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華南農業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華南農業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材料與能源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
一、專業介紹
 
       我校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始創于1957年,本專業于195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0-1986年期間因“文化大革命”以及后來的院系合并等原因停招;1986-1988年招收本專業專科生,1989年恢復招收木材機械加工專業本科生,1994年增設家具設計與室內裝飾專科專業,1999年按國家教育部要求將木材機械加工專業和家具設計與室內裝飾專業合并后,改名為“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
至2015年7月已有12屆102名研究生、33屆共1693名本科畢業生、7屆共259名專科畢業生分布在林業、輕工和建材等行業,大多數畢業生學有所用,為改革開放和經濟騰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5年廣東省家具銷售總值3800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出口家具207.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內銷家具2470億元,比上年增長5.1%。,根據《廣東家具行業未來五年(2015-2019年)出口規劃》,廣東省家具出口規劃每年平均遞增7%;廣東省累計家具出口規劃總值1207億美元,年均出口值241.4億美元。到2019年,廣東省家具出口規劃值275億美元,預計比2014年196.49億美元增長40%,凈增長78.51億美元,廣東省家具出口規劃值約占全國家具出口總值35%左右,將繼續保持全國家具出口第一的位置。廣東省2015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6540億元。
 
      專業每年計劃招生120人,實現畢業就業率100%。畢業的學生供不應求,并為學校贏得良好聲譽。
 
      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依托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本評估周期中有二級教授1人(長江學者);三級教授1人;4級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8人。共有專任老師20人,15人最高學位為博士,5人最高學位為碩士。并有3名專職實驗人員。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及木制品制造和出口國,廣東是中國最大的木材及木制品的制造基地,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立足廣東、面向中國、服務世界。承載著各方巨大的人才需求,適應國家戰略發展的目標,培養具備包括木質材料、木質結構、木質家居制造與設計方面具有較寬基礎知識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裝備設計與信息化、營銷及經營管理的高素質人才。
 
      專業自創辦以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校友服務于國家發展的各條戰線,專業也獲得長足發展,2012年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被評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木材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已獲得財政部與廣東省共同資金支持共建,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廣東省質量監督木材及木制品檢驗站也依托我專業設立。專業已與多家企業建立產、學、研的關系,為廣東乃至國家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本專業具備雄厚的理論研究基礎和實驗手段,科研創新能力強,具備了良好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的條件,是廣東林業產業和家具工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廣東林業產業和家具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智庫。
 
二、專業特色
 
      (1)依托華南農業大學的廣東省木材科學與技術特色重點學科,發揮農業院校多學科的優勢,培養木材科學、木材工程加工與應用方面的專門人才;
 
      (2)基于我國裝備制造2025重在機遇,依托對家具和木材加工人才需求旺盛的廣東市場,培養木質材料加工與應用方面的專門人才,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
 
      (3)貼近珠江三角洲人才市場需求,培養家具制造與設計、木質復合材料加工與利用方面的專門人才,滿足珠三角家具企業對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1.專業簡介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于2011年在已有的材料化學和應用化學本科專業的基礎上成立,本專業依托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8人,中級職稱6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立足珠江三角洲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適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大目標,旨在培養具備包括生物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等領域的科學與工程方面較寬的基礎知識,能在各種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人才。自創辦以來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目前已配備滿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所涉及的生物質材料、新能源材料、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材料加工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
 
2.專業特色(包括科研成果等)
 
      特色一:依托華南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農業科學)和特色學科(生命科學),發揮農業院校多學科的優勢,培養生物質材料制造與加工、光學農業等方面的專門人才;
      特色二:基于我國能源與環境問題,依托對能源人才需求旺盛的廣東市場,培養新能源材料制備與應用方面的專門人才,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
      特色三:貼近珠江三角洲人才市場需求,培養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成形工藝,并熟悉珠江三角洲生產實際的應用型人才。
1.專業簡介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始建于2011年,2014年入選為廣東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擁有南粵優秀教師及東方學者,擁有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所依托實驗室為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能源植物資源與利用、省重點實驗室生物質能源重點實驗室和廣州市能源植物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教學及科研條件充足、實力雄厚。本專業培養以新能源的高效轉換和清潔利用為核心技術,以電子學、工程熱力學、化工原理為支撐技術,以計算機和控制技術為工具,培養具備能源高效、清潔轉化、利用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以及具備節能減排、能源合同管理理念,能在工業、國防、民用等領域從事能源動力、新能源開發和能源管理等領域的優化設計、先進制造、智能控制、應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科技人才。學生本科畢業后可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也可承擔工程技術、產品開發、科研、教學、經營和管理等工作。
 
