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805           
           
前言
材料、信息和能源是現代文明的三大基礎。材料是冶金、機械、化工、土木建筑、信息、能源、航空航天等工業的支撐,是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先導。隨著社會和科技進步,人們需要大量的性能更為優異的各類傳統材料,同時也需要各種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生物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環境材料,材料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是推動我國未來工業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巨大動力。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我省特色鮮明的重點學科。該學科于198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經過多年的建設,先后批準為原國家輕工業部、江西省“十五”、 “十一五”重點學科,江西省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以及高水平學科。長期以來,本學科秉承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行業發展的辦學理念,緊密結合江西陶瓷材料產業和行業科技進步發展的需求,大力構筑學科平臺,凝練學科方向,匯聚學術隊伍,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學術成果,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的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在日用及建筑陶瓷材料與工程,低膨脹陶瓷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無機陶瓷膜的研究,環境陶瓷材料等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本學科于198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經科技部批準,以景德鎮陶瓷學院為主體組建的“國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我校正式成立,本專業為該國家工程中心的核心力量,有很強的教學與科研力量。本學科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和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穩定的學術隊伍:學科隊伍中有教授27人,副教授13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占74%;博士生導師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3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5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1人,教育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江西省教學名師2人。
近五年來,本學科承擔了275項各級、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科研項目32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培育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1項,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達9220萬元。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51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287篇。 
一、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材料科學與技術的專門人才與高等院校師資,要求做到:
1.認真學習并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逐步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端正,學風正派,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具有堅實的材料科學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向。掌握材料學的工藝裝備、測試手段與評價技術。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中局部問題的能力。作出具有學術意義或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熟練掌握運用一門外國語。具有在本領域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體格。
(二)培養方式
采取以導師為主,導師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成員協助導師完成培養方案中所規定的各項任務。
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應理論學習與科學研究工作并重。講授與自學、講座相結合的方法,注意培養研究生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 
二、學習年限
脫產碩士生3年,其中課程學習1.5年,論文工作1.5—2年。
在職碩士生3—5年,其中課程學習1.5—2年,論文工作1.5—2年。 
三、研究方向
本專業現設以下研究方向:
1、陶瓷材料與工程
2、陶瓷材料物理與化學
3、信息功能陶瓷
4、環境陶瓷材料 
四、課程設置
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應修滿32-33學分,其中學位課程不少于18學分。
公共課:                                        
英語讀寫                                           2學分                    120課時
英語聽力                                           1學分                     60課時
英語口語                                           1學分                     60課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學分                     36課時
自然辯證法                                         1學分                     18課時                           
工程矩陣                                           1.5學分                    60課時
數值分析                                           1學分                     40課時
專業課:
固體物理                                           3學分                     60課時
結構化學                                           3學分                     60課時
無機非金屬材料測試方法                             3學分                     60課時
陶瓷工程概論                                      1.5學分                     30課時
其它課程一門:(由導師確定)                        2學分                     40課時
非學位課程:包括必修和選修兩類。
公共選修課:
第二外國語(日、法、俄)                           1學分                     60課時
專業必修課:
陶瓷導論                                          1.5學分                     30課時
專業綜合訓練                                       2學分                     40課時
專業選修課:
硅酸鹽材料學                                       1.5學分                    30課時
專業英文論文寫作與發表                             1.5學分                    30課時
無機材料顯微結構與性能                             1.5學分                    30課時
計算機在陶瓷中的應用                               2學分                     40課時
量子力學                                           1.5學分                    30課時
缺陷化學                                           1.5學分                    30課時
復合材料                                           1.5學分                    30課時
結構陶瓷前沿                                       2學分                     32課時
先進陶瓷材料概論                                   2學分                     32課時
國外電子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                         1.5學分                    30課時
聽學術報告5次                                     1學分                      0課時
(根據教學的需要可調整一些選修課)
五、實踐環節
加強實踐環節訓練,是提高研究生適應能力的重要手段,實踐環節可采取助研、助教、助管、專業實習等多種形式,其中助教可采取:(1)協助教師輔導答疑、批改作業;(2)指導實驗;(3)指導生產實習;(4)講授和輔導一門課或部分章節;(5)指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專業實習根據各專業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學實踐的工作量碩士生必須達到60學時,成績評定采用“通過”或“不通過”兩級制,指導教師還需對學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寫出詳細評語,成績通過記2個學分,該學分不記入課程學分,為申請學位必備學分。
研究生對本專業的生產實際要有一定的了解,對沒有或缺乏本專業生產工作經驗的研究生,必須規定一段時間參加本專業的生產實踐。另外,研究生根據科學研究工作的需要,可外出了解情況、收集資料,參加學術會議和向有關專家請教。
六、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做好論文選題工作,撰寫“開題報告”,一般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初舉行開題報告,詳細要求見《關于選題報告的若干要求》。經答辯通過,認為選題、計劃切實可行者,方能正式開始論文工作。
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是培養碩士研究生的重要環節,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論文應能表明碩士生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對所研究的課題的國內外最新動態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研究工作要有新的見解,研究論文應達到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的水平。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為導師)發表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
景德鎮陶瓷大學

添加景德鎮陶瓷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分數線、景德鎮陶瓷大學報錄比、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群、景德鎮陶瓷大學學姐微信、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真題、景德鎮陶瓷大學專業目錄、景德鎮陶瓷大學排名、景德鎮陶瓷大學保研、景德鎮陶瓷大學公眾號、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景德鎮陶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jdztcxy/yjsy_26237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