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5: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深圳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深圳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深圳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深圳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深圳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深圳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深圳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深圳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深圳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葉繼倫 羅躍嘉 溫文 王慧芳 李泉水 雷益 劉恩讓 田耕 徐曉光 李鳳亮 李曉鳳 劉華云 張子理 鄧旭光 曹田梅 劉立昌 王顯春 杜端明 王玉龍 陳洪滔 何永成 陳光福 杜新 卓家才 王健 趙統兵 司馬晶 范錕铻 鄭蒼尚 陳向東 苗北平 張世權 劉安慶 王大平 何勁松 朱平 李成繼


  李成繼
  職稱: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專家特長
  擅長肺、食管、縱隔、胸膜病變等胸腔鏡下微創手術;先后完成了氣管腫瘤切除,肺癌的隆突成形、袖狀切除術,食管癌頸、胸、腹三切口根治術,賁門癌全胃切除結腸空腸替代消化道重建術等大型高難度手術;胸腺疾患合并重癥肌無力治療國內領先。

  詳細介紹
  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臨床腫瘤學碩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胸外科及臨床腫瘤學專家張汝剛教授。現為國際肺癌研究會會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專委會常委,廣東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委會委員,廣東省循證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循證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心胸外科學會委員,深圳市心胸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醫學會常務理事,深圳市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微創外科學會心胸學組委員,深圳市微創外科學會委員、胸外組副組長,廣東省及深圳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中華醫學研究雜志》常務編委。曾先后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科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學習。

  從事胸外科工作二十余年,對肺癌的手術及綜合治療有較深的研究,在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與國際接軌、其診治理念與國際近乎同步;在國內率先實施、推廣循證醫學的臨床醫學模式,強調將國內外前沿的、客觀的科學證據與病人的具體情況相結合,達到“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診治模式。該模式同國際前沿的腫瘤分子分期理念吻合,能夠較精確的判斷預后,指導早期肺癌術后是否需要輔助治療,對中晚期肺癌可根據化療藥物敏感性的檢測結果,在規范化的原則下,選擇敏感的化療藥物進行治療,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個體化治療。先后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十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項,市級科技進步獎二項,現進行科研三項,參與國家863項目一項,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其中“影響肺癌外科治療預后因素的研究”被中國抗癌協會評為肺癌研究優秀論文;“新的肺癌國際分期與預后”被肺癌專業委員會推薦為十篇值得一讀的肺癌研究優秀論文,在其網站上公布;“非小細胞肺癌的循證個性化治療”,被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收錄入肺癌信息網,并被中國癌癥信息庫網上轉載,做為肺癌治療的典范。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朱平
  職稱: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專家特長
  擅長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及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對復雜危重胸部創傷的處理具有豐富臨床經驗,擅長縱隔腫瘤、肺部腫瘤以及食道疾病的外科治療。

  詳細介紹
  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專科學會會員 全軍衛生技術資格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 歷任廣州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長期從事心胸外科臨床工作,具有胸心外科常見疾病疑難雜癥的診斷治療水平及會診能力,擅長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及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對復雜危重胸部創傷的處理具有豐富臨床經驗,擅長縱隔腫瘤、肺部腫瘤以及食道疾病的外科治療。在國內外醫學刊物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參加編寫《現代心血管病學》和《重癥心腦血管病治療學》專著兩部,獲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2項 。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何勁松
  職稱:醫學博士后,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專家特長
  專業特長為乳腺癌篩查、乳腺癌及甲狀腺癌的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尤擅長乳腺腫瘤Mammotom微創手術和甲狀腺腫瘤手術,對乳腺癌保乳手術和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有較深造詣,在國內首次開展“自體肋軟骨支架乳頭再造術”;

  詳細介紹
  1992年7月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原湖南醫科大學),獲學士學位。1999年7月畢業于中南大學附屬湘雅醫院,獲碩士學位。2003年7月畢業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博士學位。2003年7月-2005年7月在中山大學從事兩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深圳市首批“中-德醫療學術交流基金選拔交流學者”。2009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亞洲最大型醫療機構臺灣長庚大學長庚紀念醫院學習“乳房腫瘤整形技術”(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術),并從事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篩查和基因診斷研究。2009年8月協助從臺灣引進并在國內率先開展世界先進的“乳腺癌個案管理模式”。2010年12月受邀赴美國進行學術交流,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癌癥中心建立了學術合作平臺。現為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科秘書,廣東省醫學會乳腺病學分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長,“深-莞-惠”乳癌學術聯盟秘書長。《嶺南現代臨床外科雜志》、《中華臨床醫師雜志》等雜志編委。專業特長為乳腺癌篩查、乳腺癌及甲狀腺癌的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尤擅長乳腺腫瘤Mammotom微創手術和甲狀腺腫瘤手術,對乳腺癌保乳手術和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有較深造詣,在國內首次開展“自體肋軟骨支架乳頭再造術”;近年來主要研究領域是乳腺癌分子分型、乳腺癌侵襲轉移的信號轉導、基因調控、蛋白質組學和乳腺癌靶向治療。編寫和編譯《簡明甲狀腺乳腺外科手術圖譜》、《乳腺癌》等專著五部,在SCI期刊和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六十余篇;主持和參加國家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十六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四項。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四下午2:00-5:00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王大平
  職稱: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際ISAKOS會員,衛生部骨關節鏡深圳培訓基地主任

