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導師:郜紅建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導師:郜紅建

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導師:郜紅建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導師:郜紅建 正文


姓名:郜紅建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4年
職稱:副教授
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研究方向:植物營養生態和逆境營養

1974年生,1996年畢業于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生物教育專業,1999年9月-2002年7月于安徽農業大學土化系獲植物營養學碩士學位;2002年9月-2005年7月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獲土壤學博士學位;2006年-2008年獲法方全額資助國家公派到法國威立雅集團環境、能源與廢棄物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 pour L’Environnement, L’Energie et Le Dechet, CREED, Veolia Environnement, France)和法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與環境研究所(Environmental and Grande Culture,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RA-Grignon) 從事博士后合作研究工作;系中國土壤學會會員,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環境化學》等期刊審稿專家等;曾獲中國科學院劉永齡獎學金特等獎、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優秀博士研究生、安徽農業大學雙優碩士畢業生、安徽農業大學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71158)、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10097)、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教外司留[2009]1001)等課題多項。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其中SCI和EI收錄6篇。

教學經歷與成
主講課程
植物營養學(本科);植物營養診斷與施肥(本科);土壤污染與防治(研究生);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英語(研究生)
教研項目:
(1)《植物營養學》校級重點課程,第二完成人,2007-2009
(2)《土壤農化分析》校級重點課程,主持人,2009-2011
(3) 植物營養學校級教學創新團隊,第二參加人,2010-2012
(4) 植物營養學校級重點學科,第三參加人,2010-2012
教學成果:
(1) “學分制下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安徽省教學成果三等獎,第一完成人,2010年9月

主要研究領域
(1)農田養分循環與科學施肥;
(2)農田水肥資源高效利用及耦合機制;
(3)根際物質循環與調控;
(4)土壤污染與農產品質量

主要科研項目
(1) 基于Triad法的土壤B[a]P疊加污染對蚯蚓的綜合毒性作用研究(4107115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2010-2012
(2) 疊加累積法研究土壤多環芳烴對蚯蚓的毒性效應(教外司留[2009]1001),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主持人,2009-2010
(3) 根系分泌物對茶樹根際氟有效性的影響研究(210097),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主持人,2010-2012
(4) 茶園土壤氟賦存形態及其向茶樹遷移、富集與轉運的調控機制研究(090411009),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2009-2011
(5) 合肥市地表徑流水質與綠地滲透性能調查(2009ZX07316-001-07),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專項,主持人,2009-2011
(6) 沿淮中低產田農田水分綜合調控技術集成與示范(2009BADA06),國家支撐計劃課題,第二參加人,2009-2011

代表性論文論著
1.Gao HJ. Bioaccumulation of hexachlorobenzene (HCB) in earthworm Eisenia foetida from soils at different aging stag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 21(4): 948~953
2.Gao HJ, Jiang X. Effect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hexachlorobenzene on its adsorption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 and desorption hysteresis in soils. Pedosphere, 2010, 20(1):104-110
3.Gao HJ, Jiang X, Wang F, Bian YR. Residual Levels and Bioaccumulation of Chlorinate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Vegetables from Suburb of Nanjing, China. 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05, 74(4): 673~680
4.Gao HJ, Jiang X, Wang F, Bian YR, Wang DZ, Deng JC, Yan DY. Residual level of chlorinated POPs and estimation of their new input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Taihu Lake Region. Pedosphere, 2005, 15(3): 301~309
5.Wang, F, Bian YR, Jiang X, Gao HJ, Yu GF, Deng JC.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residue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Lou Soils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odes. Pedosphere, 2006, 16(2): 161~168
6.Wang F, Jiang X, Bian Y R, Yao FX, Gao HJ, Yu GF, Munch JC, Schroll R.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age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China. J. Environ. Sci. 2007, 19: 584~590
7.郜紅建, 蔣新, 王芳, 卞永榮. 氣態DDTs在菠菜和胡蘿卜體內的生物富集規律. 中國環境科學, 2006, 26(5): 575~578(EI)
8.郜紅建, 蔣新, 王芳, 余貴芬, 卞永榮. DDTs在土壤中的老化規律及生物有效性. 土壤學報, 2007, 44(1): 79~83
9.郜紅建, 蔣新, 王芳, 卞永榮. 老化對六六六在土壤中可提取態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響. 環境科學, 2008, 29(7): 2054~2057(EI)
10. 郜紅建, 蔣新, 王芳, 卞永榮. 蔬菜不同部位對DDT的吸收與分配作用.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9, 166(6): 1240~1245
11.郜紅建, 張顯晨, 張正竹, 宛曉春. 安徽省飲用水中氟化物含量及健康風險分析. 中國環境科學,2010, 30(4): 328~332
12.郜紅建, 張顯晨, 蔡薈梅, 張正竹, 宛曉春. 水中氟化物測定過程中TISAB的對比分析與優化. 環境化學,2010, 29(4):759~763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農業大學報錄比、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群、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安徽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安徽農業大學排名、安徽農業大學保研、安徽農業大學公眾號、安徽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安徽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hnydx/yjsds_55977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