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欒敬東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欒敬東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欒敬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欒敬東 正文


欒敬東 Jingdong Luan
性別:男
單位:經濟管理學院
專業名稱:農業經濟管理
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產業經濟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數量經濟
技術職務:教授
行政職務: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辦公電話:0551-65786875
辦公傳真:0551-65786486
E-mail:luanjingdong@hau.edu.cn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長江西路130號經濟管理學院
郵政編碼:230036

欒敬東,男,博士,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
1982.9-1986.7:安徽農學院農業經濟系,學士;1986年7月——1991年8月,安徽農學院農業經濟系任助教;1991.9-1994.8:安徽農學院農業經濟系,碩士;1994年7月——1997年8月,安徽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任講師,農業經濟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7.9-2000.7:南京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博士;2000年8月——2004年7月,安徽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2004年8月——2010年3月,安徽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任教授、副院長、院長;2010年3月——現在。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教授、常務副院長、院長。
主要社會兼職情況: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理事、安徽省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農業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農業經濟問題》雜志匿名審稿人、《世界農業》雜志編委;安徽省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安徽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理事;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城鄉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農學會理事,安徽省人事考試與人才測評研究會理事,安徽省城市經濟學會理事,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庫專家組成員。

主要教學經歷與成果:
1986年7月——1991年8月,安徽農學院農業經濟系任助教;
1994年7月——1997年8月,安徽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任講師,農業經濟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2000年8月——2004年7月,安徽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
2004年8月——2010年3月,安徽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任教授、副院長、院長;
2010年3月——2012年4月,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教授、常務副院長;
2012年4月——現在,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院長。
1996年6月被評為校級優秀德育工作者。
1996年9月獲得陳香梅教育獎;
1996年被評為校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
2003年7月獲得全省高校優秀共產黨黨員稱號。
2005年11月參與編寫出版的《農業政策學》被為安徽農業大學“十五”期間優秀教材三等獎。

主要研究領域:
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產業經濟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數量經濟

主要科研項目:
1.科技促進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大問題研究,安徽省軟科學重大項目,課題編號:08030503007。
2.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與保障體系研究,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課題編號:2008sk134。
3.農民合作經營試點研究,安徽省財政廳世行三期科研項目,課題編號:農發評(2006)76號。
4.農業綜合開發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研究,安徽省財政廳世行三期科研項目,課題編號:農發評(2006)45號。
5.合肥市新農村建設科技支撐戰略研究,合肥市科技局軟科學項目,課題編號:合科(2007)15號。
6.基于產業鏈的農業風險管理研究,安徽農業大學繁榮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課題編號:2006ZD01。
7.農村勞動力流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安徽省第二次農業普查研究課題。
8.安徽省“十一五”勞物務經濟研究,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課題編號:AHSK03-04D46。
9.合肥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合肥市農業委員會招標項目,項目編號:2009CGF0719。
10.農民合作組織研究,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委托項目。
11.加入GPA后安徽省水利行業的政府采購規模預測和影響分析,安徽省財政廳委托項目。
12.合肥市廬陽區“十二五”農業和農村經濟 發展規劃,合肥市廬陽區農林水務局委托項目。
13.宿松縣“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宿松縣農業委員會委托項目。

主要科研成果:
1.1998年參與完成的“科教興皖保障體系研究”取得省級科技成果。
2.1999年參與完成的“科教興皖保障體系研究”獲得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3.2002年12月主持完成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省級課題《安徽省流動人口婚姻狀況研究》被評為成果獎。
4.2003年11月撰寫的學術論文《農業結構調整動力與機制創新》獲得安徽農業大學科技成果二等獎。
5.2003年12月與南京農業大學鐘甫寧教授合作完成的學術專著《農村外來勞動力問題研究》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6.2004年11月參與創作的電視理論片《中國民工潮》獲得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2003年度電視社教節目獎系列片一等獎。
7.2005年5月被評為“2003——2004年度安徽農業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8.2006年8月參與完成的《安徽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研究》(研究報告)獲得第八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課題論文類”(課題)三等獎。
9.2006年12月撰寫的《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與管理研究》(課題報告)獲得2001——2004年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勵。
10.2006年12月撰寫的學術論文《流動人口的社會特征及其收入影響因素分析》獲得2001——2004年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勵。
11.2006年12月撰寫的《“中部崛起”戰略下安徽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政策選擇》獲得安徽省社會科學界首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12.2008年7月撰寫的《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農業投資對農民收入影響的實證研究》獲得安徽農業大學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征文二等獎。
13.2009年6月獲得第三屆“挑戰杯”合緞集團安徽省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14.2009年11月指導完成的《安徽省農村留守兒童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獲得第十一屆“挑戰杯”(航空航天)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15.2009年11月指導完成的《安徽省農村留守兒童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獲得第十一屆“挑戰杯”(航空航天)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16.2009年12月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吳蓓蓓學位論文《城鎮化進程中留守兒童健康狀況及其改善政策研究》被評為校級優秀碩士論文。
17.2010年10月參與完成的“《證券投資學》‘e—課堂’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8.2010年10月參與完成的“經濟管理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9.2011年1月被選拔為合肥第六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2012年參與完成的“基于券商支持的《證券投資學》模擬操盤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獲得安徽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