  專家特長
  擅長各種復雜的膝關節韌帶損傷的診斷與治療在前交叉韌帶斷裂后交叉韌帶斷裂、前后交叉韌帶的關節鏡下重建、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及SLAP損傷的診斷和關節鏡下治療方面尤有特長

  詳細介紹
  現任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深圳市重點醫學專科——創傷骨科學科帶頭人,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數字醫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基礎學組委員,中國解剖學會臨床解剖學分會專業委員會,廣東省創傷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常委,深圳市醫學會創傷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深圳市醫學會手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司法和勞動鑒定委員會委員。擔任《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副主編,《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常務編委,《中華創傷骨科雜志》、《中國現代醫學雜志》等雜志編委。

  湖南醫科大學骨科學碩士、博士畢業,1985年8月至1997年6月 于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工作,先后任職:骨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病區主任,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創傷骨科研究室副主任,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客座副研究員,湖南醫科大學青年科協常委,湖南省科技進步獎特邀評審員,湖南省修復重建外科學會秘書。1994年至1995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霍普醫院骨關節科工作。1999年12至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先后任職:骨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教授、主任醫師,創傷外科副主任、骨科主任、創傷骨科學科帶頭人,衛生部骨關節鏡深圳培訓基地主任。

  從事骨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近20年,曾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霍普醫院骨科留學。于2006年10月領導籌備并成立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多次親自赴香港、美國研修骨關節鏡技術,學習和掌握了發展前沿的關節鏡導師治療最新技術和理念并在實踐中創新改進,每年主持和參與關節鏡手術達200余臺,在運動醫學臨床、基礎工作和理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尤其擅長各種復雜的膝關節韌帶損傷的診斷與治療在前交叉韌帶斷裂后交叉韌帶斷裂、前后交叉韌帶的關節鏡下重建、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及SLAP損傷的診斷和關節鏡下治療方面尤有特長,多次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并大會發言,取得良好的學術界反響。

  王大平教授治學嚴謹,每年親自主持和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在運動醫學、創傷骨科和骨組織工程領域內的多個方面學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主編和參編的著作有《現代運動醫學叢書》、《現代骨移植學》、《臨床骨科新理論和新技術》、《實用骨質疏松學》、《簡明臨床技能圖解》、《門診外科學》、《現代創傷外科學》、《實用創傷骨科學及新進展》、《臨床醫學多選題》、《中國農村醫生全書》等,發表論文60余篇。獲省科委、衛生廳及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獲國家專利權4項。發表SCI、國家級學術論文60余篇。曾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市級科技進步獎1項,獲國家專利權4項。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劉安慶
  職稱:醫學博士,碩士導師,教授/主任醫師

  專家特長
  擅長四肢及脊柱創傷的各種治療以及先天性髖脫位系列治療,特別是在腓骨帶血管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及青壯年股骨頸骨折,髖、膝、肩關節置換方面有獨到之處。

  詳細介紹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關節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關節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工作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中華關節外科治療學雜志特邀編委,中華外科治療學雜志編委。

  1983年本科畢業于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后留校工作20余年,2002年8月調往深圳。曾任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陜西省骨科學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外固定學組委員,陜西省小兒外科學會委員,2001年-2002年在臺北榮民總醫院進修,曾發表論文80多篇,編寫書籍5冊,先后獲科研基金40多萬,省部級科研成果5項,國家專利1項,培養碩士研究生11名。

  在金屬材料骨科的應用,骨科生物力學研究,四肢及脊柱創傷的各種治療以及先天性髖脫位系列治療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特別是在腓骨帶血管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及青壯年股骨頸骨折,髖、膝、肩關節置換方面有獨到之處。

  網址:(深圳骨科網)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張世權
  職稱: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骨病骨腫瘤學科帶頭人

  專家特長
  對骨與關節創傷、骨腫瘤、骨病的診斷治療有豐富經驗,尤擅長于疑難/惡性骨與軟組織腫瘤早期鑒別診斷與保肢手術治療。

  詳細介紹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中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骨與軟組織腫瘤學組委員,廣東省骨科學會骨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深圳市抗癌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骨與軟組織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深圳市醫學會創傷骨科學會委員,深圳市醫學會腫瘤學會委員,深圳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兼教研組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骨病骨腫瘤學科帶頭人。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及骨科學碩士畢業,從事骨科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26年。

