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4:4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浙江中醫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浙江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浙江中醫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浙江中醫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佳信删W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應栩華 李飛澤 錢靜華 陳霞波 駱學新 郭清 呂圭源 蔣學祿 尹華 宋振遠



導師姓名 駱學新 性別 出生年月 1963年02月00日
工作單位 紹興第二醫院
所在學院 第二臨床醫學院 技術職稱 主任醫師
最高學歷 學士 最高學位 學士
帶教類型 碩導(專業學位型)
帶教專業 中醫內科學
培養方向 中醫腫瘤
通訊地址 浙江省紹興市延安路123號 郵政編碼 312000
聯系電話 0575—88055006 Email Luoxuexin88@126.com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本人1984年畢業于浙江中醫學院(現中醫藥大學)伍年制本科中醫專業,現任紹興第二醫院副院長、主任中醫師、浙江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 后一直從事中醫臨床工作(門診、病房)。開設并主持紹興二院“中醫腫瘤”專(科)家門診至今20余年,理論功底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在本地區有較大影響。 目前擔任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省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委員會常委、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委員、紹興縣中醫學會副會長、農工黨紹興市委會副主委、 縣主委、紹興縣政協副主席。
由本人主持的科研項目《“益肺煎劑”配合放療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臨床研究》獲2001年度浙江省中醫藥科技成果三等獎,紹興市、縣人民政府科技進步 二等獎,目前由本人主持的紹興市科研項目《培土生金法配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已通過鑒定。先后榮獲“紹興市首批名中醫”、“浙江省首屆基 層名中醫”、“紹興縣名中醫”、“紹興縣名醫”稱號。
2007年以來,已指導帶教碩士研究生五名(協助指導臨床工作)。


導師姓名 陳霞波 性別 出生年月 1965年04月18日
工作單位 寧波市中醫院
所在學院 第三臨床醫學院 技術職稱 主任醫師
最高學歷 學士 最高學位 學士
帶教類型 碩導(專業學位型)
帶教專業 中醫內科學
培養方向 1.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2.代謝綜合征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與研究
通訊地址 浙江省寧波市麗園北路819號 郵政編碼 315010
聯系電話 057489085044 Email cxbzyy@163.com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1987年畢業于浙江中醫學院(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現任寧波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浙江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寧波 市名中醫。是國家臨床重點??啤獙幉ㄊ兄嗅t院內分泌科的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分會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老 年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務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寧波市中醫藥學會理事,寧波市海曙區第四屆政協委員,主 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防治內分泌疾病、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等。主持參與科研項目10項,其中參與國家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課題1項、浙江省中醫藥防治重大 疾病攻關計劃項目1項,主持參與浙江省中醫藥科研基金項目4項、寧波市農發領域重大科研攻關擇優委托項目1項、寧波市醫學科研項目3項。獲浙江省中醫藥科 技進步三等獎2次。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0余篇。近5年主持國家級及省級繼教項目5次。與其他導師共同培養指導碩士研究生4名,目前作為導師帶教碩士研究 生2名。


