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集美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集美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集美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集美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集美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集美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集美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集美大學考研難嗎]
[集美大學研究生院]
[集美大學考研群]
[集美大學研究生學費]
[集美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體育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學科建設情況及工作思路
學院學科建設情況及工作思路
發布時間:2018-03-05 點擊數:1497
師資隊伍情況
◆ 學院目前有129名專任教師,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6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人,碩士學位教師41人;目前在讀博士4人,在讀碩士教師5人。
◆ 學院現專任教師中,國際級裁判9人,國家級裁判25人,有3名教師獲得執業醫師證書。
學科建設情況
◆ 2009年,民族傳統體育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 2011年,民族傳統體育學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
◆ 2011年,獲得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 2012年,體育學一級學科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
◆ 擁有三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
● 國家體育總局批準: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
● 省社科聯批準:福建省體育社會發展研究會
●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閩臺體育研究中心
◆ 學院充分依托各研究會和基地的優勢,多次承辦省級學術論壇、學術年會,大大激發教師參與科研的熱情。
◆ 近年來,學院先后承擔國家級社科項目5項,省級9項,市(廳)級課題近20項,合同經費達200多萬,到校經費165萬。其中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1項,實現了國家級自然科學項目零的突破。教師在國內期刊上發展相關學術70余篇,其中權威刊物7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學院積極對外開展體育共建關系,與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學院師資優勢,加強體育交流,體育實踐、人才培養等活動,簽訂了一批共建單位,建立了若干個培訓基地,從而既增加學生體育實踐鍛煉機會,又有利于學院學科建設的發展。
學科建設思路
◆ 以三個方向為基礎發展學科建設
學院在“十三五“建設期間,以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體育產業三個方向為突破口,力爭取得體育學博士點建設。以省級重點學科——民族傳統體育學為依托,以“民間傳統體育的當代傳承”為理論研究重點,將“武術段位制的學校推廣”和“競技武術的東南亞傳播”、“高水平運動隊建設”作為實踐途徑,拓展民族傳統體育的海外發展,建成省內第一,國內有影響的特色學科;爭取得到學校支持,將運動人體實驗室納加入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建設成“市廳級教學示范中心”,廣泛開展跨學科的實踐研究,提升實驗室為科研服務的水平。將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閩臺體育研究中心”提升為省部級的研究基地,吸取臺灣先進的體育產業經營模式,建立“賽事研究與評估中心”,增強為地方服務功能。同時,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加強學術型研究生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積極拓寬在職碩士研究生教育招生渠道,爭取在2020年申報體育碩士專業學位辦學資格并開始招生。
◆ 提升師資水平
教師是教學的根本,教師隊伍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到2020年,爭取教師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達到60%以上;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所占比例達到6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所占比例達到20%。具有留學經歷教師的比例達到10%。重點引進在體育人文社會、民族傳統體育、體育教育以及運動人體科學等方面有一定成果和發展潛力的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的博士。爭取培養1-2名中青年博士導師(先被外校聘任)。
◆ 提高科學研究水平
突出地方特色,致力于為海西建設服務,學院在今后五年將進一步促進科研平臺的建設,重點扶持體育人文社會研究基地及國民體質健康實驗室平臺的建設,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將體育人文社會研究基地打造成省級重點實驗平臺;將國民體質健康實驗室打造成市級實驗平臺。同時,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從事科學研究,申報課題,力爭在“十三五”期間,獲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15項以上,縱向經費保持在200萬元以上,教師每年人均科研經費達到0.5萬元;每年人均發表在CN以上刊物的論文0.5篇;在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獎中獲得更多獎項,爭取一等獎有所突破,爭取在教育部社會科學獎有零的突破;為增列為博士建設點做準備。
◆ 打造競賽精品
通過產學研結合,在運動競賽方面,遵循鞏固優勢項目,發展潛優勢項目,突破落后項目,打造精品項目原則,強化教練員隊伍梯隊建設,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在競賽項目有所突破。
● 打造水域項目特色
借助學校地域優勢和省皮劃賽艇中心、帆船帆板中心共建關系,學院擬著重打造龍舟、賽艇、帆船等水上項目,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績。
