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北方學院心理學基礎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及參考書目 正文
一、考查目標
本考試大綱適用于報考河北北方學院教育碩士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心理學基礎》是為招收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育碩士而設置的具有選拔功能的水平考試。考試內容包括普通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兩門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基礎課程,要求考生掌握本科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觀念,以及理解、分析、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普通心理學 約 90 分發展心理學 約 60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單項選擇題:2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20 分
多項選擇題: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簡答題:5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40 分
分析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三、考查目標與范圍
普通心理學
(一)考查目標: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和基本理論,了解當代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2.能夠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分析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二)考查范圍: 第一部分 心理學概述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1.個體心理(認知、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格)
2.個體心理現象與行為
3.個體意識與無意識
4.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
(二)心理學的任務
1.心理學的基本任務
2.研究心理學的意義
3.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4.心理學在科學大家庭中的地位
(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客觀性
2.具體研究方法 (觀察法;心理測驗法;相關法;實驗法;個案法)
3.心理學研究中的倫理道德
(四)心理學的過去與現在
1.現代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近代哲學思潮的影響;實驗生理學的影響)
2.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重要心理學派別(構造主義;機能主義; 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
3.當代心理學的研究取向(生理心理學的研究;行為主義的研究;心理分析的研究;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進化心理學的研究)
4.中國心理學的發展道路(中國古代的心理學思想;心理學在中國的早期傳播;中國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第二部分 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一)神經系統的進化
1.神經系統的起源
2.神經系統的進化和腦的產生
3.高等脊椎動物的腦
4.人類文化與腦的進化
(二)神經元
1.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
2.神經沖動的傳遞
3.神經沖動的化學傳導
4.神經回路
(三)神經系統
1.外周神經系統
2.中樞神經系統
3.大腦的結構和機能(大腦的結構;大腦皮層的分區及機能;大腦兩半球的一側優勢)
4.神經系統的發育和腦的可塑性
(四)腦功能學說
1.定位說
2.整體說
3.機能系統學說
4.模塊說
5.神經網絡學說
(五)內分泌腺和神經一體液調節
1.內分泌腺的概念
2.內分泌腺的分類及機能
3.神經一體液調節第三部分 感覺
(一)感覺概述
1.感覺的含義
2.近刺激和遠刺激
3.感覺的編碼
4.刺激強度與感覺大小的關系(絕對感受性和絕對感覺閾限;差別感受性和差別閾限;費希納對數定律;斯蒂文斯冪定律;信號檢測論)
(二)視覺
1.視覺刺激
2.視覺的生理機制
3.視覺的基本現象 (明度;顏色;色覺缺陷;色覺理論;視覺對比; 邊界突出與馬赫帶;視敏度;視覺適應;后像;閃光融合;視覺掩蔽)
(三)聽覺1.聽覺刺激
2.聽覺的生理機制
3.聽覺的基本現象
(四)其他感覺
1.皮膚感覺
2.嗅覺和味覺
3.內部感覺(動覺;平衡覺;內臟感覺) 第四部分 知覺
(一)知覺概述1.知覺的含義
2.知覺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3.知覺的生理機制
4.知覺的種類
(二)知覺的特性
1.知覺的選擇性
