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工商管理學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工商管理學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工商管理學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工商管理學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工商管理學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學科簡介
工商管理學科是以企業或經濟組織的管理問題為研究對象,以經濟學和行為科學為理論基礎,以統計學、運籌學等數理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等為主要研究手段,探討和研究企業或經濟組織的各種管理行為和管理決策的形成過程、特征和相互關系,以企業或經濟組織的管理決策和管理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依據,培養各類專業管理人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我校于 2010 年獲得工商管理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并在 2012 年開始招收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研究生。早在 1988 年開設了會計學專科,1992 年開設了工商管理本科專業,1993年開設了旅游管理本科,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工商管理已經成為安徽師范大學一個獨立的學科。目前已經覆蓋會計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三個二級學科,開設了會計學、財務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企業戰略與創新創業理、旅游管理和飯店管理 6 個研究方向。
我校工商管理學科瞄準工商管理學科中職能領域、應用領域和綜合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創新研究;緊緊圍繞企業管理中的重大管理問題和安徽省行業發展中的突問題,開展社會服務服務。目前,本學科形成以下較為鮮明的特色:面向學科前沿與結合行業、企業實踐;基礎研究與社會服務相互促進;學科平臺支撐有力,學科體系完整;學術隊伍年青化和學源結構多元化。
本學科現有導師 23 人,其中教授 10 人,具有博士學位 17 人。本學科著名學者有陸林教授、蘇勤教授、劉冰教授等。陸林教授為 1995 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并獲理學博士學位,1997 年晉升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皖江學者,安徽省高校省級教學名師,中國地會旅游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地理科學》、《人文地理》、
中國旅游研究》編委,《旅游學刊》特邀學術委員,上海旅游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安徽大學“泛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財經大學合蕪蚌自主創新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工業大學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點負責人。現任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師范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師范大學科研處處長。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4 項,其中重點 1 項,教育部和安徽省省部級項目 5 項,獲省部級獎勵 3 項,在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 100 余篇,出版專著 2 部,教材 2 部。工商管理學科團隊主持各類縱橫向課題 100 多項。代表性的課題有陸林教授的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中國都市圈旅游發展的過程、格局和機制研究”、張廷龍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零售商優勢行為的分布式供應鏈協調研究”、王朝輝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事件對大都市旅游發展的影響研究》、張宏梅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形象與國際旅游者旅游行為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機制研究:基于跨文化比較的視角》、韓玉剛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際邊緣區多元主體跨界結網行為驅動的產業空間集聚機理研究——以安徽省寧國市、來安縣為2例”、花馮濤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基于信息不確定性視角下的中國股票市場公司特質風險研究”、龔基云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勞資沖突的制度基礎與消解模式選擇研究”、王朝輝教授主持的《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研究》《安徽省旅游行業文化建設規劃綱要》、楊釗教授主持的橫向課題“池州市貴池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等,工商管理學科團隊承擔了眾多社會服務項目,如“安徽省鄉村旅游標準、安徽省特色文化主題飯店建設標準等多項旅游行業標準”、“長三角地區加強江海聯運發展戰略構想”、“加入 GPA 后安徽省電力行業的政府采購規模預測和影響分析”等課題,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決策支持,成為安徽省“智庫”;“華億集團咨詢項目”、“蕪湖煙草公司卷煙消費市場調研”“蕪湖市旅游市場調查”等課題,為企業管理提升提供了支持。本學科發表中英文論文多篇,在《管理世界》、《中國管理科學》、《系統科學與數學》和《經濟管理》等國內高級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代表性的成果有張廷龍教授 SSCI論文“An integrated vendor-managed inventory model for a two-echelon system with ordercost reduction”、朱兵副教授 SCI 論文“The Evolution of the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Cooperation in Scale- Free Network”、劉冰教授發表于《管理世界》論文“基于技術和市場內生互動的中國產業升級路徑研究”、姚國榮教授發表于《管理世界》論文“旅行社聯盟形成的蜈蚣博弈模型分析”、王朝輝教授發布于《經濟管理》的論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飯店產業調整與創新研究”,張廷龍教授發表于《中國管理科學》論文“不同渠道權力結構和信息結構下供應鏈定價和銷售努力決策”等。