● 突出民族傳統體育傳承項目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是福建省唯一的專業點。民族傳統體育學是省級重點學科,擁有較強的師資與較好的學術與技術提升渠道。“十三五”期間學院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努力提高武術套路競技水平,提升龍獅表演內涵,促進中小學武術段位制在福建省內的推行,配合國家體育總局社會中心做好系列民族傳統項目的海內外培訓工作,努力將學院打造成東南亞有一定影響的民族傳統體育基地。
● 專業體育競賽保持在福建省名列前茅
學院將充分發揮運動訓練專業優勢,專業體育競賽成績繼續保持在福建省各高校前列,不斷強化專業學生的運動技能,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
● 引進一批品牌賽事
學院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場館優勢和裁判優勢,擬在“十三五”期間引進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賽事,如國乒進校園、全國賽艇比賽、全國龍獅錦標賽、全國柔力球邀請賽等,為提高學校知名度貢獻力量。
● 提高社會服務層次
將現有的科技成果有效的轉化為社會服務是當代高校發展的趨勢,學院將結合當前體育產業迅猛發展的契機,充分激活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現有的 “福建省體育社會發展研究會”平臺,動員廣大師生員工利用廈門地區體育發展資源,有針對性地組建“全民健身與體育公共服務研究會”、“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以及“賽事研究與評估中心”等機構,引導廣大教師和研究生參與廈門地區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研究,為地方體育發展和體育產業服務。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將我院的體育人文社會研究基地打造成我省體育產業發展的智庫,將國民體質健康實驗中心打造成東南地區的健身示范區。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介紹
學院簡介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經歷50多年變化發展過程。其前身是福建體育學院,于1958年在福州創辦,1959年9月改建為福建體育學院。1983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授予學士學位的高等院校之一。1994年10月,集美學村五所院校合并組建為集美大學,福建體育學院成為其中一個學院,現名為:集美大學體育學院。2004年4月學院又與大學的公共體育教學部組成新的體育學院,現有5個專業委員會、14個教研室和1個綜合實驗室,3個研究所,同時體育學院還擔任著集美大學的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現開設專業有:體育教育、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訓練等。學制以四年本科為主,擁有體育學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現有教職工14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余人。學院有專任教師116名。教授13名,副教授42名;教師中國際級裁判員8名,國家級裁判25名,運動健將12名。學院占地面積160余畝。校園終年花木蔥蘢,四季景色宜人,擁有教學實驗大樓、標準田徑場、帶8米跳臺的標準游泳池、百米塑膠風雨跑道、塑膠籃球場、競武館、訓練館、綜合訓練館、排球館、網球場、拳擊館、散打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舉重房等場館設施。設有運動解剖、運動生理、運動生物力學、運動保健、運動生物化學.運動心理學等實驗室,共開設有專業必修課、公共課和選修課共124門,其中田徑、運動生理學、武術專項理論與實踐、排球四門課為省級精品課程。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被評為福建省特色專業,體育學一級學科為福建省重點學科,學院于2011年被確定為福建省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學院學生在運動競賽水平上在福建省高校中處于領先水平,在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海峽兩岸賽艇比賽、省運會、省大學生運動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都取得了驕人成績,為集美大學乃至福建省贏得榮譽,學院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協調發展,在本科四年教育過程中,除突出師范性以保證學生畢業生能勝任中學體育教育外,我們還承擔培養社會各類體育專業人才、教練員及高水平運動員的任務。以此同時,學院還開設公共選修課程、第二專項選修課程,擴大學生選擇職業的自由度,以適應社會需求,有計劃地安排實習與社會實踐,讓學生深入學校、工廠、農村、企事業單位進行社會調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至今為止,我院已培養8000余名本科畢業生,學生的就業率達90%以上,畢業的學生遍布全省各地,除在各級各類學校擔任體育老師及教練員外,許多學生還就業于公、檢、法、稅務、武警、企業等行業,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無論在專業素質、綜合能力、思想作風等方面得到用人單位及社會的認可,不少學生畢業后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受到黨和政府的表彰,有的還走上領導崗位。這些表現出色的校友,不僅是學院的驕傲,也是社會的驕傲,是學院長期以來堅持從嚴治學、治院的結果。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共120多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8項,省部級項目40多項;出版論著、教材60余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學院充分發揮地處沿海、僑鄉和廈門經濟特區的優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先后同新加坡、日本、菲律賓、韓國、朝鮮、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增強了辦學活力,也提高了學校知名度。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聯系方式
體育學院:陳老師0592-6180031添加集美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集美大學考研分數線、集美大學報錄比、集美大學考研群、集美大學學姐、集美大學考研真題、集美大學專業目錄、集美大學排名、集美大學保研、集美大學公眾號、集美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集美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