2.知覺的整體性
3.知覺的理解性
4.知覺的恒常性
5.知覺學習
6.知覺適應
(三)空間知覺
1.形狀知覺
2.大小知覺
3.深度知覺和距離知覺
4.方位定向
(四)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1.時間知覺
2.運動知覺
(五)錯覺
1.錯覺的含義
2.錯覺的種類
3.人為什么會有錯覺第五部分 意識和注意
(一)意識與無意識
1.意識的含義
2.無意識的含義及無意識現象
3.意識的局限性及能動性
4.生物節律的周期性與意識狀態
(二)不同的意識狀態
1.睡眠與夢(睡眠的含義及階段、睡眠的功能;關于夢的解釋和研究)
2.催眠(催眠的含義;對催眠的不同解釋;催眠的應用)
3.白日夢與幻想
4.精神活性藥物引發的意識狀態改變
(三)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義
2.注意的種類(選擇性注意、持續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四)注意的認知-神經機制
1.注意的認知理論(過濾器理論;衰減理論;后期選擇理論;多階段選擇理論;認知資源理論;雙加工理論。)
2.注意的神經機制第六部分 記憶
(一)記憶概述
1.記憶的含義
2.記憶的作用
3.記憶的分類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
(二)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
1.與記憶相關的腦區
2.記憶的腦細胞機制
3.記憶的生物化學機制
(三)感覺記憶
1.感覺記憶的含義及信息編碼
2.感覺記憶的存儲
3.感覺記憶向短時記憶的轉換
(四)短時記憶
1.短時記憶的含義、編碼方式及影響編碼效果的因素
2.短時記憶的容量
3.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和遺忘
4.短時記憶的信息提取
5.工作記憶
(五)長時記憶
1.長時記憶的含義
2.長時記憶的信息編碼及影響長時記憶編碼的主要因素
3.長時記憶的信息存儲
4.長時記憶的信息提取
5.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遺忘的含義;遺忘的進程;遺忘的原因)
(六)內隱記憶
1.內隱記憶的含義
2.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關系
第七部分 思維
(一)思維概述
1.思維的含義及特征
2.思維的種類
(二)表象
1.表象的含義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腦機制
4.表象在思維中的作用
(三)概念
1.概念的含義和種類
2.概念形成的實驗研究
3.概念結構的理論
(四)推理
1.三段論推理
2.線性推理
3.條件推理
(五)問題解決
1.問題解決的含義與種類
2.問題解決的腦機制
3.問題解決的策略(算法式;啟發式)
4.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5.創造性和想象(創造性的含義;創造性的心理成分)
(六)決策
1.決策的含義
2.決策的理性觀(古典決策理論;行為決策理論)
3.決策過程的研究(期望效用理論;前景理論) 第八部分 語言
(一)語言
1.語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2.語言的結構
3.語言的形式
4.研究語言的意義
(三)語言理解
1.言語理解
2.閱讀理解
(四)語言產生
1.語言產生的含義及性質
2.言語產生的研究方法、階段及時間進程
3.書寫產生
4.手勢語
第九部分 動機
(一)動機概述
1.動機的含義
2.動機的功能
3.動機的種類
(二)需要概述
1.需要的含義
2.需要的種類
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三)動機與目標概述
1.目標的含義
2.目標的類型
3.目標的動機機制
(四)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系
(五)動機與價值觀
(六)動機與意志
(七)動機的理論
1.本能理論
2.驅力理論
3.喚醒理論
4.誘因理論
5.認知理論
(八)工作動機與組織行為
1.工作動機的含義及結構
2.組織行為 第十部分 情緒
(一)情緒概述
1.情緒的含義
2.情緒的功能
3.情緒的維度與兩極性
4.情緒的分類
5.情緒狀態及其分類
(三)表情1.面部表情
2.姿態表情
3.語調表情
4.感覺反饋
(四)情緒理論
1.情緒的早期理論(詹姆斯-蘭格理論;坎農-巴德學說)
2.情緒的認知理論 (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沙赫特-辛格的情緒理論;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3.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五)情緒的調節
1.情緒調節的含義
2.情緒調節的特征
3.情緒調節的類型
4.情緒調節的過程
5.情緒調節的維度
6.情緒調節的策略
7.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第十一部分 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義
2.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3.能力、才能與天才
(二)能力的種類和結構
1.能力的種類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流體能力和晶體能力;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情緒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2.能力的結構(能力結構的傳統理論;能力結構的新理論)