導師姓名 錢靜華 性別 出生年月 1963年02月23日
工作單位 嘉興市中醫醫院
所在學院 第三臨床醫學院 技術職稱 主任醫師
最高學歷 本科 最高學位 學士
帶教類型 碩導(專業學位型)
帶教專業 中醫內科學
培養方向 養生保健、呼吸內科
通訊地址 嘉興市中山東路1501號 郵政編碼 314000
聯系電話 13967307615 Email qianjinghua2006@163.com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1987年畢業于浙江中醫藥大學,主任中醫師;嘉興市名中醫;浙江省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嘉興市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 保健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嘉興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分會常務委員;嘉興市預防醫學會理事。曾任醫院急診科主任、院長助 理、現任副院長。從事呼吸科、中醫預防保健科工作25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對重癥哮喘,肺部大咯血,急、慢性呼吸衰竭,氣胸的搶救具有豐 富的臨床經驗,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咳嗽、哮喘頗有心得。近三年來致力于亞健康、慢阻肺、哮喘的中醫預防保健工作,能熟練進行中醫體質辯識、健康指導和膏 方調理。主持二項科研、第二人參與科研二項,獲嘉興市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浙江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導師姓名 李飛澤 性別 出生年月 1964年02月22日
工作單位 舟山市中醫骨傷聯合醫院
所在學院 第三臨床醫學院 技術職稱 主任醫師
最高學歷 學士 最高學位 學士
帶教類型 碩導(專業學位型)
帶教專業 中醫內科學
培養方向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中醫內科
通訊地址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新橋路355號舟山市中醫骨傷聯合醫院 郵政編碼 316000
聯系電話 13587055511 Email lfze5858@163.com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李飛澤,男,1964年出生,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心血管科學科帶頭人,浙江省中醫學會內科分 會第四屆委員,浙江省中醫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委員,舟山市名中醫,舟山市中醫骨傷聯合醫院副院長,舟山市名中醫館館長,“浙江省中醫臨床技術骨 干”,“浙江省優秀醫師”,舟山市第一、二屆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獲省市級課題成果獎六項,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通絡溫竇顆粒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 研究》獲浙江省中醫科技創新三等獎(2003),獲舟山市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補心平律沖劑治療早博的實驗研究》獲舟山市衛生局科技進步創 新三等獎(2004),獲全省中醫藥科技創新三等獎(2005)?,F指導碩士研究生1名。


導師姓名 應栩華 性別 出生年月 1961年11月00日
工作單位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所在學院 第二臨床醫學院 技術職稱 副研究員
最高學歷 學士 最高學位 學士
帶教類型 碩導(專業學位型)
帶教專業 中醫內科學
培養方向 中醫藥對惡性腫瘤術后轉移及復發的干預及放化療的增效減毒研究
通訊地址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中醫臨床研究所 郵政編碼 310007
聯系電話 0571-88849085 Email yyingxh@163.com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1986年畢業于浙江中醫學院,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姑息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品謺瘑T,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證書(第二層次)。一直從事中醫腫瘤科研和臨床工作,完成或參加省、部級以上10余項課題,獲廳局級以上獎項10余項,其中“蠶砂提 取物研制中藥二類新藥生血寧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扶肺煎抗原發性肺癌轉移的實驗與臨床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河 車大造膠囊對腫瘤化療藥增效作用的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優秀獎,“血障平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研究”獲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發表論文1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協助指導浙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1名。

郭清 ,1963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樟樹市,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醫學院院長、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智能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學者、博士后、美國麻省醫藥學院名譽科學博士。

現任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一、人物經歷

1979年,就讀于江西省贛南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1989年,就讀于同濟醫科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2000年10月之前,曾任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繼續教育處處長、廣東省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心辦公室副主任、中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學教研室副主任等。

2000年11月,經杭州市面向全國公開選拔,任杭州醫學高等??茖W校校長。

2001年11月,擔任杭州師范學院副院長、醫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

2002年9月,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獲醫學博士學位。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赴美國哈佛大學進行高級訪問學者、博士后研究。

2007年3月,擔任杭州師范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浙江省醫學扶植重點學科“衛生管理學”負責人。

2015年8月,郭清任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免去其杭州師范大學副校長職務。

二、學術兼職

《中國社區醫師雜志》副主編,《健康研究雜志》主編,《中國全科醫學》、《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中國社會醫學》、《中國醫院院長》、《中國社區醫學》、《中國初級衛生保健》、《中華預防醫學》、《中華健康管理學》,《醫學與社會》等雜志編委。

杭州市重點學科(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和市重點實驗室(學生身心危機干預研究)負責人,杭州市醫學會副會長。

浙江省醫學扶植重點學科(衛生管理學),浙江省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咨詢專家

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命審題委員會委員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宣講專家

國務院防治艾滋病辦公室“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項目”技術專家

全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評審組組長

中國醫院協會社區衛生服務分會常委

中華預防醫學會社會醫學分會常委、副主委,中華預防醫學會初級衛生保健分會委員、常委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常委、青年委員會負責人,