2.專業特色(包括科研成果等)
 
      特色一:中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南粵優秀教師、東方學者領銜,三位教授為核心的教學科研團隊。
      特色二:具有國家二級學科博士點,具有工學學士,碩士和博士授權點,優秀畢業生可以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
      特色三: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能源植物資源與利用、省重點實驗室生物質能源重點實驗室和廣州市能源植物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和科研成果,居于國內外學術研究前沿,在本行業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
 
3.專家介紹:
 
     蔣恩臣,博士、教授、博導、首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入選者。擔任中國農機學會常務理事、《農業工程學報》和《農業機械學報》編委等社會職務。長期從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近5年來,主持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課題1項、國家行業科技專項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科技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教育部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專項資金1項、農業部公益性項目1項目、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1項、省部級重點攻關和其它各類攻關課題多項。 
 1.專業簡介:
      材料化學專業始建于2014年,為華南農業校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現有學生近240人,專任教師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員14人,講師1人。教學及科研條件充足、實力雄厚。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掌握現代化學與材料科學基礎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具備運用化學與材料科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新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能在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新材料的制備、檢測、設計、研究開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畢業生。
 
      2.專業特色:
 
 
      特色一:依托華南農業大學的優勢和特色學科,以生物質材料的功能化研究與應用為專業特色;
 
      特色二:“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領銜,擁有五位教授為核心、19位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科研團隊;
      特色三:重視人才培養、注重專業改革和建設,擁有省級精品課程,校級材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校級材料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特色三:依托農業部能源植物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生物基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和科研成果,居于國內外學術研究前沿,獲省級科學技術二等獎;
      特色四:依托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本科生有機會可以直接保研;
      特色五:擁有五個實踐教學基地和良好的實驗教學條件,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撐,學生就業前景良好。
1.專業簡介
 
       制藥工程系于2005年成立于資源環境學院,2015年院系學科調整并入新組建的材料與能源學院。從2015年開始每年招生本科生2個班, 70余人。目前有在校生近350人。主要培養學生具備深厚的制藥工程理論知識、出色的制藥工程技術和過硬的制藥實踐能力,能在藥品、營養保健品、化妝品、醫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等行業從事科技研究開發、產品生產、技術應用和項目管理等方面工作,本專業具有顯著的工科特點和農科特色。學生本科畢業后可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也可承擔工程技術、產品開發、科研、教學、經營和管理等工作。
 
2.專業特色(包括科研成果等)
 
       特色一:以生物制藥、化學制藥和藥物分析為專業方向,依托農業院校優勢和特色學科,重點培養在生物醫藥的開發、應用和推廣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特色二:本專業具有制藥與農業和生命科學相結合的特色,在同類專業領域中彰顯優勢,為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輸送了一批生物醫藥企業急需的優秀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3.專家介紹:
 
      倪春林,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生物化工二級學科帶頭人,廣東省教學名師。廣東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礎化學實驗》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應用化學專業實驗教學團隊負責人;兼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評審專家,廣東省高校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擔任《Synthetic Metals》,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Ionics》 等國外英文期刊的通訊評審人。曾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師范學校優秀教師三等獎”,校級“優秀教師”、“十佳青年園丁”、“青年教學十佳”、 “青年教學創新獎” 和 “實驗室管理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周武藝,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制藥工程系主任、生物質3D打印材料中心負責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研究學者、清華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 第十一屆中國硅酸鹽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廣東省硅酸鹽學會理事, 廣東省增材制造協會專家委員委員,廣東省3D打印產業聯盟常務理事。主要從事3D打印復合材料、生物納米材料、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無機功能材料等研究。近年來獲得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橫向課題8多項。近五年在國內外刊物Chem.Comm,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Macromolecule, Colloids and Surfaces B,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4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項。獲得省級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佛山市禪城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蔣剛彪,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藥物控制釋放”以及“功能性生物材料”。201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和休斯頓大學(UH)國家公派訪問1.5年。發表研究論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CS Nano(IF13.33)、J Materials Chemistry A(IF8.26)、Carbon(IF6.19)、Carbohydrate Polymers(IF4.22)等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SCI論文24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4的論文14篇),單篇最高引用115次。主持廣東省自然基金團隊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項、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省產學研項目2項。申請發明專利15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6項。在第一批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資助下,負責組建了納米載藥技術廣東省產學研研究平臺。指導研究生黃健菲獲得了2017年度“廣州市菁英計劃資助出國攻讀博士學位”;指導劉永林博士等研究生創新創業團隊獲得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全國銀翼獎,“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廣東省金獎;指導研究生阮仲航、黃健菲獲得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優秀論文獎。指導歷屆本科生參加挑戰杯等課外科技競賽,7次獲得省級或國家級獎勵;指導林鉆濤、黃曉儀、鐘康、譚偉欣等4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9篇,其中兩人憑借論文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美國、歐洲攻讀博士。
 