王朝輝教授的學術專著成果《重大事件對大都市旅游發展的影響研究》獲得國家旅游局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張宏梅,陸林教授的《.入境旅游者旅游動機及其跨文化比較——以桂林、陽朔入境旅游者為例》獲得國家旅游局優秀旅游學術論文一等獎,《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和《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分別獲得安徽省級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 100%就業,主要簽約單位為企業、政府機構和高校。其中大部分在本省內就業,少數在東部地區就業。
 二、培養目標
堅持“厚基礎、重實踐、寬視域、高素質、善創新”的培養理念,培養的研究生應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良好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具有比較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和數據處理技術;善于運用管理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決工商管理的理論或現實問題;具有科研興趣和嚴謹的科研作風,了解本專業學術前沿和研究動態,善于提煉學術科學研究問題,具有一定的學術創新研究能力;能夠從事工商管理實踐問題的應用研究或企業的管理實踐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四、學習年限
基本修業年限為 3 年;最長學習年限為 5 年(含休學)。研究生在基本修業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可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學習年
限,每次申請期限為六個月或一年。
在達到在校學習時間的最長期限時,應以畢業、結業、肄業和退學處理等形式之一終止學籍,并辦理離校手續。 五、培養方式與方法
1. 采用導師組集體培養與導師個人負責相結合的方式,同時聘請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驗的校外專家、學者,共同培養研究生。由導師和指導小組全面負責研究生培養工作,制定培養計劃,對論文進行全面指導。
2. 研究生入學半年后在導師和導師組的指導下確定培養計劃。并根據自身和本學科發展需要和該研究領域所需的知識結構,確定選修課程,鼓勵跨學科選修課程。
3. 研究生在導師和導師組指導下,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踴躍參加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鍛煉。
4. 研究生在導師和導師組指導下,參加校內校外的學術活動,參加課題研究、教研室活動、學術團體活動等,并在導師和導師組指導下進行學術研究和論文撰寫與投稿等。
5. 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工作相結合。教學應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引導學生多讀書,勤思考,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6.第 1-3 學期,主要是課程學習,研究生主要在學校學習學位課程和選修課程并進行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工作。第 4-6 學期,學生開展學術和實踐活動,撰寫學位論文,最后進行論文答辯。
7.導師和導師組要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安全穩定工作,協助院系、職能部門處理研究生的突發事件。
六、培養流程與要求
1. 制訂培養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根據培養方案和研究生個人特點,制定“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必須在培養方案范圍內制定,一經確定,要切實執行,不得隨意變動。如需修改,必須履行相關手續。
2. 開題報告
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在第 3 學期前完成。采取答辯方式進行開題,由答辯組對研究生開題報告從選題意義、研究內容設計、方法選擇、時間安排等方面進行評議,對于評議不通過開題須在 3 個月后重新開題。
3. 中期考核
根據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對本學科研究生進行中期考核,由導師與導師組在第 5 學期中期對學位論文進展和學術規范進行檢查。由研究生總結并在導師組內報告論文進展情況,導師和導師組及有關人員幫助分析論文工作中的難點,找出不足,明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點,促進論文工作的順利開展。
4.學位論文答辯
由學生提出答辯申請,并提交學位論文;學院將學位論文提交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查重和盲審通過后,給予允許答辯建議;學位點組織答辯專家成立答辯委員會,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應由五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同行專家組成,答辯委員中,至少一人是校外的專家,并將學生論文提前提交答辯委員會成員;學院將提前一周公示研究生答辯相關信息;學位點按照學校的時間要求完成論文答辯工作,答辯由學生匯報和現場提問兩個環節,答辯委員結合研究生學位論文和現場答辯情況,通過集體評議形成答辯意見;學院將對論文答辯情況相關材料報送研究生院。
5. 畢業資格、學位申請條件審核
由研究生秘書負責每個研究生畢業資格、學位申請條件的材料的搜集整理,學院按照學校畢業和學位授予相關文件條款進行審查,對審查無誤的材料,報送學校研究生院。
七、課程設置及學分
1. 課程設置分為 7 類:①公共基礎課(學位必修)②公共素養課③學科基礎課(學位必修)④專業核心課(學位必修)⑤方向拓展課⑥跨學科課⑦補修課。
2. 課程學分為 31-35 學分,其中學位課程 22 學分。分配如下:
①公共基礎課(學位必修)已開設 4 門(7 學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36 學時 2 學分;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8 學時 1 學分,英語閱讀與寫作,36學時 2 學分,英語口語 36 學時 2 學分;
②公共素養課,暫未開設。
