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魯東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魯東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魯東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魯東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魯東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魯東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魯東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魯東大學考研難嗎]
[魯東大學研究生院]
[魯東大學考研群]
[魯東大學研究生學費]
[魯東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魯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農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魯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魯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魯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魯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 魯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魯東大學/6.jpg)
魯東大學農學院園藝學碩士簡介
園藝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 |
|
|
|
魯東大學農學院水產學碩簡介
水產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 |
|
|
|
魯東大學農學院農業農藝與種業專碩簡介
農業專業學位碩士農藝與種業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非全日制)(代碼:095131)
一、培養目標及要求
(一)培養目標
農藝與種業領域農業碩士是與該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主要為農藝與種業領域技術研究、應用、開發及推廣,農村發展和農業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政治思想方面要求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樹立科學發展觀,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業務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植物生產的基本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管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掌握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技術發展需求規律技術應用及傳播模式,具備植物生產全產業鏈的生產與經營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技能;掌握大田農作物、園藝作物和種業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作物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基本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二)培養要求
本方案涉及領域包括作物科學、園藝科學、種業科學三個方向:
(1)作物科學方向:掌握大田農作物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作物類農藝與種業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服務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2)園藝科學方向:掌握園藝作物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園藝類農藝與種業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服務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3)種業科學方向:掌握種業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植物種業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服務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二、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為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學習方式及學習年限
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
采用半脫產學習方式。課程學習主要采用集中授課方式,一般在暑假或寒假集中授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意愿也可以隨同全日制研究生在自然學期上課。每門課程只能選擇一個時段修讀。
四、課程設置
農藝與種業領域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應突出相應學科方向的專業技能及技術集成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體現寬廣性、綜合性、實用性和前沿性,增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加強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課程設置詳見附表《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漁業發展領域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
攻讀農藝與種業領域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須完成附表課程的學習和必修環節,其中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8學分,實踐訓練4學分。課程考核方式分考試和考查兩種。學位基礎課、專業必修課的考核方式均采用考試方式;專業選修課的考核可采用考試方式,也可采用考查方式;所有課程的考核成績均按百分制記分方式評定。
五、培養方式
(1)采取課程學習、實踐訓練、試驗研究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實行多學科綜合、寬口徑的培養方式。校外基地的實踐研究采用頂崗實習方式進行,促進實踐與課程教學和學位論文工作的緊密結合,注重在實踐中培養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實踐訓練不少于6個月。指導教師應為研究生制定詳細的實踐學習計劃,指導其開展實踐。實踐期滿后研究生需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培養單位應對研究生的實踐環節進行考核,通過者取得相應學分。