  對骨與關節創傷、骨病、骨腫瘤的診斷治療有豐富經驗,尤擅長于疑難、惡性骨腫瘤與軟組織腫瘤早期鑒別診斷與保肢手術治療。在深圳地區率先開展了骨腫瘤微創穿刺活檢術、骨肉瘤規范化大劑量化療和動脈灌注化療、骨肉瘤與軟組織肉瘤綜合保肢術、同種異體半關節移植術、異體肩胛骨移植術、人工肩胛骨全肩關節置換術、人工全肘關節置換術、組配式人工半骨盆置換術、骨囊腫經皮穿刺自體骨髓異體骨粉移植微創手術等10余項骨腫瘤骨病診治新技術,與放射科、病理科合作在深圳市率先倡導成立了骨腫瘤“三結合”會診專家組,其疑難骨病骨腫瘤術前確診率、骨與軟組織肉瘤的保肢率及生存率均達國內先進水平,年診治骨腫瘤病例數居深圳市之首、廣東省前列。主持省、市級科研課題5項,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40余篇,主編《骨與軟組織腫瘤學》專著1部,參編醫學專著4部。

  專家門診:每周四上午

  特需門診:每周四下午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苗北平
  職稱: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專家特長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頭頸腫瘤的診斷及治療;鼻內鏡外科及其延伸等。

  詳細介紹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科技評審專家組成員,廣東省耳鼻咽喉學會中青年分會委員。深圳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眼教研室教學秘書。于2007年獲GB Ong基金資助赴香港大學瑪麗醫院頭頸外科學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對于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多發病有獨到的見解。主持課題5項(結題4項,1項在研),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課題多項。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包括美國核心期刊發表SCI論文及中文核心期刊等。參加國際國內會議多次。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陳向東
  職稱: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

  專家特長
  對于耳、鼻、咽、喉疾病的診斷治療有長期臨床經驗,專業特長為耳部疾病診療、鼻內窺鏡、鼻咽癌診療等

  詳細介紹
  深圳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美國Tulane 大學醫學院博士后。

  在內地“211工程”院校附屬醫院從事耳鼻咽喉專業臨床、教學、科研26年,曾擔任內地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委員、省抗癌協會耳鼻咽喉分會副主任委員、省醫學會激光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光學會激光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耳鼻咽喉研究會會員(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Otolaryngology,ARO)、省醫學會高等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省基本醫療保險專家組成員、省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省藥監局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等,被評為“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和“省骨干教師”。現為深圳市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4部,獲省級和廳級科技進步獎各一項。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鄭蒼尚
  職稱:學科帶頭人,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專家特長
  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工作近30年。在口腔頜面部腫瘤切除后組織器官缺損的再造與修復、唇腭裂手術治療、頜面部整形美容、頜面部創傷的救治以及牙種植技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詳細介紹
  中華口腔醫學會唇腭裂學組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脈管性疾病學組委員,廣東省口腔醫學會理事,廣東省頜面外科學會常委,深圳市口腔醫學會副主任委員,擔任中國顱頜面外科雜志、口腔醫學研究、上海口腔醫學和廣東牙病防治雜志編委,華西口腔醫學雜志特約審稿專家。

  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口腔醫學專業,曾先后在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上海交大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衛生部口腔種植中心學習口腔醫療、整形、美容和牙種植技術。也曾先后前往德國TUBINGEN大學和臺灣長庚醫院學習交流,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工作近30年。在口腔頜面部腫瘤切除后組織器官缺損的再造與修復、唇腭裂手術治療、頜面部整形美容、頜面部創傷的救治以及牙種植技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已在國家及省部級以上專業刊物發表50余篇臨床科研論文,已完成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

  深圳市首批名醫,深圳市十佳醫師,也曾獲得過廈門市名醫稱號和廈門市林巧雅精神獎和廈門市三德興行醫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范錕铻
  職稱: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科副主任,學科帶頭人

  專家特長
  擅長利用美學觀點修復嚴重燒傷畸形和燒傷瘢痕畸形及功能障礙。對面部美容、吸脂、隆胸等有特別研究。

  詳細介紹
  國際燒傷學會(ISBI)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燒傷分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分會常委,廣東省創面處理學會委員,廣東省顯微外科學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美容分會委員,《中華燒傷外科雜志》通訊編委。
  畢業于江西醫學院,從事燒傷整形專業25年,行醫風格穩重,基本功扎實、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擅長利用美學觀點修復嚴重燒傷畸形和燒傷瘢痕畸形及功能障礙。對面部美容、吸脂、隆胸等有特別研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余篇,《吸入性損傷》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電損傷基礎研究領域中其成果被評為國際先進水平。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深圳大學

添加深圳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深圳大學考研分數線、深圳大學報錄比、深圳大學考研群、深圳大學學姐微信、深圳大學考研真題、深圳大學專業目錄、深圳大學排名、深圳大學保研、深圳大學公眾號、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深圳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深圳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