③學科基礎課(學位必修)9 學分,按一級學科設置。(一級學科發展研究前沿、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等)
④專業核心課(學位必修)6 學分,面向一級學科設置。
⑤方向拓展課 6 學分。
⑥跨學科課 3 學分
⑦補修課不計學分。同等學力與跨專業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 2-3 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具體課程、選修方式與考核由各學院自行安排。)
八、必修環節
1.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是為了拓寬碩士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而設置的。規定碩士生在答辯前,至少參加 10 次學術報告和作 1 次學術報告(開題報告除外)。要求在參加每次報告后完成一篇心得體會,心得體會交學點考核團隊,由團隊給予考核認定。鼓勵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參與高水平的科研項目,參加本學科專業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每外出參加1 次學術會議可以替代 1 次校內參加的學術報告。
2. 實踐活動
(1) 專業實踐
每個學生在研究生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專業實踐活動。專業實踐活動包括:校外單位實習、校內助教和校內助管等形式。其中,每個研究生專業實踐必須滿足:校外實習不少于 2 個月或者助教不少于 1 次或者助管不少于 1 次。
(2) 社會實踐
每個研究生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研究方向,在第 5 學期前,至少開展一次社會調查,并提交調查報告。 
九、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1.選題、文獻綜述和研究設計的要求
工商管理學科的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在學生完成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等相關課程的學習后,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并經過導師或導師小組同意而確定選題。選題要堅持問題意識,學位論文的選題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應注重科學性、可行性;關注學科前沿研究的理論問題和對國家經濟建設或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
碩士生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該先收集大量與選題有關的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通過廣泛閱讀相關國內外專業文獻,全面了解和準確把握論文涉及的主要問題的研究現狀、最新成果及發展動態,并把有關文獻進行梳理、分類、匯總、分析和評價。在選題和文獻評析的基礎上,提煉科學問題,形成研究框架、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案,具體包括:研究選題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所需的數據和資料,研究所涉及原理、概念、變量以及變量的度量、理論模型和檢驗模型、預期結果等。
2.規范性要求
工商管理學科的碩士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和規范的學術論文。學位申請人應該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學位論文,不得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論文的研究主題明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資料翔實、充分、可靠,研究方法規范,分析和論證邏輯嚴謹,文字流暢,格式規范,結論不僅應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碩士論文的格式必須規范化和標準化。碩士學位論文,一般主要由封面、獨創性聲明及版權授權書、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關鍵詞、目錄、插圖和附表清單、主要符號表、引言、正文、參考文獻、致謝、附錄和作者簡介等部分組成并按先后順序排列。標題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各類標題層級分明;正文必須文字表達流暢,避免使用文學性質的或帶感情色彩的非學術性詞語,排版整齊規范;圖表和公式標準;參考文獻齊全并按標準編排;論文中如出現非通用性的新名詞、新術語、新概念,應作相應解釋。
3.成果創新性要求
選題有一定的新意,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能夠通過廣泛閱讀國內外研究文獻,把握本領域國內外學術動態和前沿問題,或管理實踐中的主要問題,以獨特的研究視角,提煉和明確研究的主要問題,預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論貢獻和應用價值。
論文所使用的資料和數據必須系統、翔實、可靠,分析和研究邏輯清晰,研究方法規范且科學,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分析有序、論證嚴密、圖表和公式標準、語言表述嚴謹、文筆流暢、格式規范,體現研究選題、研究思路、研究設計、研究數據、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的有機統一,體現作者善于提煉科學的研究問題,具有文獻總結評析,數據收集、計算和處理,研究方法運用,觀點綜合分析,以及結論嚴密論證的科研工作能力。
7
論文體現出作者在本學科已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在管理理論或實踐的研究中,有一定程度的創新能力,較好地解決工商管理學科或企業管理中的某一具體理論或實際問題,論文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安徽師范大學

添加安徽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師范大學報錄比、安徽師范大學考研群、安徽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安徽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安徽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安徽師范大學排名、安徽師范大學保研、安徽師范大學公眾號、安徽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hsfdx/yjsy_24993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