中國醫療保險學會理事

中國醫學教育學會理事

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健康管理師國家鑒定專家委員會副主委

衛生部社區衛生服務、初級衛生保健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技術咨詢專家組成員、技術指導組專家

衛生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咨詢專家

衛生部農民健康檔案規范管理研究專家組組長

三、研究方向

初級衛生保健與社區衛生服務、衛生政策與管理

四、教學方向

碩士學位點: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研究生:衛生管理學,衛生統計學,健康教育

五、科研項目

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數字衛生關鍵技術示范區應用研究)、“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重大疾病社區預防與控制關鍵技術評價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小康社會健康素質指數【HQI】研究及應用,基于電子健康檔案【EHR】的社區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下崗職工家庭健康狀況及社區健康保障模式研究)、美國CMB、衛生部和省廳級科研課題等30余項,獲省級成果獎2項、廳級成果獎10多項。

1、重大疾病社區預防與控制適宜技術評價研究(2005.6-2006.12),“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主持

2、下崗職工家庭健康狀況與社區衛生服務健康保障模式的研究(2002.12-2005.0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主持

3、小康社會健康素質指數(HQI)的研究及應用(2004.12-2007.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主持

4、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相關政策研究(2007.01-2007.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主持

5、中國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推廣模式研究與評估(2004.10-2006.12),“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主持

6、中國城市創建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評價指標研究(2004.4-2004.11),衛生部科研項目,主持

7、2010中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評價指標研究(2005.3-2007.03),衛生部科研項目,主持

8、小康社會健康素質指數的研究及浙江實證分析(2004.01-2005.12),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

9、浙江省下崗職工社區衛生服務健康保障的研究(2004.5-2005.4),浙江省衛生廳科研項目,主持

10、浙江省社區護士崗位培養方案與實施的研究(2003.5-2005.4),浙江省衛生廳科研項目,主持

11、浙江省社區衛生服務評價指標與評價模型研究(2002.5-2004.4),浙江省衛生廳科研項目,主持

六、人物成就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層次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重點資助對象)

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杭州市先進科技工作者

杭州市131人才第一層次

杭州市教育系統優秀教育工作者。

七、獲獎記錄

科研獎項


20072006年度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二等獎中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應用(獲獎)

20072006年度浙江省社科聯首屆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應用(獲獎)

20062005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論文三等獎論科學發展觀指導衛生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獲獎)

20052004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小康社會健康素質系列研究(獲獎)

20052004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獎SARS防制策略與學校公共衛生狀況調查研究(獲獎)

20042003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社區衛生服務評價體系的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獲獎)

20042003年度浙江省高??蒲谐晒泉勚袊鞘猩鐓^衛生服務評價系列研究(獲獎)

20032002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母乳喂養社會行為因素研究(獲獎)

八、個人作品

出版著作


1、《社區衛生服務理論與實踐》,主編,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2、《社區護理導論》,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3、《社會醫學》,主編,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8月

4、《衛生管理學》,主編,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

5、《公共衛生事件防制概論》,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6、《健康和諧之路》,專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7、《管理學基礎》,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2月

8、《衛生管理學教程》,編委,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1月

9、《社會醫學》,編委,科學出版社,2003年5月

10、《社會醫學》,編委,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1月

11、《醫院管理學》,編委,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3月

12、《社會醫學》,編委,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13、《社區健康和諧之路:重大疾病社區預防與控制適宜技術評價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年

14、《數字衛生示范應用》,科學出版社,2012年

發表論文

發表論文140余篇

1、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評價指標研究的方法與實踐,《現代社區衛生》,2002,18(1):68-70

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探索“寬口徑大基礎后分流”醫學教育模式,《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3:19-20

3、2005年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目標評價方案的初步研究,《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2,16(8):4-5

4、現代化的概念及其在衛生管理中的應用,《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2,22(3):7-10

5、衛生服務公平與效率的原則與實現途徑,《中國衛生經濟》,2002,5:34-35

6、社區衛生服務評價體系的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中國全科醫學》,2002,5(10):802-803

