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7:1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安徽中醫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安徽中醫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俞紅五 申國明 許浩 王望九 楊任民 韓詠竹 胡紀源 王訓 胡文彬 孫奎 王穎 曾永蕾 李佩芳 李學軍 肖偉 儲浩然 劉德春 張聞東 曹奕 劉廣霞 董赟 李飛 蔡圣朝 龔維義 胡業彬 程曉昱 姚淮芳 陳曉雯 劉懷珍 王勝 張國梁 江停戰 王翼洲 呂勇 劉家生 秦黎虹 丁碧云 王億平 胡順金 張念志 戴小華 吳云虎 劉鋼 鄭日新 鮑遠程 蔡永亮 張波 謝道俊 舒儀瓊 于慶生 劉安平 王峰 周章武 方朝暉 李偉莉 李大劍 劉春麗 王建民 張虹亞 劉濤峰 施衛兵 丁鍔 曹恩澤 尚莉麗 楊駿 周宜軒 張福忠 梁文珍 柏俊 程旺興 張彩云 方方 高向東 胡惠平 黃麗丹 闞家義 李成網 李傳潤 李端 李家明 劉勁松 劉吉開 汪長中 張玲 王剛 張文 周雙生 周建理 姚文兵 何黎琴 朱滿洲 尹登科 楊曄 張善堂 朱光宇 李筱青 李穎 劉圣 魯傳華 孫備 陶春蕾 汪電雷 汪永忠 陳衛東 馮漢林 高家榮 桂雙英 何廣衛 鞠建明 李玲 李曉祥 呂凌 時維靜 唐麗琴 王曉華 徐國兵 許釩 楊士友 張秋菊 張亞中 張毅 孟楣 劉守金 李慶林 李立華 黃璐琦 胡容峰 高杉 高建 吳德玲 陳師農 崔穎 沈德凱 沈曉明 宋小鴿 汪克明 李夢 李凈 王鍵 吳元潔 陳業農 胡建鵬 姚實林 劉蘭林 黃金玲 儲全根 陸翔 牛淑平 方向明 章健 張紅梅 周雪梅 董昌武 王宗殿 陳雪功 池建淮 朱晶晶 余世春 俞年軍 楊俊 謝曉梅 王舉濤 夏倫祝 朱曉新 范魯雁 張村 游云 楊濱 吳虹 王桐生 王寧 汪寧 田軍 譚余慶 隋峰 彭代銀 龍全江 連曉媛 李鐵軍 李慧 金傳山 戴敏 陳光亮 蔡圣榮 王元勛 許冠蓀 龍子江 程惠娟 方成武 王成永 王卓 徐維平 胡玲 周美啟 楊帆 張慶萍 唐照亮 唐巍 姚玉芳


姓名:姚玉芳
性別:女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

姚玉芳,女,教授。針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中醫學院門診部(國醫堂)注冊執業醫師,全國中醫類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命審題專家,安徽中醫學院針灸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1982年畢業于安徽中醫學院中醫系。1986年在全國教師進修班攻讀針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成績優秀。1982年起,在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從事針灸臨床與教學工作達10年之久。1991年調任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專任針灸教學、科研工作,同時在安徽中醫學院門診部兼任中醫臨床診療工作至今。具有較高的學術與教學水平和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
主講課程為《針灸學》、《針灸醫籍選讀》、《古代針灸文獻研究》。兼授課程為《醫學心理學》。主持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耳針對NIDDM患者糖代謝影響的臨床研究”、主持校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耳針、中藥治療痤瘡的臨床研究”等;主持/參加教學研究項目“不同專業《針灸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高校思政課程改革與系列教材建設”,分別獲得校級、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參加省級、院級科研項目5項。參編《醫學心理學》、《中外譽稱大辭典》、《醫學倫理學》等著作6部,在《中國針灸》、《針刺研究》、《中醫雜志》等發表論文30余篇。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唐巍
性別:女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中醫藥和針灸防治與康復

