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戲考研經驗談與中央戲劇學院考研功課

發布時間:2020-06-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考研經驗
中戲考研經驗談與中央戲劇學院考研功課

中戲考研經驗談與中央戲劇學院考研功課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戲考研經驗談與中央戲劇學院考研功課 正文

知乎的小伙伴們好,我來更新第二篇中戲考研文章。標題照片請允許我自戀得放一張自己的劇照。
沒看到第一篇的先去看第一篇哈。
第一篇里已經寫了中戲考研的報錄比、考試難度,還有每個方向的考試內容。這一篇,讓我來剖析一下網上的所謂書單,再讓我們分析一下中戲錄人的標準,還有解析一下為什么很多人傳言中有所謂的的“黑幕”,其實中戲考研是光明正大的。再舉幾個例子,幫助考生做選擇。另外最重要的我要寫寫一些考生買了不靠譜資料的例子,提醒大家慎重。
這篇主要是講一部分推薦閱讀書目,繼續講各個系的培養方向和考試范圍等。還有很重要的就業方向。
再次強調,即使不是你關注的系,這篇功課你也一定要點開看看哦!一個是有些內容共通的穿插說,一個是名詞所有系都要考。
當然了戲劇教育系,音樂劇系,表導演系,電影電視系,戲劇管理系等等,后面還會繼續單獨展開講。




一、關于推薦書目


首先,如果你想說“我要考哪哪哪個系,請問書單是什么?我照著書單復習”,那么我告訴你沒有這種完美的或者完整的書單(雖然某些書店可能會為了賣書而羅列一大堆給你),因為第一,名詞的書目問題上篇已經介紹過了;第二,就算是各個系理論,很多也不一定是完全照著書來的(例如上篇說的表演理論);第三,很多書出的已經比較老了,還需要聯系現行的藝術創作實踐的;第四,每個人現有的知識體系不同,所以需要重點拓展的閱讀是不同的。第五,對于中戲北電這種學校的考研,有時候實踐比干巴巴記憶理論更重要,所以有時候我會盡可能哪怕在線上也要給大家增加一些諸如劇本通讀,處理臺詞等的聯系。因為現在簡答論述專業二等,也要求你有一些相應的感受才好答題。
藝術管理系的理論框架是可以貫穿于幾本書目里的(微博有說),但是對于戲劇演出市場營銷等都是與現行的產業息息相關的東西,我都是建議考生們各種方法去關注產業啊,練習專業二并批改啊之類的。戲劇文學和電影電視是需要大量記憶多本書的內容的。

所以,我這里要推薦的書目,是在中戲考研中被提及比較多的、有用的一些書目的單本具體分析,不是書單。

《中小學戲劇教育》郝戎老師著,還有《小學戲劇課堂課程教材》(分1-3年級和4-6年級兩冊),這三本書對于戲劇教育系沒有商量的余地。
《戲劇導演基礎》:丁如如、鮑黔明等好幾位老師聯合編寫的那本,這本書算是導演系的理論基礎,導演系是肯定要看了!但是書并不全,部分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被老師做了調整,這個在我的資料里已經有所體現。尤其是那些穿插在理論里的舉例當然是要不斷豐富與更新的,試想一下如果老師判了一堆卷子全部都是同樣的來自教材的舉例,一看就是純灌輸式學習談不上自己的思考和藝術創作的話,何來高分?各個系都有這樣的情況。
戲劇教育系的簡答,也會從這本書里出到。一定要看。
另外表演系也建議看一下這本書,因為戲劇舞臺和影視拍攝不同,戲劇舞臺表導不分家,很多導演理論里的概念,演員也是必須要有的。看了這個也更有助于你理解表演理論。
《日出導演計劃》:這本建議導演系一定看一下。

《戲劇三人行》丁濤著(譚霈生的愛人):這本書考戲文的一定要看,而對于導演表演和戲劇教育的的,此書特別有助于對人物的解讀。尤其15年以前,表演專業二考的就是對于人物表演的鑒賞啊!!!現在雖然不直接考專業二了,但是不僅在論述簡答里各種滲透,更是還在以復試筆試的形式存在。(所以角色的表演分析也是我讓跟我學習的考生們反復練手和批改的重頭。)

《從假定性到詩話意象》王曉鷹著,這個導表演的有興趣可以看一看。看你的時間吧。

中戲碩博文集和導師的一些文集:一定是需要看看的,它代表了中戲的理論方向,而且你會發現很多論述是從中汲取精華的。另外這個對于積累,對于專業二,對于復試,都是很有用的!