(2)實行雙導師制
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聘請校外導師參與制定培養計劃、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實踐報告等指導工作。
(3)導師組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在研究生入學后,從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制定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對于跨專業或同等學力身份考入的研究生,導師須根據學生知識背景,要求學生補修相關本科生必修課程。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的制訂一般在入學后前兩個月內完成。
(4)培養中注重培養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增長實際工作經驗,縮短就業適應期限,提高專業素養及就業創業能力。
(5)加強實踐教學。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改革創新實踐性教學模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供需互動機制。
六、專業實踐
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踐教學一般在研究生所在單位進行,結合所從事的科研項目開展實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到本領域校企合作實踐基地進行實踐。實踐教學按當年公布的實踐教學計劃執行。研究生在實踐教學結束后,須提交實踐手冊、實踐教學總結報告等材料,經實踐教學指導、考核小組考核通過后,方能取得相應學分。實踐教學指導、考核小組由所在學院與實踐單位有關人員(有關領導及指導教師)共同組成。
七、學位論文及學位授予
(1) 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
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植物生產類科技創新、技術革新、推廣應用、生產管理等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要有明確的應用價值,論文要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應用、農業和農村等問題的能力。
第三學期期末,根據論文選題,確定研究內容,形成技術路線,設計研究方案,并公開作開題報告進行論證,形成明確的選題評議意見與建議;研究生根據專家意見完善開題報告。
(2) 中期考核
第四學期末,按《魯東大學研究生中期篩選考核辦法》規定進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有關規定延期畢業。
(3) 論文形式與寫作
學位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可將研究論文、項目(產品)設計開發、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發明專利、技術標準等作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表現。論文撰寫符合學校相關規范要求。
(4) 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審應著重考查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應用、農業和農村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查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
攻讀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應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評閱,答辯委員會應由5位專家組成,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具有高級職稱(或相當水平)的專家,導師不得擔任本人指導研究生的答辯委員會委員。
完成課程學習及培養環節,取得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農業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未達到學位授予條件而達到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獲得畢業證書。
魯東大學農學院碩士點概況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及魯東大學研究生獎學金評審實施細則(2019 年 4 月修訂)的要求,農學院研究生獎學金評審委員會制定了2019年農學院研究生獎學金評審細則。本細則適用于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研究生單項獎學金的評審,旨在獎勵優秀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一、組織管理
學院成立由黨總支書記(或院長)任主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領導任副主任,導師代表、研究生管理人員以及研究生代表為成員的學院研究生獎學金評審委員會,負責組織本學院研究生獎學金的申請、初審及推薦等工作。
二、評選條件
(一)、基本條件: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學習刻苦、成績優良;
5.熱心社會工作,在社會實踐、科技創新、學術文化活動等方面表現優秀;
6.按學校要求注冊并按時繳納學費等有關費用。
(二)、國家獎學金申請條件:
研究生申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除滿足基本條件外,須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或專業實踐能力。
其中學術學位研究生至少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作為前三位成員出版較高水平的學術專(譯)著;或以第一作者發表1 篇以上(含 1 篇)本學科(專業)學術論文,其中理工類至少包括 1 篇 A類期刊發表的論文,或 1 篇被 SCI 收錄的論文,或 1 篇被 EI Compendex[工程索引(核心版)]索引的論文,或 2 篇 B 類及以上論文,人文社科類至少包括 1 篇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論文。
2.作為額定成員獲得市(廳)級及以上政府(部門)科研獎勵(市廳級首位,省部級前三位,國家級前五位)。
3.以第一發明人獲得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4.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完成市(廳)級及以上研究項目(市廳級為首位、省部級前三位、國家級前五位成員)。
5.首位獲得山東省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獎。
