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法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14 10:02: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東南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關于《東南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東南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東南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東南大學官網來自東南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東南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東南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東南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東南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東南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東南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東南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東南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東南大學專業排名]
[東南大學考研群]
[東南大學考研難嗎] [東南大學研究生院]
東南大學法學院官網:
東南大學法學院
東南大學法學院簡介:
通信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法學院
郵 編:211189
東南大學法學院簡介:
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雙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東南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1921年經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之一,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之稱譽。1928年學校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設理、工、醫、農、文、法、教育七個學院,學科之全和規模之大為全國高校之冠。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學校文理等科遷出,以原中央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先后并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的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南京地質學校并入,組建了新的東南大學。經過116年的創業發展,如今的東南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東南大學法學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最早源于1928年中央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為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謝冠生教授。院址為現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東南院。時年中大法學院人文薈萃,名流云集,為東南法學一時之冠。學界、政界著名人物韓忠謨、錢端升、楊兆龍、梅仲協、史尚寬、劉克鐫、曾劭勛、黃正銘、金國鼎、范馨香、韓德培等,或曾任職于或曾就學于中央大學法學院,締造了法學數十年的輝煌。
東南大學為實現綜合性大學的目標,于1995年恢復法學專業,成立法律系,隸屬于人文學院,院長劉道鏞教授兼任法律系系主任。1995年9月,法律系第一屆本科生入學。復建后的法律系,以實務型教學為特色,努力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急需的法律人才。2000年,東南大學與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等共同成立新東南大學,法律系教師隊伍得以充實,并在本科人才培養中設立了全國第一個醫事法學方向。自2000年先后獲批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和法理學等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9月19日東南大學發布《關于成立法學院的通知》(校通知[2006]34號文),法學院正式設立。首任院長為第六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周佑勇教授,現任院長為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劉艷紅教授。
經過二十余年發展,法學院辦學規模不斷壯大,辦學質量日益提高,已成為我國法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形成了與學校“雙一流”建設相匹配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法學院現有包括法學本科專業、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法律專業學位碩士點和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內的完整的法學人才培養體系。圍繞“培養具有現代法治理念的高境界、高人品、高素質的復合型和實務型高層次法治人才”目標,借力我校工科優勢,與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學院、計算機學院合作,創新“法學+工程”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交叉性、團隊式、實務型”的辦學特色,探索出一條在理工科強勢大學培養法科人才的特色之路。2012年法學專業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并入選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2016年,法學學科被確立為江蘇省重點學科。據上海軟科發布的2017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我校法學學科位列全國前10%第12名。
師資結構合理,實力雄厚。法學院建有一支以“雙江雙杰”為領軍人才的優質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7人,講師13人;45歲以下青年教師比例75%,教師博士比例近100%,海外經歷教師約45%。教師隊伍年輕化、國際化,是一支既有高端領軍帶頭人,又有充足優秀青年人才儲備的創新團隊。
獲省部級以上各類人才工程項目40余人次:
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