7、中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評價指標研究,《中國全科醫學》,2002,5(11):887-888

8、中國城市2005年社區衛生服務評價指標與操作方法研究,2002,5(12):973-975

9、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民健康素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03,(3):8

10、開展小康社會“健康素質指數”的研究及意義,《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7(5):1-3

11、SARS防制策略實證分析,《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7(6):3-5

12、從預防醫學到社會醫學談《社會醫學》課程建設,《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24(1):36-38

13、開展小康社會“健康素質指數”的研究及意義,《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7(5):1-3

14、SARS防制策略實證分析,《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7(6):3-5

15、學校SARS防制策略實證分析,《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7(6):5-7

16、社區衛生服務基本理論,《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9)

17、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與意義,《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0)

18、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1)

19、全球衛生戰略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4(2)

20、社會醫學課程研究及在醫學教育和學科建設中的作用,《浙江醫學教育》,2004,3(1):1-3

21、醫院吸收社會資本的可行性研究,《中國衛生經濟》,2004,23(3):60-62

22、論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地位與作用,《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4,24(11):7-9

23、從社區醫生到全科醫生,《中國全科醫學》,2004,7(5):291-292

24、社區衛生服務評價體系的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中國全科醫學》,2004,5(10):802-803

25、全科醫生的培養問題和重視社區護士培養問題,《中國全科醫學》,2004,7(11):773

26、國內外衛生服務的籌資方式,《中國全科醫學》,2004,7(19):1373-1374

27、浙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衛生資源狀況分析,《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4,24(12):15-16

28、二級醫院最佳出路在社區,《中國醫院院長》,2005,19:7

29、浙江省中小學校衛生狀況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5,26(7):545-546

30、國外社區衛生服務現狀與展望,《中國社區醫師》,2005,21(6):3-5

31、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及現狀分析(一),《中國社區醫師》,2005,21(3):5

32、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及現狀分析(二),《中國社區醫師》,2005,21(5):11

33、下崗職工家庭社區衛生服務健康保障模式的構建,《中國衛生經濟》,2005,24(5):52-54

34、下崗職工家庭社區衛生服務需求和利用狀況分析,《中國衛生經濟》,2005,24(3):43-45

35、下崗職工家庭健康狀況調查分析,《中國衛生經濟》,2005,24(1):47-50

36、下崗和在崗職工家庭健康公平的比較研究,《中國衛生經濟》,2005,24(4):12-14

37、論科學發展觀對衛生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價值,《衛生經濟研究》,2005,(8)

38、Lorenz曲線和Gini系數在社區衛生服務資源配置公平性評價中的應用,《中國衛生經濟》,2006,25(1):50-53

39、初級衛生保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衛生公平底線,《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6,20(1):1-3

40、下崗職工家庭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全科醫學》,2006,9(15):1298-1300