舞美辭林:這個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看看,有助于串聯舞美的名詞。


大百科、戲劇電影藝術手冊、文藝常識這幾個,上篇已經說了。

中戲必讀60劇本:這個是考生問我比較多的,說中戲考研是否是要必讀這60個劇本。這個所謂的”必讀“其實是要分情況而論的。例如你考戲文,那你讀過的劇本當然是越多越好,還要一邊讀一邊思考。但比如表演,導演,雖然你多讀劇本,在思考人物創造或者調度安排也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是如果你只是簡單地讀完了劇本,而沒有進行創作構思的話,就不如你實地看演出甚至哪怕看錄像管用了,要是刻意去灌輸型得讀劇本那時間比就低了,泛泛得讀五個,還不如認真鉆進人物角色創造或者鉆進導演構思得讀一個去。舞美的更是最好多現場看戲,或者看劇照去總結學習借鑒。藝術管理呢,滲透在論述和專業二里面的主要是戲劇演出的市場營銷,跟劇本本身關聯小,你有能從作品里挖掘營銷點和賣點的能力就甚好了,對你來說過分解讀劇構那就有點跑偏了。還有電影電視系,如果你考的是編導(其實中戲的編導實際是電影理論多一些),或者播音主持,那這些話劇劇本對你來說的必要性是大是小你自己更該有數了吧···
所以說這個”推薦必讀60劇本“,確實是提升考生戲劇造詣的東西,但是與考試內容的關聯性和時間比呢,我上文給大家分析了,當然了,考中戲,即使不是戲劇直接相關的系,你要是三兩個劇本都沒完整讀過,也不像話。所以大家看自己情況。但是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因為有時候一些劇名,或者劇目里的人物,會作為名詞出現在考卷上,所以呢,縱然是很多系在備考中可能不會大量讀劇本,但是了解各個經典作品的故事,重要人物,劇作家等,卻是需要拓展的。這個很簡單,每當復習累了的時候插空從大百科看一些,慢慢的積累,不用太“壓力型記憶”,大百科有大量的劇目介紹。

而且,你們搜到的書單,大百科,戲劇電影藝術手冊,文藝常識之類的那個書單,這些書都是名詞書,而且每本上面只有一小部分內容有用,而且三本書表述可能還不同,而且有的太羅嗦沒法背,有的又不全,更重要的是,上面只有戲文的名詞和一些表導與電影電視的名詞,沒有藝術管理啊、音樂劇啊這些系的···所以,這些書說白了只能用來輔助維基百科進行查閱。所以,我當時考的時候才忍著崩潰買齊了各個系的專業書一個一個整理了名詞,但是也是因為這個把時間花太多了,整理好以后沒時間背了,記得很淺,到考場明明看到很熟悉整理過但是記憶不清楚才崩潰。搞得我當時簡答論述也有這樣的情況。
(也所以,我這邊帶考生的模式,是把12本名詞,拓展資料,表演理論導演理論戲劇教育理論等等都給考生們整理好,名詞分門別類,理論邏輯清晰中間穿插問法和舉例,讓大家拿到可以直接記憶復習。配上指導課,復習方法課,重點理論和名詞的解析課,實踐方法課,答題技巧課,觀劇指導,后期專業二反復練習批改等等。)