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
“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2人
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
教育部法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
全國優秀教師:1人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
江蘇省巾幗建功標兵:1人
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3人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
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4人
江蘇省優秀青年法學家:8人
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
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教師:3人
省級教學名師:1人
省高校“大學生最喜愛教師”1人
學科體系完整,特色發展。自2000年起先后獲批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法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J.M)。2011年獲批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現有法學本科專業(含法學和工程法兩個方向),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含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國際法、工程法和醫事法、大數據與互聯網法學9個專業方向),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含法理與人權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事法學、民商國際法學和大數據與互聯網法學5個方向)。
近年來,法學院在傳統優勢學科基礎上大力發展發展新型交叉學科,已形成憲法與行政法學、刑事法學、人權與法理學、民商經濟法學四大傳統學科為優勢的學科板塊。同時,依托學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特殊優勢,通過與土木工程、交通、醫學、計算機等強勢理工學科交叉進行跨學科建設與發展,在全國法學院校中率先形成了以工程法、交通法、醫事法、大數據司法等四大交叉學科為特色的新型學科領域。現已擁有最高人民法院重點研究基地“司法大數據研究中心”(CTTI)、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CTTI)、江蘇省交通運輸行業政策法規重點研究基地“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江蘇省社區矯正損害修復理論研究基地、江蘇省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江蘇省高校區域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設立單位)等七個省部級以上重點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顯著,競爭力強。建院以來,法學院科學研究獲得跨越式發展,科研成果碩果累累,學術創新力持續上升。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0余項,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共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4項(其中重大2項、重點5項)、省部級項目100余項;發表SSCI、SCI期刊論文4篇;發表CSSCI來源期刊論文5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0多部。據中國法學會官網“中國法學創新網“CLSCI(中國法學核心科研評價來源期刊)論文他發數統計排名,五年來始終排名全國前20強,其中憲法與行政法學、刑事法學穩居全國前10強。
六項“國家級重大標志性成果”:
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現代城市交通發展的制度平臺與法律保障機制研究(2011)、大數據與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研究(2017)
1項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實質刑法觀》(2013)
1部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行政裁量基準研究》(2014)
1項智庫成果獲中共中央紀委重要領導批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決策咨詢報告》(2016)
1批以《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及SSCI論文為代表的高端學術論文
人才培養優先,質量穩步提升。法學院始終把培養高水平人才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2011年首創在法學碩士點中獨立設置“醫事法、工程法”兩個專業方向,同時在法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上實施法學與工學(醫學)雙專業交叉性的“4+3”模式,以培養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法律人才。基于復合性人才培養的需要,法學院除了建有法學學科的教學科研團隊外,還建立了有理工科教師參與下的“工程法”、“醫事法”等交叉特色創新團隊;構建了包括模擬法庭、法律診所、7個特色研究機構、32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及13個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2個“產學研用”校外聯合基地在內的多環節、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從而開拓形成了一條“交叉性、團隊式、實務型”的特色人才培養之路。2012年,法學專業入選江蘇省高校省級特色專業,以及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建設專業。擁有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工程與法律》、省級精品課程《行政法學》、省級精品教材《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江蘇省“十二五”規劃教材《刑法學》,獲得多項國家及省級教學成果獎。
