博士研究 生的研究團隊,主要從事于醫藥、農藥及其中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以及工業化批量生產。

  聯系方式
  地 址:南京市童家巷24號,中國藥科大學,新藥研究中心
  電話及傳真:025-83271307(O),83271315(Lab.)
  0518-82346228(O)
  E-mail: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張大永課題組QQ群號: 26199365,張大永QQ號:1276753303

  相關網站
  http://www.jschanglong.com/center/about.asp

  任課和指導學生情況
  長期擔任《有機化學》、《精細有機合成》、《藥物化學》、《藥物設計》等本科基礎、專業課教學工作,以及《高等藥物化學選論》、《藥物立體化學》等碩、博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指導多名本科生畢業實踐、創新實踐項目、開放性實驗及研究生學位論文。

  科研簡歷
  近年主要研究興趣:
  (1)抗腫瘤和抗炎癥藥物的設計、合成與生物活性研究:以紫杉烷(taxane)類、松香烷(abietane)類、ent-貝殼杉烷 (kaurane) 類、ent-貝葉烷 (beyerane) 類、半日花烷 (labdane) 類、克羅烷(clerodane)類、羅漢松烷(podocarpane)類、青霉烷(gibberellane)類以及典型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瑞香科(thymelaeaceae)大環二萜(macrocyclic deterpene)類等具有顯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二萜類化合物為先導,采用廉價易得的原料實現對目標化合物的全合成或深度結構修飾、改造,旨在尋找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新治療藥物。
  (2)立體有機化學:采用天然“手性池(Chiral pool)”化合物,如萜類、氨基酸、糖類化合物等作為原料來源,通過衍生得到手性配體,再與過渡金屬及稀土金屬絡合形成手性多齒配合物催化劑,進行多種不對稱催化反應研究并運用到具有藥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的合成、結構修飾和改造中。
  (3)農藥研究:新農藥化學分子的設計、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旨在尋找到高效、低毒、活性更好的實體化合物用于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抗藻等。
  (4)天然活性化合物及其活性成分的提取:采用超臨界技術以及化學分離技術實現對天然活性化合物單體以及濃縮膏的分離萃取和制備,以應用于醫藥、農藥、保健品以及化妝品等領域。
  (5)醫藥、農藥及其中間體等精細化學品的合成工藝研究及工業化途徑研究。
  具有多年從事于應用開發研究經驗,已開發成功的品種幾十項,主要代表產品有:(1)醫藥:抗病毒藥物法昔洛韋(Famciclovir)、噴昔洛韋(Penciclovir)和抗尿酸藥物苯溴馬隆(Benzbromarone)等;(2)農藥:衛生用殺蟲劑高順富右旋擬除蟲菊酯(Permethrin);銳勁特(Fipronil)、溴蟲腈(Chlorfenapyr)和蟲酰肼(Tebufenozide);除草劑甲基磺草酮(Mesotrione)、異惡唑草酮(Isoxaflutole)、煙嘧磺隆(Nicosulfuron)、玉嘧磺隆(寶成,Rimsulfuron)和啶嘧磺隆(秀百宮,Flazasulfuron)等;(3)香料和食品添加劑:煙酒用香味劑呋喃酮(Furaneol),牛奶添加劑δ-癸內酯(δ-Decalactone)和δ-十二內酯(δ-Dodecalactone)等;(4)中間體:生產雙氧水助劑2-戊基蒽醌(2-Amylanthraquinone),液晶材料4,4′-聯苯酚(4,4′-Biphenol),染料中間體咔唑(Carbazole),以及多種醫藥、農藥中間體等等。
  三唑嘧(Triazopyrimidine)為本課題組近年篩選出的活性較高的新先導化合物,正在與企業合作進行藥理、毒理等獲得新藥批件前常規實驗,可望開發成為新型除草劑(CN:200810124635)。

  國內國際合作
  本研究室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以及臺灣中國醫藥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Florida 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和研究生交流合作研究,并與諸多企業建立橫向聯合開發研究
  近期承擔主要基金或項目
  1. 新穎ent-貝殼杉烯型糖苷的合成及其NF-κB抑制活性初步評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81172934), 2012.1~2015.12。項目主持。
  2. 松香烷內酯型大戟二萜類似物的合成及其IκB激酶抑制活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3607),2010.1~2012.12。項目主持。
  3. 由甜菊醇或異甜菊醇合成ent-貝殼杉烷型類似物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Y092003),2009.1~2012.12。項目主持。
  4. Jolkinolide型類似物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中國藥科大學人才引進基金 (211091),2006.9~2008.9。項目主持。
  5. 一類抗高血壓新藥ATPT的研究(2009zx09102-036),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計劃課題,2009.1~2010.12,項目參與。
  6. 新型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ZLJ-601的研究(2009zx09103-098),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計劃課題,2009.1~2010.12,項目參與。
  7. 玉嘧磺隆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科技攻關(三藥)項目(2005103SB9B555),2006.6~2008.12。項目主持。
  8. 狼毒內酯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江蘇省教育廳研究生創新工程,2010.1~2012.1,導師。
  9. 主持企業聯合(合作)研究項目多項。

