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林業大學報錄比、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群、西南林業大學學姐、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南林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南林業大學排名、西南林業大學保研、西南林業大學公眾號、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林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考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西南林業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西南林業大學

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考研參考書目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西南林業大學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生態與水土保持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9]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林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2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708 水土保持原理④809 水土保持工程學(含林業生態工程學)
備  注: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依托我校林學學科,始建于1998年。歷經近十余年的發展,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現已形成了涵蓋普通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綜合教育教學體系和以水土保持研究所為依托的科學研究、科技服務體系。本學科共有專業技術人員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4人,高級實驗師1人,是一支學術梯隊完善、學緣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近5年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云南省科技攻關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在內的20余項科研項目,取得一批以干熱河谷區域集水系統結構與模式研究為代表的科研成果。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擁有云南省教育廳高校土壤侵蝕與控制重點實驗室,設有土壤學實驗室、土壤侵蝕實驗室、室內人工降雨模擬實驗室、生態學實驗室、氣象學實驗室、水土保持規劃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總價值800余萬元。本學科有國家林業局玉溪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元謀干熱河谷水土保持實驗基地、玉溪尖山河土壤侵蝕監測站、昆明松華壩水源保護區土壤侵蝕觀測站、玉溪紅塔區土壤侵蝕觀測站等多個野外試驗基地和觀測站。目前,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為教育部一類特色專業和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擁有云南省高等院校教學團隊,云南省高等院校水土保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是農學門類林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下設土壤侵蝕、生態修復、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和石漠化治理5個研究方向。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研究生能在水利、林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農業等部門從事與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態環境建設相關的科研、教學、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預防監測等方面的工作。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西南林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9]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林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5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8)水土保持原理
④(809)水土保持工程學(含林業生態工程學)
備  注: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西南林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9]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林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4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8)水土保持原理
④(809)水土保持工程學(含林業生態工程學)
備  注:

西南林業大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090707)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一)學科簡介

西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依托我校林學學科,始建于 1998 年。歷經近十余年的發展,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現已形成了涵蓋普通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綜  合教育教學體系和以水土保持研究所為依托的科學研究、科技服務體系。本學科共有專業技術人員  21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11 人,講師 4 人,高級實驗師 1 人,是一支學術梯隊完善、學緣結
構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近  5    年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
科技計劃重點項目、云南省科技攻關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在內的 20 余項科研項目,取得一批以干熱河谷區域集水系統結構與模式研究為代表的科研成果。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擁有云南省教育  廳高校土壤侵蝕與控制重點實驗室,設有土壤學實驗室、土壤侵蝕實驗室、室內人工降雨模擬實驗  室、生態學實驗室、氣象學實驗室、水土保持規劃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總價值  800  余萬元。本學科有國家林業局玉溪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元謀干熱河谷水土保持實驗基地、玉溪尖山河土壤  侵蝕監測站、昆明松華壩水源保護區土壤侵蝕觀測站、玉溪紅塔區土壤侵蝕觀測站等多個野外試驗  基地和觀測站。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是農學門類林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下設水土流失防治、  石漠化治理、林業生態工程,土壤侵蝕  4  個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能在水利、林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農業等部門從事與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態環境建設相關的科研、教學、規劃設計、  施工管理及預防監測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養目標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必須貫徹“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  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本學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符合國家對研究生培養的總體要求,同  時應達到:
1. 堅持立德樹人的培養方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教學環節,為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和實干精神的專業人才。
2. 具有扎實的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學科領域的發展前沿動態,能較熟練的應用一門外國語進行聽說讀寫。
3. 具有較強實驗操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有一定的創新潛質,能夠承擔  與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相關的教學、科研、規劃設計、監測評價、管理等工作。

(三)培養方式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制、導師組集體指導的培養方式,也可與行業專家聯合指
導。

 
 
 
 
 

(四)學習年限

本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為 3 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彈性修業(學習)年限。提
前完成所有培養環節和論文工作且符合學院的相關規定者,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最多只能提前 1 年。因特殊情況需延長學習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和相關部門批準,可適當延期,但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年限最長為 5 年,非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最長學習年限為 6 年。學習年限期滿,未畢業者按自動退學處理。

