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簡介

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簡介 正文

 軟件工程 
 1、學科概況
 
南京林業大學信息學院計算機學科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二級碩士點)專業基礎上,已經形成了數據挖掘、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與嵌入式技術、科學工程計算與軟件工程5個學科方向。現有教授3個,副教授9人,博士15人,在讀博士4人,江蘇產業教授2名,均衡分布在與省內外知名軟件企業合作多年,其中已正式簽約20余家軟件名企為校企合作單位,4個實習實訓基地,建成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1個。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江蘇省教學示范單位,兩次榮獲中央支持地方專項建設項目。建成計算機專業實驗室、網絡實驗室、基礎教學實驗室、硬件教學實驗室、企業實訓實驗室等,實驗條件優越。近幾年培養的研究生,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近5年來,研究生發表SCI論文10余篇,獲得校優秀碩士論文12篇,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4篇。畢業生100%就業,供職于政府機關、大中型企事業單位,IT知名企業等,部分科研能力突出者,在國內外名校繼續讀博。現有兩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在校本科生360人。2011年獲江蘇省首批服務外包試點單位,2012年獲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件類)試點專業。 2、學科內涵 軟件工程專業一級碩士點獲批后,在已經學科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形成生物信息學、數據挖掘、網絡工程和數字可視化技術四個研究方向。學科各方向既有聯系又互相補充。
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學以計算機為工具對生物信息進行儲存、檢索和分析的科學。它是當今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大前沿領域之一,也是21世紀自然科學的核心領域之一。特別是大數據問題的出現,林木育種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生物信息學的優勢在于:(1)生物大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對當前海量的生物數據進行再利用,其挖掘結果不遜于生物實驗的結果;(2)在實驗成本、數據分析的規模、數據范圍的廣度、數據的完整性、數據分析的效率等遠超普通的生物實驗方法。
數據挖掘:數據挖掘研究領域主要研究動態不確定環境下海量數據中感興趣知識提取的求解理論、方法和工程的實際應用。本方向以青年教師為主組成的高學歷團隊,核心成員具有國家重點學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數據挖掘方向的研究。科研基礎扎實,近5年,發表論文近50多篇,其中有20篇高水平SCI論文。本方向具有重大應用項目的經歷,主持或參與國家、省部級項目共7項,研究問題如復雜動態環境下機器人感知、無人駕駛車輛主動安全技術、木材CT圖像的缺陷識別和三維圖像重建技術,以及衛星遙感圖像進行數據融合分析等。
網絡工程:網絡工程是指以工程化的思想、方式、方法,設計、研發和解決網絡系統問題的工程。本方向培養的研究生需要掌握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基礎理論以及相關應用領域的基本專業知識,掌握安全領域的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熟悉各類網絡信息安全產品,能夠獨立從事計算機網絡與大型信息系統安全設計、工程開發與系統安全管理工作,成為企業的網絡工程師、網絡設計師、系統安全分析師、系統架構師等網絡方向的高層次人才。
數字可視化技術:可視化(Visualization)技術指的是運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字媒體中實體的數據轉換為圖形或圖像在電子產品的終端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可視化概念來自科學計算可視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不僅需要通過圖形圖像來分析計算機的模擬結果,而且需要了解計算過程中的數據變化,并且對現實數據恢復場景進行模擬研究,涉及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視覺及人機交互技術等多個領域。 3、學科范圍 生物信息學以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等數據庫為基礎,綜合育種學流程中的遺傳、生理、生化、栽培、生物統計等學科的有用信息,根據具體育種目標和生長環境,在計算機上設計最佳方案。該學科方向的特色研究如下:(1)與常規育種方法相比,基因組分子設計育種首先在計算機上模擬實施,可考慮的因素更多、更周全,因而所選用的親本組合、選擇途徑等更有效,更能滿足育種的需要,可以極大地提高育種效率。(2)依靠我校生物學的學科優勢和實驗條件,南京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與基因工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配備了Roche 454 GS FLX測序儀,高性能的512GB、64核的服務器,而學科組成員全部具有計算機專業背景,能夠在該實驗平臺上進行設計算法并進行計算機仿真。本方向現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在職博士3名(2名師從“學者”伊佟明教授,另1名師從東南大學吳國新教授),已完成如下工作:(1)完成了簸箕柳基因組測序、裝配和注釋工作,完成了簸箕柳染色體的初裝工作,其結果已于2014年發表在Nature子刊《Cell Research》上(影響因子12.41);(2)完成了簸箕柳與楊樹的比較基因組研究,定位了簸箕柳的性別基因在15號染色體的位置,同時發現簸箕柳與楊樹基因組具有高度的同線
南京林業大學

添加南京林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林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林業大學報錄比、南京林業大學考研群、南京林業大學學姐微信、南京林業大學考研真題、南京林業大學專業目錄、南京林業大學排名、南京林業大學保研、南京林業大學公眾號、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林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林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linyedaxue/yanjiushengyuan_27004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