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導師:劉少群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導師:劉少群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導師:劉少群](https://img.okaoyan.com/華南農業大學/4.jpg)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導師:劉少群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導師:劉少群 正文
[導師姓名]劉少群
[所屬院校]
華南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劉少群
性別:男
人氣指數:1294
所屬院校:華南農業大學
所屬院系:園藝學院
職稱:教授
導師類型:碩導
招生專業:茶學、農藝與種業、農藝與種業(非全日制)
研究領域:廣東茶樹資源收集及利用,茶葉技術推廣
[通訊方式]
辦公電話:020-85280123
電子郵件:scau@163.com
通訊地址:行政樓427
[個人簡述]
個人簡介
男,1974年2月11日籍貫揭陽,出生于潮州市,中共黨員,1997年畢業華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留校工作;1998年轉正定級為助理農藝師,2002年被評為農藝師,2006年被評為高級農藝師;2003年4月提任副主任科員,2007年提任主任科員;2011年茶學專業碩士生導師,2012年獲農學博士學位。2014.年1月獲高級茶藝師考評員(證號:14190010006)。2014年11月提任華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專職副院長。2015年7月任華南農業大學茶葉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獲獎榮譽
2014年廣東省農業廳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廣東特色蔬菜綠色環保保鮮技術應用推廣排名第8
2013年廣東省農業廳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茶園機械化采摘技術的運用與推廣排名第三
2012年廣東省農業廳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茶樹低位劈接技術的推廣應用排名1
2012年園藝學院赴廣東省樂昌市慶云鎮暑期實踐團指導老師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學生聯合會
2010年華南農業大學“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先進個人
2010年華南農業大學“十一五”科技管理先進工作者
2011年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證號:2011A225)見粵科函農字〔2011〕1784號文《關于選派2011年度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和認定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的通知》
201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蔬菜安全生產技術體系研究與產業化排名第10
2009年廣東省農業廳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蔬菜安全生產技術體系研究與產業化排名13
2008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現代溫室的網絡化人機協同測控系統及開發運用排名第二
200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排名20
2004年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和教育廳成果鑒定工廠化農業中濕溫參數測控裝置開發應用排名3
2006年中國蘭花協會品種鑒定蘭花“雨燕”新品種登錄排名第二
2006年中國蘭花協會品種鑒定建蘭“一品碟”新品種登錄排名第第一
2006年中國農業部國家行業標準制定蔬菜芥藍國家新品種DUS測試技術與標準排名3
[科研工作]
工作經歷
1997年7月——2002年4月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實驗場
2002年5月——2014年11月華南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基地管理處
2014年11月——至今華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中國茶葉學會,廣東省茶葉學會會員;
廣東農學會會員
科研項目
1.茶葉產業帶動脫貧致富在東源縣的應用示范推廣---以石側村為例,項目經費10萬,省公益研究與能力建設,2015-2017,主持
2.共建華南農業大學—八百秀才茶文化傳播中心,橫向,項目經費25萬,2015-2020,主持。
3.潮州粵東廣東茶葉原種基地技術服務,橫向,項目經費10萬,2015-2020,主持。
4.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現代農業基地建設,項目經費300萬,省農業廳,2015-2016,第二
5.省級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咨詢,項目經費17萬,省農業廳,2015,第三
6.國家農村綜合改革示范點調研評估——蕉嶺、揭東,項目經費16萬,省農辦,2015,第二
7.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農業旅游總體規劃,項目經費80萬,銅仁市碧江區政府,2015,第三
