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護理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內蒙古民族大學護理學院簡介

內蒙古民族大學護理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內蒙古民族大學護理學院簡介 正文

我校高等護理教育始于1993年,2010年5月,學校整合醫學院護理學專業、蒙醫藥學院護理學(蒙授)專業及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專科)組建了護理學院。作為內蒙古民族大學新建學院,在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學院總結繼承護理專業多年辦學經驗,研究制定學院發展規劃和建設目標,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學院設有行政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團總支及托馬斯項目辦公室等五個職能科室;現有基礎護理學、公共衛生學、蒙醫護理學、涉外護理及生涯規劃等四個教研室;設實驗管理中心一個,下設基礎護理學、蒙醫護理學、社區護理學三個實驗室;2013年,建立了中國內蒙古民族大學·美國托馬斯大學護理學技能實訓教學中心,中心設基礎護理、急救護理、社區康復三個實訓室。學院專業設置:護理學專業(漢授)、護理學專業(蒙授)、護理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及護理專業(專科);其中,護理專業為自治區級品牌專業。
學院在編教職工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9人,助教3人,高級實驗師2人,實驗師1人,助理實驗師1人,其他教學及學生管理人員7人;職教職工中博士2人,碩士22人,本科2人,專科1人。在校生總數1168人,其中本科生1079人(含中外合作辦學342人),專科89人。在校生總數1168人,其中本科生1079人(含中外合作辦學342人),專科89人。
學院與國內醫學院校護理學院及大型綜合性醫院建立了友好協作關系,在擁有內蒙古民族大學第一、二、三附屬醫院等實習基地的基礎上,與北京、沈陽、大連、呼和浩特、包頭等城市的多家醫院簽訂了實踐教學基地協議,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學院教師的學習深造和培訓提高搭建了平臺。
學院秉承“博學、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訓精神,堅持“注重人文,強化基礎,突出特色,銳意創新”的辦學理念,注重培育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強化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及實踐技能,充分挖掘和展現蒙醫護理學的特色優勢,以涉外護理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為亮點和突破口,以培養國內外醫療衛生行業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科學編制培養方案,合理設置專業課程,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注重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全面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及服務工作,為區內外醫療衛生行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護理人才。
學院認真貫徹學校“務實辦學、創新辦學、開放辦學、特色辦學”的新理念,堅持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的興院之路,不斷深化學院內部管理體制和辦學模式的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學院各項事業的科學發展而不懈努力。
 