梁伯龍《戲劇表演基礎》和于是之《論表演藝術》:表演的要看哦,前者是最最最基礎的表演理論框架,是你表演入門的書目,也是中戲本科生的理論教材(不過表演課主要不是講理論的)。
《演員藝術語言基本技巧》:這是中戲臺詞課本,表演系有時間的也最好過一過,考表演系臺詞方向的當然就必須要看了。
當然了這幾本書里最精華的理論重點我當時也是整理到了自己的資料里。但是這些都是不全的,所以需要多本書去融合理論,并且加大量的實時舉例。因為,第一篇博文寫了,表演系的理論其實是關瀛老師自己整理得一個教學大綱,她是中戲院寶級別的老師。這個資料以前在中戲圖書館有過,外校一般人看不到,后來沒有了。當時就想想幸虧我有,哈哈哈。我在這個資料的基礎上,加了一些老師講過的師哥講過的輔助理解的例子,以及自己創作實踐的例子,標注了一些容易出成簡答題論述題的地方,以及應該怎么答。對著書和部分論文,做了適當補充。到現在還在不斷地每年修改。對考生們來說這些書不需要再去分別從頭到尾記憶了,而是作為幫助理解的補充去閱讀,根據自己的情況補充記憶;或者是先理解性看書,然后有重點得記憶我整理過得部分。這樣就輕松了很多。自己復習的考生就需要自己建立體系來掌握了。

二、中戲本校本科的培養進程

了解中戲本校的本科培養進程,是十分有利于考研的同學進行備考的。所以,我要寫寫這個。

先說藝術管理系但其他系也請看!!!因為,這不僅是考藝術管理方向的學生的大范圍,也是其它方向都要考的名詞的范圍!!!
藝術管理系考研的重點,總結來就是這么個問題:思考怎樣培養戲劇觀眾,所以藝術管理系多年的大題都是側重于市場方向的。到2020年一直都是。
但無論是藝術管理專業考研的簡答論述,還是其他專業都要考的藝術管理名詞,
都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四個部分的簡單版推薦書目在那篇專門寫藝術管理系的文章里)
第一部分,科學管理部分(科學管理發展簡史):這個其實是管理學的內容,但是也算是中戲藝管的其中一個重點,出過好幾個名詞解釋題。
第二部分,舞臺管理:這個部分顯然非常重要。它是藝術管理中的核心。
第三部分,藝術法:基本圍繞宋震老師的書,雖然有一些概念很變態,但是要看,也是考過好幾年名詞。(我是說考藝管的一定要看,其他系的考生,我這邊學習的可以不用看這本書的,藝管的書我都把重點名詞整理出來了,目前這幾年的考情來看精準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說中戲考研的一個麻煩之處就在于,其他專業的學生為了準備藝術管理一個名詞,就要從好幾本書里面總結!!時間成本太低?有一個學弟買了一份800塊錢的名詞拿來給我看,我一瞧那份名詞過于簡單簡短,嚴重不全,很多都一行帶過,排版也沒有分類,一看就是四處復制組裝的。這樣的根本沒法用。后來我又看到這份資料被其他人超低價大量轉賣電子版了,買了的考生也就能低價買個名詞范圍參考,但完全不能記憶這樣的名詞去應考哦。)
第四部分,文化演出市場營銷:這一塊就會有一部分延伸了。是論述的大頭。還有,每一個人的記憶力,理解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論述闡述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即使拿著相同的方法,也不一定復習到一樣的效果。


下面說導演系:
中戲導演系培養進程:
大一:其實在大一很多都與表演系一樣··;例如最重要的事件小品練習··
大二:老師導演,導演系學生表演
通過畫面小品練習,來練習使用舞臺調度。舞臺調度這個東西,對話劇導演尤其重要。
大二下:音樂音響小品練習
以及風格流派的訓練···(但是,基本上是立足于現實主義這個傳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斯式主義心理現實體系···
三四年級:兩部小劇場 一部大劇場


下面說表演系:
從入門的各種游戲(開發表演的七力七感的)、動物模仿小品練習、元素小品練習,再到比較完整的生活小品,到話劇影視劇片段,再到完整的大戲。中戲表演系學七個學期,第七個學期排大戲。北電目前是影視方向6個學期,話劇方向7個學期,后面可以出去拍戲等實習。