法學院高度重視人才綜合素質培養,除了抓住課堂教學,還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切實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以各類學術競賽活動、文化娛樂活動、體育競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為平臺,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鍛煉學生參與、組織活動能力,全面拓展學生的素質。先后有兩個班級獲得“全國先進班集體”,兩個班級獲得“江蘇省先進班集體”,兩個團支部獲得“東南大學國旗團支部”,兩個團支部獲得“東南大學特級團支部”稱號。近五年獲江蘇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資助項目40項,省級優秀碩士論文2篇;本科生獲得12項“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12項“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等。上百人次獲得國家獎助學金等獎勵金,獲得江蘇省優秀學生干部、江蘇省三好學生、江蘇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東南大學優秀學干部、東南大學三好學生等各類榮譽稱號。此外,我院學生代表我校多次在全國、省市的各類文體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學生班集體多次被教育部、團中央等授予“全國先進班集體”稱號。我院王唯唯、吉海東同學參加的團隊獲得全國第三屆“天堂硅谷中國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金獎。2017年榮獲“挑戰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技術作品二等獎暨“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2018年法學院蔡燊、計算機學院畢勝等同學組成的東南大學“TEEMO”團隊獲得由頂級人工智能平臺IBMWaston、微軟、法律區塊鏈平臺Integra等發起的“全球法律科技黑客松”(GlobalLegalHackathon)上海分賽區比賽冠軍。學生打造“東南法學”、“東南法苑”和“中外刑事法前沿”微信公眾號,為傳播法治理念、擴大學院社會影響等起到了良好的效應。
服務社會發展,智庫作用凸顯。學院致力于推動法治中國建設、服務地方法治與經濟發展。目前已經與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等20多個省、市級政法機關簽訂了合作協議,多人被選聘為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各級法院檢察院的專家咨詢委員,參與多項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法律事務,向中央和地方政法機關、政府部門提交100余份研究報告,為地方政府重大決策和立法提供意見。“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研究》獲得中國法學會及中紀委領導批示,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反響。司法大數據基地的研究成果對司法實踐有重大指導意義:“同案不同判預警系統”正式在省內試點并逐步推廣,并在全國法院第四次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向全國展示。劉艷紅教授參與的公安部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專題活動《竹籃豈能打水?》在CCTV2、人民網等全媒體播放,點擊閱讀量達4197次,并獲公安部(公經[2018]414號)批示肯定,被認為“取得了突出的宣傳效果,得到了廣大網民的高度肯定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點贊”,“為宣傳日活動的成功舉辦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稱贊。”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積極聚焦社會熱點,對規范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網約車管理等提出意見和建議;江蘇省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深入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調研工作,提出的意見建議被《江蘇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吸收;積極參與“江蘇高校區域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通過對江蘇法治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優化“法治江蘇”研究的資源配置,促進法治江蘇建設。在政府決策咨詢、政策法規研討、公職人員培訓、法律維權等方面提供服務,為實現大學服務社會使命做出貢獻。
國際交流頻繁,合作擴展深入法學院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已獨立主辦或承辦了“‘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外工程承包風險防控論壇”、“第六屆中日刑事法研討會”、“中日醫事法研討會”、“海峽兩岸工程法研討會”“第四屆國際人道法師資培訓班”等國際性學術會議。邀請了菲迪克(FIDIC)合同委員會主席卓爾坦•扎浩尼(ZoltanZahonyi)教授、柏林大學思巴田•霍克(RalfSchottke)教授、金德霍伊澤爾、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李本(BenjaminL.Liebman)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TerryPrice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西原春夫教授、甲斐克則教授、臺灣地區王澤鑒教授等大批境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學交流。派出教師和學生出國出境訪問學習近百人次。
法學院致力于發展與國內外著名法學院校的穩定合作關系,為本學科加強關于兩岸四地法學比較研究以及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研究,及時把握本學科海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與渠道。我院目前已與眾多國際知名高校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美國的華盛頓大學法學院、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學院、弗羅里達大學法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等均與我院建立了合作關系,符合條件的在校學生可申請歐美及港澳臺高校交換生計劃與合作培養項目。
東南大學法學院聯系方式:
電話 | 地址 | ||
院辦公室 | 52091142 | 文科樓B棟401 | |
院長室 | 52091150 | 文科樓B棟407 | |
副院長室(科研、研究生) | 52091149 | 文科樓B棟406 | |
副院長室(本科教學) | 52091148 | 文科樓B棟406 | |
教務室 | 52091156 | 文科樓B棟403 | |
人事秘書室 | |||
黨委秘書室 | 52091143 | 文科樓B棟404 | |
書記室 | 52091145 | 文科樓B棟408 | |
副書記室 | 52091144 | 文科樓B棟405 | |
學生辦公室 | 52091141 | 文科樓B棟401 | |
研究生辦公室 | 52091143 | 文科樓B棟404 | |
刑法教研室 | 52091141 | 文科樓B棟416 | |
憲政教研室 | 文科樓B棟415 | ||
民商法教研室 | 文科樓B棟417 | ||
