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簡介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簡介 正文

產品設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Product Design 
(專業代碼:130504)
一、專業簡介
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產品設計基本理論與知識,具有較好的設計概念與人文情懷、良好的視覺
表達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專業開設于 2001 年,現有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工業設計工程
專業學位碩士點,為我校特色專業,山東省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及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立項
建設重點專業。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 “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及產品造型能力、
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教學科研單位從事以產品創新為重
點的設計、管理、科研或教學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著力培養產品設計行業拔尖創新人才。
三、培養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A)
A1.基礎理論知識:系統掌握產品設計一般性知識與理論,并初步形成一定的設計觀念;
A2.專業技能知識:具有本專業所必要的工業設計工程基礎知識與技能;
A3.設計方法知識:初步掌握產品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原理,并具備較好的綜合設計能力;
A4.設計表現知識: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設計表現技能。
2.能力結構要求(B)
B1.創新及創業能力:具備敏銳的視覺感知能力、良好的視覺判斷能力及優秀視覺表達能力,以
及創業實踐能力;
B2.綜合能力:具備產品設計方向的實際操作能力、理論研究、教學和相應管理工作的能力;
B3.計算機能力:獲得較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踐訓練,具有較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B4.外語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備聽、說、讀、寫、譯的初步能力。
3.核心素養結構要求(C)
C1.道德素質: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高度的社會責
任感;
C2.文學藝術素質:具有扎實的人文學科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技能和外語綜合能力,較高的文化
藝術素養和較強的審美能力;
C3.溝通素質:具有良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現代意識、人際交往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國際事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C4.身心素質: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
理。四、課程設置
(一)主干學科
設計學。
(二)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本專業知識體系由 4 個核心知識領域構成,即理論與觀念領域,包括產品設計初步、設計概論、
工業設計史、設計管理等;產品造型能力領域,包括造型基礎ⅠⅡ、產品形態設計等;設計技能領
域,包括產品手繪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模型制作等;工程基礎領域,包括材料與成型及表面處
理、機械制圖等;綜合設計領域,包括產品綜合設計、工業/家居設計Ⅰ-Ⅲ及教學實踐環節。
核心課程有:設計概論、工業設計史、產品設計初步、人體工程學、產品形態設計、產品概念
設計、材料與成型及表面處理、產品綜合設計。五、修業要求
(一)修業年限
本專業標準學制為四年,學校實行學分制下的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 3~8 年內修滿學分。
(二)畢業標準與要求
計劃總學時為 2120 學時,總學分為 160 學分。學生修完規定課程,修滿規定學分,準予畢業。
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經校學位委員會審核通過,可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八、課程介紹及修讀指導建議
(一)課程介紹
1. 設計概論(The Meanings of Design)
設計概論是一門設計專業的入門理論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設計的基本理論,明
確設計專業的目的和任務,以及了解四年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課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學生掌握設計的基本概念和范疇。了解設計所涉及的組成要素,能夠對設計做出
正確的評價。
2)了解設計的發展史,了解各種設計風格與流派,為以后的設計提供借鑒。
3)了解并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4)了解設計管理的概念和意義。
5)了解專業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2. 人機工程學(New Human Factors)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研究人、機械及其工作環境之間互相作用的學科。研究人的心理、心
里特征,為工業產品設計提供有關人的因素的理論知識,從而使產品設計適合于人的使用,
減輕疲勞,保證健康、安全,改善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本課程系統的理論講授和科學的課程訓練,使學生了解人機工程學概念,掌握人機
工程學的研究方法,把握設計中的尺度問題,解決人與機器之間的分工以及人與機器之間如
何有效地交流信息等問題。使學生在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滿足人的生理、心理
及其他需要的同時,努力為設計創造合理的設計依據。
課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學生掌握人機工程學中人體測量數據的選擇與應用方法,用于產品設計;
2)了解人的視覺、運動等機能特征,以設計顯示和操縱裝置。
3)了解作業空間的人體尺度,用以設計控制臺、座椅、工具等。
4)了解熱、光、聲、振動等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5)了解人體的生理基礎及預防措施,安全防護措施。