唐巍,女,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副院長。安徽中醫學院“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中國針灸學會安徽針灸分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針灸康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事中醫學、針灸學、康復醫學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十余年。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康復評定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副主編,國際高等中醫院校(中英文版)系列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副主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中醫針灸內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編委。先后承擔了針灸推拿學、中醫骨傷科學、康復治療學等專業(或方向)本科生的《針灸學》、《康復醫學》、《康復醫學概論》、《康復評定學》、《康復療法學》、《臨床康復學》、《人體運動學》、《醫學專業英語》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以及針灸推拿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效果優秀,曾獲學院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以及“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等稱號。
研究方向明確,潛心于腦血管疾病中醫藥和針灸防治與康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級、廳局級科研、教研基金項目17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安徽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科研資助計劃1項,主持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1項,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呂亞芳博士研究生科研資助基金項目1項。主持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高等學校省級優秀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安徽省級科研成果2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熟練運用中藥、針灸和康復療法治療神經、消化、呼吸,運動系統等病癥及部分婦、兒科病癥。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唐照亮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研究員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 針灸調整、艾灸療法作用機理、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

唐照亮,中共黨員,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室主任,安徽省針灸學重點學科帶頭人之一,安徽省灸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73年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醫學系,一直從事針灸原理、經絡實質和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針灸調整、艾灸療法作用機理、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
教學課程:1996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擔任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部分教學課程:生理學、電生理學、實驗動物方法學、循證醫學、康復醫學。
研究經歷與成果:高校從事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工作認真負責,有良好的科學職業道德。先后主持或承擔國家與部省級課題二十八項,取得十二項研究成果,八項獲獎,均為1-2名主要完成人。在國內外學說刊物上發表論文112篇,出版學說專著三部,其中一部為英文版:Alternative Treatments for HIV Infection (艾滋病感染的替代治療),由美國紐約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在針灸調整作用方面有專長、尤其在灸療作用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成績,在國內外針灸界有一定影響。
主要研究工作:近五年來連續主持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艾灸抗炎免疫作用機理的研究”和“艾灸活血化瘀作用機理的研究”課題。另外還主持了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針灸學重點學科課題等。先后開展具有開拓和創新性的灸法基礎理論研究。
研究方法與水平:依據中醫理論,應用現代醫學和中西醫結合實驗方法,從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和整體—器官—細胞—分子水平,多學科、多層次研究針灸作用機理,繼承和發展傳統灸法,積極鉆研,勇于創新。有關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發表了相關系列研究論文多篇,為國內同行專家所肯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艾灸抗炎免疫作用機理的研究”獲2002年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學術思想:在多年工作的基礎上,提出艾灸的抗炎免疫(扶正祛邪)和改善循環與代謝(活血化瘀)等作用,是灸療防病治病的作用基礎,形成了主攻研究方向,進行系統研究攻關,該研究現已成為我省針灸學重點學科研究方向和特色之一。
學術交流:主持召開過三屆全國灸法學術大會,推動灸法的應用與研究、促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多次應邀在國內外針灸學術會議作專題報告,第一至第五屆世界針灸大會連續受到邀請參加,曾赴美國、法國、阿根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進行學術交流,擴大我院針灸研究在國內外的影響與學說地位。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張慶萍
性別:女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針刺對腦病作用機理研究。

張慶萍:教授,女,現年47歲,江蘇省揚州市人。1982年畢業于安徽中醫學院中醫系,同年獲學士學位。畢業后一直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及教學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教學和臨床經驗。現任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針推臨床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耳穴診治委員會理事。主要擔任本科生及碩士生的《針灸學》、《針灸治療學》課程,以及本科生的《循證醫學》課程。曾先后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30余篇,論著4本。參與全國高等中醫院校教材編寫。分別承擔和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教育廳、衛生廳自然科學科研項目多項。1992年、2002年曾二次應邀出訪前南斯拉夫、法國、意大利等國并指導當地的針灸教學及臨床工作。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楊帆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6年10月
職稱:副研究員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針刺對腦病作用機理研究。

