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介紹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介紹 正文

系主任:陳華
系副主任:張學軍、韋巍
(1) 基本情況
廣西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在廣西大學原無線電、電子工程、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71年廣西大學設置無線電技術專業,首次招生。1978年春季招收第一屆本科生。1994年改名為電子工程專業,1998年專業拓寬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專業學制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學科從1996年開始招收計算機通信、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經過三十年的教學實踐,本校在電子與信息工程相關學科專業的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并在學科建設、教材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本學科是計算機與信息工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的學科建設,使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具有良好的學科基礎。電子與信息工程專業是廣西大學重點建設專業之一,多年多來,廣大教師根據電子與通信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銳意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明確了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知識、素質、能力綜合培養的要求,重組了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多項有益的探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本著“加強基礎,注重素質,突出能力,優化和重組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路,重視學生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和能力,同時也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使學生在知識、素質、能力三方面得到比較全面的發展。
電子信息專業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綜合素質較高。專業現有專業教師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級實驗師2人,博士學位8人,碩士學位5人。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設施完善,實驗設備先進。本專業現有生物信息技術實驗室、通信技術實驗室、高頻技術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生均教學儀器設備0.946萬元。此外,還擁有多個比較穩定和完善的校外實習基地。
(2)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電子技術、通信和信息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通信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信息的采集、傳輸、交換、處理和檢測技術,掌握電子、通信方面的基礎理論、系統組成原理,并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畢業生可在政府部門、郵電、廣播電視、金融、電子、通信相關行業、公司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有關方面的工作。
(3) 培養規格與培養途徑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熱愛科學事業養成良好學風,理論聯系實際,具有艱苦求實、善于合作、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
專業業務方面: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通信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①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
②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繼機車功能、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③了解通信基本原理,具備一定的通信系統的分析能力;
④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⑤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⑥理論聯系實際,具有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主修專業的技術問題和應用問題的能力。
體育方面:
了解體育運動的的基本知識,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與技能,養成科學鍛煉身體的習慣,達到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識與標準,掌握增進身心健康的方法。具有強健的體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4) 主要課程
基礎課程包括: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線性代數、電路分析基礎、脈沖數字電路、程序設計基礎、專業英語。
專業課程體系由電路類、信號類、通信類、磁波類和計算機類等五個模塊組成。核心課程包括:電路分析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模擬電子線路、通信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程序設計基礎、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應用、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原理、電子測量技術等。
(5) 實施效果
在培養規格上,我們一直把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定位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類型,以培養學生的掌握信息獲取、處理、傳輸及應用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通信系統的基本能力,具有比較熟練地開展一般性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為主。在培養模式上,針對學校實行的大類招生的改革,我們構建了一個體現學科交叉和專通結合,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計算機與電子通信專業大類“2+2”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培養模式,即學生前二年的課程平臺相同,主要進行人文社會科學和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后二年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或專業方向。同時,為了適應技術發展的趨勢和人才市場的需求,我們每年都要根據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不斷修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調整教學課程體系,強化了與時俱進,與市場需求接軌,取得了較好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成果。目前,學院的本科專業發展良好,初步呈現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優勢。    
由于確立了符合社會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使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能緊緊圍繞這一目標來進行,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從最近幾年的招生情況來看,學院各專業的生源比較充足,大多數學生的錄取分數線都在高考重點線以上。畢業生的分配情況良好,2013年就業率為95.92%;2014年就業率為97.62%;2015年就業率為97.87%。到目前為止,本學科專業已培養畢業生1600多名。這些畢業生遍布廣西各地的電子、通信、計算機網絡、廣播電視、郵電等部門,以及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大多數畢業生能充分發揮所學知識和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成績,成為單位的技術領導和業務骨干。目前,本院培養出來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以其適應性強、專業基礎比較扎實、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際動手能力、吃苦耐勞等特點,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廣西大學

添加廣西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西大學考研分數線、廣西大學報錄比、廣西大學考研群、廣西大學學姐微信、廣西大學考研真題、廣西大學專業目錄、廣西大學排名、廣西大學保研、廣西大學公眾號、廣西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西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西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uangxidaxue/yanjiushengyuan_25588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