法理法制史教研室 | 文科樓B棟418 | ||
國際法教研室 | 文科樓B棟517 | ||
模擬法庭 | 文科樓B棟411 | ||
? | ? |
郵 編:211189
東南大學2022教育學考研招生人數復試分數線參考書
東南大學教育學考研解析 | ||||
專業 | 20復試線 | 21復試線 | 初試考試了嗎 | 22招生人數 |
教育學 | 350 | 340 | 311 | 4 |
科學與技術駕馭 | 340 | 340 | 916心理與教育研究 | 3 |
三、院校分析 1、招生方向。東南大學21年教育學按照一級學科招生,下設科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教育技術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教育學五個研究方向。 東南大學21年教育碩士招生專業僅有科學與技術教育一個,20年招生專業職業技術教育21年無招生計劃! 2、考試方式。東南大學21年教育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考試專業課采用統考試卷,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3、招生人數。東南大學目前僅公布了學院整體招生計劃,未公布專業招生計劃,可以20年錄取人數做為參考。 4、復試線。東南大學復試錄取情況見上文表格。 四、東南大學教育學考研特點 1、學碩專業課采用統考卷。 2、招生專業少。 3、招生總人數少。 4、對同等學力、跨專業考生要求高。 東南大學對同等學力考生對報名條件提出了很高對要求。 |
東南大學教育學0401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東南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科學教育學(全日制) 02 高等教育學(全日制) 03 教育技術學(全日制) 04 職業技術教育學(全日制) 05 課程與教學論(物理方向)(全日制) 06 研究生教育學(全日制)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11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 無 |
|
備 注: | 復試科目:5g8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 |
東南大學教育學考研
東南大學教育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040100 教育學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11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 無 | 注:該人數為擬考試招生人數,不含擬招收推免生人數。 最終考試招生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 | |
01 科學教育學(全日制) | |||
02 高等教育學(全日制) | 復試科目:5g8 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 | ||
03 教育技術學(全日制) | |||
04 職業技術教育學(全日制) | |||
05 課程與教學論(物理方向)(全日制) | |||
東南大學教育學考研專業排名
教育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2 | 華東師范大學 | A+ |
3 | 東北師范大學 | A |
4 | 南京師范大學 | A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A |
6 | 北京大學 | A- |
7 | 首都師范大學 | A- |
8 | 浙江大學 | A- |
9 | 華南師范大學 | A- |
10 | 西南大學 | A- |
11 | 清華大學 | B+ |
12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13 | 浙江師范大學 | B+ |
14 | 廈門大學 | B+ |
15 | 山東師范大學 | B+ |
16 | 河南大學 | B+ |
1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8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19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20 | 西北師范大學 | B+ |
21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22 | 天津大學 | B |
23 | 天津師范大學 | B |
24 | 遼寧師范大學 | B |
25 | 沈陽師范大學 | B |
26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B |
27 | 江蘇師范大學 | B |
28 | 江西師范大學 | B |
29 | 廣西師范大學 | B |
30 | 四川師范大學 | B |
31 | 河北大學 | B- |
32 | 蘇州大學 | B- |
33 | 杭州師范大學 | B- |
34 | 安徽師范大學 | B- |
35 | 福建師范大學 | B- |
36 | 曲阜師范大學 | B- |
37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38 | 重慶師范大學 | B- |
39 | 云南師范大學 | B- |
40 | 新疆師范大學 | B- |
41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42 | 河北師范大學 | C+ |
43 | 山西大學 | C+ |
44 | 山西師范大學 | C+ |
45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C+ |
46 | 同濟大學 | C+ |
47 | 江南大學 | C+ |
48 | 溫州大學 | C+ |
49 | 廣州大學 | C+ |
50 | 寧波大學 | C+ |
51 | 北京工業大學 | C |
52 | 渤海大學 | C |
53 | 吉林師范大學 | C |
54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55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56 | 湖北大學 | C |
57 | 中南民族大學 | C |
58 | 貴州師范大學 | C |
59 | 云南大學 | C |
60 | 揚州大學 | C |
61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C- |
62 | 長春師范大學 | C- |
63 | 江蘇大學 | C- |
64 | 淮北師范大學 | C- |
65 | 魯東大學 | C- |
66 | 湖北師范大學 | C- |
67 | 深圳大學 | C- |
68 | 廣西師范學院 | C- |
69 | 石河子大學 | C- |
70 | 海南師范大學 | C- |
添加東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東南大學報錄比、東南大學考研群、東南大學學姐微信、東南大學考研真題、東南大學專業目錄、東南大學排名、東南大學保研、東南大學公眾號、東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南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東南大學.png)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