(五)學科(研究)方向

1. 水土流失防治
主要開展水土流失產生的機理與過程、水土流失防治的技術與方法、小流域綜合治理,山地災  害預警及控制技術、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控制關鍵技術、面源污染控制機理及關鍵技術、水土流  失預警及監測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2. 石漠化治理
主要開展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石漠化水土過程機制、石漠化地質生物環境、石漠化植被生態  環境與石漠化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研究。
3. 林業生態工程
主要開展林業生態工程基本原理與技術、林業生態工程綜合效益監測與評價、困難地區林業生  態工程構建技術、林業生態工程水文生態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4. 土壤侵蝕
主要開展坡面土壤侵蝕過程、溝道沖刷及輸沙機理、區域水土流失與環境演變、土壤侵蝕與土  地生產力、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水土流失與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土壤侵蝕防治關鍵技術及機理等  方面的研究。

(六)學分要求與課程、必修環節設置

本學科總學分最低要求為 28 學分,包括課程學習 23 學分和必修環節 5 學分。課程學習包括
學位課學分要求為 16 學分,選修課不低于 7 學分。必修環節設置包括開題報告(1 學分)、實踐訓練(2 學分)、學術交流與討論(2 學分)三部分。

1. 課程設置

本學科課程學習的學分要求為 23 學分,其中學位課學分要求為 17 學分,選修課不低于 6 學分,
課程學習原則上要求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具體課程設置如下:
-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學位課
 
公共課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2 考試  
[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1 考試  
[3] 碩士生第一外國語 144 6 1、2 考試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專業課
[4]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理論與實踐 32 2 1 考試 雙語課
[5] 泥沙動力學 32 2 1 考試  
[6] 生態工程學 32 2 2 考試 精品課
[7] 森林水文學 32 2 2 考試  
 
 
 
 
 
 
 
 
 
 
選修課
 
 
 
方向選修課
[8] 水土保持監測與評價 32 2 1 考查  
[9] 土壤水動力學 32 2 1 考查  
[10] 恢復生態學 32 2 1 考查  
[11] 石漠化防治理論與實踐 32 2 2 考查 案例課
[12] 邊坡綠化與生態防護 32 2 2 考查  
[13] 生態學理論與實踐 32 2 1 考查  
 
 
 
公共選修課
[14] 地理學前沿 32 2 2 考查  
[15] 生態監測與評價 32 2 2 考查  
[16] 生物大數據挖掘 32 2 2 考查  
[17] 多元統計分析與應用 48 3 2 考查  
[18] 3S 技術與應用 32 2 2 考查  
[19] SCI 論文寫作 32 2 2 考查 全外文課
 
必修環節
[20] 開題報告   1 3    
[21] 實踐訓練   2      
[22] 學術交流與討論   2      
 
要求及說明:
(1) 課程學習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擴展學生在相應學科領域知識的深度和寬度,使學生掌握本門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同時具備適應社會需要的發展潛力。各學科設置的課程  體系要有足夠的縱深度和寬廣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課程學習分為學位課和選修課兩部分。
①政治課和外語課由研究生院統一設課。其中政治理論課 2 門,碩士生第一外國語門,具體設課方式、授課內容及考核方式參照教育部相關文件執行;
②碩士研究生學位課中專業課要求設置合理,以使學生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  統的專門知識。
③選修課是為拓寬碩士研究生的知識領域,增加研究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和發展潛力設置的,  給研究生在選課上更大的靈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進學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個性發展。選修課只   需列出本學科開設的、或者推薦學生選修的其他課程。
(3) 考核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考試分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考查主要指課程論文、競賽

 
 
 
 
 
及各類設計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學位課的考核要求以考試方式為主。無論考試與考查,均可結合平  時考勤、課堂小測試等綜合評定給出成績。
(4) 對于同等學力和跨學科考取的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自學補修 2~3 門本科核心課程, 如土壤侵蝕原理、林業生態工程學、水土保持工程學等,補修的本科課程不計成績不計學分。