8.廣東省興寧市石馬鎮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總體規劃與重要節點專項規劃,項目經費30萬,梅州市興寧市政府,2015,第三
9.廣東省大埔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總體規劃,項目經費15萬,大埔縣,2015,第四
10.廣東農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核心價值觀塑造的實證研究,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經費3萬,2014-2016,第三
11.2014省級學生創業訓練“茶文化交流培訓、茶產品銷售創業實踐”,項目經費2萬,指導老師
12.華南農業大學-江門市國澲生物有限公司技術科研費,橫向,項目經費9萬,2014-2016,主持。
13.共建華南農業大學—博羅粵中廣東客家炒茶原種基地,橫向,項目經費10萬,2014-2019,主持。
14.廣東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蔬菜遺傳育種,省農業廳,項目經費30*年,2012-2015,第四
45.優質普洱茶科學陳化技術服務,東莞市,2012-2014,項目經費30萬,第三
16..良種茶葉及其加工技術在粵北山區襖田村的示范推廣,2012年省級農業科技推廣專項資金(粵農計〔2013〕65號),項目經費20萬,主持
17.樂昌單芽紅茶提質加工關鍵技術研究,2012—2014(廣東省農業領域引導項目20120203)
項目經費5萬元,主持
18..福云六號在扶貧點沃田村的示范推廣,2011—2013(廣東省星火計劃2011B020304015),項目經費8萬元,主持
19.華南地區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培訓與轉化運用,2010—2012(國家星火計劃重大項目2010GA780001),項目經費40萬元,主持,已驗收,2012.12
20.利用SSH方法分析辣椒素合成基因,2010—2012(省基金10151064201000056),項目經費3萬元,主持,已驗收,2012.11
21.日本甜柿的選育與栽培(粵財農【2010】460號)2010---2011,項目經費15萬元,主持,已驗收,2013.1
22.廣東農業防災抗災救災技術集成與科技培訓,2009-2012(國家星火計劃重大項目2008GA78003),項目經費21萬元,本人排名第一,已驗收,2010.11
23.廣東省茶葉產品質量安全技術體系與管理體系研究,2008-2010(省科技計劃項目2008B080701056),項目經費10萬元,本人排名第一,已驗收,2011.1
24.利用SSH方法分析辣椒素合成基因,2009-2011(校長基金),項目經費1。5萬元,主持
25.內生假單胞菌ZD-8誘導大豆合成異黃酮的轉錄調控機制(國家基金30600406),2007-2009,項目經費20萬元,本人排名第三
26.寶塔花椰菜引種與推廣(省農業科技項目),2008—2009,項目經費15萬元,本人排名第四
27.遠程銷售葉菜的栽培與運保鮮配套關鍵技術研究與運用(廣州市科技項目),2007-2009,項目經費35萬元,本人排名第二
28.工廠化農業中濕溫氣參數測控裝置開發(省攻關2KM00705N),2000-2003,項目經費60萬元,本人排名第三
29.現代溫室的網絡化人機協同測控系統及開發應用(市重大攻關2001-Z-088-01)2002-2004,項目經費110萬元,本人排名第四
30.JA與SA信號途徑在水稻蟲害誘導防御中的相互關系系(省基金04020569)2005-2006,項目經費5萬元,本人排名第三
31.蟲害誘導水稻產生化學防御物質Momilactones的轉錄調控機制(省基金05103576),2006-2007,項目經費5萬元,本人排名第四
32.植物新品種DUS測試技術與標準的引進(芥藍)(農業部2005-Z18(948))2005-2008,項目經費9萬元,本人排名第三
33.潮汕地區特色芥藍種質資源的調查和利用研究(校長基金)2007-2008,項目經費0.3萬元,主持
34.蔬菜安全生產技術體系研究與產業化(粵教科【2005】57號)2005-2007,項目經費455萬元,參加
35.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96-012-05-05),1996—2000,項目經費1000萬元,參加
發表論文
《不同萎凋程度處理對單芽紅茶品質的影響》茶葉通訊2015,174(42)30-35第一作者
《小米辣辣椒素類物質含量測定》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4,35(5):52-56通訊作者
《發酵溫度和時間對單芽紅茶生化成分及品質的影響》廣東茶業2015,4(144):23-28第二作者
《等鉗蠊螨的外部形態特征與內部解剖結構研究》南方農業學報2013,44(6):949-953通訊作者
《臺灣與大陸地區茶葉農殘監管狀況對比》廣東茶業20131/2(132)期2-4第一作者
《中國茶葉國內外貿易環境解析》農業考古(CN30-1069/K)2013,45(2):216-219第二作者
《Citation:LiuS,LiW,WuY,ChenC,LeiJ(2013)DeNovoTranscriptomeAssemblyinChiliPepper(Capsicumfrutescens)toIdentifyGenesInvolvedintheBiosynthesisofCapsaicinoids》.PLoSONE8(1):e48156.doi:10.1371/journal.pone.0048156PLOSONE(2013.1.22)(IF=4.092)第一作者
《集體林權改革背景下廣東省林業科技推廣研究》廣東農業科學2012,39(20):229-232通訊作者第四
《大眾媒體在農業科技傳播推廣中的優勢和發展對策》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5):217-220通訊作者第四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構建及各農業區差異化推廣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2):7554-7556通訊作者第二