楊帆 男,1966年10月出生,1994年畢業于長春中醫學院,醫學碩士, 副研究員,針刺機理研究室主任,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針刺對腦病作用機理研究。目前在研課題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及安徽省重點科研項目:針刺調節鈣緊張態對癲癇繼發神經元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課題:去風定癇針刺法對實驗性癲癇大鼠海馬結構內NO—cGMP通路的作用研究;安徽省教委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電針對癲癇大鼠海馬內NO—cGMP—Ca2+信息通路作用研究;同時主持安徽省重點科研應用項目:小兒腹瀉磁藥臍療帶的應用研究。發表論文16篇,參與編寫專著1部。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牛淑平
性別:女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①中醫文獻;②新安醫學。

牛淑平,女,現為針灸骨傷臨床學院教授、針推文獻教研室主任、中醫文獻碩士點導師。1982年12月安徽中醫學院中醫醫療專業本科畢業,1988年7月安徽中醫學院中醫文獻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畢業.2007年為北京大學國內訪問學者。
主講《黃帝內經》及針灸文獻相關課目。有多年從事教學及臨床醫療工作的經歷。
主要研究方向:①中醫文獻;②新安醫學。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周美啟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3年7月
職稱:教授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

周美啟,男,1963年7月出生,漢族。醫學博士,安徽中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科研處副處長、學報編輯部主任,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安徽省衛生廳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中國針灸學會實驗針灸分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曾先后擔任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針灸系實驗針灸學教研室副主任和中國援薩摩亞醫療組組長等職務。長期從事教學、科研、臨床工作,主講《實驗針灸學》、《針灸學》和《醫學英語》等課程,以編委身份參與新世紀中醫藥規劃教材《實驗針灸學》的編寫。主要研究方向為經脈-臟腑相關的理論及臨床應用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1項,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以主要參加者身份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技術研究專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穴典》臨床研究專項基金資助項目、安徽省二00五年度科技重點科研項目各1項、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項。曾主持或參加國家、攀登計劃經絡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九五”國家攀登計劃經絡研究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部重大基礎前期研究專項、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等課題各1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36篇,專著3部。獲省級科技成果2項,校級和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安徽省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各1項,以及薩摩亞衛生部個人和集體榮譽證書。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胡玲
性別: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研究方向:腧穴主治規律及作用機理研究

胡玲,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院長,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安徽省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學科帶頭人,安徽高校重點實驗室針灸基礎與技術實驗室主任,國家三級實驗室——神經生物學(針灸)實驗室主任。安徽省模范教師。安徽省陳香梅教育獎獲得者。受聘擔任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循證針灸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針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針灸學會文獻委員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經絡分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刺灸分會常務理事;國家中管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國家核心期刊《針刺研究》、《中國針灸》編委,《安徽中醫學院學報》編委等。
從事針灸教學、臨床與科研近30年。治學嚴謹,學驗俱豐。主講《經絡腧穴學》、《針灸學》等課程。重視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其主持的教改項目“針推專業外向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研究”獲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為省級精品課程《經絡腧穴學》課程負責人。編寫并出版學術專著近十部,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擔任全國精編教材《經絡腧穴學》主編,“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絡腧穴學》副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絡腧穴學》副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針灸學》副主編等。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多項科研課題。獲安徽省科技成果4項。目前在研項目有國家973項目子課題“穴位效應規律研究”、“艾灸的溫通效應規律及其原理研究”,以及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基于網絡平臺的個性化針灸裝置研究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腧穴主治規律及作用機理研究,培養國內外碩士研究生近20人。臨床上擅長針藥結合治療婦科疾病和內科雜癥,如月經不調、圍絕經期綜合征、胃痛、便秘等,對針灸治療肥胖癥、頸椎病、亞健康狀態也有研究。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徐維平 ,男,1964年3月出生,博士,主任藥師;致公黨黨員,安徽省立醫院工作;中醫學院藥劑學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藥理、藥劑(藥物納米制劑)、藥物分析等。