6.首位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類大賽第二等次及以上獎項;或首位獲得省(部)級創新創業類大賽最高等次獎項。
專業學位研究生至少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作為前三位成員出版專(譯)著;或以第一作者發表至少 1 篇本專業領域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學術論文。
2. 作為額定成員獲得市(廳)級及以上政府(部門)科研獎勵(市廳級首位,省部級前三位,國家級前五位)。
3.以第一發明人獲得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4.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完成市(廳)級及以上研究項目(市廳級為首位、省部級前三位、國家級前五位成員)。
5.首位獲得山東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實踐成果獎。
6.首位在各專業學位教指委舉辦的全國性專業學位研究生技能大賽(相關類別)中獲得二等獎及以上獎勵;若研究生在讀期間其所學專業領域未組織全國性的專業技能比賽,則須在校級專業技能比賽中獲一等獎,并在本科院校學報層次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至少 1 篇本專業論文。
7.首位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類大賽第二等次及以上獎項;或首位獲得省(部)級創新創業類大賽最高等次獎項。
8.其他實踐成果(文藝作品、新聞與影視作品、應用設計、案例報告等)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在本科院校學報層次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至少 1 篇本專業論文。
(三)、學業獎學金申請條件:
滿足基本條件的研究生,可申請相應等次的學業獎學金。
1.一年級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覆蓋率為100%
推免生,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不含其下設獨立學院)的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生,以及本科期間獲得過省級及以上政府獎學金者,可申請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其余研究生可申請二等或三等學業獎學金。二、三等學業獎學金在評定時,按照綜合測評成績排序。綜合測評設 4 個一級指標,權重如下:
(1)入學成績(復試成績、初試成績)40%;
(2)研究生生源(第一志愿報考、畢業院校、報考院校)30%;
(3)學習、科研成績(課程學習、上課出勤、科研成果等)20%;
(4)民主評議(思想道德表現及參與學校、學院、班級活動等)10%。
2.二年級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覆蓋率為70%
按課程學習成績、科研成績(專業學位實踐成績)以及民主評議 3 個一級指標進行綜合測評。
一級指標權重如下:
(1)課程學習成績 20%;
(2)科研成績(專業學位實踐成績)50%;
(3)民主評議(參與“三助一輔”、參與各級各類活動、擔任研究生干部及貢獻、各類評優或獎勵等)30%。
3.三年級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覆蓋率為70%
按科研成果和民主評議2個一級指標進行綜合測評。
一級指標權重如下:
(1)科研成果(發表學術論文、出版學術著作、科研獲獎、發明專利、科學研究、比賽獲獎等)70%;
(2)民主評議(參與“三助一輔”、參加各級各類活動、擔任研究生干部及貢獻、各類評優或獎勵等)30%。
二、三年級研究生申請一等學業獎學金,參照國家獎學金評審條件執行。
三、評審細則
(一)一年級研究生
學院按照申請者綜合成績排名評審獎學金,綜合成績計分公式為:Z=A*40%+B*30%+C*20%+D*10%
其中A為入學成績得分,B為研究生生源得分,C為英語、科研成績得分,D為民主評議得分,加分內容的時限以當年通知為準。
1、入學成績得分
入學成績以研究生院導出的總成績為準,換算為百分制。
2、研究生生源得分(見附件1)
3、英語、科研成果得分(見附件1)
英語、科研成果得分要求換算百分制。
4、民主評議得分(見附件1)
計算方法為:D=導師評議得分*50%+獲得榮譽得分*50%;獲得榮譽得分要求換算百分制。
導師評議見附件2,榮譽得分加分項僅限本科期間市級及以上社會活動獎勵
(二)二、三年級研究生
學院按照申請者綜合成績排名評審獎學金,綜合成績計分公式為:Z=A*20%+B*50%+C*30%(二年級),Z=B*70%+C*30%(三年級),其中A、B、C均為百分制。
其中A為學業成績得分,B為英語、科研成績得分,C為民主評議得分,加分內容的時限以當年通知為準。
1、學業成績得分
計算方法為所修科目的加權平均分。設學生全年所修的各科成績A1、A2、A3……An,各科相應的學分分別為B1、B2、B3……Bn,則加權平均分為(∑Ai*Bi/∑Bi)(i=1,2,3……n)。
學業成績由學院研究生秘書統一提供,科目為上一學年度所上的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非專業選修課不計算。
如有特殊情況不列入計分的課程由學院公布。
2、英語、科研成果得分:
科研成績得分按照本節(一)部分標準執行
3、民主評議得分
計算方法為:D=導師評議得分*20%+獲得榮譽得分*60%+學生工作*20%;獲得榮譽得分與學生工作得分要求換算百分制。
四、研究生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本學年獎學金參評資格:
1.違反國家法律、校規校紀受到通報批評及以上處分;
2.有抄襲剽竊、弄虛作假等學術不端行為經查證屬實;
3.在教學檢查中被發現無故缺課并受到通報批評;
4.有課程補考或重修;
5.學年累計三次違紀(含宿舍違紀)或無故曠課;
6.論文一稿多投者;
7.無故不按時繳納學校規定的相關費用;
8.學籍狀態處于休學或超出修業年限;
9.不按學校規定時間報到和注冊,離校外出不履行請假手續;
10.因私出國留學、疾病、創業等原因未在校學習;
11.參與非法組織及活動。
農學院
二0一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魯東大學農學院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
辦公電話
辦公地點
書記辦公室(劉新海)
0535-6697616
北18號樓310室
院長辦公室(程顯好)
0535-6664662
北18號樓310室
副書記辦公室(趙麗麗)
0535-6691628
北18號樓204室
副院長辦公室(閆冬春)
0535-6667036
北18號樓206
實驗室
副院長辦公室(王曉通)
0535-6667037
北18號樓204室
辦公室(馮培勇)
0535-6664669
北18號樓201室
教務辦公室
( 韓立亞 劉紅陽)
0535-6664665
北18號樓201室
團總支辦公室
(宋慧杰 王青
王律強 張爽)
0535-6664663
北18號樓203室
魯東大學農學院簡介