護理學(專業代碼:10110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較系統的護理學知識及相關醫學、人文社會科學、預防保健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具備扎實的臨床護理技能、基本的教學、管理、科研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結構的要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祖國,熱忠護理工作,具有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具備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知識結構的要求:掌握人文科學相關知識、醫學預防保健基本知識、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癥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并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法規;了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有閱讀本專業外語書刊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
3、能力結構的要求:能夠應用人文科學、醫學及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護理程序的模式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體護理實踐及專業決策能力,在護理管理、臨床護理、護理科研、護理教育領域發揮護理人員特有的作用。
三、主要課程
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護理學導論、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醫學倫理學、護理心理學、社區護理學、健康評估、神經病學及護理、精神病護理學、老年護理學等。
四、學制與學分要求 
以四年制為基礎,實行三到六年的彈性學制。學生在校期間應修滿190學分方可畢業,其中必修課 151.5學分,選修課38.5學分。
五、授予學位
學生修滿190學分,且符合國家學位條例規定和《內蒙古民族大學全日制本科學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護理學(蒙授專業代碼:10110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護理學及蒙醫護理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蒙醫學、現代醫學、預防保健方面基本知識,以及臨床護理的基本技能,具備護理學專業教育、臨床護理、預防保健及護理管理等基本技能,蒙漢兼通的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結構的要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祖國,熱忠所學專業,具有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2、知識結構的要求: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蒙醫學、現代醫學基礎知識、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癥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并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具有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與法規;了解本專業學科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能力結構的要求: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相關知識、醫學預防保健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具備臨床、社區醫療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基本能力。
三、主要課程
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蒙醫基礎理論、護理學導論、基礎護理學、蒙醫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蒙醫內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神經病學及護理、護理心理學、醫學倫理學、健康評估等。
四、學制與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實行三至六年的彈性學制。學生應修滿190學分方可畢業,其中必修課158學分,選修課 32學分。
五、授予學位
學生修滿190學分,且符合國家學位條例規定和《內蒙古民族大學全日制本科學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護理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代碼:10110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適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現代高等護理教育事業發展需要,掌握較系統的護理學及相關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備流利的英語溝通能力,能在各類國際化醫療機構、國內各級醫療單位和各級衛生教育單位從事臨床護理、管理、教學研究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優秀護理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結構的要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祖國,熱忠護理工作,具有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具備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無私、自主、人性尊嚴、團結、公正、愛心、文化敏感性、尊重等品德,并且具有各方面的職業價值觀,具備判斷思考、交流、評估、專業技能等核心能力。
2.知識結構的要求:掌握與護理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現代臨床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護理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具有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與法規,了解本專業學科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工作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3.能力結構的要求: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護理專業英語及涉外護理知識,能掌握中醫辨證施護、整體護理,具備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自我繼續教育能力,具有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成為知識面廣、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能夠從事涉外護理、臨床護理、護理科研、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社區護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國際型護理人才。
三、主要課程
中方主要有:大學英語、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基礎護理學、急重癥護理學、婦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神經病學及護理等課程。
外方主要有:臨床護理實踐、學位論文書寫、護理研究和循證護理、社區護理、老年護理、災難護理、護理倫理、護理領導、女性健康、護理領導實踐。
四、學制與學分要求 
以四年制為基礎,實行三至六年的彈性學制。四學年應修滿總學分為190學分,其中中方課程為160學分 ,美方課程為30學分。總學分中必修課程學分為165.5,選修課程學分為24.5。
第一階段:學生進入內蒙古民族大學后,認定為暫定加入美國托馬斯大學項目,認定為有條件入學,已進入第二、第三階段的學生將從有條件入學階段進入完全入學階段。
第二階段:在第三學年結束后,美方講授的18學分托馬斯課程,每門課程必須取得“C”級或以上。成績低于“C”級的必須重修。重修可定于學習期內或畢業的2年之內進行。學生只有在重修成績合格后才能登記參加本年或以后的美方托馬斯課程。
學生重修美方講授的10門托馬斯課程門數總計不得超過2門。初始的不合格成績將顯示在學生成績單上,但不會計入托馬斯大學平均績點(GPA)或托馬斯大學畢業學分。每門課程只能重修1次,重修成績將作為該課程的最終成績。學生若重修還不合格,將不得再次重修,并且取消畢業資格,取消取得學位資格。
必須取得英語水平能力證明(托福61分或雅思5.0或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CET 4)。
必須取得中國護士執業資格證。學生有2次機會通過注冊護士考試。
第三階段:在內蒙古民族大學完成課程表規定的中方合作院校的所有課程且平均成績不低于75 分。(相當于“C”級)。
五、授予學位
1. 學生應修滿內蒙古民族大學所有課程共160學分,且符合國家學位條例規定和《內蒙古民族大學全日制本科學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2. 學生入學后可自愿申請托馬斯大學的入學申請,學生修滿所有課程190學分經審核通過后,必須達到托馬斯大學的畢業要求和學位授予要求的,方可申請獲得托馬斯大學護理學士學位。(注:有關最新標準以新生入學,托馬斯大學提供的最新合同為準。)
 
護理專業(專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較系統的護理學知識及相關醫學、人文社會科學、預防保健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具備扎實的臨床護理技能、基本的教學、管理、科研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結構的要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祖國,熱忠護理工作,具有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具備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知識結構的要求:掌握人文科學相關知識、醫學預防保健基本知識、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癥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并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法規;了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有閱讀本專業外語書刊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
3、能力結構的要求:能夠應用人文科學、醫學及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護理程序的模式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體護理實踐及專業決策能力,在護理管理、臨床護理、護理科研、護理教育領域發揮護理人員特有的作用。
三、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社區護理學、老年護理學、人際溝通、康復護理學等。
四、學制與學分要求:學制三年,學生在校期間應修滿154學分方可畢業,其中必修課150學分,專業選修課4學分。   
 
      
內蒙古民族大學

添加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分數線、內蒙古民族大學報錄比、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群、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姐微信、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真題、內蒙古民族大學專業目錄、內蒙古民族大學排名、內蒙古民族大學保研、內蒙古民族大學公眾號、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eimengguminzudaxue/yanjiushengyuan_26940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