6)應用人機工程學基礎知識和理論進行產品課題設計。
3.工業設計史(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本課程為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了解人類歷史中特別是工
業革命以來的設計發展演變的脈絡,內容包括各種設計學派、設計風格、著名設計師
及其作品以及設計發展的歷史條件,這對于學生正確理解工業設計內在動力和源泉,
把握工業設計的未來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
1、掌握各歷史階段的特征;
2、學會從經濟、政治、文化等綜合角度評價歷史的演變; 
3、通過對歷史的了解,掌握更寬的知識面和分析能力。
4. 產品設計初步(Preliminary Product Design ) 
主要講授射擊的程序步驟和方法技術。使學生能夠遵循設計的程序與方法,完成工業設
計產品的設計與制作,為將來走向社會獨立完成產品的設計打下基礎。
課程的基本要求
課程中注重理論的講解,更注重技法的演練和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特別是設計
思想的構思和展現。
5.產品手繪表現(Product performance of hand- drawing)
產品手繪表現整個產品造型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現形式。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
生將自己設計的方案用一種形象的,易于識別的方式表現出來,使得具體主題轉換成視覺表現,
通過表現技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培養對形態的敏銳
的感受能力,并啟迪其創造新產品的靈感。本課程著重講如何繪制工業產品草圖對表現的基
本要素,表現的分析,材料質感的表現的基本法則。
基本要求:
通過課堂講解結合幻燈,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產品手繪的意義、原理與基本要素、產品手
繪的主要方法與程序等,并且可以運用所學內容對簡單的實際產品課題加以設計。
6. 材料與成型及表面處理(Material Process and Surface Treatment) 
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中,材料與設計的關系十分密切。材料和工藝是產品造型設計的物
質技術條件,是產品設計得以實現的橋梁。任何一種產品造型設計只有與選用材料的性能特
點及其加工特點想一致時,才能實現設計的目標和要求。
課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工業產品設計常用材料的種類及基本性能、表面質感,重點掌握塑料材料與金屬材
料的性能與表現特點;了解材料加工成形的常見方法與工藝,各種加工方法的優缺點及適用
材料,重點掌握金屬與塑料的加工成形工藝及方法;掌握工業產品設計中從產品功能和效果、
表現材料選擇、加工工藝優選、連接方式,到最終面飾工藝的設計程序。
7. 產品形態設計(Product Image Design)
本課程通過分析、比較不同形態的意象特征,認識形態對功能、美感及文化意象特征的
表達作用。了解形態與設計各層面具有普遍或典型意義的關聯性,更好的在各專業領域設計
中發揮形態的重要作用。
課程的基本要求:
在理論教學的同時,選取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形態分析,在此基礎上,設定課題進行形
態練習。
8. 產品開發設計(Product Exploiture Design)
通過開發設計課程,學生比較深入地了解從產品市場戰略分析、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
設計概念、設計研究和產品設計到產品生產制造的全過程,完成一個主題設計課題。設計課
題一般選擇當年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的產品設計題目。學習的重點在于設計支撐條件(市場
發展趨勢、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的分析和應用方法、設計創意、設計問題解決和可
實現的設計思想。“創新和實現”是課程教學的核心。
課程的基本要求: 
開發設計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一個主題設計課題,教師和學生進行大量的“交 流”,探討各種設計問題。教學將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設計和設計過程,研究設計課題。課
程中學生將分組完成設計課題,鼓勵和安排學生積極思考和交流設計思想。
9.各模塊方向設計課程(Project design)
方向設計課程即根據專業方向設計 1、2、3 專題設計課程,結合所選方向進行有目的的
課題訓練。
課程的基本要求: 
注重實戰性,掌握設計方向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及技能。
10. CI 設計(CI Design)
本課程是是結合了各種專業設計課程內容,具有獨特理論體系的實踐性強的一門課程。
通過課堂講授與設計實踐,使學生正確理解標志的概念,了解標志發展的歷史和發展趨勢,
培養學生具有運用簡練的形象表達寓意豐富的標志設計能力,并能夠運用現代設計方法,根
據企業經營理念與發展的需要,對企業對外對內視覺形象進行系統化的設計和制定相應的制
度化的管理規范。 
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講授與設計實踐,使學生了解 CI 設計的發展歷史及其主要案例,掌握 CI
設計體系形成的原理,能夠根據 CI 設計程序,進行市場調研與正確的設計定位,確定設計
表達要素,具有從基礎系統到應用系統,完整、系統地進行 CI 設計與 CI 手冊制定的能力。 
系統講授 CI 設計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性質與特點、CI 設計的起源與發展歷史、CI 設計的體
系及其變化、CI 設計的程序——調研、定位與設計、CI 手冊的制定、CI 實施的計劃方法;
重點講解標志設計方法、CI 導入程序等。難點是學生必須具備計算機繪圖的基本技能、一
定的文案撰寫能力和圖形變化能力、一定的策劃思維和美學素養,并能綜合應用各方面的知
識和技能進行 CI 的開發和設計。
11. 版面設計(Format Design)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使學生掌握版式編排設計的基本理論、實際操作技能和基本創意
能力,掌握現代技術中具有通用性、普遍性的軟件的使用方法。要通過各個教學環節培養學
生對版式編排應用及書裝的制作能力、和創意的能力。提高對畫面中的各視覺元素組織安排
的技巧,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創造力,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編排設計規律與制作方法。
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本課程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版式設計的定義、形式種類、編排功能等。
掌握版式設計的基礎理論;充分理解版式設計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的特征。掌握版式設計的基
本方法、手段、技巧,并具備一定的版式編排應用及書裝設計創意能力。能較熟練地對書籍