1.主要社會兼職情況
1)中國生物工程協會委員;
2)安徽省循證醫學學會秘書長;
3)安徽省康復醫學會藥物與保健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4)《中華老年醫學雜志》通訊編委;
5)《中國藥業》編委;
6)安徽醫科大學藥理碩士生導師;
7)安徽省藥學會藥分專業委員會委員;
8)安徽省第一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2.近5年來主持科研、教學項目情況
1)主持并完成了安徽省科委課題“抗真菌眼藥水的研究”項目(編號931034-35);
2)主持完成安徽省教育廳2005年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泊苷在大鼠體內的組織分布”(項目編號為:2005KJ253);
3)目前主持在研安徽省二○○七年度重點科研計劃項目“黃精皂甙有效組分(Z010)治療抑郁癥臨床前研究”(項目編號:07020303065);
4)2007年獲得安徽省學科帶頭人經費資助;
5)2008年獲得安徽省人才開發基金項目的全額資助;
6)參與完成安徽省科委“九五”科技攻關課題(編號委9613010-3);參與完成安徽省科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內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腸外支持治療中的變化規律及其與免疫功能關系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010130025)的研究工作; 參與安徽省2006年科技攻關項目“氨基酸支持治療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為:06013126B;參與在研衛生廳2005年重點課題“褪黑素在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中的應用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參與在研課題200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課題:抑癌基因啟動子甲基化在胃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其臨床意義( 批準文號30672383 )。

3.近年來發表有代表性學術論文、專著或教材(限5篇)
發表第一作者論文十多篇,署名論文八十多篇。
第一作者:
1)Wei-Ping Xu,Le-Cheng Zhang,Jian-Ping Li,Yang Lu,Hui-Hui Li,Yi-Ni Ma,Wei-Di Wang,Shu-Hong Yu.Facile synthesis of silver@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enhance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1,21,4593–4597(IF=4.802)
2)徐維平,王偉迪,徐婷娟,魏偉,孫志剛,胡世蓮,嚴光.外源性褪黑素對腫瘤輔助治療效果的Meta分析.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6):681-686
3)徐維平,祝凌麗,魏偉,徐婷娟.黃精總皂苷對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1):59-61
4)徐維平,胡世蓮,王衛東,胡冰,張琦,王華,魏偉.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褪黑素的變化及其與化療的關系.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6,25(8):588-590
爾的含量.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5,8(3):211-212
5)徐維平,姜玲,蔣磊,魏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三七片中人參皂苷R_(g1)含量.中國醫業,2005,14(10):35-36
通訊作者:
1)王偉迪,徐維平,魏偉,路景濤,王杰,周冉,黃鶯,魏浩潔.褪黑素與酵母硒聯合應用對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中國新藥雜志,2011,20(14):1334-1340
2)王偉迪,徐維平,魏偉,路景濤,周冉,黃鶯,魏浩潔.褪黑素與硒聯合用藥對S180肉瘤細胞的作用及其部分機制,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1.46(9):917-922
3)馬旖旎,徐維平,于小麗,汪菲,楊金敏.納米氧化鋅的制備及其性能應用研究進展.中國藥業,2011,20 (1):1-3
4)于小麗,徐維平,馬旖旎,王艷萍,張麗.納米技術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安徽醫藥,2011,25 (5):542-543
5)周冉,徐維平,王莉,徐婷娟,胡世蓮,嚴光,魏偉,李幼平.米氮平與氟西汀治療成人抑郁癥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10(2):196-202