(三)能力的測量
1.一般能力測量
2.特殊能力測驗和創造力測驗
(四)情緒智力
1.情緒智力的含義
2.情緒智力的理論
3.情商
(五)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
1.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
2.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
3.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第十二部分 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義
2.人格的特征
3.人格的結構(氣質與性格的含義;自我調控系統的含義及子系統)
(二)人格理論
1.特質理論(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現代的五因素模型)
2.類型理論(單一類型理論;對立類型理論;多元類型理論)
3.整合理論
(三)認知風格
1.場獨立性-場依存性
2.沖動型-沉思型
3.同時性-繼時性
(四)人格測驗1.自陳量表
2.投射測驗
3.情境測驗
4.自我概念測驗
(五)人格形成的影響因素(生物遺傳;社會文化;家庭環境;早期童年經驗;學校教育;自然物理;自我調控)
主要參考書:
普通心理學,彭聃齡,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年 5 月,第四版發展心理學
(一)考查目標:
1.理解和掌握發展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啟示。
2.理解和掌握認知、語言、社會性等領域發展的年齡特征、相關理論及其經典實驗研究。
3.能夠運用發展心理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認識和分析個體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與相關問題。
(二)考查范圍:
第一部分 發展心理學概述
(一)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
(二)種系心理發展和個體心理發展1.種系心理的進化過程
2.人類心理的進化過程及特點
3.個體心理的發展過程
4.個體心理發展和種系心理發展的關系
(三)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內容1.心理發展的基本原理
2.生命全程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
(四)發展心理學的變遷
1.科學兒童心理學的誕生和演變
2.從兒童發展到個體畢生全程發展的研究
3.發展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
(五)發展心理學的進展與展望第二部分 發展心理學理論
1.皮亞杰的心理發展觀(皮亞杰的發展心理學理論;新皮亞杰主義)
2.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觀(文化歷史理論;發展的實質;教學與發展的關系;內化學說)
3.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弗洛伊德的發展階段理論;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觀)
4.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華生的發展心理學理論;斯金納的發展心理學理論;班杜拉的發展心理學理論)
5.朱智賢的心理發展觀
第三部分 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
(一)發展心理學研究概述1.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功能
2.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特殊性
3.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原則
(二)發展心理學研究的設計1.橫斷研究設計
2.縱向研究設計
3.聚合交叉設計
4.微觀發生學設計
5.行為遺傳學和基因研究設計
(三)發展心理學收集研究資料的常用方法1.觀察法
2.訪談法
3.問卷法和測驗法
4.心理生理學方法
(四)發展心理學研究結果的分析1.研究結果的定性分析
2.研究結果的定量分析
(五)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的新趨勢1.多層面和多學科研究相互整合
2.多變量統計方法大量使用
3.新的數據收集手段廣泛使用
4.訓練研究和教育實驗越來越受重視第四部分 胎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
(一)胎兒神經生理和心理機能的發展1.胎兒宮內發育分期
2.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的形成和發育
3.胎兒心理機能的形成
4.胎兒生理和心理發展中的主要異常
(二)胎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
(三)胎兒期的心理衛生第五部分 嬰兒的心理發展
(一)嬰兒的生理發展1.嬰兒大腦的形態發展
2.嬰兒大腦的功能發展
3.后天環境與嬰兒腦的發展
(二)嬰兒的動作發展
1.動作的發生和新生兒動作研究
2.嬰兒動作發展的一般進程
3.動作發展對心理發展的重要意義
(三)嬰兒認知的發展1.感知覺的發生發展
