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法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聊城大學法學院簡介

聊城大學法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聊城大學法學院簡介 正文

學院簡介
 
 聊城大學法學院創建于2008年2月,其前身為聊城大學政法學院法學系。2000年開始招收法學本科學生,2010年開始招收法學碩士。十幾年來共向社會輸送了逾2000名畢業生,他們當中不乏國家棟梁和時代風云人物,分布在公檢法司等工作崗位上;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專業研究人才,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黨校等知名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在教學科研單位成長為一流教學與科研人員。20年的積淀,凝聚為“博學、勵志、明法、濟世”的院風和聊大法律人精神。 根據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估報告》本科專業競爭力排名,法學專業居山東省高校法學專業前20%。
 
 春風化雨,桃李芬芳,老師們將自己的青春韶華、才情抱負,無怨無悔地拋灑在魯西熱土、大運河畔。學院擁有專兼職教師共4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16人,具有博士(后)學位者14人,楊道波老師2016年獲得山東省“十大中青年法學家”稱號。學院聘請當代著名青年法學家王人博教授、房紹坤教授、陳金釗教授、馮曉青教授、李鳳章教授等為兼職教授。現設有理論法學教學與研究中心、民商經濟法學教學與研究中心、刑事法學教學與研究中心、憲法與行政法教學與研究中心以及法學教育與實踐教學中心。設立了聊城大學慈善法研究所、公益慈善與社會創新研究院(山東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聊城法制建設研究院、公證法學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科研工作不斷推進,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部項目、教育部項目、民政部項目以及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教研項目50余項。學院立足于山東省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山東政法干部培訓基地以及聊城市人大常委會立法服務基地等服務社會平臺,在服務地方和社會方面做出了較為顯著的貢獻。
 
 學院現有兩個本科專業——法學專業和知識產權專業,其中法學專業為聊城大學優勢學科增長點專業和應用型特色名校工程建設專業;知識產權專業為省校共建專業。學院突出法學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的教學理念和模式。設2兩個模擬法庭、1個法律診斷實訓實驗室等校內實訓基地以及20余處校外實習基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900余人、研究生30余人。擁有各種圖書資料60萬冊,設備總值達200多萬元。
 
 法學院響應教育部與中央政法委員會做出的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決策,自2013年舉辦了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實驗班,選拔優秀法科學生入班,以“厚內外之基,強專博之能”培養思路為指引,實施十二項“能力導向型”培養項目,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卓越法律職業人才。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聊城大學法學院正力爭為把自己建設成為內涵建設與外延發展、教學與科研、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并舉,基礎扎實、特色明顯、優勢突出,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服務功能,綜合辦學實力跨入省內同類高校法學院一流行列,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院而努力奮斗!
聊城大學

添加聊城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聊城大學考研分數線、聊城大學報錄比、聊城大學考研群、聊城大學學姐微信、聊城大學考研真題、聊城大學專業目錄、聊城大學排名、聊城大學保研、聊城大學公眾號、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聊城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聊城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lcdx/yjsy_26347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