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汪佑宏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汪佑宏

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汪佑宏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導師:汪佑宏 正文


姓名:汪佑宏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林學與園林學院
研究方向:

汪佑宏,男,漢族,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人,1970年9月生,安徽農業大學林學院五級副教授、博士后、碩士生導師。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教育部學位中心專家庫專家、中國林學會木材科學分會委員會委員、中國林學會生物質材料科學分會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會員、安徽林產工業協會常委、安徽省家具協會常任理事、安徽省及合肥市招標中心專家、合肥市高層次專家,《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南京林業大學學報》、《安徽農業大學學報》和《西南林業大學學報》審稿專家。
1991.9~1995.6在安徽農業大學林學系林學專業學習,獲農學學士學位;1995.9~1998.6師承江澤慧教授,在安徽農業大學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攻讀并取得碩士學位,從事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畢業后留校工作至今,同時承擔碩士研究生《木材顯微技術》、《木材干燥原理與技術》、《木材保護》及本科《木材改性》、《木質材料與居住環境》、《木材干燥》、《森林利用學》等課程教學工作。期間于1999.5~2000.7受省、校組織部委派,在霍山縣開展科技扶貧工作,并擔任鄉黨委副書記;2000.9~2003.6師承顧煉百先生,在南京林業大學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攻讀并取得博士學位,主攻木材干燥方向;2007.7年進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后流動站在職學習,跟隨合作導師江澤慧教授,從事棕櫚藤方面的學習研究工作,于2010年7月出站回校工作,期間于2008年12月在德國海德堡進行短期學習交流。
先后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際標準ISO-3348修訂及國家林業標準制修訂項目、國際竹藤培訓中心項目、國際竹藤中心重點項目及小額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項目子課題、“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備選項目子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安徽省高校“十五”優秀人才計劃入選人員資助科研項目、安徽農業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及安徽農業大學校青年基金項目、校多媒體課件項目(3項)共10多項。參與研究項目有“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948”項目2項、林業行業專項、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項目及一般項目、“九五”林業科技攻關專題、“合肥市基督教堂木結構鑒定和材性研究”、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完成“巢湖放王崗古墓考古鑒定”等多項課題。

在《光譜學與光譜分析》、《林業科學研究》等國家及省級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40多篇,SCI收錄2篇;先后應邀參加種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3次,發表會議論文15篇;出版國家標準8部,其中以第一、二作者各2部,申請國家專利2項;參編“十一.五” 國家教材2部,獨編校級教材1部。2011年獲得“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主要教學經歷與成果:
自1998年碩士畢業留校工作至今,先后承擔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木材顯微技術》、《木材保護》、《木材干燥原理與技術》及本科《木材改性》、《木質材料與居住環境》、《木材干燥》、《森林利用學》等課程教學工作。先后主持教學研究項目“《木材顯微與電鏡技術》多媒體制作”、“《木質材料與居住環境》多媒體制作”及“《木材改性工藝學》多媒體制作”3項。分別于1999年獲《森林利用學》第二批重點課程分設優秀獎、2005年“《森林利用學》教學方法研究”獲得安徽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

主要研究領域:
木材(生物質)基礎理論、干燥及改性

主要科研項目:
一、主持項目:
1.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馬尾松速生材熱壓及表面強化處理”;
2.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院校學生公寓家具》標準制定”;
3.安徽農業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汽蒸、熱壓對馬尾松材樹脂分布及樹脂道影響”;
4.安徽省高校“十五”優秀人才計劃入選人員資助科研項目“生態環境對毛竹材性的影響”;
5.國家林業標準制修訂項目 “制、修訂《木材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方法》”;
6.國際竹藤中心培訓項目“生物質材料切片技術人員培訓計劃”;
7.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小額項目“黃藤材材質均質化及尺寸穩定化研究;
8.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項目“我國主要商用棕櫚藤材的主要材質”;
9.“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竹藤資源培育與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備選項目”之“竹材微觀構造的同步輻射x射線三維成像觀察和特征參數分析”;
10.“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項目“竹藤資源培育與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子課題“棕櫚藤裝飾材加工技術”;
11.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短纖維生物材料單纖維力學性質研究”;
12.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γ射線對黃藤短纖維力學性質影響機理”。