三、就業方向


藝術管理的同學就業工作的四個方向:
公共關系一類:工作內容通常包括聯系媒體、聯絡演員導演、與宣傳相關的一系列活動。
行政管理一類:(工作比較細致。其實可以理解為打雜)
制作管理一類:安排與檢查各個制作部門的制作,燈服道效化各方面配合等
舞臺管理一類:主要是協助導演排練以及處理劇組內部的一些工作。
當然了,從事不完全一樣但相關的工作的也有,跨行的也有,本事長在自己身上哈哈。


關于表導演的就業,研究生留校就別想了,現在能在編的老師都是博士而且要求海外留學經歷。碩士留在北京其他高校都已經很難了(基本只有北京城市學院那種級別的學校的可能),京外普通高校還是有可能進去的。
當然了可以當演員當導演,發展到什么層次就看自己了,也可以在私立學校當老師。
雖然名義上可以考院團,但像是人藝,國話,名額極少,需要非常非常強大的基本功哦!一般都是北電中戲上戲這些學校每年的應屆表本里臺功最好的學生才有希望,跨專業考上研究生的,客觀說我這幾年沒見有達到這幾個院團標準被錄取為有編制的(但是沒有編制的演員隊是有的)。北京兒藝還相對稍微好些。再就是麻花、繁星戲劇村這樣的比較偏商業的劇團會有一定的機會,但是這樣的劇團當然不解決京戶等問題。