4.學生前景(畢業學生去向)
 
      2016屆本專業畢業生保研考研人數為7人,保研考研率為8.43%,除本校外,包括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等國內知名學校。
      2016屆本專業畢業生出國人數為2人。
      2016屆本專業畢業生參加就業人數為83人,就業率為95.18%,絕大部分的2016屆畢業本科生就業工作地點集中在廣東省內,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如廣州、佛山、深圳、東莞。主要就業單位:曼秀雷敦(中國)藥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區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或大型國企。
      綜上,2016屆本專業畢業生總升學率為8.43%%,總就業率為95.18%,所去企業為包括500強企業在內的國內知名企業。
 
5.優秀學生簡介:
 
      黃健菲,女,2009級制藥工程本科生,于2013年免試推薦直接攻讀微生物學碩士研究生,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在著名國際期刊ACS Nano,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等雜志上發表了SCI論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篇,單篇平均影響因子為 7.15),并獲得華南農業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華南農業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于2016年獲得廣州市“菁英計劃”公派留學資助,前往哥本哈根大學(丹麥)攻讀藥劑學博士研究生。
 
       張祺健,男,2011級制藥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回家鄉創辦了樂昌市大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樂昌市大聯新媒體有限公司,現為樂昌市大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樂昌市大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榮獲樂昌市優秀團干,樂昌市十大創業青年,樂昌市十大杰出青年,韶關市青年創業典型。
 
 1.專業簡介
 
      1996年,華南農業大學成立理學院,應用化學系開始建設,至今已有20多年的辦學歷史。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應用化學系于1998年開辦應用化學專業、2004年開辦材料化學專業、2011年開辦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14年12月,學校院系調整成立材料與能源學院,依托這三個專業分別成立了應用化學系、材料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應用化學專業于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2010年被評為廣東省特色專業、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學科,2014年被評為廣東省應用型人才示范專業。2000年獲得應用化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得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下設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四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重視課程建設,建有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基礎化學實驗三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5次。
      應用化學系擁有廣東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現有儀器設備1000余臺件,設備總值1500多萬元,其中大型儀器有液質聯用、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高效制備液相色譜儀、熒光光譜儀、紫外-可見光譜儀、紅外光譜儀、差熱-熱重聯用儀、電化學工作站、光電測試系統、比表面測定儀、激光粒度-Zeta電位測試儀、X-射線粉末衍射儀和微波合成系統等。
      目前,應用化學系擁有職稱、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2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講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6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 11人,具有出國留學經歷者10人。近5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計劃項目等近30項,科研經費近千萬;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15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近10項,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2.專業特色(包括科研成果等)
 
