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的介紹

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的介紹 正文

 廣東工業大學由原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學院(東院)于1995年6月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已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2015年整體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輕工化工學院是廣東工業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1958年創辦化工本科專業,1986年精細化工成為我校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1993年化學工程與技術被列為廣東省重點學科,2003年獲得應用化學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獲得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授權點。學院自1958年創辦以來,一直遵循學校“與廣東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發展做貢獻”的辦學理念,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為人才培養,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服務。
 學院現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系、應用化學系、食品科學工程系、能源化學工程系、基礎教學中心、實驗中心及學院辦公室。現有教職工158人,其中專職教師123人,教授29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10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比89%,具有海(境)外經歷背景占比65%,在站博士后18人。目前,在校學生2031人,其中,本科生1958人,碩士研究生390人,博士研究生43人。學院現有國家“杰青”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1人、珠江講座教授2名、廣東省杰青3名、青年珠江學者3人、廣東省領軍人才團隊2個、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2人、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人、聘任外籍院士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師2人。學院成立了15個科研實驗室,形成了催化新材料及其應用、石油化工下游高附加值綠色化學品清潔生產、精細化工與功能高分子材料、藥品食品生產技術及安全控制、生物資源深加工與利用等具有優勢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學院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教授評審權。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應用化學、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工業催化、生物化工5個二級學科)、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應用化學、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工業催化與生物化工5個二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我校進入廣東省第三期“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序列的四個學科之一,被列入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同時被列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學科。學院現有國家級本科工程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8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個,廣州市重點實驗室1個。學院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超1億元,教學和科研實驗室面積1.2萬平方米。
 學院立足廣東、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科學研究與企業生產緊密聯合,積極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科研成果廣泛地在企業應用。在珠三角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近五年來,學院共承擔科研項目54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0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到校經費超過1.1億元,獲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科技獎10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獲授權專利120項。共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ISTP、SCI、EI收錄800多篇,ESI引用數位于學校前列,出版專著、教材30多部,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
 學院國際化合作發展迅速,與美國羅格斯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法國巴黎七大、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利物浦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的相關院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互派教師進行科研合作及學生聯合培養。
 學院重視學生專業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開設有“國家級卓越工程師班”、“校企聯合培養班”、“創新班”、“印制電子電路(PCB)聯合學院”等,開展嶺南杯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化學創意作品大賽等學術科技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校友和社會知名企業的支持下設立“同舟化工獎學金”、“景旺獎學獎教金”“奧士康創新創業獎學獎教金”、“龍慧創新創業獎學金”、“智勝新創新創業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以鼓勵創新創業和學業優秀學生。從2015以來,有三十多個學生團隊共兩百多人次在“挑戰杯”“互聯網+”“化工設計大賽”“贏在廣州”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創業類競賽獲獎,學生發明專利授權五十多件。學院有兩個團支部分別于2016年、2017年被共青團中央學校部授予“高校共青團活力團支部”榮譽稱號,兩個團支部于2017年、2018年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
 畢業生就業情況理想,每年均有不少優秀本科畢業生升讀本校或到國內外其他知名大學繼續讀研深造,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80%以上的畢業生在珠三角經濟發達城市就業,他們就業分布于企業、高校、公務員等單位,為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化工、食品、能源、材料、涂料、化妝品等行業輸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廣東工業大學

添加廣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工業大學報錄比、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群、廣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廣東工業大學專業目錄、廣東工業大學排名、廣東工業大學保研、廣東工業大學公眾號、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東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uangdonggongyedaxue/yanjiushengyuan_26045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