  近期研究論文
  1. Yao-fu Zeng, Jia-qiang Wu, Lian-yong Shi, Ke Wang, Bin Zhou, Yong Tang, Da-yong Zhang, Yang-chang Wu, Wei-yi Hua, Xiao-ming Wu.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cytotoxic effects of novel α-methylenelactone tetracyclic diterpenoids[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2,22:1922-1925.
  2. Lian-Yong Shi, Jia-Qiang Wu, Da-Yong Zhang,Yang-Chang Wu, Wei-Yi Hua, Xiao-Ming Wu. Efficient synthesis of novel jolkinolides and related derivatives starting from stevioside[J]. Synthesis, 2011,23:3807-3814.
  3. Jing Li, Dayong Zhang, Xiaoming Wu.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exo-methylene cyclopentanone tetracyclic diterpenoids as antitumor agents[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1, 21: 130-132.
  4. 薛建躍, 周彬, 張大永, 吳曉明. IкB激酶生物學特征及其抑制劑研究進展[J]. 藥學學報, 2011, 46(3):253-258.
  5. 張大永, 湯湧, 王可, 吳曉明, 華維一. ent-貝殼杉烯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J].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2010, 41 (1): 20-25.
  6. 張大永,施連勇,吳曉明.松香烷內酯型大戟二萜化合物研究進展[J]. 有機化學, 2009,29(2): 188-196.
  7. TANG Yong, ZHANG Da-yong, WU Xiao-ming. Progress in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Bcl-2 Family Proteins [J]. Acta Pharma Sinica, 2008, 43 (7) : 669-677.
  8. CHEN Guo-guang,ZHANG Da-yong*,ZHAO Xin,et al. Synthesis of Symmetric and Unsymmetric Thiourea Derivatives [J]. Fine Chem.,2006, 23(3):128-131.
  9. CHENG Guo-guang,ZHAO Xin,ZHANG Da-yong*. ‘One Pot’ Method Synthesis of 4-Dimethylaminopyridine (DMAP) [J]. Fine Chem. ,2006, 23(5): 518-520.
  10. ZHANG Da-Yong,XIANG Hua,XU Yun-gen,HUA Wei-yi. 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 of 2-Arylimino-4-thiazolidones [J]. Acta Pharm.Sinica, 2006,41(8): 108-132.
  11. ZHANG Da-yong. Synthesis of 5-Amino-1,2,3-thiadiazoles[J]. J.Nanjing Normal Uni. (Engineer. Tehn.), 2005, 5(2): 58-60.
  12. ZHANG Da-yong.Synthesis of the isothioureas derived from tetrahydroisoquinoline  and NOS inhibitory activity [J]. Acta Pharm.Sinica,2005,40(11):988-993.
  13. ZHANG Da-yong,XU Yun-gen,HUA Wei-yi,et al. Synthesis of the thioureas and isothioureas derived from tetrahydroisoquinoline and NOS inhibitory activity (I) [J]. J. Chin. Pharm. Uni., 2003,34(5):400-404.
  14. ZHANG Da-yong,HUA Wei-yi. Improvement on the Synthetic Method of Benzbromarone [J]. Fine Chem., 2002, 19(6): 329-330.  
  15. ZHANG Da-yong,LIU Hong. Synthesis of δ-Decalactone from Dimethyl Adipate and 1-Bromopentane [J]. Fine Chem., 2001,18(4):206-231.
  16. ZHANG Da-yong,ZHANG Jun-song,WANG Bing-xiang,et al. Synthesis of Campholytic Aminoalcohols-A new Chiral Compound [J]. Chin. J. Org. Chem., 2000, 20(5): 743-746.
  17. ZHANG Da-yong, ZHANG Jun-song. A Simple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Cyclopropane-1,1-dicarboxylic Cyclodiesters [J]. Fine Chem., 2000,17(7):413-414.

  部分中國發明專利
  張大永,李景,李洋,吳曉明. ent-貝殼杉烯型糖苷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P]. CN: 201110056672, 2011.
  2. 張大永,施連勇,吳家強,吳曉明. 巖大戟內酯(Jolkinolide)型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P]. CN: 201010611440.2, 2010.
  3. 張大永,吳曉明,汪泉. 由赤霉素GA3合成新穎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應用[P]. CN: 200910264579, 2009.
  4. 張大永,吳曉明,李景,湯湧. 由甜菊苷合成新穎四環二萜類化合物的方法[P]. CN: 200910234685, 2009。
  5. 張大永,吳曉明,汪泉. 由赤霉素GA3合成新穎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應用[P]. CN: 200910264579, 2009。
  6. 張大永,吳曉明,湯湧. 15-羰基甜菊醇及其衍生物和鹽、制備方法及用途[P]. CN: 200810242967, 2008。
  7. 張大永,田慶海,陸明若,吳曉明. 取代苯基偶聯的1,3,4-噻(噁)二唑衍生物制備,及其作為除草劑[P]. CN: 200810124635, 2008。
  8. 張大永,徐云根,華維一. 2-(烴)亞氨(胺)基-4-噻唑烷酮的制備方法[P]. CN: 1229360, 2003。
  9. 華維一,徐云根,張大永. 2-(烴)亞氨(胺)基-4-噻唑烷酮鹽酸鹽的制備方法[P]. CN: 1229361, 2003。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中國藥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藥科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藥科大學報錄比、中國藥科大學考研群、中國藥科大學學姐微信、中國藥科大學考研真題、中國藥科大學專業目錄、中國藥科大學排名、中國藥科大學保研、中國藥科大學公眾號、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藥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藥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藥科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guoyaoke/daoshi_47644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