      特色一:專業培養目標明確。應用化學專業貼近廣東省新興產業和人才需求,以培養高素質、創新性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鍛煉,注重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實習教學的三位一體化,培養面向珠江三角洲精細化工產業、基于生物質資源綜合再利用的精細化學品制備與應用、化學品分析與檢測方面的的專門人才。
      特色二:學生創新能力顯著。應用化學系重視學生實驗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積極為學生搭建實踐創新能力的平臺,學生每年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項目,發表多篇科研論文,并多次在全國和廣東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廣東省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生化技能大賽等各類科技競賽斬獲佳績。
      特色三:教師專業能力突出。應用化學系教師以“十三五規劃”為目標, 以《廣東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為契機,以市場為導向,緊緊圍繞與農業相關的生命科學、資源環境、農業科學、食品科學等領域,形成了生物無機和有機化學品技術與應用、精細化學品合成與應用、化學品分析與檢測的學科特色。
3.專家介紹:
 樂學義,男,1961年7月出生,博士, 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至2006年,理學院副院長和應用化學系主任;2007年至2014年,理學院院長;2001年至今,先后為應用化學碩士點首席專家和應用化學學科帶頭人。現為中國化學會終身會員、并兼任廣東省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化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高等學校化工委員會理事、《華南農業大學學報》及《廣東化工》編委等。長期從事生物無機化學、藥物化學、食品科學等交叉學科研究,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其中80余篇被SCI收錄,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作為主要參加人員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合作出版編著1本。迄今共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20名。
 
 
      劉曉瑭,女,1969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2005年6月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無機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9月至今在華南農業大學工作,先后任職副教授、教授。2015.4-2016.5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物理系訪學。2015.3至今擔任廣東省化學會應用化學委員會副主任。目前,主要在納米材料和無機光電材料的制備和應用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主持國家基金面上項目、省科技計劃項目等8項,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近15篇;培養畢業研究生9名,在讀4名,獲得廣東省優秀碩士論文1篇;指導本科生獲得廣東省挑戰杯等獎項。
劉柏平,男,1966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和1996年分別獲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學士、博士學位,1988至1991年任中石化岳陽石化總廠環氧樹脂廠技術員、助理工程師,1996至1999年任浙江大學化工系講師,1999至2005年任日本國立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2005至2006年任日本國立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材料科學系特任副教授,2005年1至4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訪問學者,2006至2017年任華東理工大學校特聘教授,2008年獲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擔任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聚乙烯催化劑與工藝工程中試基地技術委員會委員(2015-)、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電氣絕緣與熱老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2015-)、“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會編委(2009-2017)、“Polyolefins Journal”國際編委會編委(2012-)。緊緊圍繞國家重點發展的新材料技術領域,長期從事“配位聚合催化機理和高性能高分子合成及其應用”研究,開發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如聚烯烴、尼龍12、脂肪族聚碳酸酯等及其合成用催化劑核心技術。主持國家、省部級及國內外石化企業項目4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其中SCI論文100余篇,引用1400余次,申請和授權專利15項,其中國際PCT專利5項,授權美國專利2項、中國專利2項,編寫或參編著作4部。作為第四完成人,于2011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迄今共培養博士研究生20余名、碩士研究生80余名。
劉英菊,女,1978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用化學系系主任。2005年6月畢業于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化學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分析化學博士學位;2005年7月至今在華南農業大學工作,先后任職副教授、青年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3-2012.3在日本東北大學環境研究科和原子分子材料科學高等研究機構訪學,入選2012年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016年度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2015.3至今擔任廣東省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副主任。目前,主要在生物傳感器、儀器研制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近5年主持國家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省科技計劃項目、省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項目等10余項,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近30篇;培養畢業研究生5名,獲得廣東省優秀碩士論文1篇,2名研究生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出國攻讀博士學位;指導本科生獲得廣東省生化技能大賽、廣東省挑戰杯、全國挑戰杯等各種獎項。
 湯日元,男,1980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5年至今任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應用化學系專業主任。2017年入選華南農業大學“丁穎人才”重點培養對象。長期從事有機小分子的合成與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機化學反應技術開發及其在合成藥物和有機功能小分子中的應用;農用化學品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現代儀器分析技術與應用研究。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6)、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排名2)和溫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排名2)。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廳級項目8項。在Nature, JACS,ACIE, Chem. Commun., Chem. Eur. J., Adv. Synth. Catal., J. Org. Chem.等刊物發表SCI論文60多篇,SCI引用1200余次,申請和授權專利8件。迄今共培養碩士6名。
  李春遠,男,1978年11月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天然藥物化學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微生物及昆蟲共附生微生物生理活性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分離、生物效價、結構修飾及其在農業和醫藥領域的應用;微生物代謝產物及食品成分的檢測與分析。共主持國家、省部及市廳級項目10多項,在國內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多篇,SCI收錄30多篇。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5項。合作出版教材及專著3部。迄今共培養碩士研究生10名。
周家容,女,1965年12月生,教授,碩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于成都科技大學(現四川大學)分析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廣東工業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87-1992年在西南農業大學基礎部任教,1992-2006年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化學系任教,2006年調入華南農業大學。主要講授過普通化學、物理化學、無機及分析、基礎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無機雜化功能材料、天然產物化學。主持和參加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廳高等教育研究項目10余項。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20余篇。曾獲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獎,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肖勇,男,1980年生,博士,副教授(青年教授),碩士生導師。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暨南大學獲無機化學碩士學位,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華南農業大學獲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博士學位;2006年7月-2012年1月留校進入暨南大學化學系工作,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華南農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工作,2015年1月-至今在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應用化學系工作;2016.10-2017.10在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燃料與能源技術研究院訪學,入選2012年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2014年華南農業大學青年骨干教師,2015年5月被聘為青年教授。主要從事生物質碳基材料、碳納米材料及復合材料的可控制備及性能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開放實驗室基金等項目,迄今已在ACS Appl. Mat. Interfaces, ChemSusChem, J Power Sources, Int J Hydrogen Energy, Carbon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60余篇。
 