四、中戲考研到底有沒有“黑幕”
其實我認為是沒有的,但為何會有此傳言呢,聽我慢慢說。
給你們講一個,我的高中同學藝考考北京師范大學電影學的例子。當時藝考輔導學校的老師管她媽媽要一筆數額比較巨大的“保過費”,還說過不了保退。她媽媽思量再三,沒有給。后來她還是考上了。然后另一個她的同學的媽媽,就給了,結果那個妹子確實沒考上,錢也確實退了。聽到這里有人說,沒過確實退了啊,沒毛病啊。額,你沒懂,這個意思就是,他管你要了“保過費”以后,什么也不做,你考上了,錢他白賺,其實是你自己考上的,不是她運作的,而你如果沒考上,她退給你就是了,顯得好像還很有信譽。事實上很多不同的升學考試、藝考,甚至部分地方的事業編考試什么的,都有這種坑人的人。跟人家考試本身的公正性沒有關系,就是有一些道德敗壞的人在抓大家病急亂投醫和僥幸的心理,用歪腦筋賺黑心錢。
關于外界傳言的問題,我跟一位12級導演系研究生學長做了討論,他跟我的意見是一致的,下面仔細談。
那么下面我就來告訴你們,導師錄取學生,到底會不會熟人照顧,到底為什么沒有黑幕的也會被傳成所謂的“黑幕”。
首先,我認為,單純花錢買名額的情況是沒有的。不僅中戲,北電也是。中戲好歹還是進了復試被刷掉的很少,北電是進了復試還要刷掉很大一部分,包括我認識的考北電制片被刷掉的也說,雖然自己沒考上,但是真心實意感覺是沒有黑幕,很公平的,這個復試看的就是個人是否具備從事這個行業的潛力。扯到北電去了,讓我們再說回中戲。每個導師,每年只帶1個左右的名額,哪怕是普通類專業,老師們還希望有有能力的學生給自己干活呢,何況是表導演這種,有一定藝術傳承性的東西!?!?所以,一個不太有能力的學生拿著一大筆錢托人去送給老師求錄取這種情況,我認為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本科,也沒有你們想的那些所謂嚴重的黑幕,看看表演系的學生一個個的自身條件就明白了。我不排除有因為父母就是娛樂圈的啊之類的受照顧的情況發生,但是對于表演系,絕對是最需要憑借自身條件說話的。對于導演來說,本科相對比表演的條件倒是低一些。然而本科熟人關系戶一般體現在某些相對比較水的專業啊之類的,不需要自身條件的專業上。我沒有針對哪哪專業的意思,每個專業都有人才,我只是說在考本科上藝術管理這種專業更容易渾水摸魚而已。)
那么,所謂的認識導師的更容易被錄取,又是什么情況呢?
其實,在復試當中,除了表演系確實是要參考自身條件,導演系要看你的藝術風格之外,其他的專業來說,導師不光看你答題能夠答多少,主要還看個人談吐,氣質,適不適合從事這個行業,甚至你和導師合拍不合拍等,甚至導師和你聊天的內容,都有可能成為錄取的參考。有很多復試失敗的考生向成功的取經,往往對比每個人的復試題目答得如何,英語翻譯出來沒有,我感覺這有點本末倒置了,復試就那幾個題,可能是可以看看你對業內知識了解多少,但是更多的,還是看看思路,聊聊天,加深一下了解,看看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其實和公務員面試也有一點像。還有考生問過我,工作經驗重要不重要,其實對于面試來說,每一個方面都很難單獨拿出來談,導師看的就是整個人的綜合,你的氣場強了,會有用處,知識面廣了,有用處,實踐經歷豐富了,有用處,但是都不是絕對,說白了,還是看導師看你對眼不對眼,愿意不愿意帶你。至于復試分數,也不是決然的打分,然后跟初試成績一起算平均分的,根據我了解到的復試成績來看,基本呈現一種什么情況呢,就是導師覺得差不多想要你,就會估摸著打一個差不多的分數。而如果是確實不想要的學生,就會給個60以下的分數,意味著不錄取。因為復試成績不及格的話,就算初試成績考滿分,也是不能錄取的。 這絕對不是黑幕啊,每個學校的復試都是類似的情況,導師和這個學生的和諧與否,將直接決定了導師的工作能不能進行,學生的學業能否完成。每個導師肯定也都想招錄到自己喜歡的,有能力的,跟自己對眼的學生啊!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一點,就是為什么說在很多情況下,提前認識過導師的會更容易被錄取。不是說導師會照顧自己認識的人,理解么,而是,如果這個考生本身是導師喜歡的類型,那么,導師對他的了解,是要遠遠多于在復試考場上才見到的考生的!!這個時候,舉個例子如果A和B能力差不多,也都是導師能看入眼的類型,但是A提前認識,導師對他更了解,B在復試面試時候導師才見到,那么導師肯定是錄取A更加保險,因為他已經很清楚A各方面都合適了,即使B比A可能還好一點,但是如果導師看不到的,自然不會冒險錄取。
但是呢,如果你確實是十分十分優秀,在復試短短的一二十分鐘里就讓導師對你刮目相看,那么自然是不認識導師也無妨。16年北電文學系有一位考生,三百五十多分,還是少數民族骨干計劃,就是本來就認識導師,也很早就表示過要報考這位導師,復試前也一直與導師溝通,然而復試還是被刷了。所以,不認識導師的千萬不要擔心,只要你夠優秀,導師排除了自己認識的學生,也會先要你!
事實上,絕大多時候,除了有本校的考生以外,大家基本都一樣,都是不認識也沒見過導師···至少,博主我在考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還有博主我前后那兩位考生,都是這樣的。我們也都錄取了,因為大家都差不多。
所以,對于考中戲,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適合不適合報考這個你想考的專業,你考研為了做什么,然后就是努力把握好初試大關,因為進了初試就意味著成功一半!!畢竟中戲不會像北電那樣復試還刷掉一大部分!然后,復試按部就班來就好了。我不提倡初試之前冒頭去見導師,見了卻沒進入復試很尷尬啊!!何況見的人多了,作用也不大。如果你的人脈條件允許的話,進了復試以后,去表達一下意愿未嘗不可。讓導師首先對你有個好印象,也有個禮貌的感覺。
另外,我個人覺得,不排除老師們自己也可能有一些真的沒有辦法推脫的社會關系、同時這學生本身條件也不差的,要的可能性當然更大。
中央戲劇學院

添加中央戲劇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央戲劇學院考研分數線、中央戲劇學院報錄比、中央戲劇學院考研群、中央戲劇學院學姐微信、中央戲劇學院考研真題、中央戲劇學院專業目錄、中央戲劇學院排名、中央戲劇學院保研、中央戲劇學院公眾號、中央戲劇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央戲劇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央戲劇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yangxijuxueyuan/kaoyanjingyan_32135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