2. 培養環節

(1) 培養計劃
碩士研究生入學后兩個月內,導師(組)應根據學科專業培養的要求,結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和個人情況,指導研究生做好個人培養計劃。培養計劃包括課程學習計劃和論文研究計劃。課程學  習計劃須在入學后兩個月內完成學習的課程、學時、學分等的制定;論文研究計劃須在開題報告論  證之前對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和文獻閱讀與材料準備、論文開題、論文研究、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環  節做出具體安排。培養計劃由學科負責審定,經學院負責人批準后執行,并分別在學院和研究生院  備案。
(2) 學術交流與討論(2 學分)
學術研討應貫穿于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凡已招收研究生的學科、專業,須定期組織學  術研討活動,每個學科點每學期舉辦研討活動的次數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須按要求在研討活動上作專題報告,并且研究生在讀期間必須在與本學科專業相關的省級或以上學術會議上做學術報告至  少 1 次。導師負責對研究生學術交流與討論完成情況進行評定,學科負責對研究生在參加學術研討過程中應作專題報告次數以及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報告和講座的次數進行過程管理和登記。該環節  考核通過后,記 2 學分。
(3) 開題報告(1 學分)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應在導師指導下,在查閱文獻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于入學后第 3  學期結束前完成。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為:課題來源及研究目的和意義;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和發展情  況及分析;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及創新性;為完成課題已  具備和所需的條件和經費;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開題報告書應  首先獲導師認可通過,并在舉行開題報告會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組成員審閱后方可參加開題。開題  報告應由考核小組進行論證,論證通過者記  1    學分。開題報告通過者,以書面形式交至所在學院審
批后備案。開題報告未通過者,在一定時間內(兩次開題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  3    個月)重新開題,2
次不能通過者,則學籍自動順延一年;順延期滿仍未重新開題或 3 次開題未通過者,按退學處理。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開題報告的規定(修訂)》執行。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學后第 4 學期內,由所在學院統一安排,各相關負責人組織和實施。審查小組應對其思想品德、課程學習和科研能力三方面進行全面考查,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預  警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審核、備案。
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規定(修訂)》執行。

 
 
 
 
 
(5) 實踐訓練(2 學分)
碩士研究生要求在入學后兩年內,在導師指導下根據研究方向及論文選題進行實踐訓練。碩士  研究生實踐訓練主要包括科研實踐、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形式。每學年實踐結束,  研究生須提交一份書面的科研進展報告或實踐報告,經導師考核認定合格后,計  2  學分。報告內容包括閱讀文獻的情況及心得、參加學術報告的次數及體會、室內實驗和外業調查觀測的時間和工作  量、協助導師指導本科生的情況、參與本科教學活動的內容和頻次等。
(6) 形勢與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除將其相關內容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之中外,主要采  取專題報告的形式進行,與貫穿培養過程的前沿講座相結合。一年級研究生每學期參加專題講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業不少于 2 次。該課程每學期考核成績由聽課考勤和作業成績構成并納入研究生必修環節,總成績為各學期考核平均成績,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負責統計并錄入成  績。成績合格者,視為通過該環節。
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形勢與政策課程管理辦法》執行。

(七)學位論文或畢業論文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要能夠體現研究生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定的科  學問題或實際應用問題,對所研究的課題或實際項目應當有新的見解,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從  事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碩士研究生應按《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的要求撰寫學  位論文,經導師審閱同意后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碩士研究生完成本學科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及必修環節,完成學位論文,達到學位論文要  求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且達到《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發表學術論文的  暫行規定》的規定和和成果要求,可授予農學碩士學位;碩士研究生完成本學科培養方案規定的課  程學習及必修環節,但未達到學位申請要求,可提交畢業論文,并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準予畢業。

(八)其他要求

其他按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九)學位類型

學位論文按照西南林業大學有關規定組織送審和答辯,經答辯委員會審查通過,并經學校學位  評定委員會討論批準后,可授予農學碩士學位。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西南林業大學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生態與水土保持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9]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林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2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③708 土壤學④809 水
土保持工程學(含林業生態工
程學)
備  注: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專業代碼:090707     門類/類別:農學     學科/類別:林學
 