41、社區衛生服務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5(1):8-10

42、中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政策解讀與評價,《中國衛生人才》,2006(4):12-16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宋振遠,男,1970年6月出生,2000年7月畢業于美國阿肯色大學,營養生化專業博士,現為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特聘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人類營養研究所主任、美國肝病研究學會會員、美國營養學會會員、美國酒精中毒癥研究學會會員,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mericanJournalofPathology,Endocrinology,JournalofNutrition等SCI索引期刊審稿專家;長期從事ALD病因學研究,主持美國NIH基金2項,參加美國NIH基金3項。發表SCI文章50篇,其中第1作者及通訊作者23篇(其中被國際肝臟病學著名期刊Hepatology收錄3篇),國際會議特邀報告8次,在ALD發病機制研究領域造詣突出,有優秀的理論和科研指導能力。
  宋振遠副教授在國際上首次發現S-同型半胱氨酸增加TNF-α的肝毒性,該成果于2004年發表在國際肝臟病學著名期刊Hepatology[影響因子:11.560,被他人引用30次]。然后從組織學、信號轉導等多個角度展開研究,相應成果陸續發表在JLipidResearch、AmericanJournalofPathology、BiochemicalPharmacology、ClinicalandExperimentalResearch、BiochimBiophysActa、MolecularCellResearch等國際知名期刊。并在此基礎上又有重要創新性發現,證明酒精通過改變脂肪組織功能,抑制adiponectin生成,引發酒精性肝病,系統地豐富了ALD的病理生成機制。該成果于2008年發表在國際肝臟病學著名期刊Hepatology[Hepatology47:867-879,2008.影響因子:11.560].宋振遠副教授及其實驗組現正從肝細胞和脂肪細胞相互作用、甘油三酯和膽固醇代謝途徑調節等方面對ALD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深入研究。
論文代表作:
[1].WangZ,DouX,LiS,ZhangX,SunX,ZhouZ,SongZ*.Nrf2activation-inducedhepaticVLDLRoverexpressioninresponsetooxidativestresscontributestoalcoholicliverdiseaseinmice.Hepatology.2013Oct29.doi:10.1002/hep.26912.[Epubaheadofprint](IF=12.00)
[2].ZhenyuanSong,ZhanxiangZhou,IonDeaciuc,TheresaChen,andCraigJ.McClain.Homocysteine-inducedInhibitoryEffectsonAdiponectinProductioninAlcoholicLiverDisease.Hepatology.2008,47:867-79.
[3].SongZ,ZhouZ,UriarteS,WangL,KangYJ,ChenT,BarveS,McClainCJ.S-adenosylhomocysteinesensitizestoTNF-alphahepatotoxicityinmiceandlivercells:apossibleetiologicalfactorinalcoholicliverdisease.Hepatology.2004,40:989-997.
[4].LiS,LiJ,ShenC,ZhangX,SunS,ChoM,SunC,SongZ*.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protectshepatocytesagainstlipotoxicityviainducingautophagyindependentlyofNrf2activation.BiochimBiophysActa.2014,1841(1):22-33.
[5].ZhangX,WangZ,LiJ,GuD,LiS,ShenC,SongZ*.Increased4-hydroxynonenalformationcontributestoobesity-relatedlipolyticactivationinadipocytes.PLoSOne.2013,8(8):e70663.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尹華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F任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教研室主任、實驗室主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省屬高校重點實驗室—中藥標準化研究實驗室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分析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外用制劑產業與發展戰略協作組常務理事,浙江省科技廳評審專家,浙江省中醫藥科技咨詢與評審專家,國內訪問學者指導老師,黑龍江、福建等省自然科學基金審評專家、霍英東教育基金評審專家、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現代中藥制劑及其重點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團隊成員,國家中管局重點實驗室“骨痹實驗室”骨傷藥物研發分方向負責人,校級精品課程《中藥制劑分析》負責人。1986年7月畢業于浙江工業大學分析專業(本科/學士學位),畢業至今一直于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從事中藥分析教學和科研工作,其中1992.09—1993.07于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進修分析化學碩士生主干課程,2001.09—2003.06于浙江大學藥學院藥學碩士研修班結業。