二、參加項目:
1.“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竹藤材生物形成機理與加工利用相互關系的研究”;
2.“948”項目“基于木材密度的人工林碳匯評估技術引進”和“優良棕櫚藤種質資源與培育技術引進”;
3.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一般項目“藤材解剖特性與其材性關系”;
4.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項目“不同區域棕櫚藤材的力學及微力學性能研究”;
5.“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竹藤資源培育與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備選項目”之“竹材微觀構造的同步輻射x射線三維成像觀察和特征參數分析”。

主要科研成果:
期間先后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際標準“ISO-3348:Wood- Determination of impact bending strength”修訂,國際竹藤網絡培訓中心項目“生物質材料切片技術人員培訓計劃”、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項目“我國主要商用棕櫚藤材的主要材質”、小額項目“黃藤材材質均質化及尺寸穩定化研究”,國家林業標準制修訂項目“制、修訂《木材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方法》”,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短纖維生物材料單纖維力學性質研究”,“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項目“竹藤資源培育與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子課題“棕櫚藤裝飾材加工技術”,“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備選項目“輻照技術在環保竹質新材料中的應用研究”中“竹材微觀構造的同步輻射X射線三維成像觀察及特征分析”、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γ射線對黃藤短纖維力學性質影響機理”、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馬尾松速生材熱壓及表面強化處理”、“《安徽省高等院校學生公寓家具》標準制定”,安徽省高校“十五”優秀人才計劃入選人員資助科研項目“生態環境對毛竹材性的影響”,安徽農業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汽蒸、熱壓對馬尾松材樹脂分布及樹脂道影響”及安徽農業大學校青年基金項目、校多媒體課件項目(3項)共10多項。
參與研究項目有“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竹藤資源培育與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人工授力樹干應力木形成機理研究”和“人工林馬尾松、桉樹生長應力形成機理與控制”、“948”項目“基于木材密度的人工林碳匯評估技術引進”和“優良棕櫚藤種質資源與培育技術引進”、林業行業專項“建筑用叢生竹竹材基本性質研究”、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項目“不同區域棕櫚藤材的力學及微力學性能研究”及一般項目“藤材解剖特性與其材性關系”、“九五”林業科技攻關專題“長江中下游不同類型灘地綜合治理與開發配套技術研究示范”、“合肥市基督教堂木結構鑒定和材性研究”、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完成“巢湖放王崗古墓考古鑒定”等多項課題。
在《光譜學與光譜分析》、《林業科學研究》、《南京林業大學學報》及《東北林業大學學報》等國家及省級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40多篇,SCI收錄2篇;先后應邀參加種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3次,發表會議論文15篇;出版國家標準8部,其中以第一、二作者各2部,申請國家專利2項,成果認定2項;參編“十一.五” 國家教材2部,獨編校級教材1部。2011年獲得“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代表性論文論著:
一、論文:
1.汪佑宏、劉杏娥、江澤慧等.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分析輻照處理對黃藤材晶體尺寸影響.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30(8):2285~2288(SCI收錄)
2.汪佑宏、劉杏娥、江澤慧等.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分析黃藤材微纖絲角、結晶度及γ射線的影響.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30(5):1404~1407(SCI收錄)
3.汪佑宏、劉杏娥、江澤慧等.黃藤材纖維形態特征的變異和評價.林業科學研究,2010,23(3):443~447
4.汪佑宏、劉杏娥、江澤慧等.黃藤發育過程中組織比量的變化.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38(5):51~53
5.汪佑宏、劉杏娥、江澤慧等.黃藤發育過程中主要解剖特征的變異.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38(12):35~37轉48
6.汪佑宏、顧煉百、劉啟明等.三聚氰胺改性脲醛對馬尾松速生材性質影響.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1,35(1):67~70
7.汪佑宏、顧煉百、劉啟明等.馬尾松人工林速生材表面強化工藝綜合評價.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09,29(5):105~109
8.汪佑宏、江澤慧、費本華等.木材沖擊韌性及含水率修正模型研究.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9,33(3):92~94
9.汪佑宏、費本華、王傳貴等.試樣厚度及缺角對人工林木材順紋抗剪強度影響.木材工業,2008,22(5): 14~16
10.汪佑宏、顧煉百、劉啟明等.馬尾松鋸材在熱壓干燥過程中的傳質數學模型.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8,32(2):71~75
11.汪佑宏、王善、王傳貴等.不同海拔高度及坡向毛竹主要物理力學性質的差異.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8,36(1):20~22
12.汪佑宏、昝東輝、劉杏娥等.不同坡向對毛竹主要解剖特征的影響及與物理力學性質關系.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8,35(4):478~481
13.汪佑宏、卞正明、劉杏娥等.坡向對毛竹主要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西北林學院學報,2008,23(3):179~181
14.汪佑宏、牛敏、劉杏娥等.馬尾松材樹脂含量與其解剖特征的關系.林業實用技術,2008,11:5~7
15.汪佑宏、汪玉敏、潘幸珍等.香樟枝、干材纖維形態特征的研究.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7,34(4):530~533
16.汪佑宏、田根林、劉杏娥等.不同海拔高度對毛竹主要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7,34(2):222~225
17.汪佑宏、洪安東、王傳貴等.香樟干、枝材木射線及導管的研究.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7,34(1):85~87
18.汪佑宏、顧煉百、王傳貴等.馬尾松速生材的表面強化工藝觀察.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6,30(6):17~22
19.汪佑宏、顧煉百、王傳貴等.馬尾松鋸材在熱壓干燥過程中的傳熱規律.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5,29(4):33~36
20.汪佑宏、顧煉百、王傳貴等.木材熱壓干燥及表面強化(綜述).林業科技開發,2005,19(3):13~15
21.汪佑宏、李克禹、余應兵等.淹水程度對灘地楓楊木材含水率和年輪寬度的影響.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5,32(4):505~508
22.汪佑宏,李杰,劉杏娥等.淹水程度對長江灘地楓楊導管及微纖絲角的影響.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4,31(2):164~168
23.汪佑宏、曹仁忠、徐斌等.水淹程度對灘地楓楊主要力學性質的影響.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3,30(4):168~172
24.汪佑宏、顧煉百.汽蒸及干燥溫度對馬尾松鋸材脫脂的影響.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27(1):27~29
25.汪佑宏、肖成寶、劉杏娥等.淹水程度對楓楊木材力學性質與氣干密度、解剖等征間關系的影響.西北林學院學報,2003,18(2):80~83
26.汪佑宏、徐斌、劉杏娥.淹水程度對灘地楓楊木材化學性質的影響.中南林學院學報,2003,23(1):37~39轉99
27.汪佑宏、顧煉百.馬尾松鋸材熱壓干燥工藝研究.林產工業,2002,29(6):16~19
28.汪佑宏、肖成寶、劉杏娥等.水淹程度對長江灘地楓楊木射線的影響.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2,29(3):293~296
29.汪佑宏、洪安東、徐斌等.不同淹水程度對長江灘地楓楊組織比量的影響及變異.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0,27(4):380~383
30.汪佑宏、王燦輝.不同淹水程度對楓楊纖維形態的影響. 林業科技通訊,1999,7:9~10