4.近年來獲廳級以上獎勵情況
獲獎情況:
1)獲得2006年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內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腸外支持治療中的變化規律及其與免疫功能關系”(編號:2006-2-R2);
2)省級成果證書二項: 安徽省科委“十五”攻關項目“內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腸外支持治療中的變化規律及其與免疫功能關系的研究” 獲省級成果證書(編號:06-075-02);安徽省科委“95”攻關項目“腸必清腸溶顆粒劑的實驗研究” 獲省級成果證書(編號:00-418-10)。
獲得省級成果六項:
1)安徽省科委“95”攻關項目“腸必清腸溶顆粒劑的實驗研究” 獲省級成果證書(編號:00-418-10);
2)安徽省科委“十五”攻關項目“內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腸外支持治療中的變化規律及其與免疫功能關系的研究” 獲省級成果證書(編號:06-075-02);
3)氨基酸支持治療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應用研究(編號:08-256-02);
4)黃精皂甙有效組分(Z010)治療抑郁癥臨床前研究(編號:10-498-01);
5)竇性心律震蕩的臨床應用評價(編號:10-508-03);
6)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和干預措施研究(編號:10-576-03)。

5.指導研究生情況
培養研究生26名,其中畢業9名。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王卓 ,男,副主任藥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一、個人簡歷
王卓,男,1971年3月出生,甘肅蘭州人,中共黨員,漢族。1992年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本科畢業,1997年獲得藥物分析專業碩士學位,2006年獲藥理學博士學位。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副主任藥師,臨床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全軍臨床藥學中心(長海醫院)臨床藥師培訓部負責人,衛生部臨床藥師及師資培訓基地-上海長海醫院培訓帶教教員,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上海長海醫院機構秘書,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藥學會醫院藥學專委會臨床藥學學組成員,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臨床藥學學組成員,全軍藥學專業委員會臨床藥理專業分委會委員。第二、三屆解放軍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專家委員會委員,《世界臨床藥物》雜志編委,Am J Pharm Educ審稿人。

二、教學科研情況
十余年來,圍繞臨床藥學參加本科生、研究生理論授課,組織實施藥學本科生臨床見習、畢業實習及病例討論教學,每年參加多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授課,協助帶教碩士研究生7名,研究生人才基金班學員2名。曾擔任本科生導師指導軍醫專業本科生。常年組織和實施臨床藥師在職培訓教學,多次被評為院、校教學先進個人;2007年被評為校A級優秀教員,成為本科室第一個A級優秀教員;曾獲得校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第3作者),現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學校教學改革重點項目1項,負責和參加醫院重點項目各1項,參編教材2部。2009年被評為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試點工作十佳優秀帶教老師。
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上海市衛生局局級課題3項和校內課題2項。作為主要骨干成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專項2個。曾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3完成人)、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第4完成人),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第1完成人)。作為中國臨床藥師代表參加第五屆及第七屆亞太臨床藥學大會并作專題報告,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報告。

負責的在研項目
1.西咪替丁預防化療性靜脈炎的非H2受體途徑及其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5萬元,2010.1-2012.12 ,第1負責人
2.微粉化雙黃樸靜脈輸液貼片制備及其預防輸液性靜脈炎的作用.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藥科研基金課題,3萬元,2010.9-2012.9,第1負責人
3.藥學生臨床藥學病例教學模式研究及教學病例庫建設.第二軍醫大學教學研究與改革立項項目重點項目,3萬元,2009.9-2011.9,第1負責人
4.區域性臨床藥師非脫產在職培訓的設計與實施.長海醫院教學改革基金重點項目,3萬元,2010.1-2011.12,第1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
1.臨床合理用藥研究
2.臨床藥代動力學及個體化給藥
3.新藥I期臨床研究

三、論著情況
近年來已在科技核心期刊發表文章80余篇,主編學術著作2部,參編10余部。
1.2011主管藥師職稱考試強化訓練習題集,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0(主編)
2.胡晉紅主編.醫院藥學(第3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0(參編)
3.質控圖分析及其在環孢素治療藥物監測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藥物,2009,30(10):612-614(通訊作者)

電話:13818390863
Email:wangzhuo088@yahoo.cn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安徽中醫藥大學

添加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安徽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安徽中醫藥大學排名、安徽中醫藥大學保研、安徽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