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簡介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簡介 正文

一、電子信息學院
下設3個系(電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微納電子學系)、1個專業實驗中心、8個校級研究所/中心(青島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青島大學光電技術應用研究所、青島大學印刷平板顯示技術研究所、青島大學光電子與微波通信研究所、青島大學SOPC應用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大學多媒體與智能信息處理研究中心、青島大學電子裝備技術研究所、青島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視覺實驗室)、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歷史沿革
電子信息學院新組建于2015年12月,由原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電子學系及物理科學學院的微電子系合并而成。
1992年山東紡織工學院成立應用電子技術教研室,下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
1997年5月應用電子技術教研室合并到自動化工程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改名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1998年自動化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成立。
2000年通信工程專業招生。
電子學系前身是原青島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的電子信息專業。1999年9月成立電子學系(隸屬青島大學理工學院)并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顏世科教授、遲宗濤教授先后任系主任。2006年青島大學進行院系調整,電子學系調整建制合并入自動化工程學院。2006年4月青島大學理工學院電子學系建制并歸入自動化工程學院。
2、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和富有創新意識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63人,其中,專任教師53人,校級教學名師3人,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1人,青島市勞動模范1人,1個校級教學團隊。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6人,教授7人,副高職稱18人,博士41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15人,另有外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碩士生導師1人。所有教師均承擔本科生教學任務。
3、科研工作及獲獎
近幾年,學院教師承擔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5項,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SCI/EI檢索學術論文百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出版專著3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第二獲獎單位),省部級科技獎勵2項,市廳級科技獎勵2項,服務地方橫向科研項目100余項,2018年獲得集成電路工程新工科實訓平臺立項,項目經費2200萬元。
4、教學特色
學院覆蓋兩個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現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科學與技術,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信號與信息處理。
學院現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4個本科專業,其中,2013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被列入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2019年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擁有基礎、專業、研究三級實驗平臺:國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干學科“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教學實驗中心。2007年獲批“電子信息與電氣類專業教學改革創新實驗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1年“電子信息類教學團隊”獲批青島大學校級教學團隊。
學院十分注重與國內外著名企業的聯合,與海信、海爾、青啤、朗訊等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共建多個聯合實驗室,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與市南軟件園、動漫產業園、海信創智谷、藍色硅谷、紅島高新區等多個孵化器、產業園、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形式靈活、內容廣泛、關系密切的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5、辦學規模
學院在校本科生1113名,碩士研究生50名。學院為學生施展創新才能培養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榮獲“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近三年(2017-2019年)榮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山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和挑戰杯賽一等獎等各類獎項407項;應屆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和考研錄取率連續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
6、碩士點簡介
(1)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介紹
青島大學應用電子技術本科專業于1992年招生,2006年獲批信號與信息處理二級碩士點。2020年獲批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學科現設有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3 個本科專業。其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為國家級一級專業,建有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山東省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建設點、青島市集成電路工程實訓中心,青島市平板顯示國際合作基地,山東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等優勢平臺,形成了結構合理的學科體系。學科共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路與系統3個研究方向。
目前學科擁有教授20人,副教授10人,講師15人,有973項目首席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泰山學者”科研團隊1個,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烏克蘭工程院通訊院士1人,博導12人,碩導15人,形成了以中青年為骨干、競爭力強的教師隊伍。本學科團隊成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863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等科研項目,縱向橫向經費 5489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獎1項,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3項,省科學技術獎1項。發表 SCI 論文近20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0部,獲批國家發明專利 45項。學院與青島芯恩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共建微納技術學院,由中國半導體產業之父-張汝京博士出任微納技術學院終身名譽院長,聘請季明華、肖德元等7名集成電路行業頂尖團隊成員為產業教授,該團隊發表SCI論文180余篇,獲發明專利近500項。共建學院擁有價值40億的實訓基地,同時成為澳柯瑪、芯恩、東升半導體等二十余家知名企業的產學研平臺。