專業點分布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河北農業大學 山西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民族學院 湖南師范大學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西南大學 四川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貴州大學 西南林業大學 云南農業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青海大學
 

專業大學排名

0907 林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8 所,本次參評18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30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A+
2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A+
3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4 10225 東北林業大學 B+
5 10341 浙江農林大學 B+
6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B+
7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B
8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B
9 10677 西南林業大學 B
10 10086 河北農業大學 B-
11 10410 江西農業大學 B-
12 10434 山東農業大學 B-
13 10129 內蒙古農業大學 C+
14 10201 北華大學 C+
15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C+
16 10364 安徽農業大學 C
17 10466 河南農業大學 C
18 10657 貴州大學 C
19 10157 沈陽農業大學 C-
20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C-
21 10733 甘肅農業大學 C-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0907 林學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8 所,本次參評18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30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A+
2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A+
3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4 10225 東北林業大學 B+
5 10341 浙江農林大學 B+
6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B+
7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B
8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B
9 10677 西南林業大學 B
10 10086 河北農業大學 B-
11 10410 江西農業大學 B-
12 10434 山東農業大學 B-
13 10129 內蒙古農業大學 C+
14 10201 北華大學 C+
15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C+
16 10364 安徽農業大學 C
17 10466 河南農業大學 C
18 10657 貴州大學 C
19 10157 沈陽農業大學 C-
20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C-
21 10733 甘肅農業大學 C-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全國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北京林業大學 A+ 3 中國農業大學 A 5 東北林業大學 A
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4 南京林業大學 A      
 
B+等(14個): 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西南林學院、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山東建筑大學、河北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B等(13個): 青島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浙江林學院、長江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農學院、吉林農業大學
 
 
C等(9個):名單略
 
    2015-2016年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全國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北京林業大學 5★ 39
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 39
3 東北林業大學 4★ 39
4 內蒙古農業大學 4★ 39
5 甘肅農業大學 4★ 39
6 南京林業大學 4★ 39
7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4★ 39
8 四川農業大學 3★ 39
9 福建農林大學 3★ 39
10 江西農業大學 3★ 39
11 北京師范大學 3★ 39
12 陜西師范大學 3★ 39
13 山東農業大學 3★ 39
14 福建師范大學 3★ 39
15 西南大學 3★ 39
16 華中農業大學 3★ 39
17 西安理工大學 3★ 39
18 沈陽農業大學 3★ 39
19 西南林業大學 3★ 39
20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2★ 39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研究生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4 數學(農)
④834水文學
(各個招生單位考試科目略有不同,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例)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考研參考書:
科目名稱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763計量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導論》 杰弗里.M.伍德里奇 著,費劍平 譯校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852土壤學 《土壤地理學(第三版)》 李天杰等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23水土保持學 《水土保持學》 王禮先 中國林業出版社
975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第三版)》 武光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土壤地理學(第三版)》 李天杰等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研究生就業:
工資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43086位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 4334 元,其中10年以上工資1000元,0-2年工資3752元,應屆畢業生工資3941元,3-5年工資4538元,6-7年工資7193元,8-10年工資7919元。
城市就業指數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就業崗位最多的地區是烏魯木齊。薪酬最高的地區是溫州。
就業崗位比較多的城市有:烏魯木齊[2個]、呼和浩特[2個]、大連[2個]、重慶[2個]、北京[1個]、廈門[1個]、寧波[1個]、武漢[1個]、海南[1個]、海口[1個]等。
就業薪酬比較高的城市有:溫州[5665元]、惠州[5427元]、北京[5321元]、廈門[5184元]、上海[5057元]、煙臺[5000元]、株洲[4999元]、濰坊[4642元]、杭州[4621元]、南京[4607元]、天津[4590元]等。
同類專業排名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于農學類中的森林生產類,其中森林生產類共3個專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在森林生產類專業中排名第3,在整個農學大類中排名第17位。
在森林生產類專業中,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有:園林,農業資源與環境,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動物醫學,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煙草,植物保護,林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