長期從事中藥分析與質量評價、中藥藥效物質基礎、中藥藥代動力學研究及中藥新藥開發的研究,擅長應用LC-MS、GC-MS、HPLC、GC、UV、IR等分析方法和技術于中藥的現代研究。擔任中藥、藥學等專業本科、碩士、博士的中藥制劑分析(中藥分析)、藥物分析、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現代色譜分析等課程的主講工作,多次獲浙江中醫藥大學優秀授課教師和本科生畢業論文優秀指導老師。近年來主持省科技廳、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課題4項,省中藥現代化專項等廳局級課題7項,排名第二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7項,主持的科研經費約80萬元,中藥標準化研究實驗室建設經費244萬元,獲浙江省高??蒲谐晒泉?、省中醫藥科技創新二等獎、三等獎等3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在ActaChromatographica及《中國中藥雜志》、《藥物分析》、《中華中醫藥雜志》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擔任多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儀器分析》、《中藥分析學》、《儀器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學習指導與習題集》的主編和《分析化學》、《中藥制劑分析》、《中藥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的副主編。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1名,現指導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7名。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蔣學祿1986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學系。現任:教授、主任醫師,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婦科教研室主任,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婦科產主任。
曾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授課老師,連續5年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2011年被評選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012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分別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五屆婦科分會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婦科分會常委;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生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微創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多次參加國際婦產科學術交流會,2012年被選派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婦產科學習深造。中西醫并用,不斷開展新業務和提高技術水平,完成科研課題11項,獲科研成果(二、三等)獎6項,目前主持省級課題一項,參與省級課題3項和國家級課題1項,出版著作1部,參編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1部,發表論文20余篇。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名,在培養3名。
1986年開始從事婦產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品行端正,積極向上。認真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開展新業務和提高教學技能,注重臨床視頻和實踐教學,全心全意服務于病人和臨床教學工作。
多年致力于婦科惡性腫瘤臨床治療和研究,尤其是近10年來,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又是一個新課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患者因為子宮廣泛切除導致陰道明顯縮短而影響術后性生活質量,部分家庭因此而破裂,使患者在接受疾病折磨的同時又遭到生活上的打擊,為此,引起我深思和關注。經過充分思考和論證后我在全國率先設計并完成了“子宮廣泛切除后陰道成形提高患者術后性生活質量”的課題,獲市級科技成果二等獎;論文刊登于《現代婦產科進展》雜志,得到同行權威專家的認可,使該項技術在全國推廣。積極學習和運用中醫技術,西醫規范化治療婦科癌腫的同時輔以有效的中藥調理形成我院特色。及時把我們的臨床研究成果融入臨床帶教,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拓展他(她)們的學習思路。
1996年率先開展腹壁無切口的宮腔鏡及腹壁“鑰匙孔”大切口的腹腔鏡婦科微創技術,至今已完成手術萬余例,獲多項臨床應用科研成果獎。分別在上海市、新加坡、臺灣省、荷蘭、新西蘭等地參加國際內窺鏡學術交流會,使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解決疑難病例1000余例。其中治療了患有20個以上的多發性子宮肌瘤的很多患者,實現了她們迫切要求保留子宮的愿望。該項技術被浙江“相約健康”電視節目及多家報刊介紹,均得到觀眾好評和同行贊同。豐富的臨床手術視頻資料恰當的應用于理論課堂教學,使學生身臨手術現場,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教學方法。
近幾年“盆底學”已經成為一門分支學科興起和發展,盆腔器官脫垂的診斷和治療出現了跨時代的里程碑。本人與時俱進,積極學習和應用國際盆底修復新技術,自2005年6月至今,先后率先開展“P—IVS(陰道后穹窿骶棘韌帶懸吊術)”、“IVT—O(經閉孔尿道中段懸吊術)”、“PROLIFT”(全盆底器官脫垂懸吊術)等新技術。術后輔以中醫藥康復治療,使手術療效大大提高。盆底醫學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簡明扼要的補充到“子宮脫垂”(陰挺)章節,既縮短了教學與臨床應用之間的距離,又沒有離開教學大綱,使他(她)們學有所用。
2012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詹姆斯癌癥中心婦科腫瘤???rdquo;訪問學習。該院的機器人手術中心在世界排名第二,讓我感受到機器人手術時代已不再遙遠,機器人手術技術的臨床應用已作為課外教學。同時也學到了美國對實習醫生的培養方法,提高我們的帶教學水平。
開展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文字講解、授課視頻錄像和手術錄像進行整體結合,易學、易懂、易記。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自學興趣。
為了學生能得到婦科臨床技術培訓,特申請到浙江省財政廳高校實驗室建設經費100多萬,為婦科示教室添置了宮腔鏡、腹腔鏡、顯微鏡、分娩機轉模擬人等設施,明顯提高了教學效率。
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既可以展示我們的醫療和教學成果,又可以學到他人的先進經驗。我們分別于2004年、2005年、2006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舉辦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繼續教育學習班6次,與會學員受益匪淺。