2.注意的發生發展
3.記憶和學習的發生發展
4.思維的發生發展
(四)嬰兒言語的發展1.嬰兒言語發展理論
2.前言語的發展
3.言語的發生
4.言語的發展
(五)嬰兒氣質的發展1.嬰兒氣質類型學說
2.氣質的穩定性與可變性
3.氣質對早期教養和發展的意義
(六)嬰兒情緒、社會性的發展1.最初的情緒反應
2.嬰兒情緒的社會化
3.嬰兒的依戀(嬰兒依戀的發展階段;嬰兒依戀的類型)
4.早期同伴交往
5.嬰兒自我的發展
第六部分 幼兒的心理發展
(一)幼兒神經系統的發展1.幼兒大腦結構的發展
2.皮質抑制機能的蓬勃發展
(二)幼兒的游戲
1.游戲理論(早期的游戲理論;當代的游戲理論)
2.游戲的種類及其發展
(三)幼兒言語的發展1.詞匯的發展
2.語法的掌握和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四)幼兒認知的發展1.記憶的發展
2.思維的發展(幼兒思維的特點;皮亞杰關于幼兒思維的研究)
(五)幼兒個性的初步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
1.自我意識的發展
2.道德認知的發展
3.攻擊行為和親社會行為
4.性別角色認同和性別化
5.同伴關系和社會技能訓練 第七部分 小學兒童的心理發展
(一)小學兒童的學習、作用1.學生學習的一般特點
2.學習對小學兒童心理發展的作用
3.小學兒童的學習特點
(二)小學兒童的學習障礙1.學習障礙的基本特征
2.學習障礙的分類
3.小學兒童學習障礙的癥狀
4.學習障礙產生的原因
(三)小學兒童的思維發展
1.小學兒童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
2.小學兒童思維基本過程的發展
3.小學兒童概念的發展
4.小學兒童推理能力的發展
5.小學兒童思維品質的發展特點
(四)小學兒童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
1.小學兒童的自我意識
2.小學兒童的社會性認知
3.小學兒童的人際關系
4.小學兒童品德的發展
第八部分 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一)青少年期身心的發展 1.青少年身體發展的一般特點
2.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一般特點
(二)青少年思維的發展1.青少年思維的基本特征
2.青少年邏輯思維的發展
3.青少年思維監控的發展
4.青少年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青少年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1.自我意識的發展
2.情緒特點
3.道德發展
4.人際交往
(四)青少年面臨的心理社會問題1.成癮行為
2.內部失調
3.外部失調—反社會行為和青少年犯罪
第九部分 成年早期個體心理發展
(一)成年早期的基本問題1.成年早期的年齡規定
2.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
3.成年早期的發展課題
(二)成年早期的認知特點
1.成年早期智力發展的外在條件和發展任務
2.成年早期智力表現的一般特點
3.成年早期的思維優勢
(三)成年早期自我的形成1.成年早期自我意識的發展
2.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確立
(四)成年早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穩固
1.人生觀、價值觀的一般論
2.成年早期價值觀的發展及穩定
(五)成年早期的戀愛、婚姻及事業
1.戀愛
2.婚姻與家庭
3.事業
第十部分 成年中期個體心理發展
(一)成年中期的發展任務
1.埃里克森的觀點
2.萊文森的觀點
3.古爾德的觀點
4.哈維格斯特的觀點
(二)成年中期的智力發展
1.智力發展模式
2.智力活動性質的變化
(三)成年中期的個性發展
1.自我調節與控制理論
2.成年中期個性特點的穩定性與變化
(四)成年中期的生活
1.家庭
2.職業
第十一部分 成年晚期個體心理發展
(一)老齡、老化與發展
1.老齡與老化
2.兩種不同的老年心理發展觀
(二)成年晚期的認知
1.感知覺顯著減退
2.記憶既有減退,又仍有優勢
3.思維的變化
4.智力有所減退,但并非全部減退
(三)成年晚期的情緒情感
1.成年晚期情緒情感的一般特點
2.我國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
(四)成年晚期的個性和社會性
1.成年晚期的個性及其適應性類型
2.成年晚期自我概念的變化
3.成年晚期的人際關系與社會支持
(五)成年晚期的心理衛生和長壽心理1.成年晚期面臨的挑戰與適應
2.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衛生問題
3.人類的自然壽命與長壽心理
4.生命的最后階段主要參考書:
發展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 03 月 ,第三版
河北北方學院
添加河北北方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河北北方學院考研分數線、河北北方學院報錄比、河北北方學院考研群、河北北方學院學姐微信、河北北方學院考研真題、河北北方學院專業目錄、河北北方學院排名、河北北方學院保研、河北北方學院公眾號、河北北方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河北北方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kyp.jpg)
本文來源:
http://m.btfokj.cn/hbbfxy/cksm_47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