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1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島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介紹

青島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島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介紹 正文

地理科學專業(免費師范)人才培養方案(070501) 
一、專業簡介
地理科學(師范)專業是面向山東省招生的全日制本科專業,該專業自1986年定向招收
青島、濰坊2市的專科生,2000年以來招收青島市本科生,2013年面向山東省全省招生,2016
年招收山東省免費師范生,到目前為止共培養專科生畢業生1000余人,本科生畢業生400余人,
現有在校生150余人。2017年依托學科教學論專業開始招收學科教學地理專業碩士。本專業現
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2人、高級實驗師1人、實驗師1人,專任教師中
有5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具有碩士學位、1人有博士后研究經歷,專任教師的專業包括自然地
理學、人文地理學、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地理教學論等,專任教師已發表論文100篇以上,
出版專著3部,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本專業現有地球概論實驗室、地圖
與遙感實驗室、地質學基礎實驗室、氣象與氣候學實驗室、土壤地理實驗室、植物地理學實驗
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天文觀象臺、地質標本陳列室等9個實驗室,實驗室總建筑面積
760m2、各種實驗設備221臺套、實驗設備總價值約85萬元。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師德和教師素養,掌握地理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
科學研究基本方法,掌握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技術和扎實的中學地理教學技能,適
應基礎教育要求、“一專多能”的中學地理教師。
三、培養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寬口徑厚基礎培養原則,貫徹學術性、師范性、綜合性、適應性相統一的
教育理念,突出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實施學科專業與教育專業一體并重的教
育策略,培養科學精神、人文情懷、藝術修養、教育智慧協調發展的文化素質結構,促進學生
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和教育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了解地理科
學和地理教育的新發展;受到地理科學思維、科學實驗以及地理野外工作能力的基本訓練,具
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受到地理教學技能和教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適應
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的基本能力。
具體培養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
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品質素質);
2.掌握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奠
定基礎(基礎知識)。
3.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初步的地理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了
解教育教學改革的新進展和地理教育的發展動態(教育基礎)。
4.掌握地球表層(包括巖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圈)系統的基本知
識和基礎理論(自然地理素養)。
5.掌握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地理以及旅游地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了解人類社
會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規律,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人文地理素養)。
6..掌握遙感、地圖、地理信息系統、野外觀測、實驗室分析模擬等現代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和技能(專業技術素養);
7.能應用現代地理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決科學問題和實踐問題,了解相
關領域的基本進展和社會需求,能在教師指導下從事基本的理論或者應用研究(專業綜合素質);
8.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夠綜合運用
專業知識開展創新實驗和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
9.掌握自然地理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的野外工作
能力,能夠獨立開展教學與管理工作(實踐能力)。
10.普通話水平至少達到二級乙等,英語水平至少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書寫規范工整,熟
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掌握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勞動技能以及心理輔導等相關知識,
適應農村地區“一專多能”的教學需要(教師基本技能)。
四、主干學科與課程設置
1.主干學科:地理學、教育學
2.專業核心課程
地質與地貌學、水文與氣象學、植物與土壤地理學、測量與地圖學、遙感概論、地理信息
系統、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課程實驗、課程實踐、自然地理短途實習、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人文與區域地理綜合
野外實習、創新性實驗實踐項目、教育實習、畢業論文等。
五、修讀要求
1.修業年限:基本年限4年,彈性學制可3-8年內完成學業。
2.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3.畢業標準與要求
(1)至少取得160學分,其中必修課102學分,選修課至少58學分;應修滿各課程方向/
模塊的相應學分
(2)計算機操作技能、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背誦、應用文寫作實行達標制,學生可通過自
學或選修相應的通識教育選課程后,參加學校達標測試,達標通過后后方可畢業;
(3)學生通過自學、課外輔導等形式提高普通話水平,普通話水平測試不低于二級乙等
方可畢業。
六、指導性教學計劃進程安排表
詳見附件4。
七、輔修第二專業和雙學位
無。
八、修讀指導建議
1.大學英語課程采用分級分類設置,根據新生入學英語測試成績選擇不同級別進行修讀,
修讀起點不低于大學英語Ⅲ,修滿9學分。
2.大學體育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課程,需修滿4學分,建議前4個學期每學期修讀1學分,
具體修讀項目參見當學期選課列表。
3.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和普通課程,學生至少修讀10學分,其中核心課程至
少修讀6學分。核心課程設置經典研讀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國際
視野、科學精神與科技前沿、生態文明與生命關懷、社會研究與當代中國、藝術實踐與審美體
驗7個模塊,學生至少選修3個模塊且每個模塊至少修讀2學分,本專業建議修讀科學精神與科技
前沿、生態文明與生命關懷、社會研究與當代中國三個模塊模塊。
4.多元/實踐課程至少修讀54學分,可在本專業的專業選修課和同一學科門類下其他專業
的專業課中選擇修讀。
多元/實踐模塊至少要取得“社會實踐”1學分,通過在校期間參加累計不少于4周的社會
實踐活動獲得;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科競賽、專業資格等級考試、發
表論文或作品、科學研究、發明創造、學術交流等活動所取得的成果,按學校有關管理規定,
經學院認定后作為創新實踐學分,納入多元/實踐模塊,最多認定2學分。
免費師范生在學期間需要在素質拓展課程模塊,選擇相關課程修滿10學分,參見青島大
學免費師范生素質拓展課程模塊。

青島大學

添加青島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島大學考研分數線、青島大學報錄比、青島大學考研群、青島大學學姐微信、青島大學考研真題、青島大學專業目錄、青島大學排名、青島大學保研、青島大學公眾號、青島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島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島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du/yanjiushengyuan_279039.html

推薦閱讀