等進行版式編排和設計。
12. 產品交互設計(Product Interaction Design)
課程圍繞“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重點講述人機交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義以及發展歷
程、軟件系統的人機交互設計原則和方法、網絡系統的人機交互設計原則和方法、人機交互
技術與設備、人機交互開發工具與環境,簡要介紹人機交互的認知心理學、計算機硬件的人
機交互設計、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趨勢,并培養學生利用網絡交互設計制作做實際作品的能
力。
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掌握交互設計及其軟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最終了解和掌握
其工作原理,具有初步的設計能力。學會使用設計類工具分析、設計,通過全面培養學生的
分析、設計、開發、使用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創新能力。
13. 工藝美術史(Arts and crafts history )
本課程以古代中國工藝美術史的發展為敘述主線,將工藝美術史的發展置于藝術史學史
的學科、學術背景中,引導學生從知識的接受式學習到探索式學習過渡,從應用型學習向研
究型學習跨進,樹立問題意識,培養探索性、批判性的知識學習能力。藝術史是以對視覺材
料的觀察為第一要務,視覺性和物質性是其基本研究要素,工藝美術史同樣如此。課程全程
通過大量視覺材料即實物圖像資料和圖繪資料,通過對圖像資料的閱讀,引導學生如何觀看、
如何發現問題、如何以此探索性學習。同時,工藝美術史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教學中應不
斷搜集、整理和補充新內容。
14. 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輔助三維實體設計的基本概念和使用現狀,通過
學習典型曲面建模軟件——Rhino3D 掌握其基本操作、曲線曲面建模方法,從三維的、立體
的角度理解產品造型與結構的密切關系。
15. 模型制作(Modeling Technology)
模型制作是工業設計專業的專業技能類課程。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動手及實際操作能力,
并通過模型制作將創意轉化為實體模型或樣品、樣機,以此對創意進行表達及溝通。模型制
作也是一個驗證與推敲的過程,通過驗證與推敲提高學生產品設計的綜合能力。本課程的任
務包括: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模型制作技能,了解模型制作的材料、方法、設備與
工具,通過模型制作過程推敲、協調產品設計諸要素,縮短理論與現實的距離。
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通過模型制作過程了解模型制作的材料、方法、設備與工具,最終形成模型制作能力,
同時提高產品設計諸要素的推敲與協調能力。要求階段性打分,學生的最終成績由各階段分
平均后得出。
16. 設計管理(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本課程是產品設計專業任選課。使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并掌握設計管理的相關概念及理論體
系,使學生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引導學生了解設計管理的理論與運營實務,并能夠
在設計實際中運用,學會寫設計管理的相關論文。
17. 設計制圖(Design drawing)
《設計制圖》是設計專業方向的必修課程,是學生將來就業從事設計所必須具備的重要
專業基礎能力之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為專業課和專業設計打
下基礎。
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設計制圖 1 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學習投影知識,了解掌握制圖概念,基本制圖
符號和規范,了解掌握制圖中涉及的理論概念,了解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識及應用。
18. 藝術攝影(Art Photography) 
通過系統理論學習及實踐,掌握攝影基本原理、相機構造、構圖方法、風光攝影方法、
人像攝影方法等。
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能夠使用普通單反相機或數碼相機進行風光攝影、人像攝影、光跡攝影,要求主題明確、
構圖完整、對焦清晰、曝光正確。
19. 造型基礎Ⅰ(Basis of shape Ⅰ)
造型基礎Ⅰ是連接基礎美術與產品設計專業類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最重要的設計基
礎性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形成平面與色彩方面的形式美能力,提高學生平面與色彩
上的視知覺能力、形式美思維能力、形式美創意能力、形式美表達能力。本課程應全面講授
形式美法則與規律,在講授的同時通過大量案例分析啟發學生,同時盡可能多作一些專項練
習,以此提升學生形式美的水準。
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
本課程的內容為設計基礎的平面與色彩部分。要求階段性打分,學生的最終成績由各階
段分平均后得出。
20. 造型基礎Ⅱ(Basis of shape Ⅱ)
造型基礎Ⅱ是連接基礎美術與產品設計專業類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最重要的設計基
礎性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形成立體造型方面的形式美能力,提高學生立體形態上的
視知覺能力、立體形態思維能力、立體形態的創意能力、立體形態的表達能力。學生通過對
立體形態的訓練,為產品設計類課程打下良好的造型能力。
21. 展示設計(Exhibition Design)
展示設計既是一門空間與場地的規劃藝術,又是關于視覺傳達的藝術,要求學生有較強
的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比較熟悉展示設計范圍內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運用,鼓勵
學生盡可能嘗試新的展示方式
 
青島理工大學

添加青島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島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青島理工大學報錄比、青島理工大學考研群、青島理工大學學姐微信、青島理工大學考研真題、青島理工大學專業目錄、青島理工大學排名、青島理工大學保研、青島理工大學公眾號、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島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島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dlgdx/yjsy_28081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