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黃勃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黃勃

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黃勃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黃勃 正文


黃勃
性別:男
單位:林學與園林學院
專業名稱:森林保護學和微生物學
研究方向:蟲生真菌系統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害蟲生物防治
技術職務:教授
行政職務:微生物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副處)兼林學與園林副院長
辦公電話:0551-5786211
辦公傳真:0551-5786887
E-mail:bhuang@ahau.edu.cn
實驗室主頁:
通訊地址:合肥市長江西路130號安徽農業大學141信箱
郵政編碼:230036

1969年出生,現為安徽農業大學森林保護學科的“皖江學者”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菌物學會理事和《菌物學報》編委,安徽省拔尖人才和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人選。安徽省微生物防治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副院長。
2005.1-2007.1為Cornell大學植物病理系訪問學者,從事蟲霉目的分子系統學的研究。1997.9-2001.8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讀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從事蟲生真菌的分子系統學和分子分類的研究,獲博士學位。1995年至今,在安徽農業大學森林保護學教研室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主要教學經歷與成果:
主要承擔本科生“林木病理學”和研究生“昆蟲真菌學”教學

主要研究領域:
蟲生真菌的分類、分子系統學、分子生物學和害蟲的生物防治。

主要科研項目:
1.球孢白僵菌的繁殖與自然群體交配型關系的研究(31070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1-2013,主持
2.耳霉屬分子系統學及其中國資源研究(30770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8-2010,主持
3.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NCET-05-0560),教育部,2006-2008,主持
4.“安徽省優秀青年基金”滾動支持(08040106902),安徽省自然基金委,2008-2009,主持
5.真菌殺蟲劑系列化產品的研發及應用技術的研究(06013053A),省“十一五”攻關,2006-2008,主持
6.安徽省優秀青年基金(04041043),安徽省自然基金委,2004-2006,主持
7.利用多位點序列分析研究白僵菌中的復合種(30300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04-2006,主持

主要科研成果:
1.李增智,樊美珍,黃勃,王成樹,李春如,王四寶,王濱,丁德貴,韓寶瑜,彭凡,蟲草和近緣屬及其無性型的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05年。
2.李增智,樊美珍,武覲文,黃耀堅,王未名,黃勃,中國蟲霉目真菌資源的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997年。
3.李增智,樊美珍,湯堅,王濱,丁德貴,王成樹,黃勃,王四寶,黃勇平,黃長春,真菌殺蟲劑產業化生產和防治森林害蟲應用技術研究,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
4.黃勃,安徽省青年科技獎,2009年

代表性論文論著:
1.Pu SC,Chen MJ,Ma ZY,Xie L,Li ZZ,Huang B(通訊作者),2010.Genotyping isolates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sensu lato by Multi-locus PCR-DGGE analysis.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9(27):4290-4294。(SCI)
2.Chen MJ,Zhou N,Li ZZ,Sung Gi-Ho,Huang B(通訊作者),2010.Paecilomyces echinosporus sp.nov.,a species isolated from soil in China.Mycotaxon,114:25–32.(SCI)
3.Huang B(黃勃),Humber AR,Hodge TK,2007.A new species of Conidiobolus from Great Smokies National Park.Mycotaxon,100:227-233.(SCI,被SCI論文他引1次)
4.Huang B(黃勃),Li CR,Humber AR,Hodge TK,Fan MZ,Li ZZ,2005.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Metarhizium taii and its teleomorph,Cordyceps taii (Hypocreales,Clavicipitaceae).Mycotaxon 94:137-147.(SCI,被SCI論文他引2次)
5.Huang B(黃勃),Humber AR,Li SG,Li ZZ,Hodge TK,2005.Further notes on the molecular taxonomy of Metarhizium.Mycotaxon 94:181-187.(SCI,被SCI論文他引2次)
6.Huang B(黃勃),Li CR,Fan M ,Li ZZ,2002.Molecul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teleomorph of Beauveria bassiana.Mycotaxon 81:229-236.(SCI,被SCI論文他引11次)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農業大學報錄比、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群、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安徽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安徽農業大學排名、安徽農業大學保研、安徽農業大學公眾號、安徽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安徽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hnydx/yjsds_55972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