代表性論文論著:
1.貧困地區政府經濟行為探析,姜長云 欒敬東,科學.經濟.社會,1992(2)。
2.經濟發展中生產率問題探析,欒敬東 生產率系統1996(1)。
3.發達鄉鎮企業外來勞動力境況分析,鐘甫寧 欒敬東等,中國農村經濟,1999(10)。
4.保護耕地資源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欒敬東,農業經濟問題,1999(1)。
5.中小企業股份合作改制中村的問題與對策,欒敬東,經濟問題探索,1999(6)。
6.農村發達地區外來勞動力移民傾向影響因素分析,張杭 欒敬東等,中國人口科學,1999(5)。
7.合著《農村外來勞動力問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8.農村稅費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與思考,欒敬東 鄉鎮經濟,2002(5)。
9.適應稅費改革新形勢 加強農技推廣工作,欒敬東,安徽科技,2003(10)。
10.農業結構調整動力與機制創新,欒敬東 李靖,農業經濟問題,2003(4)。
11.構筑安徽特色農產品現代營銷網絡的設想,鄉鎮經濟,2003(10)。
12.從收入結構變化探討實現農民增收途徑,董春宇 欒敬東,鄉鎮經濟,2003(12)。
13.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農業政策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4.加速農村城市化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兼論安徽省懷寧新縣城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朱靜 欒敬東,鄉鎮經濟,2004(4)。
15.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張志偉 欒敬東等,鄉鎮經濟,2004(5)。
16.民工潮”的成因及社會經濟影響深層探析,欒敬東,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17.安徽省農業補貼方式改革效果的調查與分析,劉鵬凌 欒敬東,農業經濟問題,2004(9)。
18.我國農業技術創新的三種模式的分析,宋燕平 欒敬東,中國科技論壇,2004(5)。
19.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制度經濟理論認識,張貴友 欒敬東,鄉鎮經濟,2004(12)。
20.農民素質與農業技術創新關系分析,,宋燕平 欒敬東,科技管理研究,2005(4)。
21.我國農業科技投入與效果的關系分析,,宋燕平 欒敬東,中國科技論壇,2005(4)。
22.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的影響因素分析,劉鵬凌 欒敬東,鄉鎮經濟,2005(10)。
23.農民對農地制度改革的認知——基于安徽省農戶調查資料分析,劉鵬凌 李靖 欒敬東,中國農村經濟,2005(10)。
24.中美農產品貿易增長特征及其成因探析,欒敬東 李靖 農業技術經濟,2006(2)。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2006年第8期全文轉載。
25.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兼論凝國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評論,許紅 欒敬東,鄉鎮經濟,2006(9)。
26.基于產業鏈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欒敬東 程杰,農業經濟問題,2007(3)。
27.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創新的風險管理——給予“延津模式”的思考,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8.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基于相關主體行為分析,欒敬東 高思安,鄉鎮經濟,2007(1)。
29.論池州市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保護問題,吳蓓蓓 欒敬東,鄉鎮經濟,2007(8)。
30.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投資 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欒敬東 姜濤等,安徽農學通報,2008(1)。
31.對返貧現象的一個分析,董春宇 欒敬東,經濟問題探索,2008(3)。
32.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投資對安徽農民收入影響的實證研究,蘇向妮 欒敬東,新疆農墾經濟,2008(7)。
33.非農就業機會不平等對地區間農村收入差距的影響分析,高思安 欒敬東,鄉鎮經濟,2008(10)。
34.安徽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分析思考,汪潔 欒敬東,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35.巢湖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態補償措施和政策思考,汪潔 欒敬東,中國農學通報,2009(2)。
36.安徽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吳蓓蓓,欒敬東,統計教育,2009(4)。
37.安徽省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吳蓓蓓,欒敬東,技術經濟,2009(7)。
38.“十二五”期間安徽農業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欒敬東,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0(1)。
39.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結構變化趨勢研究,李靖 欒敬東等,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40.訂單農業貸款運作模式初探,王浩然 欒敬東,中國金融家,2010(8)。
41.美國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措施,汪潔 馬友華 欒敬東,生態經濟,學術版,2010(2)。
42.綠色壁壘對我國果蔬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韓寶鑫 欒敬東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43.“轉型倍增”計劃破解安徽農業產業化難題,程克群 欒敬東 郭冬梅 宏觀經濟管理,2012(3);
44.山區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別山十縣(區)數據分析,王艷 欒敬東,皖西學院學報,2012(1);
45.全球節能減排大背景下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韓寶鑫 欒敬東,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2(5);
46.FDI與江蘇.區域就業差異關系的實證研究,劉瑾瑜 欒敬東,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8);
47.安徽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民收入影響的實證分析,朱田 欒敬東,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48.合肥經濟圈產業整合發展分析,陳婷婷 欒敬東,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4);
49.安徽省農業產業升級動力機制研究,芮慧慧 欒敬東,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6);
50.涉農就業導向下農經課程體系建設,李廣梅 欒敬東,高等農業教育,2012(10);
51.餐飲業食品安全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葉斌斌 欒敬東,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23);
52.安徽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2000—2010年數據,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23);
53.《農業政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吳奇志 欒敬東 周可金,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2(4)。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農業大學報錄比、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群、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安徽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安徽農業大學排名、安徽農業大學保研、安徽農業大學公眾號、安徽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安徽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hnydx/yjsds_55963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