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簡介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簡介 正文

專業一:通信工程
(一)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有團隊協作精神。有良好的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畢業后能在通信、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工程技術、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
在業務素質方面,培養學生具有:
1.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專業學科技術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電路、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計算機網絡、移動互聯網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掌握電子電路設計的基本方法及信息傳輸、數據處理的一般理論和技術。
2.掌握通信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無線、有線、光纖、多媒體、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的分析設計方法;具有設計、開發、測試、應用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的基本能力;掌握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產品開發流程和技術;了解通信工程與互聯網理論前沿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計算機與互聯網基礎及應用能力;
4.具有英語的聽、說、讀、寫基本能力,能閱讀本專業的英文書刊,并能和外國人流利地溝通;
5.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畢業后能勝任本學科和相關學科領域的科研、教學和應用開發等工作;
6.具有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7.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體現對職業、社會、環境的責任。
(二)培養能力
1.專業設置
通信工程專業隸屬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2000年通過教育部批準設置,并于同年招收本科生。2007年獲批“電子信息與電氣類專業教學改革創新實驗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1年“電子信息類教學團隊”獲批青島大學校級教學團隊。
該專業現已擁有基礎、專業、研究三級實驗平臺:國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干學科“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教學實驗中心。
該專業依托通信工程系、青島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擁有“信號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碩士點。
目前,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已凝煉出較有特色的現代通信理論與應用技術、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理論與應用技術兩個專業方向,學術研究已形成移動互聯網、光纖通信與光信息處理、天線設計、無線通信、多媒體通信、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相對成熟的研究方向。
2.在校生規模
本專業第一志愿率100%,錄取分數均高出山東省一本線40-50分;近五年錄取人數分別為2014年91人,2015年75人,2016年102人,2017年215人(電子信息類大類招生),2018年120人(電子信息大類招生,包括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兩個專業)。目前,通信工程專業的在校生為257人,2018級大類招生尚未分專業。
3.課程設置情況
(1)課程體系構成及學分
 
(2)核心課程
電路原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高頻電子線路等課程。
另外,專業選修課程分為兩個專業方向:
現代通信理論與應用技術方向:計算機通信、可編程邏輯器件與EDA技術、移動通信、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與天線、光纖通信、多媒體通信、專業課程設計及專業實習等。
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理論與應用技術方向:數據結構、JAVA程序設計、現代交換技術、移動通信、計算機網絡、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專業課程設計及專業實習等。
(3)主要實踐性環節
軍事理論與訓練,現代機械制造工程實訓,電子工程訓練,電器工程訓練,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4.創新創業教育
(1)創新教育方式
加強教師科研活動與學生學習活動的對接工作。鼓勵教師將科研項目轉化為學生可接受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各類創新實驗項目,從而使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既完成了科研、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教師依托科研項目與成果設計開發創新型、研究型實驗項目,學生可通過選做該類實驗項目,獲得創新學分;
教師依托科研項目與成果設計開發競賽類創新實驗項目;
實驗室對學生開放,為學生提供實驗條件保障。
(2)創建了“五位一體”的學生科技創新體系
為了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制定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管理辦法 》,完善了目標考核和評價激勵機制。學生激勵機制:學生取得的高級別獎勵和高層次成果納入學生的各類評優機制、保送研究生條件等。教師激勵機制:通過健全激勵機制等措施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指導教師隊伍。選拔一批工作積極性高、科研能力強的中青年教師,建立專業化學生科技創新指導教師團隊,在職稱評定、工作量計算等環節給與政策傾斜。制度保障:包括學生科技立項評審制度、結題考核制度、學科競賽選拔機制、資助機制、獎勵機制,創新基地的準入機制、開放機制等。
(3)支持學生參加學科競賽
學院每年撥出1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目前已經形成了很好的競賽氛圍。主要競賽類型: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西門子杯”全國大學生自動化挑戰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物聯網設計大賽;山東省的大學生各類學科競賽。
(4)創業教育方式
“創新引領創業”一直是本專業所堅持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創新成果,讓成果進一步產品化,走向市場,實現創業。不鼓勵學生脫離專業去創業,而是支持學生在依托專業基礎上,進行有特色、有發展、有前途、有思想的創業模式,培養專業性強的創業人才。在引領學生創新創業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本專業的發展。
重視創業創新教育活動的開展,堅持強基礎、搭平臺、重引導的原則,從意識培養、能力提升、環境認知和實踐模擬四個方面著力構建全覆蓋、分層次、有體系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青島大學

添加青島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島大學考研分數線、青島大學報錄比、青島大學考研群、青島大學學姐微信、青島大學考研真題、青島大學專業目錄、青島大學排名、青島大學保研、青島大學公眾號、青島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島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島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du/yanjiushengyuan_27836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