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介紹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介紹 正文

廣東工業大學的設計學科始于1980年代,專業辦學有30余年歷史。2004年成立藝術設計學院,2014年成為世界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Cumulus)成員,2016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學院堅持“藝術與設計融合科技與產業”的辦學理念,打造“深度國際化、廣泛跨學科、產學研協同”的辦學特色,致力于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全球視野、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設計與藝術人才。
設計學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和“沖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并列第19位,在2017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進入A類(前10%)。擁有“工業設計與創意產品”二級學科博士點和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工業設計工程碩士點、藝術碩士點,形成了本、碩、博完整的設計與藝術人才培養體系,全日制在校生約3700余人。設有工業設計、數字媒體技術、服裝設計與工程、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美術學、動畫、表演等11個專業。其中,工業設計為廣東省特色專業,產品設計為廣東省應用型示范專業。

擁有國際化專業教師隊伍156人,其中,國家高層次人才2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1人,廣東省“珠江學者崗位計劃”青年珠江學者和“香江學者計劃”入選者2人,獲得芬蘭藝術家教授、芬蘭獅子團騎士勛章和芬蘭阿爾托大學杰出校友等國際榮譽教授2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4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廣東省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來自芬蘭、瑞典、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韓國等國的全職和短期外籍教師20余人,進行全英文授課,并在省內率先實施了國際講座和國際工作坊學分制。

擁有國家級大學生藝術學校外實踐基地、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協同育人基地,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設計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粵港澳設計文化與戰略研究中心”,以及電子產品、工業設計、數字媒體、可持續設計、數字化服裝等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此外,還擁有省部共建的“中歐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協同創新中心”、“中國體驗設計發展研究中心”等。這些平臺成為我院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

擁有廣東省引進創新團隊——“工業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獲廣東省財政專項經費2000萬元。該團隊由歐洲頂級工業設計大師、芬蘭藝術家教授漢諾·凱霍寧(HannuKahonen)為帶頭人,在交通系統與工具、大型裝備、消費類電子產品、LED照明、家具、日用品等領域的設計研究與產業化成果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培育了廣東省教育廳“體驗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帶頭人為長江青年學者胡飛教授,該團隊主要從事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體驗設計、信息交互設計、服務設計與設計戰略等研究,產業化成效顯著。

擁有“雙創”平臺: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和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前者是東莞市政府投入1.8億元與廣東工業大學共建的全國最大的設計產學研平臺;后者是東莞市政府與廣東工業大學共建的全國最早的設計產學研平臺。這兩個平臺也是學生創新創業的主要實踐基地。

與芬蘭阿爾托大學、拉赫提科技大學,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瑞典皇家藝術設計大學,德國不萊梅大學、埃森造型藝術學院,新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西班牙拉里奧哈設計學院等國外知名藝術與設計院校建立了穩固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

擁有一批國內領先的教學與科研實驗室以及獨立的設計工廠和展覽空間,總面積近萬平方米,為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同時,擁有廣東省首家設計博物館。

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文化部項目等省級以上科研與教研項目經費達6000余萬元。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多項二等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多項教學科研成果。

師生獲得全國美展、美國IDEA 、德國IF、德國Red Dot等國內外頂級創作、設計獎數十項。每年均有大批畢業生成功入職華為、騰訊、阿里巴巴、廣汽、美的等千億級企業,并迅速成長為企業的設計和管理骨干;同時還有一大批學生成功創業。
廣東工業大學

添加廣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工業大學報錄比、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群、廣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廣東工業大學專業目錄、廣東工業大學排名、廣東工業大學保研、廣東工業大學公眾號、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東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uangdonggongyedaxue/yanjiushengyuan_26061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