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城市規劃考研專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0-08-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城市規劃
河海大學城市規劃考研專業分析

河海大學城市規劃考研專業分析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河海大學城市規劃考研專業分析 正文

學校介紹
河海大學(Hohai University),簡稱“河海(HHU)”,是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985工程優勢學(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科創新平臺“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國(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立東南大學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并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后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并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
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基礎,具備良好的計算機、外語、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技能,獲得工程師的基本訓練,掌握城市水務工程的規劃與設計、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環境保護、水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較寬的知(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識面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富于創新精神,善于溝通與合作,適應市場經濟的高級技術人才。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區域與城鄉規劃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66 自然地理學
復試科目及范圍:909 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
 
 
 
《自然地理學》伍光和等編著(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參考書目
《自然地理學》伍光和等編著(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學費
河海大學城市規劃碩士研究生均需繳納學費。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費標準為8000元/生.學年,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報到時繳納,按三學年繳納
 
主要導師
傅志敏:副教授,執教期間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和優秀黨員稱號。目前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城市水利及其地下水運移方面的研究,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ei /sci檢索論文8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省部級一等獎一項;主持并參與多項科研項目,目前在研的主要包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超采(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地下水對近地表熱島效應影響研究”,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非飽和水流和污染物對垂直裂隙響應的研究”、水利部公益項目“典型地區地下水污染與修復技術研究”、“山前平原區河流-淺層地下水交互機理分析和數值模擬研究”和多項橫向研究項目。指導研究生一名,聯合指導研究生2名。
 
高成:男,1983年生,工學博士,副研究員,畢業于河海大學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主要從事城市水安全及低影響開發方面的研究。河海大學水文學及水資源、城市水務專業碩士生導師,PLOS One、Journal of Hydrology、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Environmental Earth and Sciences和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等SCI期刊審稿人。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城市低影響開發措施減災補償機理及空間布局研究” (41301016)、國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城市低影響開發措施減災補償機理研究——均勻分布” (2012M520988)、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濱江城市內澇致災單因子風險分析”(1201017B)及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流域水循環模擬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濱江城市排澇模型及致災因子風險分析”(IWHR-SKL-201210)等4項,主要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濱江平原區城市排澇標準匹配體系研究”。發表核心及以上論文20余篇,其中SCI檢索5篇(第一作者),EI檢索9篇。以第一著者完成專著《濱江城市排澇模型》,獲得《水利部重點科技專著出版項目》資助。
 
嚴曉菊:目前為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水污染控制、飲用水安全保障、城市防洪與排水。目前為國際期刊Desalination,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審稿人。以第一作者在《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Russia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環境科學》《中國給水排水》《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期刊上發表科學論文10余篇,其中,SCI收錄3篇,EI收錄5篇。獲發明專利授權2項,主要主持項目3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基于光催化/膜分離反應器對難降解有機物連續光催化降解過程中光催化劑使用壽命及影響因素的研究(20125105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基于光催化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水處理工藝(2009B01614);河海大學自然基金—光催化降解腐殖酸效能研究(2009423311)。同時,作為主要技術骨干完成和參與了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資助項目、“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河海大學

添加河海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河海大學考研分數線、河海大學報錄比、河海大學考研群、河海大學學姐微信、河海大學考研真題、河海大學專業目錄、河海大學排名、河海大學保研、河海大學公眾號、河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河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河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ehaidaxue/zhuanye_34722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