二、出版國家標準
1.GB/T 1940-2009,木材沖擊韌性試驗方法(第1)
2.GB/T 1941-2009,木材硬度試驗方法(第1)
3.GB/T 1939-2009,木材橫紋抗壓試驗方法(第2)
4.GB/T 14018-2009,木材握釘力試驗方法(第2)
5.GB/T 1937-2009,木材順紋抗剪強度試驗方法(第4)
6.GB/T 1942-2009,木材抗劈力試驗方法(第4)
7.GB/T 1938-2009,木材順紋抗拉強度試驗方法(第5)
8.GB/T 14017-2009,木材橫紋抗拉強度試驗方法(第5)

三、出版論著
1.《木材干燥學》,2008.1科學出版社出版(第5)
2《.木材改性》,2007.1安徽農業大學自編(獨著)
3.《中國棕櫚藤》,2011科學出版社出版

四、成果認定
1. 棕櫚藤材性能測試及變色防治新技術,2010年
2 .竹藤材生物形成機理研究,2010年

五、專利申請
1.國家專利“單纖維的‘橋接’技術”(專利號:201120382839.8);
2.“棕櫚藤材解剖特征測試試件的取樣方法”(已受理,申請號201110448215.6)。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農業大學報錄比、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群、安徽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安徽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安徽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安徽農業大學排名、安徽農業大學保研、安徽農業大學公眾號、安徽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安徽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hnydx/yjsds_55980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