(2)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介紹
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代碼:081002 ,學位類型:學術型學位授權級別:碩士
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隸屬于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學科擁有8個校級研究所/中心(青島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青島大學光電技術應用研究所、青島大學印刷平板顯示技術研究所、青島大學光電子與微波通信研究所、青島大學SOPC應用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大學多媒體與智能信息處理研究中心、青島大學電子裝備技術研究所、青島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視覺實驗室)、1個專業實驗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青島市工程研究中心、1個校級品牌專業。實驗室支撐有電工電子國家示范中心、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山東省高校骨干學科實驗教學中心、青島大學-英特爾嵌入式技術聯合實驗室,共享山東省工業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電能變換與先進控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和富有創新意識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現有研究生導師34人。其中教授8人,副高職稱16人,博士31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15人,另有外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碩士生導師8人。泰山學者1人,山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1人,青島市勞動模范1人,1個校級教學團隊。
面向青島及山東半島電子信息產業,該學科已形成神經網絡與智能信息處理、傳感器與信息獲取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及移動互聯網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信號檢測與信息處理等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近幾年,學院教師承擔863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5項,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SCI/EI檢索學術論文百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近10項,出版專著3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第二獲獎單位),服務地方橫向科研項目多項,2018年新工科實訓平臺立項,項目經費2200萬元。
學科為學生施展創新才能培養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各類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獲獎多項。研究生參加研電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賽區一等獎等獎項、華北電子大賽二等獎等多個獎項項。學科十分注重與國內外著名企業的聯合,與海信、海爾、青啤、朗訊等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共建多個聯合實驗室,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與市南軟件園、動漫產業園、海信創智谷、藍色硅谷、紅島高新區等多個孵化器、產業園、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形式靈活、內容廣泛、關系密切的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和就業提供了良好實踐環境。進5年來學生98% 的就業,2%升學。
學科與日本、英國、烏克蘭等國的一流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資助優秀的學生去國外進行3-5個月的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項目的合作訪學,給有志于科學研究的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術交流途徑。
二、微納技術學院
微納技術學院于2018年4月26日成立,電子信息學院加掛微納技術學院牌子。
微納技術是繼IT、生物技術之后,21世紀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是未來數十年高增長新興產業,也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同樣也是當今高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微納技術學院是青島大學與芯恩集團和澳柯瑪集團共同創建雙一流跨學科的交叉新工科而成立的學院,由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產業之父、中芯國際創始人、首任董事長兼CEO、芯恩集團董事長張汝京博士擔任終身名譽院長,學院擁有一條價值數十億元的八英寸芯片實訓基地,芯恩集團和澳柯瑪集團兩大實習基地。
微納技術學科擬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具備學科交叉優勢、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微納技術領域創新人才。微納技術學科開設數學物理基礎(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和實驗等)、計算機和軟件技術(計算機基礎、微機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電子電路基礎(電路、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專業課(微納電路設計學、微納產品技術學、微納掩膜制造工藝學、微納制造工藝模塊技術與整合學、微納制造設備設計與制造、微納材料學、微納缺陷檢測技術學、微納失效分析與診斷學、微納制造過程管理與運籌、半導體器件原理、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與設計)等四大類課程。
微納技術學院目前依托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招生,青島大學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于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并正式招生,是國內高校中率先設置的本科特色專業,本專業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以人才培養工作為中心,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不斷深入改革探索,積極推進質量工程建設。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和創新精神得到全面協調發展。本專業許多優秀學生保送或考取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微電子所、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上海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一大批畢業生到海爾、海信、世芯集團、歌爾聲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航天半導體所、富士康等知名大公司從事管理、研發和技術保障的工作。該專業考研率和就業率一直遙遙領先,多次入選青島大學十大熱門就業專業,多年就業率達100%。2018年學院招收微納英才班學生120人,2019年招生180人,張汝京博士和芯恩團隊專家親自授課并指導學生
青島大學

添加青島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島大學考研分數線、青島大學報錄比、青島大學考研群、青島大學學姐微信、青島大學考研真題、青島大學專業目錄、青島大學排名、青島大學保研、青島大學公眾號、青島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島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島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du/yanjiushengyuan_27834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