共同學習,不斷提高,服務于病人。 個人簡介(畢業學校、社會兼職、科研獲獎與指導研究生情況等)
呂圭源教授畢業于復旦大學,現為藥物研究所所長、中央組織部掌握聯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歷任中藥系主任、藥學系主任。獲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層次重點培養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重點資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三級實驗室主任、國家科技部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現代中藥藥效評價研究中心主任、省重中之重中藥學中藥藥理學科帶頭人、省中藥治療高血壓及相關疾病藥理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省中藥藥效毒理學重點實驗室負責人。
1.社會兼職
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中藥藥理分會副主任委員、補益藥理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分會副會長、中藥藥理分會副秘書長、中藥給藥系統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成藥分會等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高等中藥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中藥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藥理學會副理事長(中藥藥理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保健食品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專家;《中草藥》雜志副主編、《中藥藥理與臨床》副主編,《中國中藥雜志》《中國現代應用藥學》等6本雜志、常務編委、編委。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SFDA新藥和保健食品審評專家、SFDA保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門委員會專家、教育部博碩士學位點評估專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獎審評專家;參加國家及省政府多部門項目咨詢與審評。
2.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國家支撐計劃、省重大攻關等課題30余項,立項經費3000萬元。近年國家級項目:①首烏苷抗脂肪肝臨床前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335萬元;②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降尿酸顆粒臨床前研究,339萬元,2014-2016;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野菊花抗高血壓組分配伍合理性及其機制研究,69萬元,2012-2016;④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鐵皮石斛大宗中藥材質量標準提高及其綜合利用研究,110萬;⑤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中藥抗高血壓復方藥理學研究級藥效學評價關鍵技術研究,750萬元;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性味結合歸經”溫涼藥性共同規律研究,280萬元;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平肝潛陽方與高血壓肝陽上亢證相應實驗研究,35萬元。
3.科研成果
主持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浙江省科技一等獎、省中醫藥一等獎、省高校一等獎等15項,主研獲獎20項。完成20個中藥新藥和國家保護品種的藥效、毒理及質量控制研究,主持開發中藥新產品16個,獲國家新藥證書1本、生產批文4個、藥物臨床批件3個、保健食品6個。申報國家專利19項(授權5項)。中藥抗高血壓藥理研究及產品開發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10余篇。
①主持“當歸提取物治療高血壓病作用機制和臨床研究”,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②主持“夏桑菊有效部位研究”,創立研制高效中藥新藥的新方法“部位-藥效法”,國內首次提出“最佳有效部位”,完成多個中藥新藥有效部位的篩選及臨床前的研究,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省中醫藥科技創新一等獎、省高??蒲谐晒坏泉?。③主持“血靈抗高血壓實驗和臨床研究”,屬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中醫藥科技創新一等獎。④主持“蛇膽及制劑質控方法”研究,解決了全國缺乏可靠的蛇膽及制劑質控方法這一難題,獲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
4.教學與研究生培養
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藥理學》及《降壓減脂中藥》等7部、副主編《中藥藥理學》2部。主編全國首部大型專著《中藥新產品開發學》,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優秀著作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培養出站博士后2名、畢業博士21名、碩士91名;在培博士生20名、碩士生19名。
5.對中藥現代化研究有獨特見解
認為中藥有多個特色和優勢,但需求突出的是本質特點和應用優勢,其本質特點是中藥多成分產生作用、多靶點發揮療效,其應用優勢是對某些疾病或疾病某個階段有優于化藥、生物藥的顯著療效;中藥研究必須具有應用價值,藥效研究應做到可靠,即可重復、且證明強度有臨床應用價值;在此基礎上盡力應用現代技術,開展深入系統的基礎研究,進一步促進產品研發、應用,并走向國際。
浙江中醫藥大學

添加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中醫藥大學報錄比、浙江中醫藥大學考研群、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浙江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浙江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浙江中醫藥大學排名、浙江中醫藥大學保研、浙江中醫藥大學公眾號、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