《RNA-sequencingtagprofilingoftheplacentaandpericarpofpungentpepperprovidesrobustcandidatescontributingtocapsaicinoidbiosynthesis》PlantCellTissOrganCult(2012)(IF=3.090)110:111–121DOI10.1007/s11240-012-0135-8第一作者
《我國古代農業推廣及其對現代的啟示》安徽農業科學2012,40(4):2547-2549第一作者
《201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觀感》廣東茶業2011Z1期18-21第一作者
《CharacterizationofaPectinMethylesteraseGeneHomolog,CaPME1,ExpressedinAntherTissuesofCapsicumannuumL.》PlantMolBiolRepDOI10.1007/s11105-011-0358-6并列第一
《Characterizationofanewmalesterility-relatedgeneCamf1inCapsicumannumL.》
MolBiolRepDOI10.1007/s11033-011-0793-3第六
《CaMF2,ananther-specificlipidtransferprotein(LTP)gene,affectspollendevelopmentinCapsicumannuumL.》PlantScience181(2011)439–448第六
《廣東風災及其防治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7(3):7-14第一作者
《廣東水災害及防治研究》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1,27(3):25-30第一作者
《日本甜柿在華南地區的引種栽培研究》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6):29-30第一作者
《廣東蝗災及蝗蟲除治技術集成》農業考古2011,116(4):350-359第一作者
《廣東冷凍災害及其抗災救災的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集成》廣東農業科學2011,38(7):9-13第一作者
《廣東茶葉質量安全提升戰略途徑和支持體系的構建》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1):6819-6821第一作者
《低溫、包裝和茉莉酸甲酯處理對菜心貯藏及品質的影響》廣東農業科學2009(12)126
-128第三
《廣東茶葉質量安全提升戰略途徑和支持體系》廣東茶業(CN44-1564/S)2010,121(6)2-5【轉安徽農業科學】
《廣東潮州鳳凰茶的發展歷史及品種體系成因》農業考古(CN30-1069/K)2010,39(2):207-211第一作者
《不同套袋對香蕉主要品質和耐貯性的影響》農業工程學報(CN11-2047/S,2009,25(6,增刊)87-91)第二
《斜紋夜蛾對番茄揮發物的誘導作用及其對蘿卜幼苗生長的抑制作用》植物保護學報(CN11-1983/S)2006,33(2):173-177第一
《茶葉的藥理成分與人體健康》廣東茶業(CN44-1564/S)2006,97(3):14—17第二
《IP模式工廠化農業濕溫氣參數測控裝置研制》儀器儀表學報N11-2179/TH)2006,
27(6):569-572第四
《南方溫室彩椒無土栽培技術》長江蔬菜(CN42-1172/S)2006,191(5):12—13第一
《普洱茶的風靡與單叢茶的未來》廣東茶業(CN44-1564/S)2005,93(5):4—5第三
《IP模式現代溫室人機協同測控系統設計》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CN11-3913/TM)2005,94(5):100-102第一
《火燒土加樹皮的植蘭法》蘭花寶典(CN44-0150)2005,01:63第一
《馬纓丹葉片水提物與揮發油的生物活性及化學成分研究》廣西植物第一
《英紅九號鮮葉芳香成分的分析》廣東茶業第二
《試析墨蘭走向》中國蘭花2005,02,11第一
《如何養好陽臺上的國蘭》蘭2005,02,18第一
科研創新
一種植物栽培定植杯(201010115733)發明設計人:劉少群康啟亮王忠朱世江
一種抑制茶樹生殖生長的方法(CN201510301034.9)發明人:劉少群吳賢奇劉偉戚超
一種客家炒茶殺青炒干滾筒鍋(專利申請號:2015109043454-1)發明人:劉少群鄭偉平張麗玲張燁王鵬程
一種客家炒茶殺青炒干機(專利申請號:2015109035443-1)發明人:劉少群鄭偉平張燁張麗玲王鵬程
包裝專利:云霧尖生態茶ZL201430197134.8羅咨輝劉少群
大學校茶201530548483.6劉少群陳振璐何靜
[教育背景]
1993年9月——1997年7月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茶學專業
2001年7月——2003年7月華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2003年春——2006年6月華南農業大學農業推廣碩士(蔬菜學)
2008年9月——2012年6月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博士
華南農業大學
添加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農業大學報錄比、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群、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南農業大學排名、華南農業大學保研、華南農業大學公眾號、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華南農業大學.png)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anan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