魯東大學農學院成立于2012年,學院的建設目標是教學研究型學院。學院成立以來,秉承“學科立院、特色興院、科研強院”的發展理念,發揚“艱苦創院”的工作作風,全院師生勠力同心,干事創業,快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學科專業】學院堅持學科立院,學科實力不斷增強。有園藝學(學碩)、水產(學碩)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農業(漁業發展)及農業(農藝與種業)(專碩)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現設園藝、農學、水產養殖學三個本科專業;水產養殖學、園藝、農學專業2016年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水產養殖學專業2018年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2019年獲批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8年農學、水產養殖學招收山東省首批農技推廣公費學生。
【辦學條件】學院教學科研用房面積4500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000余萬元。擁有園藝、水產養殖學、農學三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2個標準化的智能溫室,建有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70多處,在校生1200余人。
【教學成果】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院注重實踐教學,關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100%,年均考研率50%以上;教師吸收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學生數量占在讀本科生總數的50%以上;近三年有70 名學生參與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SCI 論文9 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 8項已經獲得授權;申請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 項。自2014 年起,農學院教師指導學生參加了“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等技能競賽,參加學生人數700余人,獲獎學生人數121人。參賽項目獲得國家金獎1 項,國家銀獎2項,國家銅獎2項,山東省金獎(一等獎)7 項,山東省銀獎(二等獎)12項,山東省銅獎(三等獎)11項。教師主持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
【科學研究】學院堅持科研強院,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以地方農業特色需求為導向,結合學院的現狀,形成了食用菌技術、農林作物遺傳改良、水產養殖技術三個科研方向;建設了山東省食用菌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食用菌技術”泰山學者崗位、山東省食用菌工程技術中心、“作物高產抗逆分子模塊育種”“十三五”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為山東省灘涂貝類生態化開發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員單位;設有菌物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農林作物遺傳改良中心兩個研究機構。“十二五”以來,共主持國家級項目41余項、省部級項目42項,市廳級項目28項,橫向課題8項,目前在研經費3478萬元;發表SCI、SSCI、CSSCI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1部,授權發明專利17項;獲得市級以上科研獎勵8項。
【師資隊伍】學院堅持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師資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現有教職工75人,其中專任教師61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人,博士比例100%。其中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國家農業體系崗位專家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1人,山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省屬高校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玉米、食用菌、貝類)崗位專家3名,省農業專家顧問團成員2名,山東省第六屆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1名,煙臺市“雙百計劃”人才1名,東營市黃河三角洲學者1名,威海市人才項目產業工程特聘專家1名。教育部高等學校水產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山東省本科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名;
【服務地方】學院密切關注“行業需求、地方需求”,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服務地方”工作。總支自2015年先后選派1人掛職芝罘區團區委,1人到濱州無棣掛職科技副鎮長,1人到乳山市掛職科技副市長,1人參加省“千名(萬名)干部下基層”服務隊。學院與6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研發出黑枸杞、藍莓、楊樹、玉米、小麥、羊肚菌、牛樟芝、豬肚菇、特色海參、烏牡蠣、海馬等新品種,以及新型養殖、種植技術在國內推廣,已累計實現產值50億元以上。央視“朝聞天下”、《中國教育報》、“人民網”等多家省級以上媒體報道了女博士服務鄉村振興的事跡。
【獲獎情況】2016年山東省高校工委頒發“山東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多次獲魯東大學先進單位、先進黨總支等優秀稱號。農林作物遺傳改良團隊獲山東省“黃大年”式團隊,1位老師獲“第七屆中國僑屆貢獻獎”。1位教師獲“山東省青年科技獎”、“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獎”、“山東省自然科學學術創新獎”等獎勵。農林作物遺傳改良女博士團隊獲中國教育工會山東省委員會授予“山東省教育系統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
農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內涵建設為主題,以學科專業建設為基礎,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把學院建成人才培養質量高,科學研究優勢突出、服務社會能力強,省內一流、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學院。(數據截止到2019年7月底)
添加魯東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魯東大學考研分數線、魯東大學報錄比、魯東大學考研群、魯東大學學姐、魯東大學考研真題、魯東大學專業目錄、魯東大學排名、魯東大學保研、魯東大學公眾號、魯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魯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魯東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魯東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