 
 
4.學生前景(畢業學生去向)
 
      2016屆畢業生18人繼續深造,報考院校包括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廈門大學等。
      2016屆畢業生3人赴美國、澳大利亞和香港學習。
      2016屆畢業生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區。主要就業單位: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廣東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或大型國企。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483號
郵編:510640
電話:020-85280319
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成立于2014年12月,由學校原理學院、林學院、工程學院、資源環境學院、新材料與新能源研究所的部分學科調整組建。截至目前,我院化學、材料學2個學科已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木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已通過SWST認證。
 
 
 
 
學院在相關領域學科門類齊全,建立了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在本科教育方面,有應用化學、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家具設計與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制藥工程7個本科專業;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擁有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林業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木材科學與技術、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應用化學、木材科學與技術為廣東省二級學科特色重點學科,林業工程為廣州市重點學科,應用化學專業為省級名牌和特色專業,材料化學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制藥工程專業為校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
 
 
 
 
截止2019年9月,學院現有全日制在讀學生為2185人,其中本科生1913人、碩士研究生242人、博士研究生30人。學院堅持厚基礎、促融合、重應用的人才培養理念,注重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學術視野寬廣、創新能力較強的專門人才。與加拿大UBC、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泰國宋卡王子大學、臺灣靜宜大學建立了涵蓋優本生項目、師資培養、CSC博士培養、X+Y項目和暑期項目等方面的合作辦學。
 
       學院教學設備先進,實驗場地豐富,科研平臺一流。擁有農業部能源植物資源與利用實驗室、廣東省生物質能源工程實驗室、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木材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廣東省光學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家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木材與木材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站、省級化學實驗示范中心、省級生物化工與制藥實驗示范中心、廣州市能源植物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廣州市光學農業重點實驗室等10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新能源與材料研究所、高新技術木質復合材料工程中心等8個校級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響應廣東省產業發展需要,主動融入珠三角區域發展,廣泛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走高端戰略和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向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研究、應用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年份 地區 學校 學院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報錄比 推免人數
2016 廣東 華南農業大學 材料與能源學院 081701 化學工程 / 6 / /
2016 廣東 華南農業大學 材料與能源學院 081703 生物化工 / / / /
2016 廣東 華南農業大學 材料與能源學院 081704 應用化學 / 15 / /
2016 廣東 華南農業大學 材料與能源學院 081705 工業催化 / 2 / /

材料與能源學院
孫老師
18476895237
sunlichao@scau.edu.cn

添加華南農業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農業大學報錄比、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群、華南農業大學學姐、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南農業大學排名、華南農業大學保研、華南農業大學公眾號、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網由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 欧美色性视频 | 精品在线一区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欧美成人一级片 |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手机在线 |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 国产上床视频 | 男女福利视频 |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影院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32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 99re免费99re在线视频手机版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精品自拍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99re最新这里只有精品 | 怡红院亚洲 | 网红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视频 | 亚洲美女爱爱 | 在线观看毛片视频 | 国产免费爱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 免费福利在线看黄网站 | 韩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成人影院vs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成人香蕉xxxxxxx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 日本在线视频不卡 |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 aa国产|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r | 9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怡红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